第180頁
詔書一下,期思十分配合地消失了,淮王府認認真真辦了一場喪事。
出殯那天是雨天,江梁城蒙著煙雲雨霧,期思和阿思古嗑著瓜子倚在酒樓欄邊,望著下方街道走過的浩浩蕩蕩出殯隊伍,嘖嘖直嘆,指指點點。
“瞧那棺材,檀木的,我說浪費吧,也沒辦法,得差不多才行。”期思嗑瓜子磕得口渴,元酀遞了茶水給他。
阿思古吐了瓜子皮,撇撇嘴道:“你看,那個哭得太假啦,是不是平日裡就不好好幹活?”他指著隊伍里一名淮王府僕從。
“可惜了,虞珂和陸應秋要觀禮,師父又有事離開,這麼好的位置,這麼好的視野,嘖嘖。”
元酀無奈道:“別看了,回吧。”
期思掙扎著捨不得走:“看自己的葬禮,一輩子也看不到一次的,讓我再看一看,我看誰乾嚎不掉淚呢……”
元酀沒讓他繼續下去,把期思扛起來徑直回了房間,留下捧著瓜子的阿思古嘀咕道:“別走啊,我自己看怎麼就有點瘮得慌。”
“過幾日就回朝了,到時又忙起來。”元酀把期思往榻上輕輕放倒,仔細親了親。
“我不知道能不能行,或許他們容不得我。”期思望著元酀的灰綠眸子,那是他見過最漂亮的顏色,總能讓他望著望著就陷進去。
“不需想那麼多,大不了跟我離開,反而更自在。”元酀俯身望著期思,額頭輕輕貼住他額頭,親昵地蹭了蹭鼻尖。
期思笑著抱住他:“你當然是我永遠的退路,但我不會退的,我會比阻攔我的人更能堅持。”
“這就對了。”元酀低頭吻住他。
第134章 芳菲
淮王空棺入土後,期思閒了下來,美哉快哉,整天和元酀形影不離,蜜月一般。
恣意縱情的後果,就是氣色極佳,膚色紅潤,神清氣爽,期思整日也不惦記出門,望著元酀就一臉的春風得意,樂在其中。
小日子裡陶醉了月余,鴻嘉帝又下一旨——“瑞楚之子回朝”。
四下里朝臣頭暈目眩,人仰馬翻。期思換上了嶄新禮服,重新回到朝堂,人人見了都當道一聲“昭武王”。
大殿內寂靜之極,大臣們說不出什麼,儀式完畢,期思路過一直瞪著自己的御史大人,十分客氣真誠地道:“大人,初次見面,請多包涵。”
御史大人臉色蒼白,有些後悔當日淮王葬禮上自己掉的那幾滴眼淚。
鴻嘉帝沒有多說什麼,這件事做得毫無商量,眾人也知道,淮王身上那些功勳和瑞楚之子身上的榮光,哪一樣都動不得。
還是有錚錚鐵骨的臣子要冒頭說一句:“陛下,臣瞧著昭武王世子,竟有些眼熟呢。”
鴻嘉帝絲毫沒心情在這件事上再折騰,漠然道:“愛卿眼神實在不好,看不清人,也看不清輕重黑白,不如回家治好了眼睛再回來。”
便沒人再提。
期思本意拿回自己的身份,就不再悶在這江梁城,可事情的發展並不如預料。
鴻嘉帝身體山河日下,昔年東征西戰留下的舊病發作,一日比一日蒼老病重,半年內就惡化得失控。
期思這下走不成了,元酀也意識到局面變動,提前回了大涼一陣子,把事情都處理好,立即又趕回來,陪期思應對接下來的未知。
鴻嘉帝很快就做出了不得不做的事,提前擬詔,大皇子安王順理成章將要繼承晉國江山。
病如山倒,鴻嘉帝未能撐過這一年除夕。
臘月十三,期思被召入宮,他竟成了鴻嘉帝死前最後見的人。
期思離開皇宮,哀鍾徹響,江梁城一夜之間,不見艷色,淒白滿城。
期思回到昭武王府,這裡與淮王府相差不大,他總覺得自己未曾換過地方。
元酀候在前廳,聞聲來接他:“怎麼?”
期思苦笑道:“什麼也沒說,只是一再要我保證,不奪那位置……我要那寶座幹什麼?”
對外卻不能如實說,否則一國之君臨終叮囑他不要造反,傳出去期思就不必在晉國待了。只能說,鴻嘉帝臨終回憶起瑞楚,以及那些崢嶸歲月,感慨頗深,已糊塗了,並未交代什麼事。
安王順利繼位,改年號“順寧”。
期思始終沒有作任何動作,只是和所有朝臣一般,恭謹待之,他唯獨擔心的是陸應秋一系人馬和虞珂,好在安王行事正道,並無不當之舉,暫時沒有對虞珂這位七皇子不利,也沒有對陸應秋等人不信任。
可暫時就真的只是暫時。
順寧帝即位半年,從前的安王的模樣就已變了大半,若許久不見,期思還當真認不出這是當日極為隱忍的那位皇子。
“七弟在青州,過得很好,他一直喜歡安逸的日子,性情淡泊。”順寧帝望著期思,笑容多了七分捉摸不透,餘下三分則是空洞,“賢弟身懷用兵之才,昔年瑞楚大將軍更是將昭武玄甲治理得毫無瑕疵,賢弟不入朝,豈不是浪費了?”
這是不放心瑞楚舊日的昭武玄甲,拿虞珂做要挾,讓他表忠心。
昭武玄甲的確對瑞家有不同的感情,但哪裡至於為此揭竿就反,太平盛世,誰那麼閒?
期思幾乎要氣笑了,卻很體諒,肅帝說過,帝王的身前事就是一切存在和不存在的威脅,順寧帝這麼不安,尚在情理之中。
期思回以一個不帶溫度的笑容:“陛下身邊人才濟濟,臣不才,沒這個底氣站在諸位賢能身邊,便只老老實實待著就好了。”
順寧帝喜憂參半,淡淡道:“也好,各有各的意趣,孤不勉強你。”
這邊晉國順寧帝對期思幾次揮刀又落偏,那邊江荀衍從燕國傳了訊,要期思去一趟。
期思叮囑了陸應秋和重逸,便和元酀去了燕國。
肅帝見到期思,開口便是:“孤禪位於你,可好?”
期思當場愣住了,隨即果斷搖頭:“不,該是榮王殿下。”
肅帝似乎有些失落:“怎麼,他哪裡適合了?”
期思道:“榮王殿下的兒子,甚善。”
肅帝聞言大笑:“你啊你。”
期思所言非虛,榮王無心朝政,天賦也不在此,他那兒子卻是不普通,才思品格俱佳,十一二歲,心性已具雛形,斷是為君良才。
期思在肅帝這裡清靜了一陣子,知道肅帝這回定了主意,榮王的孩子便是將來燕國君王,國祚可期。
回到晉國,不由在反差之下覺得烏煙瘴氣,期思埋頭抱住元酀:“這個安王,從前怎麼就看不出呢?”
元酀好笑地哄他:“人總是會變的,何況他當年情勢所迫,偽裝隱忍罷了,如今登位,自然不同。”
安王即位一年半里,明里暗裡的試探和小動作數不清,陸應秋和虞珂都被煩得不行。
期思瞧不下去了,想說“反了算了”,還是忍住了。
半年後,順寧帝自己卻先忍不住了,叫期思入宮,苦著臉不住飲酒:“太累了,孤太累了。”
出殯那天是雨天,江梁城蒙著煙雲雨霧,期思和阿思古嗑著瓜子倚在酒樓欄邊,望著下方街道走過的浩浩蕩蕩出殯隊伍,嘖嘖直嘆,指指點點。
“瞧那棺材,檀木的,我說浪費吧,也沒辦法,得差不多才行。”期思嗑瓜子磕得口渴,元酀遞了茶水給他。
阿思古吐了瓜子皮,撇撇嘴道:“你看,那個哭得太假啦,是不是平日裡就不好好幹活?”他指著隊伍里一名淮王府僕從。
“可惜了,虞珂和陸應秋要觀禮,師父又有事離開,這麼好的位置,這麼好的視野,嘖嘖。”
元酀無奈道:“別看了,回吧。”
期思掙扎著捨不得走:“看自己的葬禮,一輩子也看不到一次的,讓我再看一看,我看誰乾嚎不掉淚呢……”
元酀沒讓他繼續下去,把期思扛起來徑直回了房間,留下捧著瓜子的阿思古嘀咕道:“別走啊,我自己看怎麼就有點瘮得慌。”
“過幾日就回朝了,到時又忙起來。”元酀把期思往榻上輕輕放倒,仔細親了親。
“我不知道能不能行,或許他們容不得我。”期思望著元酀的灰綠眸子,那是他見過最漂亮的顏色,總能讓他望著望著就陷進去。
“不需想那麼多,大不了跟我離開,反而更自在。”元酀俯身望著期思,額頭輕輕貼住他額頭,親昵地蹭了蹭鼻尖。
期思笑著抱住他:“你當然是我永遠的退路,但我不會退的,我會比阻攔我的人更能堅持。”
“這就對了。”元酀低頭吻住他。
第134章 芳菲
淮王空棺入土後,期思閒了下來,美哉快哉,整天和元酀形影不離,蜜月一般。
恣意縱情的後果,就是氣色極佳,膚色紅潤,神清氣爽,期思整日也不惦記出門,望著元酀就一臉的春風得意,樂在其中。
小日子裡陶醉了月余,鴻嘉帝又下一旨——“瑞楚之子回朝”。
四下里朝臣頭暈目眩,人仰馬翻。期思換上了嶄新禮服,重新回到朝堂,人人見了都當道一聲“昭武王”。
大殿內寂靜之極,大臣們說不出什麼,儀式完畢,期思路過一直瞪著自己的御史大人,十分客氣真誠地道:“大人,初次見面,請多包涵。”
御史大人臉色蒼白,有些後悔當日淮王葬禮上自己掉的那幾滴眼淚。
鴻嘉帝沒有多說什麼,這件事做得毫無商量,眾人也知道,淮王身上那些功勳和瑞楚之子身上的榮光,哪一樣都動不得。
還是有錚錚鐵骨的臣子要冒頭說一句:“陛下,臣瞧著昭武王世子,竟有些眼熟呢。”
鴻嘉帝絲毫沒心情在這件事上再折騰,漠然道:“愛卿眼神實在不好,看不清人,也看不清輕重黑白,不如回家治好了眼睛再回來。”
便沒人再提。
期思本意拿回自己的身份,就不再悶在這江梁城,可事情的發展並不如預料。
鴻嘉帝身體山河日下,昔年東征西戰留下的舊病發作,一日比一日蒼老病重,半年內就惡化得失控。
期思這下走不成了,元酀也意識到局面變動,提前回了大涼一陣子,把事情都處理好,立即又趕回來,陪期思應對接下來的未知。
鴻嘉帝很快就做出了不得不做的事,提前擬詔,大皇子安王順理成章將要繼承晉國江山。
病如山倒,鴻嘉帝未能撐過這一年除夕。
臘月十三,期思被召入宮,他竟成了鴻嘉帝死前最後見的人。
期思離開皇宮,哀鍾徹響,江梁城一夜之間,不見艷色,淒白滿城。
期思回到昭武王府,這裡與淮王府相差不大,他總覺得自己未曾換過地方。
元酀候在前廳,聞聲來接他:“怎麼?”
期思苦笑道:“什麼也沒說,只是一再要我保證,不奪那位置……我要那寶座幹什麼?”
對外卻不能如實說,否則一國之君臨終叮囑他不要造反,傳出去期思就不必在晉國待了。只能說,鴻嘉帝臨終回憶起瑞楚,以及那些崢嶸歲月,感慨頗深,已糊塗了,並未交代什麼事。
安王順利繼位,改年號“順寧”。
期思始終沒有作任何動作,只是和所有朝臣一般,恭謹待之,他唯獨擔心的是陸應秋一系人馬和虞珂,好在安王行事正道,並無不當之舉,暫時沒有對虞珂這位七皇子不利,也沒有對陸應秋等人不信任。
可暫時就真的只是暫時。
順寧帝即位半年,從前的安王的模樣就已變了大半,若許久不見,期思還當真認不出這是當日極為隱忍的那位皇子。
“七弟在青州,過得很好,他一直喜歡安逸的日子,性情淡泊。”順寧帝望著期思,笑容多了七分捉摸不透,餘下三分則是空洞,“賢弟身懷用兵之才,昔年瑞楚大將軍更是將昭武玄甲治理得毫無瑕疵,賢弟不入朝,豈不是浪費了?”
這是不放心瑞楚舊日的昭武玄甲,拿虞珂做要挾,讓他表忠心。
昭武玄甲的確對瑞家有不同的感情,但哪裡至於為此揭竿就反,太平盛世,誰那麼閒?
期思幾乎要氣笑了,卻很體諒,肅帝說過,帝王的身前事就是一切存在和不存在的威脅,順寧帝這麼不安,尚在情理之中。
期思回以一個不帶溫度的笑容:“陛下身邊人才濟濟,臣不才,沒這個底氣站在諸位賢能身邊,便只老老實實待著就好了。”
順寧帝喜憂參半,淡淡道:“也好,各有各的意趣,孤不勉強你。”
這邊晉國順寧帝對期思幾次揮刀又落偏,那邊江荀衍從燕國傳了訊,要期思去一趟。
期思叮囑了陸應秋和重逸,便和元酀去了燕國。
肅帝見到期思,開口便是:“孤禪位於你,可好?”
期思當場愣住了,隨即果斷搖頭:“不,該是榮王殿下。”
肅帝似乎有些失落:“怎麼,他哪裡適合了?”
期思道:“榮王殿下的兒子,甚善。”
肅帝聞言大笑:“你啊你。”
期思所言非虛,榮王無心朝政,天賦也不在此,他那兒子卻是不普通,才思品格俱佳,十一二歲,心性已具雛形,斷是為君良才。
期思在肅帝這裡清靜了一陣子,知道肅帝這回定了主意,榮王的孩子便是將來燕國君王,國祚可期。
回到晉國,不由在反差之下覺得烏煙瘴氣,期思埋頭抱住元酀:“這個安王,從前怎麼就看不出呢?”
元酀好笑地哄他:“人總是會變的,何況他當年情勢所迫,偽裝隱忍罷了,如今登位,自然不同。”
安王即位一年半里,明里暗裡的試探和小動作數不清,陸應秋和虞珂都被煩得不行。
期思瞧不下去了,想說“反了算了”,還是忍住了。
半年後,順寧帝自己卻先忍不住了,叫期思入宮,苦著臉不住飲酒:“太累了,孤太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