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開始只是擔心阿爺,擔心蕭易。畢竟阿爺鎮守青州,對於安史叛軍西進是強力的掣肘,叛軍一定會想盡辦法將青州打下來,而蕭易……他在河北,在安史叛軍橫行的河北。

  河北平原郡太守顏真卿,與其兄顏杲卿一樣,都是安祿山所轄地區的官員,安祿山領十幾萬叛軍自范陽起事後,河北諸郡或逃,或降,顏氏兄弟秘密聯絡,兄長顏杲卿詐降,顏真卿在平原郡閉城堅守,是大唐在河北最後的孤城。

  蕭易,當時就在平原郡。

  朝廷無能,武將紛紛向安祿山投誠,顏真卿作為一介書生,卻站了出來。他不僅僅堅守平原,還派出人四處號召,很多之前被叛軍攻占的城池在感召之下紛紛殺掉叛軍頭領,易幟,最終形成將近三十萬的河北義軍,顏真卿被推為盟主。

  河北的義軍成為安祿山軍隊與范陽之間的一根刺,存在於安史叛軍的後方,阻斷了叛軍糧道,顏杲卿還趁安祿山不備,攻占太行山至關重要的井徑關,使叛軍不敢直撲潼關,進逼長安,大大拖慢了叛軍西進的步伐。

  但是,他們爭取來的時間,朝廷並沒有好好利用。

  安祿山的軍隊迅速回擊,擒住顏杲卿和他的兒子,割舌、剁手、挖眼、斬首,顏氏三十餘口喋血。

  同樣殘忍的手段,在叛軍攻占東都洛陽之後又出現了無數次,他們甚至將誓死不降的洛陽官員都砍了頭,血淋淋的首級送往平原郡。

  這是威脅、是挑釁、是震懾。

  顏真卿親自祭拜,誓師!

  蕭易獻計獻策,在義軍泰半是新軍,缺乏足夠訓練的不利條件下,於河北博平郡魏州附近的堂邑與叛軍決戰,大勝,一舉收復魏州,義軍聲威大振。

  短暫的勝利沖昏了玄宗的頭腦,他強逼此時駐守潼關的哥舒翰出關迎敵,去主動打退叛軍。

  明明只要死死守住潼關天險,待其他勤王軍隊會合,便可對叛軍圍而殲之,但是玄宗不想再等。這場戰亂對他而言是一種無法忍受的恥辱,他迫不及待的要立刻消滅這些膽敢挑釁天威的人。

  一日之內,連續幾道制書發往潼關,哥舒翰明知必死,卻只有含淚領命。

  二十萬大唐軍隊歿於此役,潼關失守,天子出逃。

  他是不是應該感謝這位大唐天子丟下了自己的嬪妃?否則,他還真找不到法子救出阿姐。容襄冷笑。

  大明宮此時一團混亂,驚覺皇帝出逃,宮裡剩下的人完全沒了主心骨,人性最醜陋的一面完全暴露,大難臨頭各自飛,臨走還要瘋狂搶奪宮中財寶,甚至為此大打出手。

  這時要混進大明宮,實在是輕而易舉。

  容襄帶著武夷,順順噹噹地摸進宮牆,並很快找到了阿姐居住的宮所。

  同樣一杯迷藥灌倒已哭得失去理智的阿姐,幫她換上男子的外衫,容襄將一個小小的包裹遞給武夷:“現在往東去青州的路已經不通了,你帶著我阿姐,去太原,找蕭易。”

  顏真卿敗退靈武之後,便將兵權交給現在的朔方節度使郭子儀,自己改作更拿手的後勤工作。而蕭易則到了河東的李光弼麾下效命,此時正在太原。

  他叮囑:“包裹里有路引,一份是你的名字,另外一份,寫的是容襄,給阿姐用。阿姐容貌與我八分相似,平時只坐車,見人不要說話,別人便看不出。”他笑笑,“這份路引原先弄來只是為了出門玩方便,如今竟能排上大用場,可見我有先見之明。”

  武夷捧著包裹,只覺燙手之極:“小郎君,那你呢?”

  容襄一笑:“咱們準備的那輛車子只能坐一個人,阿姐坐進去,我就得在外頭跟著走路,那樣辛苦,我才不干,我要留在長安。”

  武夷大急:“那武夷去找匹馬來,小郎君騎馬就不會累,咱們三個一起走!”

  容襄又是一笑:“別看現在到處亂七八糟,其實各個地方查的都很嚴,沒有路引證明身份,一準會當成奸細抓起來,那可是說殺就殺,半點不手軟。我要是也一起走,拿誰的路引?慕容瑾?還是慕容襄?”

  武夷大急:“那,小郎君用武夷的路引走!武夷留下!”

  容襄白了他一眼:“沒聽懂麼,我才不要辛辛苦苦去走路,況且阿姐那樣嬌滴滴的脾氣,也就只有你才能伺候得好,我不討那個苦吃。”

  他摸摸武夷的頭:“別鬧啦,乖乖聽話,你再磨蹭,咱們三個都要陷在這裡,連個送信的人都沒有。”他笑了笑,“你也別擔心我,我是甚麼人,自有法子脫困。”

  他看了看昏迷中的阿姐,略一猶豫,便下了決心,又自領口拽出一根金線,金線盡頭,掛著一隻小小的玉玦。

  “這枚玉玦是蕭易留下的,剛好用來做個信物,他見到這枚玉玦,自然會好生照顧你們。”

  武夷捧著尚帶容襄體溫的玉玦,掛著淚,這一步始終邁不出去。

  容襄嘆了口氣,道:“別做這等女兒情態啦,趕緊走,你們走了,我也好放心辦我的大事去。阿姐便託付給你,你們務必要活下去。”

  武夷終於哭出聲來,撲倒在地,重重向容襄磕了幾個頭,背起慕容瑾,趁亂逃出了宮外。

  容襄望著他們的背影,出神良久。

  今日一別,此生還會有相見的日子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