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頁
七哥莫名其妙:“節帥?送內官出門啊。”
蕭易大急,口不擇言道:“你就讓節帥一個人去了!你是傻子麼!”說罷也不等七哥回答,旋風般轉身就向外沖,口中喝道:“但凡能動的,都跟我來!節帥危險!”
七哥雖然不明就裡,但節帥危險四個字還是讓他悚然變色,他沒有多想,匆忙領著人跟了出去。
但蕭易的腳步哪裡是普通人跟得上的,他三步兩步已搶到院外,而原本停在門口的馬車,已將行出驛站大門。
蕭易的一顆心幾乎跳出腔子去,噌啷一聲拔出佩刀,飛腳踩著旁邊的大樹借力向上,縱身跳上院牆,再凌空一個翻身,已搶在了馬車正前方,雙腳分開,橫刀當胸,喝道:“爾要將節帥帶到哪裡去!”
馬車剛剛起步,馬匹速度未起,有人攔路,車夫慌忙一勒韁繩,馬車便穩穩地停住了,車簾微微搖晃幾下,然後歸於平靜。
王忠嗣的聲音響起:“退下。”
熟悉、鎮定、坦然、無懼。
蕭易直挺挺立在那裡,面上儘是倔強之色,一絲一毫退開的意思都沒有,驛站中湧出的親兵紛紛圍上來,迅速將馬車的去路堵了個水泄不通。
王忠嗣此番入京,帶的人的確不多,又要輪休,又要留些起碼的兵力在內警戒,以防被抄了後路,此時圍在馬車周圍的,其實不過七十餘人而已。
但這七十餘人都是戰場上千錘百鍊過來的鐵血軍人,個個氣勢凜然,便如出鞘的鋼刀,沒有人會懷疑他們的能力,只要他們願意,這輛馬車以及跟車的那些繡花枕頭般的御林軍,都將在片刻間被撕碎。
想活著離開,先交出節帥再說。
車中的內官已面如土色。當王忠嗣在內室中聽完旨意,要他如此配合做場戲的時候,他原本還有些不以為然,他真的沒想到,要在這些軍人們面前帶走王忠嗣,竟然有這樣難。
王忠嗣平靜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撫道:“大內官請見諒,這些軍漢都是粗人,冒犯尊駕,自有責罰,某會讓他們儘快散去,大內官莫慌。”說罷,示意車內伺候的小內官捲起帘子。
車簾慢慢捲起,王忠嗣一身便服,只是簡簡單單地坐在那裡卻不怒自威,眼風到處,親兵們嘩啦啦跪倒一片:“節帥!”
蕭易也被這宛如實質的目光壓得幾乎透不過氣,膝下一軟,也跪了下去。
“爾等若要陷我於不忠不義,便只管圍著。”王忠嗣的目光掃過眾人,最後停留在蕭易頭頂,淡淡道。
蕭易牙關咬得咯咯作響,雙拳緊握,猛地抬頭,聲音已有幾分哽咽:“節帥!”
這聲呼喚中有多少哀求,多少絕望?
王忠嗣與他雙目對視,良久良久,終於輕嘆一聲,慢慢站起,緩步走出車廂,俯身輕輕摸了摸蕭易的頭頂,溫聲道:“蕭易,離別兩個字,是今天的功課,你要好好學。”
學不會,也不想學,蕭易死死咬住牙關,額頭上青筋崩起,手中的佩刀嗡嗡作響,竟是抖個不停。
王忠嗣極慢極慢地搖了搖頭:“這是我自己的選擇,是我與至尊的事情,與爾等毫無關係。爾等若還當我是你們的大帥,便從速退開。”
蕭易此時心中一片雪亮。節帥用隴右留住了哥舒翰,用朔方邊事哄走了李光弼,再拿個莫須有的盒子將自己騙到內室,他是將所有有可能為了他以命相搏的人都支開了。
原來,節帥早就做好了準備,一個人去面對皇帝的怒火。在臨去的這個時候,他還在為手下的將士們開脫,將所有的問題都攬在了自己一個人的肩膀上。
現在他們所作的一切,後果,原來都要節帥來擔。
蕭易再也沒法子控制自己的聲音,自牙縫中嘶嘶掙出幾句支離破碎的話:“若,若爾等,傷了我家節帥,我家節帥,一根毫毛,便,有如此刀!”說罷右手握柄,左手持刃,雙臂較力,竟將一柄百鍊鋼刀生生折為兩端,插入膝前的土地。
刀光在陽光下劇烈地閃動著,良久不停,蕭易跪在原地,目送著馬車碌碌行遠,鮮血順著低垂的左手一滴滴落在地上,他卻感覺不到任何疼痛。
王忠嗣立在大明宮含元殿外,遠遠望著這個巍峨華美的宮殿,心中百感交集。
玄宗近些年喜歡聽政於興慶宮,休憩於大明宮。屢經修繕,這座宮殿比初創時更大更精美,也更舒適。大明宮風格的演變,其實便從側面印證了玄宗的改變。
從勵精圖治,到耽於安樂。
王忠嗣對於玄宗的改變,若說一點意見都沒有,那是假的,但當他終於陛見皇帝,抬頭望見玄宗顯見得蒼老了許多的面孔時,卻拋下了之前所有,兩行熱淚奪眶而出:“陛下!”
玄宗看著這個滿面風霜又筆挺如松的中年人,心中一瞬間有些恍惚,他有多少年沒有見到這個孩子了?當年那個意氣風發的青年,如今,竟已鬢生華髮。
“忠嗣。”玄宗輕聲呼喚,“走近些,讓朕好好看看你。”
王忠嗣沒有起身,膝行靠近御座,微微抬起頭。
玄宗的目光將他緩緩掃視了一遍,從頭髮,到手指,沒有錯過任何一個地方。這是他一手打造的英雄,曾經是他的驕傲。
可是為甚麼英雄不能像駿馬一樣,到死都忠心耿耿,不生半點異心?
蕭易大急,口不擇言道:“你就讓節帥一個人去了!你是傻子麼!”說罷也不等七哥回答,旋風般轉身就向外沖,口中喝道:“但凡能動的,都跟我來!節帥危險!”
七哥雖然不明就裡,但節帥危險四個字還是讓他悚然變色,他沒有多想,匆忙領著人跟了出去。
但蕭易的腳步哪裡是普通人跟得上的,他三步兩步已搶到院外,而原本停在門口的馬車,已將行出驛站大門。
蕭易的一顆心幾乎跳出腔子去,噌啷一聲拔出佩刀,飛腳踩著旁邊的大樹借力向上,縱身跳上院牆,再凌空一個翻身,已搶在了馬車正前方,雙腳分開,橫刀當胸,喝道:“爾要將節帥帶到哪裡去!”
馬車剛剛起步,馬匹速度未起,有人攔路,車夫慌忙一勒韁繩,馬車便穩穩地停住了,車簾微微搖晃幾下,然後歸於平靜。
王忠嗣的聲音響起:“退下。”
熟悉、鎮定、坦然、無懼。
蕭易直挺挺立在那裡,面上儘是倔強之色,一絲一毫退開的意思都沒有,驛站中湧出的親兵紛紛圍上來,迅速將馬車的去路堵了個水泄不通。
王忠嗣此番入京,帶的人的確不多,又要輪休,又要留些起碼的兵力在內警戒,以防被抄了後路,此時圍在馬車周圍的,其實不過七十餘人而已。
但這七十餘人都是戰場上千錘百鍊過來的鐵血軍人,個個氣勢凜然,便如出鞘的鋼刀,沒有人會懷疑他們的能力,只要他們願意,這輛馬車以及跟車的那些繡花枕頭般的御林軍,都將在片刻間被撕碎。
想活著離開,先交出節帥再說。
車中的內官已面如土色。當王忠嗣在內室中聽完旨意,要他如此配合做場戲的時候,他原本還有些不以為然,他真的沒想到,要在這些軍人們面前帶走王忠嗣,竟然有這樣難。
王忠嗣平靜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撫道:“大內官請見諒,這些軍漢都是粗人,冒犯尊駕,自有責罰,某會讓他們儘快散去,大內官莫慌。”說罷,示意車內伺候的小內官捲起帘子。
車簾慢慢捲起,王忠嗣一身便服,只是簡簡單單地坐在那裡卻不怒自威,眼風到處,親兵們嘩啦啦跪倒一片:“節帥!”
蕭易也被這宛如實質的目光壓得幾乎透不過氣,膝下一軟,也跪了下去。
“爾等若要陷我於不忠不義,便只管圍著。”王忠嗣的目光掃過眾人,最後停留在蕭易頭頂,淡淡道。
蕭易牙關咬得咯咯作響,雙拳緊握,猛地抬頭,聲音已有幾分哽咽:“節帥!”
這聲呼喚中有多少哀求,多少絕望?
王忠嗣與他雙目對視,良久良久,終於輕嘆一聲,慢慢站起,緩步走出車廂,俯身輕輕摸了摸蕭易的頭頂,溫聲道:“蕭易,離別兩個字,是今天的功課,你要好好學。”
學不會,也不想學,蕭易死死咬住牙關,額頭上青筋崩起,手中的佩刀嗡嗡作響,竟是抖個不停。
王忠嗣極慢極慢地搖了搖頭:“這是我自己的選擇,是我與至尊的事情,與爾等毫無關係。爾等若還當我是你們的大帥,便從速退開。”
蕭易此時心中一片雪亮。節帥用隴右留住了哥舒翰,用朔方邊事哄走了李光弼,再拿個莫須有的盒子將自己騙到內室,他是將所有有可能為了他以命相搏的人都支開了。
原來,節帥早就做好了準備,一個人去面對皇帝的怒火。在臨去的這個時候,他還在為手下的將士們開脫,將所有的問題都攬在了自己一個人的肩膀上。
現在他們所作的一切,後果,原來都要節帥來擔。
蕭易再也沒法子控制自己的聲音,自牙縫中嘶嘶掙出幾句支離破碎的話:“若,若爾等,傷了我家節帥,我家節帥,一根毫毛,便,有如此刀!”說罷右手握柄,左手持刃,雙臂較力,竟將一柄百鍊鋼刀生生折為兩端,插入膝前的土地。
刀光在陽光下劇烈地閃動著,良久不停,蕭易跪在原地,目送著馬車碌碌行遠,鮮血順著低垂的左手一滴滴落在地上,他卻感覺不到任何疼痛。
王忠嗣立在大明宮含元殿外,遠遠望著這個巍峨華美的宮殿,心中百感交集。
玄宗近些年喜歡聽政於興慶宮,休憩於大明宮。屢經修繕,這座宮殿比初創時更大更精美,也更舒適。大明宮風格的演變,其實便從側面印證了玄宗的改變。
從勵精圖治,到耽於安樂。
王忠嗣對於玄宗的改變,若說一點意見都沒有,那是假的,但當他終於陛見皇帝,抬頭望見玄宗顯見得蒼老了許多的面孔時,卻拋下了之前所有,兩行熱淚奪眶而出:“陛下!”
玄宗看著這個滿面風霜又筆挺如松的中年人,心中一瞬間有些恍惚,他有多少年沒有見到這個孩子了?當年那個意氣風發的青年,如今,竟已鬢生華髮。
“忠嗣。”玄宗輕聲呼喚,“走近些,讓朕好好看看你。”
王忠嗣沒有起身,膝行靠近御座,微微抬起頭。
玄宗的目光將他緩緩掃視了一遍,從頭髮,到手指,沒有錯過任何一個地方。這是他一手打造的英雄,曾經是他的驕傲。
可是為甚麼英雄不能像駿馬一樣,到死都忠心耿耿,不生半點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