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頁
既然完顏洪煦和完顏綜都已經棄城而走,甚至連抹捻盡忠這個守城大將也都跟著跑了,中都現在成了無君可主,無將可遣,無兵可守,完顏緒在以完顏承暉為首的一眾忠臣良將的擁立之下,登基即位,準備與中都數十萬百姓一起,死守中都。
臨危受命,完顏緒肩上的壓力不可謂不重,但是他也不得不挺身而出。
完顏綽對此深表同情,除開他們從小一起長大的手足情誼,完顏綽對完顏緒的膽識氣魄還是很佩服的,完顏緒心懷天下,勤政愛民,並非是昏庸無能之君,何該當亡國之運?相比完顏洪煦不得不接手的爛攤子,完顏緒的處境更是糟糕,他接手的是一個滿目瘡痍,腐敗不堪的破落江山,即便是有雄才大略,也難憑一己之力改變國運,認真算來,都是先國主作孽,最後卻報應到了他的身上,想來也是令人不勝唏噓。
完顏綽不是一個認命的主,完顏緒更不是,都說大金國的國運到頭了,他們就偏偏不信這個邪,拼盡全力,哪怕是以身祭天,也要逆天改命。
不信邪不認命,這恐怕是完顏緒和完顏綽這兩兄弟為數不多的相似之處了。
與此同時,完顏綽只帶了十餘人的親兵,輕車從簡,悄悄離開了紫荊關,臨走之前,特意交代塔訖,帶領數萬人的軍隊,先行一步去往中都,自己隨後就到,另外最重要的是,沿途小心行軍,務必不能讓窩闊台汗察覺。
塔訖躬身領命。
完顏綽這才掉頭去截耶律余睹。
這時候的耶律余睹,正領著兩三萬剩餘的乣軍,準備去跟窩闊台汗匯合,聽聞手下人來報,榮王世子親來求見,耶律余睹都傻眼了,他萬萬沒有想到,榮王世子竟然會在這時候出現在這裡?不是都說世子爺正在遼東平叛的嗎?不過一轉眼,世子爺已經繞開了窩闊台汗統帥的二十萬蒙古大軍,神不知鬼不自覺地跟跑來跟他們接觸,這等神出鬼沒,深不可測,簡直出乎所以人的意料之外。
“什麼?榮王世子到了?快快有請!”即便是耶律余睹這般身經百戰的悍將,也不得不佩服世子爺膽識過人,他怎麼也想不到,榮王世子竟然會有這麼大的膽子,孤身前來,雖說他手下也就二萬多人,但到底個頂個的都是百里挑一的契丹族勇士,精兵悍將,勇武善戰,如果真要趁榮王世子勢單力薄,深入敵營之際把世子爺扣下,絕對易如反掌。“這位世子爺,也不知道是膽大心細,還是真的悍不畏死!”
都說忠孝軍戰鬥力強悍,與蒙古大軍幾番交手,都沒能讓蒙古人討到什麼好處,今兒,耶律余睹倒是想要見識見識,傳聞中一手訓練了忠孝軍的榮王世子究竟是何方神聖?有沒有三頭六臂?
深入虎穴,前途未卜,完顏綽卻是步履從容,面上不見絲毫慌亂之色,舉手投足間更是盡顯豪爽灑脫之氣,令人心生敬佩。
之前曾經聽過太多有關榮王世子的傳聞,幾乎是一面倒的稱讚,說世子爺品貌非凡,用兵如神,但是這一次見面,讓耶律余睹更深刻的意識到,世子爺絕非好相與的人,最有力的佐證,則是世子爺成功避開了蒙古人的耳目,神不知鬼不覺地出現在這裡,跟自己會面,除了證明世子爺藝高人膽大之外,更證明了世子爺的足智多謀,不用說,此時的遼東地區已經盡在世子爺的掌控之中,甚至就連耶律留哥恐怕都已經歸降,世子爺這一招瞞天過海,不僅瞞過了蒙古人,就連他們這些自己人都給瞞過了,高!實在是高!
在耶律余睹打量完顏綽的時候,完顏綽也在不著痕跡地打量耶律余睹,虎背熊腰,目光如炬,倒是一身正氣,不像是善於玩弄權術的人,完顏綽心中稍定,對於接下來的談話也更有信心了。
拱了拱手,完顏綽笑著抱拳行禮道:“久仰耶律將軍大名,今日一見,果然是一派英雄氣概。”
誇讚的話誰不喜歡聽,耶律余睹亦不例外,以完顏綽現在的身份和聲望,剛一見面就拋這麼大一頂高帽子過來,耶律余睹聽了,心裡也忍不住高興,爽朗大笑道:“世子爺大駕光臨,不知所為何事?”
完顏綽倒想跟耶律余睹開誠布公地來談,但是沒辦法,交淺言深,人家根本就不會信任他,索性也就免了那些無關緊要的客套之詞,開門見山,直接將天下局勢拆開來,一點一點分析給耶律余睹和他手下的幾位偏將們聽,至於之後又該何去何從,相信這些人都不蠢,自會有商量。
“聽聞耶律將軍準備帶領手下的乣軍投奔窩闊台汗,竊以為,此舉不妥,故特來勸阻將軍,千萬不要誤信讒言,作繭自縛。”完顏綽可不是在危言聳聽,大家都是聰明人,很多話不用言明。“敢問耶律將軍,時至今日,契丹人與女真人混居百十餘年,互為婚配,榮辱一體,將軍緣何棄金國而投蒙古?”
耶律余睹心虛,但又不願意承認自己背信棄義在先,嘴硬狡辯道:“世子爺明察,非是我等契丹勇士不忠君愛國,一心想要謀反叛亂,實乃主上昏庸,誤國誤民,我等為求生計,不得不另謀他就。況且,百餘年前,金國滅我大遼,此乃國恨,現如今草原上有聖人出世,領導有方,可一統天下,底定大業。良禽擇木而棲,良主擇君而侍,此乃時勢所逼,我等並非女真人,另擇良主效忠,有何不可?”
完顏綽聽後也不生氣,展顏一笑,反問道:“將軍言之有理,但您有沒有想過,窩闊台汗是否真的是良主?”
要是被完顏綽三兩句話就給唬住,耶律余睹也不用混了,並不答話,直接把話頭拋回給完顏綽,笑道:“世子爺這般玲瓏剔透的人,難道就不打算另起爐灶,另謀他就嗎?”
耶律余睹可是有所耳聞,蒙古人對榮王世子很是禮遇,甚至,蒙古國公主琪琪格還曾放話,想要招榮王世子為駙馬,奈何落花有意隨流水,流水無心戀落花,面對年輕貌美的蒙古國公主主動投懷送抱,榮王世子不為所動,故而不能成此佳話,實在可惜。
完顏綽佯裝詫異,似笑非笑地問道:“敢問耶律將軍,聖天子在朝,本世子為何要另起爐灶?另謀他就?”
還說什麼聖天子在朝,完顏洪煦那貪生怕死的無能之輩,算哪門子的聖天子,耶律余睹滿心不服氣,恨恨說道:“主上昏庸無能,憑世子爺的才幹,不論投奔蒙古,亦或者是自立為王,都可建立一番功業,又何必愚忠於……”
“耶律將軍誤會了!”完顏綽哈哈大笑,忍不住打斷了耶律余睹的話,耐心解釋道:“天下皆知,我完顏綽乃前太子完顏緒的得力幹將,此生效忠的也唯他一人,士為知己者死,完顏綽此生,絕不會另事二主。”
“世子爺的意思是……”耶律余睹聞言大驚,該不會是他猜測的那樣吧?世子爺還真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冷不丁拋出一個這麼震撼人心的消息,他都快給嚇死了。若是真如世子爺所言,前太子並未身死,完顏洪煦的國主之位來路不正,能不能繼續穩坐高位就成了一個大問題。更何況,前太子完顏緒是個英主明君,心胸開闊,有中興金國的才能,手下既有完顏承暉這樣的治世能臣,再加上榮王世子這樣驍勇善戰的良將力挽狂瀾,戍邊衛國,說不定,大金國的國運還能再挽救一下。
臨危受命,完顏緒肩上的壓力不可謂不重,但是他也不得不挺身而出。
完顏綽對此深表同情,除開他們從小一起長大的手足情誼,完顏綽對完顏緒的膽識氣魄還是很佩服的,完顏緒心懷天下,勤政愛民,並非是昏庸無能之君,何該當亡國之運?相比完顏洪煦不得不接手的爛攤子,完顏緒的處境更是糟糕,他接手的是一個滿目瘡痍,腐敗不堪的破落江山,即便是有雄才大略,也難憑一己之力改變國運,認真算來,都是先國主作孽,最後卻報應到了他的身上,想來也是令人不勝唏噓。
完顏綽不是一個認命的主,完顏緒更不是,都說大金國的國運到頭了,他們就偏偏不信這個邪,拼盡全力,哪怕是以身祭天,也要逆天改命。
不信邪不認命,這恐怕是完顏緒和完顏綽這兩兄弟為數不多的相似之處了。
與此同時,完顏綽只帶了十餘人的親兵,輕車從簡,悄悄離開了紫荊關,臨走之前,特意交代塔訖,帶領數萬人的軍隊,先行一步去往中都,自己隨後就到,另外最重要的是,沿途小心行軍,務必不能讓窩闊台汗察覺。
塔訖躬身領命。
完顏綽這才掉頭去截耶律余睹。
這時候的耶律余睹,正領著兩三萬剩餘的乣軍,準備去跟窩闊台汗匯合,聽聞手下人來報,榮王世子親來求見,耶律余睹都傻眼了,他萬萬沒有想到,榮王世子竟然會在這時候出現在這裡?不是都說世子爺正在遼東平叛的嗎?不過一轉眼,世子爺已經繞開了窩闊台汗統帥的二十萬蒙古大軍,神不知鬼不自覺地跟跑來跟他們接觸,這等神出鬼沒,深不可測,簡直出乎所以人的意料之外。
“什麼?榮王世子到了?快快有請!”即便是耶律余睹這般身經百戰的悍將,也不得不佩服世子爺膽識過人,他怎麼也想不到,榮王世子竟然會有這麼大的膽子,孤身前來,雖說他手下也就二萬多人,但到底個頂個的都是百里挑一的契丹族勇士,精兵悍將,勇武善戰,如果真要趁榮王世子勢單力薄,深入敵營之際把世子爺扣下,絕對易如反掌。“這位世子爺,也不知道是膽大心細,還是真的悍不畏死!”
都說忠孝軍戰鬥力強悍,與蒙古大軍幾番交手,都沒能讓蒙古人討到什麼好處,今兒,耶律余睹倒是想要見識見識,傳聞中一手訓練了忠孝軍的榮王世子究竟是何方神聖?有沒有三頭六臂?
深入虎穴,前途未卜,完顏綽卻是步履從容,面上不見絲毫慌亂之色,舉手投足間更是盡顯豪爽灑脫之氣,令人心生敬佩。
之前曾經聽過太多有關榮王世子的傳聞,幾乎是一面倒的稱讚,說世子爺品貌非凡,用兵如神,但是這一次見面,讓耶律余睹更深刻的意識到,世子爺絕非好相與的人,最有力的佐證,則是世子爺成功避開了蒙古人的耳目,神不知鬼不覺地出現在這裡,跟自己會面,除了證明世子爺藝高人膽大之外,更證明了世子爺的足智多謀,不用說,此時的遼東地區已經盡在世子爺的掌控之中,甚至就連耶律留哥恐怕都已經歸降,世子爺這一招瞞天過海,不僅瞞過了蒙古人,就連他們這些自己人都給瞞過了,高!實在是高!
在耶律余睹打量完顏綽的時候,完顏綽也在不著痕跡地打量耶律余睹,虎背熊腰,目光如炬,倒是一身正氣,不像是善於玩弄權術的人,完顏綽心中稍定,對於接下來的談話也更有信心了。
拱了拱手,完顏綽笑著抱拳行禮道:“久仰耶律將軍大名,今日一見,果然是一派英雄氣概。”
誇讚的話誰不喜歡聽,耶律余睹亦不例外,以完顏綽現在的身份和聲望,剛一見面就拋這麼大一頂高帽子過來,耶律余睹聽了,心裡也忍不住高興,爽朗大笑道:“世子爺大駕光臨,不知所為何事?”
完顏綽倒想跟耶律余睹開誠布公地來談,但是沒辦法,交淺言深,人家根本就不會信任他,索性也就免了那些無關緊要的客套之詞,開門見山,直接將天下局勢拆開來,一點一點分析給耶律余睹和他手下的幾位偏將們聽,至於之後又該何去何從,相信這些人都不蠢,自會有商量。
“聽聞耶律將軍準備帶領手下的乣軍投奔窩闊台汗,竊以為,此舉不妥,故特來勸阻將軍,千萬不要誤信讒言,作繭自縛。”完顏綽可不是在危言聳聽,大家都是聰明人,很多話不用言明。“敢問耶律將軍,時至今日,契丹人與女真人混居百十餘年,互為婚配,榮辱一體,將軍緣何棄金國而投蒙古?”
耶律余睹心虛,但又不願意承認自己背信棄義在先,嘴硬狡辯道:“世子爺明察,非是我等契丹勇士不忠君愛國,一心想要謀反叛亂,實乃主上昏庸,誤國誤民,我等為求生計,不得不另謀他就。況且,百餘年前,金國滅我大遼,此乃國恨,現如今草原上有聖人出世,領導有方,可一統天下,底定大業。良禽擇木而棲,良主擇君而侍,此乃時勢所逼,我等並非女真人,另擇良主效忠,有何不可?”
完顏綽聽後也不生氣,展顏一笑,反問道:“將軍言之有理,但您有沒有想過,窩闊台汗是否真的是良主?”
要是被完顏綽三兩句話就給唬住,耶律余睹也不用混了,並不答話,直接把話頭拋回給完顏綽,笑道:“世子爺這般玲瓏剔透的人,難道就不打算另起爐灶,另謀他就嗎?”
耶律余睹可是有所耳聞,蒙古人對榮王世子很是禮遇,甚至,蒙古國公主琪琪格還曾放話,想要招榮王世子為駙馬,奈何落花有意隨流水,流水無心戀落花,面對年輕貌美的蒙古國公主主動投懷送抱,榮王世子不為所動,故而不能成此佳話,實在可惜。
完顏綽佯裝詫異,似笑非笑地問道:“敢問耶律將軍,聖天子在朝,本世子為何要另起爐灶?另謀他就?”
還說什麼聖天子在朝,完顏洪煦那貪生怕死的無能之輩,算哪門子的聖天子,耶律余睹滿心不服氣,恨恨說道:“主上昏庸無能,憑世子爺的才幹,不論投奔蒙古,亦或者是自立為王,都可建立一番功業,又何必愚忠於……”
“耶律將軍誤會了!”完顏綽哈哈大笑,忍不住打斷了耶律余睹的話,耐心解釋道:“天下皆知,我完顏綽乃前太子完顏緒的得力幹將,此生效忠的也唯他一人,士為知己者死,完顏綽此生,絕不會另事二主。”
“世子爺的意思是……”耶律余睹聞言大驚,該不會是他猜測的那樣吧?世子爺還真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冷不丁拋出一個這麼震撼人心的消息,他都快給嚇死了。若是真如世子爺所言,前太子並未身死,完顏洪煦的國主之位來路不正,能不能繼續穩坐高位就成了一個大問題。更何況,前太子完顏緒是個英主明君,心胸開闊,有中興金國的才能,手下既有完顏承暉這樣的治世能臣,再加上榮王世子這樣驍勇善戰的良將力挽狂瀾,戍邊衛國,說不定,大金國的國運還能再挽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