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頁
就是平時誰家來客了,不捨得殺家裡的下蛋雞也是樂意來買上一直兔子的。家裡要是改善改善生活,也不吝那一直兔子錢。
他們三人越想越覺得划算,只一點,就是兔子不像雞一樣能生蛋,倒是少了一樣賣錢的道兒。不過味道上又輕了許多,考量了一番利弊,還是決定要養兔子了。
這時候養兔子的大有人在,但是一般都是養其他禽類的同時一起養的,養了也多是賣給大戶人家戲耍的,他們鄉下人家,誰能沒事兒買個兔子給孩子玩兒啊,自然還是肉兔受歡迎些。
幾個人之前都沒養過兔子,只在獵戶那兒買了幾隻活兔子,都是有公有母配成對兒的,兔舍也只是簡單的用石頭鋪、石頭壘的,兔子這玩意愛刨坑,要是底下不鋪上石頭,怕是要挖坑跑出去的。
徐發家的喜雲因為之前受了驚嚇,又吸入了濃煙,所以身子一直不大好,胎像最近又不大穩,大夫給開了安胎藥,仍是那句話,要靜養。
徐發如今也不大敢離開喜雲身邊,很怕他再有了什麼意外。兔子舍那邊有徐達一個人就夠了,徐達家的也常去幫忙,齊寶沒事兒也愛往那兒轉悠轉悠,摸摸這隻抱抱那隻的,玩兒的不亦樂乎。
徐寄白的意思,要是喜歡是話,可以抱回家養一隻,免得老得往這邊兒跑。齊寶白了徐寄白一眼,“養這玩意幹嘛,還得餵它吃餵它喝的,將來要是有感情了再捨不得吃了怎麼辦!”
徐寄白無奈的搖搖頭,感情這還是怕耽誤他吃了。
轉眼就到了夏末,天氣愈加涼慡了起來,齊寶就更樂意往外邊兒跑了,蕨菜已經老了,之前去山裡采了兩回,就他們兩個去的,徐寄白好生回味了一下“野外加餐”的味道,齊寶腰疼了好幾天,再不跟他進山了。
倒是周濤和徐發兩個去了幾次,他倆的個人都想吃點兒蘸醬菜,齊寶又說老吃大蔥不好,園子裡的小菜也是常吃的,這兩個疼自家夫郎的人就進山去給采蕨菜、鞭梢子、貓爪子。不過齊寶說了,蘑菇可以多吃點兒,但是蕨菜還是要少吃些的,說是能得什麼“哀”的,不過這麼些年也沒見過哪個吃蕨菜吃死了的。但齊寶既然說了,家裡自然還是要少吃些的。
齊寶以前做菜時候喜歡上網找做法,後來無意中發現蕨菜里含有致癌的物質,所以他也就吃的少了。畢竟農村人哪個不是每年都吃,也沒見出過什麼事兒,到底還是該吃吃該喝喝。不過徐淼和喜雲有了身子,飲食上自然還是注意些的好。
夏末的幾場雨後,天氣開始變得愈加涼了起來,一場秋雨一場涼,說得是極為有道理的。這個時候,山上的蘑菇跟雨後春筍似的冒了出來,一個挨著一個的,毫不熱鬧。
齊寶很喜歡采蘑菇,這個時候徐寄白倒也不敢真的在外面胡鬧了,畢竟天氣涼得很,要是真著涼了,那可就是大事兒了。何況齊寶晚上很喜歡摟住他睡,再不想夏天時候那樣怕熱不讓他近身了。
徐淼和喜雲月數差不太多,一個半月的模樣,如今肚子倒是差不多大了。周阿嬤每天換著法兒的給他兩個補身子,被山下的老郎中說了兩回,要是補大勁兒了孩子太大,等到生的時候大的小的都遭罪,周阿嬤這才停了,不過好吃的也沒短了他們。
園子裡的菜已經落架了,家家都忙著留種呢,王大柱家的暖房裡卻還是鬱鬱蔥蔥一片。之前那一批早就落架了,這一批正是種上兩個來月的,正是長葉的時候,瞧著就招人喜愛。小菜倒是不少的,小菜這一茬沒了就立刻撒種種另一茬,溫度夠水分充足,長的非常好。
拾掇好了園子,還要收地,今年家家的地收的都有些晚,今年雨水足,都是等著天氣干慡的時候才好收呢,要不收回家裡該捂了。
齊寶家山地多,都種著果樹呢,前幾日剛運走了一批果子,還特意給上京齊家運過去不少,都是蘋果、梨子、棗子這一類易保存的,雖然對富貴人家來說並不多金貴,卻也是難得了。
齊寶的意思,雖然徐老爺子當初是想著拆散他們來著,到底是長輩,給齊家帶去那麼多東西卻一件不給徐家,似乎也說不過去。徐寄白可有可無,到底在馬車出發之前,吩咐說是給徐老爺子和徐家大爺一家送去,別人就不用管了。
這“別人”指的是誰,齊寶自然是明白他,他倒是覺得無所謂。給徐老爺子送點兒東西,倒也不是多麼喜歡這個人,他當初還把徐寄白關在祠堂里好些天呢,甚至連個饅頭都不給吃,他找見徐寄白時候,小白都虛脫了,齊寶一直都記著呢。
不過,那到底是他的長輩,還有他哥親的關係在呢,總不能真的就斷了來往。況且徐寄白與徐三爺之間的矛盾也是無法調和的,齊寶也不打算讓徐寄白委屈了自己,勉強跟徐三爺和好。
人這一輩子就這麼幾十年,開開心心的才是最重要的。
大柳樹村還是一如既往的安寧平靜,陶二的判決已經下來了,陶家人本就沒什麼勢力,錢財上也是不夠遞上去的,況且上邊有人專門點了這件案子,小小一個平民竟然敢放火燒了兩位侯爺的產業,雖然這侯爺就是最低等的侯爺,拿的俸祿也是最少的,但是那身後邊兒的水可就深了。
這樣的情形下,不說判得更重吧,輕是輕不了了。陶家老兩口求告無門,只得跟著背判流放南疆的陶二一路往南疆去了。
齊寶並未把事情做絕,這家人家雖然實在是叫齊寶看不上,但是畢竟還有個陶勇一直對他挺不錯的,怎麼說也是血脈親人,所以將流放西北充軍改成了流放南疆開邊。
流放南疆的人待遇還是不錯的,都給分了口糧的,也都給劃了土地,一年要求得種出多少糧食來年就能多得些口糧。陶二算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學問做的又不好,不能給書記官做主薄,只能下地幹活。
好在陶家二老跟著去了,倒是幫著他分擔了不少活計,陶二才沒餓死。瞅這樣子,十年八年內這三人都回不來了,陶勇在家裡也能安下心了。
王大柱的暖房做的非常成功,入冬之後,暖房內燒了炭,各種菜苗在裡面蔥蔥鬱郁的長著,每次一進去,都有一種人在春天的感覺。
這個暖房,讓王大柱賺了不少錢,自然的,因為燒炭,成本也高些,倒是不至於一夜暴富,也沒到讓人眼紅的地步。
徐寄白倒是明白的,不是暖房真的賺不了那麼多錢,而是因為只有這一個,雖然物以稀為貴,但是因為一個暖房所能提供的青菜是十分有限的,所以基本上也就能為一家到兩家提供罷了,賺的錢自然有限。
雖然如此,辛苦錢卻是能夠賺不少的。何況齊寶徐寄白本就沒打算用這個賺錢。
第 79 章
幾場小雨下完,地里干慡了,村里人就開始收地了。齊寶家也開始收地了,不過他家地不多,還佃出去了一部分,所以也不用僱人了,家裡這幾個就夠了。
齊寶跟周阿嬤留在家裡做飯,連帶照顧兩個孕夫,徐達去照顧兔舍,秋天早晚溫差大,中午能把人曬脫皮了,早晚卻能凍死個人。這樣的溫度反差,兔子早就會躲到洞裡去了,現在圈在籠子裡,所以整個都懶洋洋的,也不愛吃食了。
徐達很著急卻也沒有辦法,而且冬天的時候天氣更冷了,兔子倒是凍不死的,但是卻會影響繁殖生崽,所以徐達和周濤他們打算簡單蓋個茅糙房,把兔子就放進去。
這事兒得等著農忙之後才能做呢,也不是急就急的來的。
九月十月忙活了兩個來月,進了十一月,各家的糧食才從地里都收進倉里,辛苦了這麼久的人們才終於能喘上口氣。這收糧食還真是個著急的活兒,只能等響晴的天,地里的作物也是干慡的才能收,要不就收回來也容易發霉。
糧食收回來後,像是高粱、小麥、稻子這樣的作物是要趕緊都收拾出來的,脫粒軋籽兒那都是精細活,絲毫耽誤不得。
倒是高產的苞米好打理,收拾出一片空地把苞米鋪上去晾曬,曬乾了先收進苞米垛子裡,等空閒時候了再一根根搓粒兒。
苞米這作物不知道是哪裡引進來的,不挑地方,產量又高,百姓們多種植這個,也算是這個國家的主要糧食作物了。高粱剌嗓子,苞米碴子倒是比它能強上一些,而且苞米尚未成熟時,還能夠乎著吃烤著吃,味道都是極好的。哪怕是成熟了的玉米,也能炒了加些糖精做爆米花吃,還能拿水泡軟了勾芡跟胡蘿蔔等菜一起炒了,味道自然也是不差的。
齊寶是個極富有理論知識的人,畢竟是個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人,不會做也會描述啊,自己再親身實踐一下,光一個普普通通的玉米,就能被他倒騰出好幾樣兒菜來。
齊寶家也晾了滿院子的苞米,種稻子和小麥是精細活,周老爹他們忙活不過來,所以便沒種,也不吝那幾個錢的,到時候在外面買就是了。
他們三人越想越覺得划算,只一點,就是兔子不像雞一樣能生蛋,倒是少了一樣賣錢的道兒。不過味道上又輕了許多,考量了一番利弊,還是決定要養兔子了。
這時候養兔子的大有人在,但是一般都是養其他禽類的同時一起養的,養了也多是賣給大戶人家戲耍的,他們鄉下人家,誰能沒事兒買個兔子給孩子玩兒啊,自然還是肉兔受歡迎些。
幾個人之前都沒養過兔子,只在獵戶那兒買了幾隻活兔子,都是有公有母配成對兒的,兔舍也只是簡單的用石頭鋪、石頭壘的,兔子這玩意愛刨坑,要是底下不鋪上石頭,怕是要挖坑跑出去的。
徐發家的喜雲因為之前受了驚嚇,又吸入了濃煙,所以身子一直不大好,胎像最近又不大穩,大夫給開了安胎藥,仍是那句話,要靜養。
徐發如今也不大敢離開喜雲身邊,很怕他再有了什麼意外。兔子舍那邊有徐達一個人就夠了,徐達家的也常去幫忙,齊寶沒事兒也愛往那兒轉悠轉悠,摸摸這隻抱抱那隻的,玩兒的不亦樂乎。
徐寄白的意思,要是喜歡是話,可以抱回家養一隻,免得老得往這邊兒跑。齊寶白了徐寄白一眼,“養這玩意幹嘛,還得餵它吃餵它喝的,將來要是有感情了再捨不得吃了怎麼辦!”
徐寄白無奈的搖搖頭,感情這還是怕耽誤他吃了。
轉眼就到了夏末,天氣愈加涼慡了起來,齊寶就更樂意往外邊兒跑了,蕨菜已經老了,之前去山裡采了兩回,就他們兩個去的,徐寄白好生回味了一下“野外加餐”的味道,齊寶腰疼了好幾天,再不跟他進山了。
倒是周濤和徐發兩個去了幾次,他倆的個人都想吃點兒蘸醬菜,齊寶又說老吃大蔥不好,園子裡的小菜也是常吃的,這兩個疼自家夫郎的人就進山去給采蕨菜、鞭梢子、貓爪子。不過齊寶說了,蘑菇可以多吃點兒,但是蕨菜還是要少吃些的,說是能得什麼“哀”的,不過這麼些年也沒見過哪個吃蕨菜吃死了的。但齊寶既然說了,家裡自然還是要少吃些的。
齊寶以前做菜時候喜歡上網找做法,後來無意中發現蕨菜里含有致癌的物質,所以他也就吃的少了。畢竟農村人哪個不是每年都吃,也沒見出過什麼事兒,到底還是該吃吃該喝喝。不過徐淼和喜雲有了身子,飲食上自然還是注意些的好。
夏末的幾場雨後,天氣開始變得愈加涼了起來,一場秋雨一場涼,說得是極為有道理的。這個時候,山上的蘑菇跟雨後春筍似的冒了出來,一個挨著一個的,毫不熱鬧。
齊寶很喜歡采蘑菇,這個時候徐寄白倒也不敢真的在外面胡鬧了,畢竟天氣涼得很,要是真著涼了,那可就是大事兒了。何況齊寶晚上很喜歡摟住他睡,再不想夏天時候那樣怕熱不讓他近身了。
徐淼和喜雲月數差不太多,一個半月的模樣,如今肚子倒是差不多大了。周阿嬤每天換著法兒的給他兩個補身子,被山下的老郎中說了兩回,要是補大勁兒了孩子太大,等到生的時候大的小的都遭罪,周阿嬤這才停了,不過好吃的也沒短了他們。
園子裡的菜已經落架了,家家都忙著留種呢,王大柱家的暖房裡卻還是鬱鬱蔥蔥一片。之前那一批早就落架了,這一批正是種上兩個來月的,正是長葉的時候,瞧著就招人喜愛。小菜倒是不少的,小菜這一茬沒了就立刻撒種種另一茬,溫度夠水分充足,長的非常好。
拾掇好了園子,還要收地,今年家家的地收的都有些晚,今年雨水足,都是等著天氣干慡的時候才好收呢,要不收回家裡該捂了。
齊寶家山地多,都種著果樹呢,前幾日剛運走了一批果子,還特意給上京齊家運過去不少,都是蘋果、梨子、棗子這一類易保存的,雖然對富貴人家來說並不多金貴,卻也是難得了。
齊寶的意思,雖然徐老爺子當初是想著拆散他們來著,到底是長輩,給齊家帶去那麼多東西卻一件不給徐家,似乎也說不過去。徐寄白可有可無,到底在馬車出發之前,吩咐說是給徐老爺子和徐家大爺一家送去,別人就不用管了。
這“別人”指的是誰,齊寶自然是明白他,他倒是覺得無所謂。給徐老爺子送點兒東西,倒也不是多麼喜歡這個人,他當初還把徐寄白關在祠堂里好些天呢,甚至連個饅頭都不給吃,他找見徐寄白時候,小白都虛脫了,齊寶一直都記著呢。
不過,那到底是他的長輩,還有他哥親的關係在呢,總不能真的就斷了來往。況且徐寄白與徐三爺之間的矛盾也是無法調和的,齊寶也不打算讓徐寄白委屈了自己,勉強跟徐三爺和好。
人這一輩子就這麼幾十年,開開心心的才是最重要的。
大柳樹村還是一如既往的安寧平靜,陶二的判決已經下來了,陶家人本就沒什麼勢力,錢財上也是不夠遞上去的,況且上邊有人專門點了這件案子,小小一個平民竟然敢放火燒了兩位侯爺的產業,雖然這侯爺就是最低等的侯爺,拿的俸祿也是最少的,但是那身後邊兒的水可就深了。
這樣的情形下,不說判得更重吧,輕是輕不了了。陶家老兩口求告無門,只得跟著背判流放南疆的陶二一路往南疆去了。
齊寶並未把事情做絕,這家人家雖然實在是叫齊寶看不上,但是畢竟還有個陶勇一直對他挺不錯的,怎麼說也是血脈親人,所以將流放西北充軍改成了流放南疆開邊。
流放南疆的人待遇還是不錯的,都給分了口糧的,也都給劃了土地,一年要求得種出多少糧食來年就能多得些口糧。陶二算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學問做的又不好,不能給書記官做主薄,只能下地幹活。
好在陶家二老跟著去了,倒是幫著他分擔了不少活計,陶二才沒餓死。瞅這樣子,十年八年內這三人都回不來了,陶勇在家裡也能安下心了。
王大柱的暖房做的非常成功,入冬之後,暖房內燒了炭,各種菜苗在裡面蔥蔥鬱郁的長著,每次一進去,都有一種人在春天的感覺。
這個暖房,讓王大柱賺了不少錢,自然的,因為燒炭,成本也高些,倒是不至於一夜暴富,也沒到讓人眼紅的地步。
徐寄白倒是明白的,不是暖房真的賺不了那麼多錢,而是因為只有這一個,雖然物以稀為貴,但是因為一個暖房所能提供的青菜是十分有限的,所以基本上也就能為一家到兩家提供罷了,賺的錢自然有限。
雖然如此,辛苦錢卻是能夠賺不少的。何況齊寶徐寄白本就沒打算用這個賺錢。
第 79 章
幾場小雨下完,地里干慡了,村里人就開始收地了。齊寶家也開始收地了,不過他家地不多,還佃出去了一部分,所以也不用僱人了,家裡這幾個就夠了。
齊寶跟周阿嬤留在家裡做飯,連帶照顧兩個孕夫,徐達去照顧兔舍,秋天早晚溫差大,中午能把人曬脫皮了,早晚卻能凍死個人。這樣的溫度反差,兔子早就會躲到洞裡去了,現在圈在籠子裡,所以整個都懶洋洋的,也不愛吃食了。
徐達很著急卻也沒有辦法,而且冬天的時候天氣更冷了,兔子倒是凍不死的,但是卻會影響繁殖生崽,所以徐達和周濤他們打算簡單蓋個茅糙房,把兔子就放進去。
這事兒得等著農忙之後才能做呢,也不是急就急的來的。
九月十月忙活了兩個來月,進了十一月,各家的糧食才從地里都收進倉里,辛苦了這麼久的人們才終於能喘上口氣。這收糧食還真是個著急的活兒,只能等響晴的天,地里的作物也是干慡的才能收,要不就收回來也容易發霉。
糧食收回來後,像是高粱、小麥、稻子這樣的作物是要趕緊都收拾出來的,脫粒軋籽兒那都是精細活,絲毫耽誤不得。
倒是高產的苞米好打理,收拾出一片空地把苞米鋪上去晾曬,曬乾了先收進苞米垛子裡,等空閒時候了再一根根搓粒兒。
苞米這作物不知道是哪裡引進來的,不挑地方,產量又高,百姓們多種植這個,也算是這個國家的主要糧食作物了。高粱剌嗓子,苞米碴子倒是比它能強上一些,而且苞米尚未成熟時,還能夠乎著吃烤著吃,味道都是極好的。哪怕是成熟了的玉米,也能炒了加些糖精做爆米花吃,還能拿水泡軟了勾芡跟胡蘿蔔等菜一起炒了,味道自然也是不差的。
齊寶是個極富有理論知識的人,畢竟是個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人,不會做也會描述啊,自己再親身實踐一下,光一個普普通通的玉米,就能被他倒騰出好幾樣兒菜來。
齊寶家也晾了滿院子的苞米,種稻子和小麥是精細活,周老爹他們忙活不過來,所以便沒種,也不吝那幾個錢的,到時候在外面買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