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頁
顧文亮笑得跟老狐狸似的:“酒不醉人人自醉。”
姜永璉驀地回頭看他。宮裡的人都跟成了精似的,一雙眼睛銳利得很,也許只是不經意的目光流露,就能讓人瞧出底細。姜永璉不拒絕男色,連李德才都看出來了,何況是顧文亮。皇帝對他們三人青眼有加,也是有目共睹的事,顧文亮也並未覺得有什麼不妥。
“陛下身邊也該有個知冷知熱的人了,也省得底下的人動心思。”端王妃未及冊立便已故去,皇帝身邊別無內寵,有些人不免蠢蠢欲動,其中不乏一些名門世家。
姜永璉被說中了心事,立刻像飲了醇酒一般臉上現出一抹酡紅,他有些靦腆地說道:“現在還在國喪之中……”倘若是在現代,他早就大大方方地上前:“嗨,可以加個微信嗎?”可這裡是等級森嚴的社會,君臣有別,倘若太過唐突的話,以後就沒有以後了。
“先召進宮裡伺候著,冊封儀式明年再補辦即可。”顧文亮說得很坦然,仿佛服侍皇帝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一般,“京中出身名門,模樣出眾的盡可都挑了來。”
姜永璉笑了笑,有啟泰朝的前車之鑑,他可不想把自己的家庭生活搞得一團糟。畢竟,很多事情他已經無從選擇,也願意學著適應,唯獨枕邊人這件事,他可不想屈就於任何壓力。桃樹上已經結出了小小的青色的桃子,姜永璉瞧著它青澀可愛,很想伸手摸一摸它,卻在即將觸著它的那一剎那將手縮了回來。姜永璉平靜地說道:“總要他願意才好。”按照大寧朝的制度,後宮不得干政。當然,這個規定有時就是一句空話。但有一點姜永璉很明確,外面天大地大,好男兒可以建功立業,可以盡情一展心中所學,一旦困在宮院一隅,往日的雄心壯志可能就要付諸東流了。
“陛下多慮了。”顧文亮就有些困惑了,皇帝又不曾派花鳥使大肆騷擾地方,只是徵召幾個美人又怎麼了?詔書一下,願意也好,不願意也好,不都得入宮嗎?“選秀本就是祖制,只要入了宮,必然都會一心一意服侍陛下,這也是臣子的本分。”選秀本就是大寧朝的慣例,原本男女都得入宮備選,只是因為前幾任皇帝不好男色,對世家子弟自行婚配之事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姜永璉不置可否,他停了片刻方道:“這事不急。”
姜永璉有的是耐心。
&
現在姜永璉每日處理完政事之後便多了很多消遣。只是飲酒作詩未免略顯單調,而且它有一個弊端,酒宴上一人一桌,姜永璉離他們遠得很,就算是有秋波也遞不過去。於是,年輕的起居注官們又多了一項任務——陪皇帝打牌。姜永璉對這事抱有極高的熱情,洗牌摸牌的時候難免肌膚相碰,這都能給姜永璉帶來隱蔽的小快樂。
被皇帝不由分說拉來當牌搭子,幾位才子其實興致不是太高,尤其是李景,以前是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書呆子,進京前根本就沒摸過骨牌。但姜永璉卻硬要發揚這門國粹,將來官場應酬是免不了的,這也算是提前讓他們演練一番。
“臣不會。”李景看了看侍立在周圍的那些人,皇帝皺皺眉頭就知道他哪裡不痛快,這些人陪皇帝打牌最適合不過了。
姜永璉笑眯眯地道:“不會沒關係,打幾次就上手了。”姜永璉不樂意找其他人當替手,顏即正義,牌搭子看著賞心悅目就對了。沒錯,他就是這麼膚淺。
那些內侍不由分說就將李景按在了姜永璉的對面。姜永璉指定沈玉書坐在他的下家,林跡深沒得選,只能坐在姜永璉的上家。
姜永璉揮揮手,讓其他人都下去,就連顧文亮也在外間候著。
“一會兒大家好好打。”姜永璉神神秘秘地說,“不要拘束,大家就跟當日在富興茶樓那兒一樣。”
——這能一樣嗎?無論姜永璉表現得如何平易近人,他們都不可能用之前的態度對他。尤其是李景,在姜永璉面前言行格外謹慎,惟恐自己失儀。
於是其他人齊刷刷地應道:“是。”
仍然是君臣奏對的口吻。
於是姜永璉享受到了一把賈母的待遇,即使沒有鴛鴦給暗號,都有人負責餵牌。當然,李景除外,他連自己的牌都顧不過來了。
沈玉書的手指修長漂亮,骨牌上似乎還殘存著他摸過的溫潤手感,在姜永璉的想像里,在牌桌上是可以發生非常旖旎的事情的,但沈玉書打牌似乎太過專注了一點,坐姿端端正正,但他的笑容是如此和煦,導致姜永璉一激動就想給他餵牌,最後沈玉書小胡了兩把。
而李景在學會規則之後竟然也連胡了好幾把,果然聰明的人學什麼都很快。
一局完畢,大家清點了一下,姜永璉自然是贏得最多,他面前的銅錢都堆得老高了。李景算下來居然小贏,沈玉書小輸,林跡深輸得最多。姜永璉非常得瑟地拍了拍林跡深的肩膀,讓他好好努力,爭取發場國粹。
晚上姜永璉仍是很高興,又和顧文亮說起了這事。
姜永璉點評道:“雪琴一點就透,毅庵聰明克制,素臣在這方面倒是少了根弦。當然,這不過是個消遣,會與不會都不打緊。”
顧文亮聽了只是笑。
姜永璉自顧文亮的笑容中覺得一分不對了,問道:“難道不是這樣?”
“確實如此。”顧文亮現在也敢稍稍放膽同姜永璉說些實在話了,“不過,依奴才看,這位林大人打得比另外二位大人要好上許多。”
——心思也細膩多了。
“何以見得?你方才又不曾在邊上看。”
顧文亮那時只往牌桌上一掃,立刻就了解了大概。顧文亮笑著道:“從最後的籌碼便可得知。今天這個結果,豈非皆大歡喜嗎?”
姜永璉想了想,這才有些明白過來。李景家境貧寒,陪皇帝打牌消遣,若還要貼補進去,生活只怕會更困窘。林跡深一面要給皇帝餵牌,一面又要照顧李景,怎麼會不輸呢?
“這位林大人倒是面面俱是。古人說行兵打仗要心思縝密,步步籌謀,大概也是同一個理兒?”
“扯!風馬牛不相及之事!”姜永璉忽然想起一件事,“剛素臣輸了多少?”
顧文亮並不知道這位林大人手頭也不寬裕,他輕描淡寫地說道:“不過六七吊錢。”
姜永璉在心裡哀嚎一聲:“靠!又用掉他三四個月的月錢!”
正當姜永璉和小夥伴喝酒打牌,盡情玩耍之際,朝中卻又出了大事了。
作者有話要說: 晚上還有一更哦,時間可能會有點晚哈。
還請多多支持,多多收藏哈~
☆、第19章 自我定位
人在大自然面前是渺小的,古代科技尚不發達, 對天災的抵禦能力很低。田裡的莊嫁向來都是靠天收成, 每次遇到大旱大澇,都會對當地的農作物產生災難性的影響。閩郡河堤春汛時再度決堤, 這一下受災的人可就更多了。當地人過不下去,就會四處流竄當流民, 人被逼到絕境, 輕則打家動舍,嚴重點的就會造反。
姜永璉驀地回頭看他。宮裡的人都跟成了精似的,一雙眼睛銳利得很,也許只是不經意的目光流露,就能讓人瞧出底細。姜永璉不拒絕男色,連李德才都看出來了,何況是顧文亮。皇帝對他們三人青眼有加,也是有目共睹的事,顧文亮也並未覺得有什麼不妥。
“陛下身邊也該有個知冷知熱的人了,也省得底下的人動心思。”端王妃未及冊立便已故去,皇帝身邊別無內寵,有些人不免蠢蠢欲動,其中不乏一些名門世家。
姜永璉被說中了心事,立刻像飲了醇酒一般臉上現出一抹酡紅,他有些靦腆地說道:“現在還在國喪之中……”倘若是在現代,他早就大大方方地上前:“嗨,可以加個微信嗎?”可這裡是等級森嚴的社會,君臣有別,倘若太過唐突的話,以後就沒有以後了。
“先召進宮裡伺候著,冊封儀式明年再補辦即可。”顧文亮說得很坦然,仿佛服侍皇帝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一般,“京中出身名門,模樣出眾的盡可都挑了來。”
姜永璉笑了笑,有啟泰朝的前車之鑑,他可不想把自己的家庭生活搞得一團糟。畢竟,很多事情他已經無從選擇,也願意學著適應,唯獨枕邊人這件事,他可不想屈就於任何壓力。桃樹上已經結出了小小的青色的桃子,姜永璉瞧著它青澀可愛,很想伸手摸一摸它,卻在即將觸著它的那一剎那將手縮了回來。姜永璉平靜地說道:“總要他願意才好。”按照大寧朝的制度,後宮不得干政。當然,這個規定有時就是一句空話。但有一點姜永璉很明確,外面天大地大,好男兒可以建功立業,可以盡情一展心中所學,一旦困在宮院一隅,往日的雄心壯志可能就要付諸東流了。
“陛下多慮了。”顧文亮就有些困惑了,皇帝又不曾派花鳥使大肆騷擾地方,只是徵召幾個美人又怎麼了?詔書一下,願意也好,不願意也好,不都得入宮嗎?“選秀本就是祖制,只要入了宮,必然都會一心一意服侍陛下,這也是臣子的本分。”選秀本就是大寧朝的慣例,原本男女都得入宮備選,只是因為前幾任皇帝不好男色,對世家子弟自行婚配之事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姜永璉不置可否,他停了片刻方道:“這事不急。”
姜永璉有的是耐心。
&
現在姜永璉每日處理完政事之後便多了很多消遣。只是飲酒作詩未免略顯單調,而且它有一個弊端,酒宴上一人一桌,姜永璉離他們遠得很,就算是有秋波也遞不過去。於是,年輕的起居注官們又多了一項任務——陪皇帝打牌。姜永璉對這事抱有極高的熱情,洗牌摸牌的時候難免肌膚相碰,這都能給姜永璉帶來隱蔽的小快樂。
被皇帝不由分說拉來當牌搭子,幾位才子其實興致不是太高,尤其是李景,以前是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書呆子,進京前根本就沒摸過骨牌。但姜永璉卻硬要發揚這門國粹,將來官場應酬是免不了的,這也算是提前讓他們演練一番。
“臣不會。”李景看了看侍立在周圍的那些人,皇帝皺皺眉頭就知道他哪裡不痛快,這些人陪皇帝打牌最適合不過了。
姜永璉笑眯眯地道:“不會沒關係,打幾次就上手了。”姜永璉不樂意找其他人當替手,顏即正義,牌搭子看著賞心悅目就對了。沒錯,他就是這麼膚淺。
那些內侍不由分說就將李景按在了姜永璉的對面。姜永璉指定沈玉書坐在他的下家,林跡深沒得選,只能坐在姜永璉的上家。
姜永璉揮揮手,讓其他人都下去,就連顧文亮也在外間候著。
“一會兒大家好好打。”姜永璉神神秘秘地說,“不要拘束,大家就跟當日在富興茶樓那兒一樣。”
——這能一樣嗎?無論姜永璉表現得如何平易近人,他們都不可能用之前的態度對他。尤其是李景,在姜永璉面前言行格外謹慎,惟恐自己失儀。
於是其他人齊刷刷地應道:“是。”
仍然是君臣奏對的口吻。
於是姜永璉享受到了一把賈母的待遇,即使沒有鴛鴦給暗號,都有人負責餵牌。當然,李景除外,他連自己的牌都顧不過來了。
沈玉書的手指修長漂亮,骨牌上似乎還殘存著他摸過的溫潤手感,在姜永璉的想像里,在牌桌上是可以發生非常旖旎的事情的,但沈玉書打牌似乎太過專注了一點,坐姿端端正正,但他的笑容是如此和煦,導致姜永璉一激動就想給他餵牌,最後沈玉書小胡了兩把。
而李景在學會規則之後竟然也連胡了好幾把,果然聰明的人學什麼都很快。
一局完畢,大家清點了一下,姜永璉自然是贏得最多,他面前的銅錢都堆得老高了。李景算下來居然小贏,沈玉書小輸,林跡深輸得最多。姜永璉非常得瑟地拍了拍林跡深的肩膀,讓他好好努力,爭取發場國粹。
晚上姜永璉仍是很高興,又和顧文亮說起了這事。
姜永璉點評道:“雪琴一點就透,毅庵聰明克制,素臣在這方面倒是少了根弦。當然,這不過是個消遣,會與不會都不打緊。”
顧文亮聽了只是笑。
姜永璉自顧文亮的笑容中覺得一分不對了,問道:“難道不是這樣?”
“確實如此。”顧文亮現在也敢稍稍放膽同姜永璉說些實在話了,“不過,依奴才看,這位林大人打得比另外二位大人要好上許多。”
——心思也細膩多了。
“何以見得?你方才又不曾在邊上看。”
顧文亮那時只往牌桌上一掃,立刻就了解了大概。顧文亮笑著道:“從最後的籌碼便可得知。今天這個結果,豈非皆大歡喜嗎?”
姜永璉想了想,這才有些明白過來。李景家境貧寒,陪皇帝打牌消遣,若還要貼補進去,生活只怕會更困窘。林跡深一面要給皇帝餵牌,一面又要照顧李景,怎麼會不輸呢?
“這位林大人倒是面面俱是。古人說行兵打仗要心思縝密,步步籌謀,大概也是同一個理兒?”
“扯!風馬牛不相及之事!”姜永璉忽然想起一件事,“剛素臣輸了多少?”
顧文亮並不知道這位林大人手頭也不寬裕,他輕描淡寫地說道:“不過六七吊錢。”
姜永璉在心裡哀嚎一聲:“靠!又用掉他三四個月的月錢!”
正當姜永璉和小夥伴喝酒打牌,盡情玩耍之際,朝中卻又出了大事了。
作者有話要說: 晚上還有一更哦,時間可能會有點晚哈。
還請多多支持,多多收藏哈~
☆、第19章 自我定位
人在大自然面前是渺小的,古代科技尚不發達, 對天災的抵禦能力很低。田裡的莊嫁向來都是靠天收成, 每次遇到大旱大澇,都會對當地的農作物產生災難性的影響。閩郡河堤春汛時再度決堤, 這一下受災的人可就更多了。當地人過不下去,就會四處流竄當流民, 人被逼到絕境, 輕則打家動舍,嚴重點的就會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