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繼勉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平定內亂成功繼位,而她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從南到北,馬不停蹄。

  這一路上她聽著李繼勉的種種境況,心情跌宕起伏,好在抵達目的地之前,李繼勉平安無事,她的心也終於定了下來。

  李五帶著軍隊剛抵達晉李邊境,便有一大群沙陀鐵騎軍從四面八方湧出來,迅速將她的軍隊包圍在了中間,似是早已經探查到她的到來一般。

  李五驅馬走出隊伍,大聲道:“我乃漢唐使者,奉漢唐王之命出使河東求見晉王,願結兩邦之好,還請各位兄弟通稟一聲。”

  李五這一聲喊下去,沙陀騎兵讓開了一條道,走出一個高大嚴肅的年輕男子,看著她簡潔利落道:“你跟我走,其它人不允許踏入我藩境半步。”

  李五身側的將領忙壓低聲音道:“李將軍,萬萬不可,我們就是來保護你的,你要一人進了河東,如有萬一我們想救都救不成,太冒險了,不若由屬下先行,去探探晉王是否有連盟之意。”

  李五仿佛沒有聽見部將的話一般,看著身前騎在馬上的男人,朗聲道:“李從義,寧城一別,三年未見,別來無恙。”

  李從義面無表情地看著她:“廢話少說,要麼跟我走,要麼帶著你的人滾。”

  李五突然向他擲去一個東西,李從義只當是暗器,側身躲避,等東西飛到面前時瞥見是一個精緻的錦囊時,立即伸手接住,摸出錦囊里鼓著兩個鴿蛋大小的硬物,冷冷道:“什麼意思?”

  “聽說你多年前已與前任漢唐王王女成婚,十一他聽了十分惋惜未能出席你的婚禮,所以備上了一份薄禮,讓我見到你後送給你。”

  李從義的神色變得複雜起來,遲疑了一下,打開錦囊倒出兩隻造型圓潤的玉雕小件,兩隻圓滾滾的小兔子,一公一母。

  當年在絳州正平縣的那個元宵節上,八歲的李文治用李繼勉給他的壓歲錢給三人買了三個燈籠,遞到李從義手中的是一個兔子燈籠,他說送他兔子是因為“達木赫是只安靜可愛的乖兔子。”

  那時李從義喉中有疾,不能言語,除了十一成天像一個話嘮一般纏著他,沒人會跟他說話。

  就在收到兔子燈籠後的三個月,他為了保護十一,被打成重傷。

  李五道:“這些年十一他一直掛念著你,希望有機會與你再次見面。”

  李從義的表情不再像剛才那個嚴肅不近人情,顯出幾分柔和,將錦囊小心翼翼地塞入腰間,隨即調轉馬頭:“跟我走。”

  李五驅馬就要跟上去,身後的部將再次擔心地勸阻她:“李將軍,你獨身一人跟他離開太危險了,不能去啊!”

  “放心吧,我很安全,你們在此地等我消息。”

  部將們見勸不動她,只得罷口。

  李五跟著李從義向前走去,包圍漢唐軍的沙陀騎兵們也迅速跟上,離開了此地。

  走了一天後,李五跟著李從義進了絳州,又行了半日,哈胡弩與阿巴於策馬急疾而來出現在她的面前。

  “看,哈胡弩,我說什麼,小五回來了!你還不信,現在信了吧。”

  “小五丫頭,你可算回來了!一轉眼七八年了,當年你決定離開小將——不,晉王,就再也沒有回來過河東,你這丫頭的心也是硬啊。”

  李五道:“哈胡弩,阿巴於,好久不見。”

  哈胡弩道:“小五,這次回來可別走了,踏踏實實留下來做我們的晉王妃吧,晉王絕不虧待你的。”

  阿巴於道:“就是,晉王也老大不小了,你可不能讓他絕了後啊。”

  李五:“……”

  李五聽著兩人一如既往不正經的言論,恍惚記起了多年前在洛陽李宅時一群人住在一起時的記憶。那時李從義還不叫李從義而叫達木赫;李文治每天都要去浮川書院上學,每天都要念叨著書院裡漂亮的小同窗;阿巴於和哈胡弩想著花坊里的漂亮姑娘,滿嘴的葷腔亂跑;玄友廉不是梁帝,只是一個小小的黃門侍郎,賴在李宅里每天與李繼勉鬥嘴置氣,爭風吃醋,一言不和就拆政事廳;而那時的她毫無力量,呆在李繼勉身邊,一邊防著這人動手動腳,一邊敲破了腦袋想著怎麼討好他進入禁衛軍營,可以領兵掌權。

  明明當年一團混亂糟糕,現在記起卻又覺得無比寧靜美好。如今他繼位成了高高在上的晉王,而她也手握南方十幾萬大軍,兩個人都回不到過去了。

  阿巴於道:“小五,你別不說話啊,快說你是不是打算嫁給小將——不,晉王,唉呀,這叫了這麼多年,一下子改口還真有些難!”

  李五收起回憶,用公事公辦的口吻正色道:“我仍是漢唐使者,此番來代表漢唐與晉王求結為盟,你們莫要再胡說八道了。”

  阿巴於與哈胡弩互相對了一個眼色,一時無言。

  兩日後,李五抵達了王城。原來以為會很快見到李繼勉,然而被李從義安置到了一間接待外賓的官署內住下後,除了阿巴於、哈胡弩,以及昝澤我六、弓大力等老相識來拜訪她,她沒有見到李繼勉的一絲蹤影。她向哈胡弩等人打聽李繼勉的情況,但他們全都閃爍其辭,不肯多言。

  在王城住了五日後,李五以漢唐使者的身份在朝會上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受到了晉王的正式接見。

  李繼勉慵懶地坐在龍椅上,雙手斜疊,目光睥睨,似是壓根沒將底下站著的人放在眼裡。

  李五看著龍椅上威儀凌人的男人,她早已聽聞李繼勉繼任王爵之位後,晉李朝庭內的大小文武官員們紛紛上書懇請李繼勉改蕃為國,建朝稱帝,李繼勉雖然還沒有同意,但就眼前的情況來看,他稱帝也是遲早的事情了。

  李五低頭道:“漢唐使者李五拜見晉王。”

  李繼勉稍稍移了下身子,撩著眼皮看她道:“漢唐使者遠道而來,有何事?”

  李五道:“眼下天下四分,東有梁玄,西有齊成,南有漢唐,獨一為溪流,聯盟成海河,我漢唐願與晉李結為同盟,伐齊抗梁,共同進退。”

  李五說完,李繼勉閉上眼睛,抬手揉了揉額頭:“哦,原來是來談結盟之事啊,既然如此,各位朝臣有何意見?”

  “晉王,萬萬不可,漢唐一年半前驅逐我騎兵出境,主動繼絕聯盟,此等反覆無常的小國,我們絕不能再與之結盟。”

  “臣附議,漢唐在南方,與我們晉李相隔遙遠,結盟一事對我們毫無利益。”

  “臣附議,漢唐反覆,不值得信任,就算再次結盟,也無法保證他日戰場之上,他們會不會拖延戰事、背棄盟友。”

  “臣附議……”

  “臣附議……”

  李五才講了開頭,朝庭上便全是反對之聲。李五知道此番結盟絕不會容易,少不得在王城呆上一段時間,廢上許多口舌遊走勸說,所以聽到一個接一個的“臣附議”並沒有太驚慌,清了清嗓子,鎮定地開口便要解釋,就在這時李繼勉坐正了身子道:“上一次我們與貴國結盟,同時結為姻親,不知這一次漢唐使者過來,打算將哪位王族女子送來和親?說起來,本王到現在還未有家室,是時候該納幾房姬妾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