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頁
鵬奴想到李五對李繼勉的評價就更心塞了,抓住李五的胳膊松也不是,不松也不是,嘴巴張了張,卻又什麼話都說不出來。
李五見他這番樣子,便也不想與他再囉嗦,直接抽手轉身便走,就在這時個傳信兵衝進來道:“國主,將軍,不好了!”
李五道:“什麼事,慢慢說。”
“早上剛收到的急報,晉王李制亡了,晉王收的義子太多,眼下那十八羅漢與他的三位公子衝突奪`權起來,河東徹底亂套了。”
李五大驚道:“李制怎麼會突然亡了?”
“說是騎馬時摔死的。”
“荒唐,李制乃沙陀騎兵首領,在馬背上征戰一輩子,怎麼可能騎馬摔死。”
“前一陣子據說他眼疾復發,偶有失明之症,怕是這個原因。”
李五沉默了,當年李制與玄梁於回京路上鬧翻,玄梁在李制經過的路上埋伏了人射殺他,結果射瞎了他一隻眼,這瞎眼後來就成了他的隱疾,時不時地潰爛生膿,連帶著那一隻好眼也一年不如一年。這次怕是騎馬狂奔時,突然失了明,慌亂之下以至落馬摔死。
在她決定赴河東商議結盟之事之時,晉李出了這樣的變故,實在所有人都想不到的。
鵬奴聽到這個消息後,雖然臉上表情不好,但心裡去隱隱生出了一絲慶幸,道:“五兒,晉李現在亂成一鍋粥了,你還有必要去嗎?”
李五幾乎是毫不猶豫地回答:“去。”
鵬奴一怔,隨即嚷起來:“現在去還有什麼意義?你剛才講的那些大道理,現在都不適用了!你沒必要千里迢迢趕過去。”
李五道:“晉李和漢唐的聯盟事在必行,我相信李繼勉,他不是一個坐以待斃的人,肯定能平定晉李的內亂。來人,傳我的命令,原定五日後出發的隊伍,明日上午立即出發,今夜一夜必須將一切出行準備做好!”
“是!”
“你——”鵬奴氣得無處發泄,一腳將一旁的花圃矮磚牆踹塌了大半。
第134章
李五對李繼勉的信心不是盲目的,而是與他每一次戰場接觸後得到的肯定。在李五看來, 李繼勉就是一個戰爭鬼才, 與其說是驍勇善戰,不如說是一個不折不扣行走在戰場上的鬼魅。因為是鬼魅, 所以沒人抓得到他,也沒人弄得懂他在想什麼。
李制的十八個義子反了十個,被稱為“十羅漢之叛”, 叫囂著要劃塗水河為界,東西分治,最後一一被李繼勉帶兵打趴下了, 哭爹喊娘地求他饒他們一命。
李繼勉很顧念親情, 將這十位義兄弟直接送進了和尚廟剃了光頭,捆了鎖鏈,囚禁在寺廟中當苦修羅漢僧,終生不得離開。
從漢唐到河東就算最快也要走兩個月。李五帶著五千人趕了一個月路後,就接到了李繼勉將所有造反義子剃光頭關進寺廟的消息。李五稍稍鬆了一口氣,然而接下來一個消息又令李五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李繼霸、李樂群與李繼勉三兄弟雖然在鎮壓十羅漢叛變時同心齊力, 然而平叛之後這三兄弟之間又因誰能繼任晉王的位置爭執起來。
李制馬上突發失明而摔死, 沒有立下遺囑, 按理是長子李繼霸繼任王爵。李繼霸性情直爽豪邁,為人不苛刻, 這麼多年無功也無過,頗受將士們愛戴,按理繼承王爵之位不應該有任何問題, 但這一切的前提是他的三弟不是李繼勉。
李繼勉這幾年的軍功戰績太驚人了,可以說自李制瞎眼之後,所有仗都是李繼勉在打,所有的戰績都是李繼勉在拿,晉李的士兵們沒有一個不擁護李繼勉,沒有一個不崇拜他,簡直將他奉為了戰爭之神。
李繼霸如何與一個被士兵們視為“戰神”的弟弟爭?而且李繼霸心裡也清楚,他三兄弟之中父親最器重喜愛的就是李繼勉,如果不是突然亡故,王爵肯定也要傳給他的。
李繼霸權橫再三,為避免親兄弟相爭,決定放棄王爵之位,由李繼勉繼承。
可他願意讓,有人卻不同意。
李樂群與李繼宇直接帶兵占了絳州,說父親屍骨未寒他便逼迫大哥讓權,實乃不忠不義,不仁不效之徒,將得勝歸來的李繼勉及其軍隊阻在了絳州之外,並要他立即交出兵權好好反省。
眼見十羅漢之叛剛剛平定,這三兄弟又鬧上,晉李再次一團混亂。
李五聽著探子說晉李混亂不清的情況,心中憂心更甚。想當初玄友廉奪`權時,也是兄弟相爭,玄風益和玄靖明斗得你死我活,最後讓他給撿了便宜,要不是他們將洛陽搞得一團亂,玄友廉也不可能如此之快的登基成帝。不知道李繼勉會不會跟幾年前的玄友廉一樣,兄弟相殘,踏著鮮血坐上王位。
李五回想以前與李繼宇相處的情景,這李繼宇本質上就是一個腦子空空一身脾氣的公子哥,閒得無聊就愛搗鼓鬧事,因為城府不深,就算生事也不會生出多大的事來,問題就在他身邊有個李樂群。
李樂群此人絕不是盞審油的燈,心思深沉陰險,擅長算計,自小到大呆在李繼宇身邊,沒少挑拔兩兄弟間的關係。
李五還得記得李繼勉剛帶她入軍營,李樂群便嘲諷她是李繼勉養的狗,讓李繼勉小心別被自己養的狗咬了。當時李繼勉的表情就不對,後來李五問過很多次,他都沒說,直到後來兩人關係發展到床上去了,李繼勉才在一次身心饜足後告訴她實情。
原來小時候,他跟李繼宇爭一隻別人送父親的小獵犬幼崽,父親偏心他把小獵犬幼崽送了他,李繼宇不依,哭鬧不止。
本來只是兩個小孩子之間搶奪玩具的小打小鬧,過一陣子也就沒事了,偏偏這李樂群陰險,想了一個陰毒的損招替李繼宇出氣。他每天夜裡偷偷跑到狗窩裡餵那狗崽子喝兔子血,使得那狗崽子養成了喝兔血的習慣,直到某日他們三兄弟隨父親打獵回來,李繼勉拎著自己打到的一堆兔子屍體進門時,那小獵犬直接衝著他沾滿兔子血的手就是狠狠一口。
幸好那狗崽子才六個月大,牙沒有長齊,咬勁也有限,沒一口把他的手咬斷。所有人都只當是這狗發瘋了,殺了它後這件事就算過去了,沒人會聯繫到李樂群身上。直到半年後李樂群被李制看中,收為義子,李繼宇高興得一時得意忘形在李繼勉面前說漏了嘴,李繼勉才知道自己是中了李樂群的陰招。
從小看到老,這李樂群幼時便如此狠毒,如今挑唆著李繼宇與李繼勉爭權奪爵,這兄弟倆之間怕是不能善了了。
李五聽著探子們打探來的消息,心中既擔心又焦慮,可除了抓緊時間趕路,她也沒有別的方法可想,只能祈禱李繼勉自己能應付過去。
就在她抵達河東地界的前三天,晉李又傳出了消息,李繼霸使計調開李樂群,囚禁了李繼宇,同時在眾將士面前聲明自願放棄王爵繼承權,原奉李繼勉為晉王,大開城門迎李繼勉大軍進城。李樂群無路可走,帶著兩千騎兵逃出絳州下落不明。
這場兄弟之爭在李繼霸的斡旋下終於和平解決,沒有造成流血之爭。沒了李樂群的李繼宇就是一個除了嚷嚷什麼都幹不了的廢物,被囚禁在了自己的府里,而李繼勉順應軍心,繼承了晉王之位。
李五見他這番樣子,便也不想與他再囉嗦,直接抽手轉身便走,就在這時個傳信兵衝進來道:“國主,將軍,不好了!”
李五道:“什麼事,慢慢說。”
“早上剛收到的急報,晉王李制亡了,晉王收的義子太多,眼下那十八羅漢與他的三位公子衝突奪`權起來,河東徹底亂套了。”
李五大驚道:“李制怎麼會突然亡了?”
“說是騎馬時摔死的。”
“荒唐,李制乃沙陀騎兵首領,在馬背上征戰一輩子,怎麼可能騎馬摔死。”
“前一陣子據說他眼疾復發,偶有失明之症,怕是這個原因。”
李五沉默了,當年李制與玄梁於回京路上鬧翻,玄梁在李制經過的路上埋伏了人射殺他,結果射瞎了他一隻眼,這瞎眼後來就成了他的隱疾,時不時地潰爛生膿,連帶著那一隻好眼也一年不如一年。這次怕是騎馬狂奔時,突然失了明,慌亂之下以至落馬摔死。
在她決定赴河東商議結盟之事之時,晉李出了這樣的變故,實在所有人都想不到的。
鵬奴聽到這個消息後,雖然臉上表情不好,但心裡去隱隱生出了一絲慶幸,道:“五兒,晉李現在亂成一鍋粥了,你還有必要去嗎?”
李五幾乎是毫不猶豫地回答:“去。”
鵬奴一怔,隨即嚷起來:“現在去還有什麼意義?你剛才講的那些大道理,現在都不適用了!你沒必要千里迢迢趕過去。”
李五道:“晉李和漢唐的聯盟事在必行,我相信李繼勉,他不是一個坐以待斃的人,肯定能平定晉李的內亂。來人,傳我的命令,原定五日後出發的隊伍,明日上午立即出發,今夜一夜必須將一切出行準備做好!”
“是!”
“你——”鵬奴氣得無處發泄,一腳將一旁的花圃矮磚牆踹塌了大半。
第134章
李五對李繼勉的信心不是盲目的,而是與他每一次戰場接觸後得到的肯定。在李五看來, 李繼勉就是一個戰爭鬼才, 與其說是驍勇善戰,不如說是一個不折不扣行走在戰場上的鬼魅。因為是鬼魅, 所以沒人抓得到他,也沒人弄得懂他在想什麼。
李制的十八個義子反了十個,被稱為“十羅漢之叛”, 叫囂著要劃塗水河為界,東西分治,最後一一被李繼勉帶兵打趴下了, 哭爹喊娘地求他饒他們一命。
李繼勉很顧念親情, 將這十位義兄弟直接送進了和尚廟剃了光頭,捆了鎖鏈,囚禁在寺廟中當苦修羅漢僧,終生不得離開。
從漢唐到河東就算最快也要走兩個月。李五帶著五千人趕了一個月路後,就接到了李繼勉將所有造反義子剃光頭關進寺廟的消息。李五稍稍鬆了一口氣,然而接下來一個消息又令李五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李繼霸、李樂群與李繼勉三兄弟雖然在鎮壓十羅漢叛變時同心齊力, 然而平叛之後這三兄弟之間又因誰能繼任晉王的位置爭執起來。
李制馬上突發失明而摔死, 沒有立下遺囑, 按理是長子李繼霸繼任王爵。李繼霸性情直爽豪邁,為人不苛刻, 這麼多年無功也無過,頗受將士們愛戴,按理繼承王爵之位不應該有任何問題, 但這一切的前提是他的三弟不是李繼勉。
李繼勉這幾年的軍功戰績太驚人了,可以說自李制瞎眼之後,所有仗都是李繼勉在打,所有的戰績都是李繼勉在拿,晉李的士兵們沒有一個不擁護李繼勉,沒有一個不崇拜他,簡直將他奉為了戰爭之神。
李繼霸如何與一個被士兵們視為“戰神”的弟弟爭?而且李繼霸心裡也清楚,他三兄弟之中父親最器重喜愛的就是李繼勉,如果不是突然亡故,王爵肯定也要傳給他的。
李繼霸權橫再三,為避免親兄弟相爭,決定放棄王爵之位,由李繼勉繼承。
可他願意讓,有人卻不同意。
李樂群與李繼宇直接帶兵占了絳州,說父親屍骨未寒他便逼迫大哥讓權,實乃不忠不義,不仁不效之徒,將得勝歸來的李繼勉及其軍隊阻在了絳州之外,並要他立即交出兵權好好反省。
眼見十羅漢之叛剛剛平定,這三兄弟又鬧上,晉李再次一團混亂。
李五聽著探子說晉李混亂不清的情況,心中憂心更甚。想當初玄友廉奪`權時,也是兄弟相爭,玄風益和玄靖明斗得你死我活,最後讓他給撿了便宜,要不是他們將洛陽搞得一團亂,玄友廉也不可能如此之快的登基成帝。不知道李繼勉會不會跟幾年前的玄友廉一樣,兄弟相殘,踏著鮮血坐上王位。
李五回想以前與李繼宇相處的情景,這李繼宇本質上就是一個腦子空空一身脾氣的公子哥,閒得無聊就愛搗鼓鬧事,因為城府不深,就算生事也不會生出多大的事來,問題就在他身邊有個李樂群。
李樂群此人絕不是盞審油的燈,心思深沉陰險,擅長算計,自小到大呆在李繼宇身邊,沒少挑拔兩兄弟間的關係。
李五還得記得李繼勉剛帶她入軍營,李樂群便嘲諷她是李繼勉養的狗,讓李繼勉小心別被自己養的狗咬了。當時李繼勉的表情就不對,後來李五問過很多次,他都沒說,直到後來兩人關係發展到床上去了,李繼勉才在一次身心饜足後告訴她實情。
原來小時候,他跟李繼宇爭一隻別人送父親的小獵犬幼崽,父親偏心他把小獵犬幼崽送了他,李繼宇不依,哭鬧不止。
本來只是兩個小孩子之間搶奪玩具的小打小鬧,過一陣子也就沒事了,偏偏這李樂群陰險,想了一個陰毒的損招替李繼宇出氣。他每天夜裡偷偷跑到狗窩裡餵那狗崽子喝兔子血,使得那狗崽子養成了喝兔血的習慣,直到某日他們三兄弟隨父親打獵回來,李繼勉拎著自己打到的一堆兔子屍體進門時,那小獵犬直接衝著他沾滿兔子血的手就是狠狠一口。
幸好那狗崽子才六個月大,牙沒有長齊,咬勁也有限,沒一口把他的手咬斷。所有人都只當是這狗發瘋了,殺了它後這件事就算過去了,沒人會聯繫到李樂群身上。直到半年後李樂群被李制看中,收為義子,李繼宇高興得一時得意忘形在李繼勉面前說漏了嘴,李繼勉才知道自己是中了李樂群的陰招。
從小看到老,這李樂群幼時便如此狠毒,如今挑唆著李繼宇與李繼勉爭權奪爵,這兄弟倆之間怕是不能善了了。
李五聽著探子們打探來的消息,心中既擔心又焦慮,可除了抓緊時間趕路,她也沒有別的方法可想,只能祈禱李繼勉自己能應付過去。
就在她抵達河東地界的前三天,晉李又傳出了消息,李繼霸使計調開李樂群,囚禁了李繼宇,同時在眾將士面前聲明自願放棄王爵繼承權,原奉李繼勉為晉王,大開城門迎李繼勉大軍進城。李樂群無路可走,帶著兩千騎兵逃出絳州下落不明。
這場兄弟之爭在李繼霸的斡旋下終於和平解決,沒有造成流血之爭。沒了李樂群的李繼宇就是一個除了嚷嚷什麼都幹不了的廢物,被囚禁在了自己的府里,而李繼勉順應軍心,繼承了晉王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