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頁
“征北軍十二萬眾,四十二營,我予你十四營兵馬調度權,二十八名統領,十四名將軍盡數聽你調遣!”
作者有話要說: 怕這幾章你們看得壓抑,所以小小劇透一下。
文案中所說個個稱王稱帝的附馬們,第一匹黑馬既將殺出重圍!
PS:別覺得女主在小廉身邊呆得有點久,想想吧,這麼久了小手都沒怎麼摸過,小廉多可憐啊,還不許人家多聚聚。再看女主去了李兵痞那裡,一天就甩小廉一輩子的進度。
第120章
李五所說的善後之事,指的是對邴文淵的處理。
這半個月她為了與邴文淵周旋, 廢盡了心思, 不過到了要除掉他的時刻,事情反而簡單了。
她假借著密談如何趁著洛陽大亂之時, 除掉玄友廉控制征北軍的理由,將邴文淵約到了軍營五里外的一個山間寺廟內。此時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皆信佛尊佛,這寺廟雖離軍營只有五里之遙, 卻一點未受到士兵騷擾,算是一個幽靜文雅的去所。
邴文淵沒有生疑,按時赴了約。當他帶著十幾名護衛進了寺廟後一路來到了正殿門口。然而除了接引的小和尚, 他沒見到別的和尚時, 隱隱意識到有些不對勁,再想要退後時,從大雄寶殿瞬間湧出數十名士兵,四面八方也同時湧出無數士兵,將他和他的侍衛團團圍住。
邴文淵終於意識到了自己被李五算計了,怒吼道:“李五, 你這個小人, 你給我出來!”
士兵讓出一條路, 李五緩緩走出來,冷冷道:“邴文淵, 這寺廟已經被我的人包圍了,此時此地就是你死期,你若自盡, 我還能留你一個全屍,否則就別怪刀劍鋒利,屍骨不存!”
邴文淵瞪著李五,氣得眼珠子快要裂開了:“為什麼,李五,你為什麼這麼對我!”
李五道:“怪就怪你一心想殺乾西王,我警告過你很多次,不要動他,結果你不僅與平陽王暗中勾結,還將乾西王回城路線出賣給晉軍,甚至連乾西王中箭重傷昏迷,也是你一手策劃,邴文淵,你該死,早就該死!”
“哈哈哈……”邴文淵慘笑起來,“真沒想到,李五,你竟然還是個情種,你這種恬不知恥、毫無自尊,出賣自己身體謀取利益的人,要不是知道你私底下是多麼的齷齪骯髒,我此刻倒真要被你對玄友廉的感情感動了。”
站在李五身側的徐敬儀聽到邴文淵出口侮辱李五,直接拔刀向他沖了過去。
大雄寶殿前的廣場瞬間成了一片血海,邴文淵與他的侍衛一共十三人奮力抵抗,卻不敵密密麻麻湧上來的士兵,陸續倒下,而邴文淵也身中數刀,被浸成了一個血人。
他絕望地掃視了圍攻他的士兵,最後將目光落到李五臉上,惡狠狠地道:“李五,你會下地獄的,你轉身看看你身後的大雄寶殿,諸天佛祖在此目睹你的暴行,你一定會下地獄的!不得善終!”
李五面無表情道:“當我們拿起刀劍決定上戰場的那一刻,已入地獄。”
李五舉起刀用力向邴文淵砍去,在刀即將落下的那一瞬,邴文淵癲狂笑道:“你以為我死了你的秘密就沒人知道了嗎?玄友廉會殺了你,他一定會殺了你——”
刀勢不減,血濺三尺,一個圓滾滾的頭顱滾到了一名士兵的腳下。
那名士兵立即將邴文淵的頭顱撿起,道:“李將軍。”
李五連眉頭都沒有皺一下,將刀收起,道:“邴文淵通敵叛國謀害乾西王,已就地正`法,頭顱懸掛城門半月,已警眾人!”
“是。”
李五轉身便走,徐敬儀立即跟了上來,看著李五漸漸陰沉的臉色,猶豫了一下道:“其實,我們不一定非要選在寺廟動手,選在別的地點也可,不過稍微麻煩些。”
邴文淵行事謹慎,出入必有大量隨從跟隨,李五為求萬無一失,不給邴文淵任何絕地反擊的機會,選在了最不可能殺人的地方殺人。世人信佛畏佛,視佛寺為最聖潔的地方,在佛寺大開殺戒,對佛祖來說是極大的不敬。然而也正是因為徐敬儀沒想到李五敢冒著瀆佛的罪過,在佛寺對他動手,將大部分隨從留在了山門外,只帶了十二名隨從入寺。
李五搖搖頭道:“我不是擔心自己這番舉動會遭到神明怪罪,而是在想邴文淵說的最後一句話。”
[你以為我死了你的秘密就沒人知道了嗎?玄友廉會殺了你,他一定會殺了你——]
徐敬儀當時聽到這句話時,只當是邴文淵臨死前的惡毒詛咒,可聽到李五提起,突然覺得邴文淵似乎話中有話,他想了想道:“你是擔心邴文淵會將我們的秘密泄露出去?”
李五神色凝重道:“邴文淵身邊的人一個都不能留,斬草除根!”
徐敬儀道:“你放心,我心裡有數。”
李五殺了邴文淵後,又用三天時間將邴文淵在軍隊裡的勢力徹底肅清,隨即將邴文淵手下的兩營軍隊打散混編到各營中去了。等處理完邴文淵,李五與申屠元建各帶著四萬大軍,將餘下的四萬大軍留在高陵城中守城,追隨著玄友廉浩浩蕩蕩地回京救駕。
回京的路上,李五與玄友廉遇到了京城來的內侍宣讀聖旨,讓乾西王將征北軍兵權立即上繳。
內侍宣讀完詔書,向眼前的馬車內看去。這是一輛特別定製的馬車,又大又寬敞,車廂內就是一個舒適的木榻,鋪著厚厚的墊子,被褥枕頭齊全,而乾西王玄友廉就陷在這柔軟華貴的被褥之中,只露著一張極度蒼白虛弱的臉。
內侍心想乾西王重傷未愈的消息看來不假,都已經病成這副德行,居然還敢趕路回京?也不怕在路上把小命給顛沒了麼。
“乾西王,咱家憐你身體虛弱未讓你下車接旨,如今聖旨宣讀完畢,還請你不要為難咱家,立即將虎符交出。”
那內侍見玄友廉沒有回應,只是輕咳了一聲,隨即一個容貌與他一般艷麗俊美的將領面無表情地走到了他的身邊,剛張嘴要問他想幹什麼,一把刀就明晃晃地朝他落了下來。
那傳詔內侍連慘叫聲都未發出,就倒在了李五刀下。
玄友廉連多看一眼內侍的屍首都嫌浪費時間,又咳了咳道:“繼續趕路。”
李五收刀,轉身上了馬車,看了看他因不住咳嗽而微微泛紅的臉,伸手摸了摸他的額頭,發現有點燙,擔心道:“有點發熱,要不今天先休息一日,你這幾天跟著軍隊行軍太辛苦了,你的身體重要。”
玄友廉搖搖頭:“我沒事,時間緊迫,救出父皇最重要。”
說實話,李五對玄涼沒有任何好感,如果玄風益將玄涼殺了,她甚至會暗喜一番。當初玄涼與成元水合力攻破長安,血流成河,要是玄涼最後被自己的兒子殺死,那也算是他的報應了。
但是,這是玄友廉最不想看到的結果。李五跟在玄友廉身邊多年,看得十分明白,玄友廉幼年時不得父愛,所以長大後一直努力博取著玄涼的關注,努力做一個好兒子,讓玄涼認可他。當然他的付出也算是有回報,相比幼時所遭的冷落厭棄,如今他能征善戰、謀略過人,備受玄涼的信任與寵愛。
作者有話要說: 怕這幾章你們看得壓抑,所以小小劇透一下。
文案中所說個個稱王稱帝的附馬們,第一匹黑馬既將殺出重圍!
PS:別覺得女主在小廉身邊呆得有點久,想想吧,這麼久了小手都沒怎麼摸過,小廉多可憐啊,還不許人家多聚聚。再看女主去了李兵痞那裡,一天就甩小廉一輩子的進度。
第120章
李五所說的善後之事,指的是對邴文淵的處理。
這半個月她為了與邴文淵周旋, 廢盡了心思, 不過到了要除掉他的時刻,事情反而簡單了。
她假借著密談如何趁著洛陽大亂之時, 除掉玄友廉控制征北軍的理由,將邴文淵約到了軍營五里外的一個山間寺廟內。此時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皆信佛尊佛,這寺廟雖離軍營只有五里之遙, 卻一點未受到士兵騷擾,算是一個幽靜文雅的去所。
邴文淵沒有生疑,按時赴了約。當他帶著十幾名護衛進了寺廟後一路來到了正殿門口。然而除了接引的小和尚, 他沒見到別的和尚時, 隱隱意識到有些不對勁,再想要退後時,從大雄寶殿瞬間湧出數十名士兵,四面八方也同時湧出無數士兵,將他和他的侍衛團團圍住。
邴文淵終於意識到了自己被李五算計了,怒吼道:“李五, 你這個小人, 你給我出來!”
士兵讓出一條路, 李五緩緩走出來,冷冷道:“邴文淵, 這寺廟已經被我的人包圍了,此時此地就是你死期,你若自盡, 我還能留你一個全屍,否則就別怪刀劍鋒利,屍骨不存!”
邴文淵瞪著李五,氣得眼珠子快要裂開了:“為什麼,李五,你為什麼這麼對我!”
李五道:“怪就怪你一心想殺乾西王,我警告過你很多次,不要動他,結果你不僅與平陽王暗中勾結,還將乾西王回城路線出賣給晉軍,甚至連乾西王中箭重傷昏迷,也是你一手策劃,邴文淵,你該死,早就該死!”
“哈哈哈……”邴文淵慘笑起來,“真沒想到,李五,你竟然還是個情種,你這種恬不知恥、毫無自尊,出賣自己身體謀取利益的人,要不是知道你私底下是多麼的齷齪骯髒,我此刻倒真要被你對玄友廉的感情感動了。”
站在李五身側的徐敬儀聽到邴文淵出口侮辱李五,直接拔刀向他沖了過去。
大雄寶殿前的廣場瞬間成了一片血海,邴文淵與他的侍衛一共十三人奮力抵抗,卻不敵密密麻麻湧上來的士兵,陸續倒下,而邴文淵也身中數刀,被浸成了一個血人。
他絕望地掃視了圍攻他的士兵,最後將目光落到李五臉上,惡狠狠地道:“李五,你會下地獄的,你轉身看看你身後的大雄寶殿,諸天佛祖在此目睹你的暴行,你一定會下地獄的!不得善終!”
李五面無表情道:“當我們拿起刀劍決定上戰場的那一刻,已入地獄。”
李五舉起刀用力向邴文淵砍去,在刀即將落下的那一瞬,邴文淵癲狂笑道:“你以為我死了你的秘密就沒人知道了嗎?玄友廉會殺了你,他一定會殺了你——”
刀勢不減,血濺三尺,一個圓滾滾的頭顱滾到了一名士兵的腳下。
那名士兵立即將邴文淵的頭顱撿起,道:“李將軍。”
李五連眉頭都沒有皺一下,將刀收起,道:“邴文淵通敵叛國謀害乾西王,已就地正`法,頭顱懸掛城門半月,已警眾人!”
“是。”
李五轉身便走,徐敬儀立即跟了上來,看著李五漸漸陰沉的臉色,猶豫了一下道:“其實,我們不一定非要選在寺廟動手,選在別的地點也可,不過稍微麻煩些。”
邴文淵行事謹慎,出入必有大量隨從跟隨,李五為求萬無一失,不給邴文淵任何絕地反擊的機會,選在了最不可能殺人的地方殺人。世人信佛畏佛,視佛寺為最聖潔的地方,在佛寺大開殺戒,對佛祖來說是極大的不敬。然而也正是因為徐敬儀沒想到李五敢冒著瀆佛的罪過,在佛寺對他動手,將大部分隨從留在了山門外,只帶了十二名隨從入寺。
李五搖搖頭道:“我不是擔心自己這番舉動會遭到神明怪罪,而是在想邴文淵說的最後一句話。”
[你以為我死了你的秘密就沒人知道了嗎?玄友廉會殺了你,他一定會殺了你——]
徐敬儀當時聽到這句話時,只當是邴文淵臨死前的惡毒詛咒,可聽到李五提起,突然覺得邴文淵似乎話中有話,他想了想道:“你是擔心邴文淵會將我們的秘密泄露出去?”
李五神色凝重道:“邴文淵身邊的人一個都不能留,斬草除根!”
徐敬儀道:“你放心,我心裡有數。”
李五殺了邴文淵後,又用三天時間將邴文淵在軍隊裡的勢力徹底肅清,隨即將邴文淵手下的兩營軍隊打散混編到各營中去了。等處理完邴文淵,李五與申屠元建各帶著四萬大軍,將餘下的四萬大軍留在高陵城中守城,追隨著玄友廉浩浩蕩蕩地回京救駕。
回京的路上,李五與玄友廉遇到了京城來的內侍宣讀聖旨,讓乾西王將征北軍兵權立即上繳。
內侍宣讀完詔書,向眼前的馬車內看去。這是一輛特別定製的馬車,又大又寬敞,車廂內就是一個舒適的木榻,鋪著厚厚的墊子,被褥枕頭齊全,而乾西王玄友廉就陷在這柔軟華貴的被褥之中,只露著一張極度蒼白虛弱的臉。
內侍心想乾西王重傷未愈的消息看來不假,都已經病成這副德行,居然還敢趕路回京?也不怕在路上把小命給顛沒了麼。
“乾西王,咱家憐你身體虛弱未讓你下車接旨,如今聖旨宣讀完畢,還請你不要為難咱家,立即將虎符交出。”
那內侍見玄友廉沒有回應,只是輕咳了一聲,隨即一個容貌與他一般艷麗俊美的將領面無表情地走到了他的身邊,剛張嘴要問他想幹什麼,一把刀就明晃晃地朝他落了下來。
那傳詔內侍連慘叫聲都未發出,就倒在了李五刀下。
玄友廉連多看一眼內侍的屍首都嫌浪費時間,又咳了咳道:“繼續趕路。”
李五收刀,轉身上了馬車,看了看他因不住咳嗽而微微泛紅的臉,伸手摸了摸他的額頭,發現有點燙,擔心道:“有點發熱,要不今天先休息一日,你這幾天跟著軍隊行軍太辛苦了,你的身體重要。”
玄友廉搖搖頭:“我沒事,時間緊迫,救出父皇最重要。”
說實話,李五對玄涼沒有任何好感,如果玄風益將玄涼殺了,她甚至會暗喜一番。當初玄涼與成元水合力攻破長安,血流成河,要是玄涼最後被自己的兒子殺死,那也算是他的報應了。
但是,這是玄友廉最不想看到的結果。李五跟在玄友廉身邊多年,看得十分明白,玄友廉幼年時不得父愛,所以長大後一直努力博取著玄涼的關注,努力做一個好兒子,讓玄涼認可他。當然他的付出也算是有回報,相比幼時所遭的冷落厭棄,如今他能征善戰、謀略過人,備受玄涼的信任與寵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