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徒弟們見師傅說的嚴肅,忙認認真真回答,“是!”

  一上午過去,銀豆正覺得餓,兩個徒弟提著食盒進來,說,“師傅,如意飯館何小東家送來的。”

  “不白吃他的。算好銀錢讓館裡雜工送過去。”銀豆一邊吩咐徒弟,一邊掀開蓋。裡面擺著兩樣精緻的小炒,配著楊柳鎮上仍舊稀缺的米飯和一盅骨頭湯。

  何小東家是何彩芍的親外甥,當年何彩芍遠走避難,後來蒙皇爺大赦天下,不再追究當年白蓮教反賊之事,何彩芍又迂迴回到楊柳鎮上。兒子周成死了,她沒靠頭,不得不自力更生,從別人手裡盤迴如意飯館,又收養了本家的外甥做養子,指著他給自己養老。母子兩個回楊柳鎮上沒多久,年輕的小東家兼任了飯館的大掌柜,小東家為人孝順,做事也有手段,將如意飯館經營地如火如荼。問題在於,何小東家也看上了慈安堂的女先生柳銀豆,執意求親。這年輕後生和表兄周成有五分像,但比當年的周成直白多了,親自在如意飯館掌勺,燒的一手好菜,很對銀豆的胃口,銀豆對飯菜照吃不誤,對人麼,就冷冷清清的,可是何小東家不依不饒,換著花樣兒討銀豆歡心。

  銀豆沒轍,也就隨他,反正不回應就是。食盒一層層掀開,在最後一層,沒有盤子碟子,只有一枚簪子。

  銀豆隨手拿起,看了看,簪子是鎏金點翠的,像是外府才興起來的款,材質好,做工細,看樣子價格也不便宜。銀豆暗笑這小東家花樣真多,重新放回去,打發跟前做事謹慎的徒弟連同食盒送回去,並交代,“你跑一趟,替我當面轉告小東家,我從前收過他表兄的玉鐲子,就不可能再收他任何東西。”

  銀豆指的是當年周成押解上京前,曾在牢里叮囑過的那一樁,交代她一定收著。收了,等於默認了他的求親。人之將死,銀豆心軟,隨口就答應了。後來再見到何彩芍,何彩芍一把鼻涕一把淚地拿出來給她,說,“周成一直給你留著,就是沒機會給呀。你拿著吧,讓他九泉之下能安心。”

  銀豆也跟著唏噓,當場就收下了,鐲子舊,成色也不好,銀豆鎖在周成曾經留給她的木盒子裡,權當個紀念。

  這幾年上門跟柳銀豆求親的人很多,本府的,外府的都有,就連鳳鳴縣死了老婆的知縣大人,都親自跑來楊柳鎮向女先生示好,弄得銀豆煩不勝煩。因為也沒喜歡過誰,銀豆一概沒鬆口。不過說起這茬,她從前倒是答應過楊狗蛋,說會考慮考慮他。這人三年前投軍,離別時曾說,“銀豆,我得走了,離開鳳鳴謀個前程。我爹跟我說,男兒志在四方,要想隨處安身立命,要想和自己喜歡的女子光明正大在一撘,就得有本事,有出息,不然一定會害了人家。銀豆,我爹說的沒錯,如果我有一天成了頂天立地的漢子,別人就會忘了我曾經是啥樣的出身,也會忽略咱倆的叔侄關係。”

  那是銀豆截至目前,唯一可能會認可的男人。他們曾在一個屋檐下相處了一段時間,彼此之間有了親人的牽絆。楊狗蛋也是她唯一給過機會說會花很長時間考慮然後再答覆他的人,正因為這樣,倒成全了他遠走他鄉外出闖蕩的決心。大概也是在初春的時節,他背著包袱,騎著白馬,遠走北方去投奔已經得到下落的親姑姑,也不曉得如今混成啥局面了。

  銀豆清清楚楚記著兩人的約定:等到他二十歲的生辰,不管願不願意,她都給他答覆。現在離他二十歲也不遠了,過了夏天,秋收結束大雪來臨,那個時候,他們就會重逢。

  銀豆還在回憶里沉浸,她侄子虎娃背著妹子白芷抱著外甥女阿寶進了後院,見了笑著說,“姑姑在啊,吃了沒?大姐叫我給你送衣裳來。”

  阿寶掙脫舅舅,往姑奶奶懷裡撲,“要抱抱,抱抱。”

  白芷比阿寶大一點,見了這場景,忙跟阿寶爭,兩隻小活寶一人扒拉銀豆的一條腿往上爬。銀豆沒辦法,兩手分別攬住,捏捏兩隻圓圓的小臉蛋,故意板著臉問,“今天搗蛋了沒有?”

  “沒有沒有沒有沒有!”

  兩隻使勁搖頭,掛著銀豆的脖子搶著說話,口水糊了銀豆一臉。銀豆哭笑不得,拿出手巾擦擦,一人發一塊果子糕,總算消停了。

  虎娃摸著後腦勺嘿嘿笑,他已經是十一歲的少年娃了,能頂半個大漢,這兩年一直在她大姐柳紅葉開的紅葉繡莊裡跑腿打雜,有時候就幫大姐帶帶孩子,比起從前懂事許多。

  “姑姑,你看看。大姐說還有啥地方要改的,跟她說,她給你再改。”

  虎娃把包裹抖開,讓銀豆看。裡面是三套新做出來的衣裳,按照銀豆的要求,衣裳都是棉質細布,顏色有深有淺,領口袖口衣角處繡點花或者其他紋樣,花下壓著可以放置藥粉的夾層,所以看著刺繡是凸出來的,栩栩如生。銀豆嘖嘖讚嘆,“紅葉的手藝越來越好了,沒啥改的,她現在忙,叫她不要給我再做了,我的衣裳攢滿兩箱子,夠穿。”

  銀豆自己不會做衣裳,楊柳鎮這地方也沒有成衣賣。奶婆婆趙氏去世以後,銀豆所有的衣裳鞋子都是巧手的大侄女柳紅葉縫製的。紅葉原先不叫紅葉,叫迎弟。當年嫁到楊家灣,在婆家不討喜,因此和男人楊順舉矛盾不斷,後來生了女兒阿寶遭嫌棄,就執意和離。和離不久在銀豆的指點下,賣藥雞蛋掙下錢,於前年在鎮上西街拐角買了個鋪面,開小繡莊,雇了幾個手藝好的女子一撘做活,既圓了自己喜歡待在屋裡繡花做衣裳的夢,又賺錢安身立命。紅葉能有今天,一直記著姑姑柳銀豆的恩情,因此一年四季給柳銀豆衣裳不斷,並且還包圓了慈安堂所有的工服,分文不取。不過她也得了不少好處,因為衣裳做的細緻,慈安堂無形中給柳紅葉打出了招牌,紅葉眼下掙錢掙的腳不沾地。但是給姑姑的換季衣裳沒忘,而且親力親為,做好就立馬打發兄弟虎娃送過來了。

  銀豆滿意,虎娃就帶著妹子白芷和外甥阿寶回繡莊,兩隻不肯回去,嚷嚷著要和姑姑/姑奶奶耍,鬧得雞飛狗跳。銀豆招架不住,外頭又有上門來拜師的,銀豆乾脆準備躲了,將小徒弟喊過來,“今天再上門的,不管來幹啥,一律打發回去,就說我不在。”

  小徒弟很體貼師傅,說,“師傅不如真出醫館躲躲吧,那些人精明的很,你要不見,逼急了能從後院裡翻進來呢。”

  銀豆覺得主意不錯,說,“嗯,我換套衣裳回楊家灣,甭跟任何人說。”

  藥材會期間,銀豆看著閒,其實忙翻天。既要應付上門拜師的,還要應付上門求親的,再指教指教徒弟們,連悉心研究配置新藥的時間都沒有。銀豆一年到頭最頭疼的,就是這幾天。她換過衣裳,從牲口棚里牽了小毛驢,繞西關出楊柳鎮,在小路上噠噠噠跑起來。

  銀豆在楊柳鎮慈安堂醫藥館後院裡常住,有時候外出鳳鳴縣,去慈安堂分館看看徒弟們的成果,然後隔三差五回楊家灣去。家裡還是靠著崖畔的三孔舊窯,從前養的雞娃都賣了,三四五六黑後來生了七□□十十一十二黑,都讓她打發到慈安堂照門去了。她一個人住著,沒人氣,也沒心思關顧這些。村子裡的女人熱心,就趁銀豆在的時候,幫忙打掃打掃院子,收拾收拾窯屋。她那兩畝旱地,年年開春都有人幫著種好,上了秋就有人收齊給她拉回家裡。要是看見她回村來,曉得柳先生不善做飯,立馬回去做好了,用飯盤親自端過來,還生怕她吃不好吃不飽。雖然家裡沒有奶婆婆,不過她回楊家灣,仍然有吃能住,只是睡在窯屋裡聽外頭颳風的那種空蕩蕩的感覺,可沒人填補。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