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頁
“母親去後,父親時常來我宮中與我一同懷念母親,並痛斥楊家心存悖逆,天理不容。其間種種,我以為不過是父親爭權手段,直到我為太子手握實權,有心盤查,才知道……”
“才知道連你母家一脈,也被你父親算計進去,殺人滅口,斬草除根。”花臣沉吟一聲,原來這便是帝王之家,果然驚險。
軒轅赫站起身,自嘲般笑了兩聲:“可惜我這輩子,都做不到我父那樣。”
花臣又想說些什麼,軒轅赫卻又劇烈咳嗽起來,許是思及前程往事,又咳出幾口鮮血,他額頭青筋暴起,卻伸手拿起筆墨,道:“我要擬詔書……你回去吧。”
太子繼位
北境的戰事越來越急,日日突破,以摧枯拉朽之勢拿下大晉數十座城池。
這年,軒轅赫病危。從太醫到宮婢,在裡面跪了一地,軒轅赫面無血色地躺在床上,身邊跪著的事弈兒。
“父皇……”軒轅弈哭得泣不成聲,跪在地上整個身子一抖一抖的,說不出一句整話來。
“這幾年,朕交給你的,莫要忘了。”軒轅赫溫聲交代著,他幾乎說幾個字就要停下來喘一會兒氣。
“是。”軒轅弈叩首,行了一拜,旁邊站著花臣。
軒轅赫抬頭看向花臣,花臣心領神會,點了點頭,他才蒼白地笑了,附在弈兒耳邊輕聲說道:“你小叔膝上有傷,往後……不管發生什麼,莫要讓他跪著。”
“是。”軒轅弈領命,再叩首,那細弱無力的手便垂下了,軒轅弈沒抬頭看,只是趴在地上嘶聲大哭起來。
花臣紅著眼眶,從袖中拿出一卷明黃絲帛,一字一頓宣讀道:“奉天承運,皇帝制曰:朕今遠行,功德圓滿。幼子軒轅,天資聰穎,出身高貴,繼承大統。後相花臣風姿雅悅,性情溫良,作攝政王輔佐。朝中上下,君臣一心,莫敢擅專。欽此。”
如今大晉朝局風雨飄搖,軒轅弈的即位大典是早就準備好的,合宮縞素,辦完了這場即位大典。闊別多年,花臣重新穿起白衣,看著他的小皇帝站在群臣百官面前,不卑不亢,從容有度,已有帝王之姿。
從此上朝,軒轅弈正坐皇位,花臣在側旁聽,軒轅弈每作決斷,都要看向花臣示意,花臣點頭他便直發詔令,花臣搖頭,他便重新思量,花臣只偶爾點撥,從不干涉其中。
饒是如此,時間一久照樣有人參本,說當今攝政王出身卑賤,才學有失,實是德不配位,屢次干涉朝政,臠臣專權,大晉危矣。軒轅弈只看了一眼就掀了桌子,厲聲道:“先皇屍骨未寒,你們倒替朕盤算起後路來了?攝政王勤政忠君,從不逾矩,再有進言若此者,賜自盡。”
直到回了宮,軒轅弈仍氣得發抖,花臣便著人去杏芳齋買了新式的糕點,帶著一併哄他:“你也真是,這有什麼好氣,他們說我幾句,我又不會如何……”
“我就是聽不得!他們懂什麼!將臣兵法,帝王心術,哪一樣不是你親自執教,烏合之眾見風使舵!”
花臣笑出聲,討好地親一親他小臉,正色道:“君舟民水,你既承千萬人拜頌稱帝,便應有無邊氣量,包容千萬人,若只因這事徒生君臣隔閡,以後的朝局如何坐得穩?”
軒轅弈被親了一下,氣消了大半,伸手便去抱花臣:“阿叔,朕不允天下人辱你,有一殺一。”
“那是□□君王。只你信我,我便知足,橫豎我都在宮裡,天大的不滿也傳不到我耳中。”
見著終於是哄好了,花臣正欲離開,聽見軒轅弈小聲道:“阿叔,今晚朕能同你睡嗎?”
花臣心下嘆氣,轉身叩拜行禮:“皇上。”
軒轅弈心裡一酸,擺了擺手道:“朕知道了,你下去吧。”
自命親征
戰事急報,鐵勒大軍已經殺到青州。青州,已是皇城腳下,這座屹立百來年巋然不動的城池終於受到致命威脅,錦州百姓紛紛亂了陣腳,多少人家棄城而逃。只待一兩日,鐵勒的戰火便能衝破城門,殺入城中。
早朝前來的官員竟有三分之一抱恙未來,軒轅弈不知該如何是好。是他沒守好這座城池,是他沒做好這個王,他的臣民要棄城而去,他有什麼立場阻攔?
花臣卻不苟同,他此人向來決絕,既無回天之力,不妨孤注一擲。
他道:“下令封城,若再有強行出城者,斬!”
已經部署好退路的大臣自然不服,有個膽大的已經跳出來指責:“憑什麼封我等退路?你迷惑聖君,把持朝政,如今大晉勢去竟要拉我等陪葬?”
只見劍光一閃,那站出說詞的大臣喉嚨不住往外冒血,眼裡全是不可置信,三兩步便倒地不起。
這一舉動嚇得群臣皆後退一步。
花臣冷笑:“我還從未見有人能將貪生怕死說得這般擲地有聲。怎麼?大晉盛時,保你們高官厚祿家宅昌盛,如今遇難便想抽身而退了?我花臣之前做的是皮肉營生,最是清楚買賣交易,當一筆對一筆。”
“阿叔……”
軒轅弈有些後怕地叫了花臣一聲,花臣卻充耳未聞,接著厲聲:“如今殺至城外的是外族蠻夷,你們就算今朝有命,他日等那鐵勒果真稱帝,則滿漢皆為奴役,則天下漢人顛沛流離朝不保夕,你們躲了今日躲明日,躲得了今生,躲得了爾等的子孫之輩嗎?”
“才知道連你母家一脈,也被你父親算計進去,殺人滅口,斬草除根。”花臣沉吟一聲,原來這便是帝王之家,果然驚險。
軒轅赫站起身,自嘲般笑了兩聲:“可惜我這輩子,都做不到我父那樣。”
花臣又想說些什麼,軒轅赫卻又劇烈咳嗽起來,許是思及前程往事,又咳出幾口鮮血,他額頭青筋暴起,卻伸手拿起筆墨,道:“我要擬詔書……你回去吧。”
太子繼位
北境的戰事越來越急,日日突破,以摧枯拉朽之勢拿下大晉數十座城池。
這年,軒轅赫病危。從太醫到宮婢,在裡面跪了一地,軒轅赫面無血色地躺在床上,身邊跪著的事弈兒。
“父皇……”軒轅弈哭得泣不成聲,跪在地上整個身子一抖一抖的,說不出一句整話來。
“這幾年,朕交給你的,莫要忘了。”軒轅赫溫聲交代著,他幾乎說幾個字就要停下來喘一會兒氣。
“是。”軒轅弈叩首,行了一拜,旁邊站著花臣。
軒轅赫抬頭看向花臣,花臣心領神會,點了點頭,他才蒼白地笑了,附在弈兒耳邊輕聲說道:“你小叔膝上有傷,往後……不管發生什麼,莫要讓他跪著。”
“是。”軒轅弈領命,再叩首,那細弱無力的手便垂下了,軒轅弈沒抬頭看,只是趴在地上嘶聲大哭起來。
花臣紅著眼眶,從袖中拿出一卷明黃絲帛,一字一頓宣讀道:“奉天承運,皇帝制曰:朕今遠行,功德圓滿。幼子軒轅,天資聰穎,出身高貴,繼承大統。後相花臣風姿雅悅,性情溫良,作攝政王輔佐。朝中上下,君臣一心,莫敢擅專。欽此。”
如今大晉朝局風雨飄搖,軒轅弈的即位大典是早就準備好的,合宮縞素,辦完了這場即位大典。闊別多年,花臣重新穿起白衣,看著他的小皇帝站在群臣百官面前,不卑不亢,從容有度,已有帝王之姿。
從此上朝,軒轅弈正坐皇位,花臣在側旁聽,軒轅弈每作決斷,都要看向花臣示意,花臣點頭他便直發詔令,花臣搖頭,他便重新思量,花臣只偶爾點撥,從不干涉其中。
饒是如此,時間一久照樣有人參本,說當今攝政王出身卑賤,才學有失,實是德不配位,屢次干涉朝政,臠臣專權,大晉危矣。軒轅弈只看了一眼就掀了桌子,厲聲道:“先皇屍骨未寒,你們倒替朕盤算起後路來了?攝政王勤政忠君,從不逾矩,再有進言若此者,賜自盡。”
直到回了宮,軒轅弈仍氣得發抖,花臣便著人去杏芳齋買了新式的糕點,帶著一併哄他:“你也真是,這有什麼好氣,他們說我幾句,我又不會如何……”
“我就是聽不得!他們懂什麼!將臣兵法,帝王心術,哪一樣不是你親自執教,烏合之眾見風使舵!”
花臣笑出聲,討好地親一親他小臉,正色道:“君舟民水,你既承千萬人拜頌稱帝,便應有無邊氣量,包容千萬人,若只因這事徒生君臣隔閡,以後的朝局如何坐得穩?”
軒轅弈被親了一下,氣消了大半,伸手便去抱花臣:“阿叔,朕不允天下人辱你,有一殺一。”
“那是□□君王。只你信我,我便知足,橫豎我都在宮裡,天大的不滿也傳不到我耳中。”
見著終於是哄好了,花臣正欲離開,聽見軒轅弈小聲道:“阿叔,今晚朕能同你睡嗎?”
花臣心下嘆氣,轉身叩拜行禮:“皇上。”
軒轅弈心裡一酸,擺了擺手道:“朕知道了,你下去吧。”
自命親征
戰事急報,鐵勒大軍已經殺到青州。青州,已是皇城腳下,這座屹立百來年巋然不動的城池終於受到致命威脅,錦州百姓紛紛亂了陣腳,多少人家棄城而逃。只待一兩日,鐵勒的戰火便能衝破城門,殺入城中。
早朝前來的官員竟有三分之一抱恙未來,軒轅弈不知該如何是好。是他沒守好這座城池,是他沒做好這個王,他的臣民要棄城而去,他有什麼立場阻攔?
花臣卻不苟同,他此人向來決絕,既無回天之力,不妨孤注一擲。
他道:“下令封城,若再有強行出城者,斬!”
已經部署好退路的大臣自然不服,有個膽大的已經跳出來指責:“憑什麼封我等退路?你迷惑聖君,把持朝政,如今大晉勢去竟要拉我等陪葬?”
只見劍光一閃,那站出說詞的大臣喉嚨不住往外冒血,眼裡全是不可置信,三兩步便倒地不起。
這一舉動嚇得群臣皆後退一步。
花臣冷笑:“我還從未見有人能將貪生怕死說得這般擲地有聲。怎麼?大晉盛時,保你們高官厚祿家宅昌盛,如今遇難便想抽身而退了?我花臣之前做的是皮肉營生,最是清楚買賣交易,當一筆對一筆。”
“阿叔……”
軒轅弈有些後怕地叫了花臣一聲,花臣卻充耳未聞,接著厲聲:“如今殺至城外的是外族蠻夷,你們就算今朝有命,他日等那鐵勒果真稱帝,則滿漢皆為奴役,則天下漢人顛沛流離朝不保夕,你們躲了今日躲明日,躲得了今生,躲得了爾等的子孫之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