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
就在兩人寒暄的時候,長樂來了,軒轅弈微不可聞地嘆了口氣,拿著自己的書本紙張筆墨搬到裡面的小屋去。
長樂進來的時候帶著笑意,照常蹲在花臣身側,聲音柔緩:“今日如何?”
花臣看他一眼,忍不住笑了笑。這段時間他知道長樂日日都來,同他閒聊解悶,逗他開心。
“你今日好像不太開心。”
長樂聞言一愣,詫異地看了花臣半天,才鬆口道:“我是誰?”
花臣笑了兩聲:“長樂。怎麼了?你因何不開心?”
長樂驚喜地看著花臣,激動地貼身過來一把將人抱住:“看來是大好了。”
花臣皺眉:“回答問題。”
“噢……”長樂悻悻鬆手,摸了摸鼻子,隨意道:“沒什麼,朝中的事。”
“你還是說吧。”花臣看他一眼,“不然我今晚該是睡不著。”
長樂沉默了片刻,緊抿著雙唇道:“要打仗了。”
花臣心裡一緊,追問道:“和什麼人?”
長樂看著花臣,口中的話似有千斤重,慢吞吞吐出兩個字:“鐵勒。”
……
花臣眼眶忽地一紅,低著頭輕鬆道:“是麼……”
長樂緊緊盯著花臣,沒錯過他臉上一絲一毫的表情,笑道:“是啊!領兵的是李懷恩,我只是個副將,沒什麼生命危險,你大可不必擔心我。”
花臣點點頭:“那你也要小心。”
長樂突然握住他的手,道:“待我戴軍功回來……”花臣轉頭看他,他便一頓,接著僵硬道:“蠻夷罷了,成不了氣候的。”
又是艷陽高照,長樂踏出未央宮門口時鬆了口氣。這次鐵勒來勢洶洶,僅僅一月就奪下大晉六座城池……大晉這回,怕是危在旦夕。
皇帝病危
長樂的話一直落在花臣心裡,有時問起軒轅赫,他卻只說沒有大礙。可卻是徹夜徹夜地不歸。
這夜看著弈兒睡下,他終於耐不住去南書房找軒轅赫,宮外無人值守,他直接推門進去,裡面卻是漆黑的,連盞燈都沒點。
花臣走了兩步,就聽見咳嗽聲,開始兩聲還算平常,後面竟是越咳越厲害,直要將心肺都咳出來一般。花臣略一沉吟,忙走進裡面去尋軒轅赫。
只見裡面的几案上點著盞昏黃的燭燈,旁邊卷落著幾個布條,上面烏黑一團。
“你怎也不叫人伺候著。”花臣走了過去給軒轅赫順著背,軒轅赫慘澹笑了兩聲,又無止歇地咳嗽起來,花臣無意往下掃了一眼,竟看見桌下堆著的布條上,哪是什麼烏黑,是乾涸的血!
花臣一驚,忙拿開軒轅赫捂著嘴的新綢,果然見上面鮮紅一片!
“皇上!”
軒轅赫見被他撞破,啞著嗓子笑:“你那是什麼表情?我這不是預料中的事嗎。”
“怎麼會這樣快——”他紅了紅眼睛,一把將軒轅赫抱進懷中,“你這樣去了,弈兒怎麼辦?他才三歲……”
軒轅赫神色暗了暗,輕聲道:“我也不想的。”他也沒想到他這一病,拖了這麼多年,竟是一點起色都無。“我也想陪你……陪弈兒,過了下半輩子。可我……拖不住了。”
花臣還想安慰,他卻忽然揮了揮手,道:“或許,是她。”
花臣一愣:“什麼?誰?”
軒轅赫抬頭,盯著花臣雙目,字字清晰道:“柳卿卿。”
話一出口,花臣便脊背一涼,柳卿卿?已故皇后柳卿卿?她不是早就死了嗎。
“柳卿卿的死,並不是意外。”軒轅赫說這話時,聲音低低的,花臣不禁往後看了一眼,偌大的宮殿漆黑一片,只這處有光,微弱地搖曳著。“當年,我怕柳家一家坐大,會對軒轅氏江山不利,在柳卿卿即將臨盆那幾日,我暗中在她的飲食中加了回春。”
花臣抿唇看著他,說不出一句話來。回春是皇宮秘藥,有縮陰的功效。
“後來生產時,她果然難產,一榮一損,我讓太醫保全皇子。那時屋裡只有她,我,太醫,她聽了那話,看著我的眼神我到現在都忘不了。”軒轅赫突然又急咳一陣,吐出一口血來,慘笑道:“我想,是她來索命了。”
“怪不得你近年如此溫和大度 。”花臣停住了給他順背的手,沉吟道:“你是不是一直對她有愧?軒轅赫,你讓我覺得奇怪,你忌諱後宮不納一人,究竟是因為什麼?”
軒轅赫瞳孔驟縮,苦笑一聲,喃喃道:“這還要從我幼年說起。那時還是先祖皇帝在位……”
晉朝開國第二十六載,先祖皇帝抱恙,五皇子重金從宮裡買了消息,說當今皇帝已是夕陽之勢,垂垂晚矣。那時皇帝膝下豐腴,大大小小凡有資格繼承皇位的有十一個,而五皇子正是軒轅赫的父親。大皇子膝下無權,七和十又是五隊列中的,五皇子已年過而立,那時的軒轅赫也只六歲的年紀。那年的除夕是他過的最好的一次,時常在外的父親也回來了,且一掃往日暴戾,和藹可親。自那以後,父親和母親的感情亦是蒸蒸日上,恩愛非常仿若新婚。母親姓楊,是權貴之家的嫡女,當時楊氏乃將門之家,手握兵權,自從父母恩愛,他們兩家交往也甚為密切。無憂無慮的日子過了兩年,十五那天,先祖皇帝病危,他和眾多年紀小的皇孫被送入宮中見皇祖父最後一面。當夜,宮中兵變,上下都傳三皇子造反,他們幾個孩子和先祖皇帝被圈禁一室,生死未知。過了很久,一人破門而入,一人高聲呼叫:“兒臣救駕來遲。”正是他的父親,宛如神抵。緊接著殿內又衝進數十人,分不清敵友,有專人過來接應他,他被帶出宮殿那刻,回頭看了一眼,親眼看見父親將長劍刺進先祖皇帝胸膛……後來三皇子造反事平,與他同列的□□十一也被一通拉下馬,三皇子刺殺親父,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罪名板上釘釘,同流皆被處死。而他的父親,五皇子救駕有功力挽狂瀾,得先帝遺詔,順理成章繼承大統。很快,叛軍中查到有楊家兵馬,以謀逆罪名楊家滿門抄斬,母親也被禁足後宮著人嚴守。楊家被斬首那日,母親上吊自縊,從此朝堂風平浪靜再無波瀾。
長樂進來的時候帶著笑意,照常蹲在花臣身側,聲音柔緩:“今日如何?”
花臣看他一眼,忍不住笑了笑。這段時間他知道長樂日日都來,同他閒聊解悶,逗他開心。
“你今日好像不太開心。”
長樂聞言一愣,詫異地看了花臣半天,才鬆口道:“我是誰?”
花臣笑了兩聲:“長樂。怎麼了?你因何不開心?”
長樂驚喜地看著花臣,激動地貼身過來一把將人抱住:“看來是大好了。”
花臣皺眉:“回答問題。”
“噢……”長樂悻悻鬆手,摸了摸鼻子,隨意道:“沒什麼,朝中的事。”
“你還是說吧。”花臣看他一眼,“不然我今晚該是睡不著。”
長樂沉默了片刻,緊抿著雙唇道:“要打仗了。”
花臣心裡一緊,追問道:“和什麼人?”
長樂看著花臣,口中的話似有千斤重,慢吞吞吐出兩個字:“鐵勒。”
……
花臣眼眶忽地一紅,低著頭輕鬆道:“是麼……”
長樂緊緊盯著花臣,沒錯過他臉上一絲一毫的表情,笑道:“是啊!領兵的是李懷恩,我只是個副將,沒什麼生命危險,你大可不必擔心我。”
花臣點點頭:“那你也要小心。”
長樂突然握住他的手,道:“待我戴軍功回來……”花臣轉頭看他,他便一頓,接著僵硬道:“蠻夷罷了,成不了氣候的。”
又是艷陽高照,長樂踏出未央宮門口時鬆了口氣。這次鐵勒來勢洶洶,僅僅一月就奪下大晉六座城池……大晉這回,怕是危在旦夕。
皇帝病危
長樂的話一直落在花臣心裡,有時問起軒轅赫,他卻只說沒有大礙。可卻是徹夜徹夜地不歸。
這夜看著弈兒睡下,他終於耐不住去南書房找軒轅赫,宮外無人值守,他直接推門進去,裡面卻是漆黑的,連盞燈都沒點。
花臣走了兩步,就聽見咳嗽聲,開始兩聲還算平常,後面竟是越咳越厲害,直要將心肺都咳出來一般。花臣略一沉吟,忙走進裡面去尋軒轅赫。
只見裡面的几案上點著盞昏黃的燭燈,旁邊卷落著幾個布條,上面烏黑一團。
“你怎也不叫人伺候著。”花臣走了過去給軒轅赫順著背,軒轅赫慘澹笑了兩聲,又無止歇地咳嗽起來,花臣無意往下掃了一眼,竟看見桌下堆著的布條上,哪是什麼烏黑,是乾涸的血!
花臣一驚,忙拿開軒轅赫捂著嘴的新綢,果然見上面鮮紅一片!
“皇上!”
軒轅赫見被他撞破,啞著嗓子笑:“你那是什麼表情?我這不是預料中的事嗎。”
“怎麼會這樣快——”他紅了紅眼睛,一把將軒轅赫抱進懷中,“你這樣去了,弈兒怎麼辦?他才三歲……”
軒轅赫神色暗了暗,輕聲道:“我也不想的。”他也沒想到他這一病,拖了這麼多年,竟是一點起色都無。“我也想陪你……陪弈兒,過了下半輩子。可我……拖不住了。”
花臣還想安慰,他卻忽然揮了揮手,道:“或許,是她。”
花臣一愣:“什麼?誰?”
軒轅赫抬頭,盯著花臣雙目,字字清晰道:“柳卿卿。”
話一出口,花臣便脊背一涼,柳卿卿?已故皇后柳卿卿?她不是早就死了嗎。
“柳卿卿的死,並不是意外。”軒轅赫說這話時,聲音低低的,花臣不禁往後看了一眼,偌大的宮殿漆黑一片,只這處有光,微弱地搖曳著。“當年,我怕柳家一家坐大,會對軒轅氏江山不利,在柳卿卿即將臨盆那幾日,我暗中在她的飲食中加了回春。”
花臣抿唇看著他,說不出一句話來。回春是皇宮秘藥,有縮陰的功效。
“後來生產時,她果然難產,一榮一損,我讓太醫保全皇子。那時屋裡只有她,我,太醫,她聽了那話,看著我的眼神我到現在都忘不了。”軒轅赫突然又急咳一陣,吐出一口血來,慘笑道:“我想,是她來索命了。”
“怪不得你近年如此溫和大度 。”花臣停住了給他順背的手,沉吟道:“你是不是一直對她有愧?軒轅赫,你讓我覺得奇怪,你忌諱後宮不納一人,究竟是因為什麼?”
軒轅赫瞳孔驟縮,苦笑一聲,喃喃道:“這還要從我幼年說起。那時還是先祖皇帝在位……”
晉朝開國第二十六載,先祖皇帝抱恙,五皇子重金從宮裡買了消息,說當今皇帝已是夕陽之勢,垂垂晚矣。那時皇帝膝下豐腴,大大小小凡有資格繼承皇位的有十一個,而五皇子正是軒轅赫的父親。大皇子膝下無權,七和十又是五隊列中的,五皇子已年過而立,那時的軒轅赫也只六歲的年紀。那年的除夕是他過的最好的一次,時常在外的父親也回來了,且一掃往日暴戾,和藹可親。自那以後,父親和母親的感情亦是蒸蒸日上,恩愛非常仿若新婚。母親姓楊,是權貴之家的嫡女,當時楊氏乃將門之家,手握兵權,自從父母恩愛,他們兩家交往也甚為密切。無憂無慮的日子過了兩年,十五那天,先祖皇帝病危,他和眾多年紀小的皇孫被送入宮中見皇祖父最後一面。當夜,宮中兵變,上下都傳三皇子造反,他們幾個孩子和先祖皇帝被圈禁一室,生死未知。過了很久,一人破門而入,一人高聲呼叫:“兒臣救駕來遲。”正是他的父親,宛如神抵。緊接著殿內又衝進數十人,分不清敵友,有專人過來接應他,他被帶出宮殿那刻,回頭看了一眼,親眼看見父親將長劍刺進先祖皇帝胸膛……後來三皇子造反事平,與他同列的□□十一也被一通拉下馬,三皇子刺殺親父,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罪名板上釘釘,同流皆被處死。而他的父親,五皇子救駕有功力挽狂瀾,得先帝遺詔,順理成章繼承大統。很快,叛軍中查到有楊家兵馬,以謀逆罪名楊家滿門抄斬,母親也被禁足後宮著人嚴守。楊家被斬首那日,母親上吊自縊,從此朝堂風平浪靜再無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