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此時馬大人已經離開船廠返京,莫盡言想起他說過的那些話,心如明鏡一般,只怕這其中少不了馬大人的功勞。

  俞思冕抱著莫盡言,有種劫後餘生的感慨。

  莫盡言貼著俞思冕的頸脖:“我想的沒錯,馬大人真是我們的貴人,俞大哥。”

  俞思冕吻吻莫盡言的唇:“我不知道馬大人是不是貴人,但是我知道言兒是我的貴人,這是毋庸置疑的。謝謝你,言兒。”

  莫盡言回吻俞思冕:“遇見你,也是我一生最大的幸運。謝謝你,俞大哥!”

  兩年後,莫盡言順利造完兩艘萬斛船和十艘五千斛船,算是答謝了馬大人的知遇之恩和救命之恩。

  南騀島之役之後,沿海一帶平靜了許久。新皇派使出使倭國,准許其每年來天朝進貢一次,自此,倭賊幾乎絕了跡,沿海一帶的平靜持續了數十年之久。

  海上太平,俞思冕打算辭官歸隱。但是卻收到了一封署名為馬三保的人的來信,信中邀請俞思冕為下西洋活動保駕護航。

  俞思冕和莫盡言兩人思索良久,最後才想起這馬三保,就是他們見過兩次的欽差大人。說起來,他們還是欠了人家的人情。

  莫盡言和俞思冕一合計,答應了這次下西洋之旅,因為駕船遠航,也是他們曾經的夢想,如今能夠光明正大出遠洋,何樂而不為呢?

  就這樣,空前絕後的下西洋活動開始了。

  海禁雖然沒有明文取消,但也放寬了許多。俞思冕和莫盡言知道,這是朝廷目前能夠做到的最大限度的放寬了,感慨之餘也稍有些欣慰,無論如何,朝廷已經在讓步了,也許再過一些年頭,就會完全取消掉呢。

  生活,正是因為有了希望而更加有滋有味、有了奔頭,因為有了人同舟共濟、同甘共苦,才變得輕鬆簡單起來。

  作者有話要說:關於這一段南騀島之役,是嫁接於明永樂八年的平海之役,平海之戰,倭寇兩千餘人潰逃,自此明朝的倭寇平靜了很長一段時間,直到中後期才死灰復燃。這裡根據故事需要改編,不要當歷史來看,當故事看就好了。^_^

  故事到這裡就完結了,後頭會有一個番外,交代一下許哥的問題,省得大家怨念啊,不過會比較晚一點,大概要等我過完年假才會發,到時候會和新文一起發,謝謝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和鼓勵,鞠躬!

  還要羅嗦一句,如果喜歡我的風格,就請支持一下我的專欄吧,萬分感謝

  番外

  這年初冬,莫盡言和俞思冕奉命率領五艘萬斛船和十艘五千斛船從福州出發,同行的還有從福建都指揮使司調遣的兩千餘名水師官兵。船隊沿海南下,準備到泉州與從蘇州出發的主力船隊匯合。

  萬斛船威風凜凜,非比尋常,人站在船頭,便頓有胸襟開闊之感。冬日南行,正是順風順水,船行頗為迅疾,要到泉州,也只需短短數日即可。莫盡言看著這樣的船速,心中頗感自豪,要知道,這樣的大船是出自自己之手呢。

  俞思冕拿了一件披風過來,走向靠在船頭正低頭看將海面一分為二的船體,幾隻海魚迅速從船邊逃開,他看得入了迷。

  “言兒,風大,多穿件衣裳。”俞思冕溫柔地替他將披風披上。

  莫盡言抓緊衣襟,回頭燦然一笑:“謝謝俞大哥。”

  俞思冕摟著他的肩,與他一起看船、看海、看飛鳥,感慨道:“沒想到我們竟有這機會出海遠航。”

  莫盡言將頭靠在他的肩頭:“這多虧了馬大人。”

  俞思冕點點頭:“不知道馬大人在此次遠航中擔任什麼角色。”

  莫盡言搖搖頭:“必定也是個重要人物吧。對了俞大哥,朝廷遣使出訪南洋諸國,為何還帶這麼多將士?”

  “想是為了應對途中突發的變故。”俞思冕想了想道。

  莫盡言說:“這次遠航的時間想必是短不了的,快則一年半載,長則數年,俞大哥你會不會覺得很枯燥?”其實這次他們出來,主要還是莫盡言堅持的,對於出海遠航,俞思冕的願望遠不及他這麼強烈。

  俞思冕含笑搖搖頭:“怎麼會,你在哪兒,我就在哪兒。有言兒的地方,怎麼會枯燥?”

  莫盡言動容道:“可是遠航是很辛苦也很危險的,說不定連命都搭上了。”先不說風浪,就是船上的艱苦生活,也非常人能夠忍受,幾個月可能都見不到陸地,甚至都面臨缺水少食的情況,還有各種疾病。

  俞思冕笑起來,吻一吻莫盡言的唇:“這樣我就更不能讓你一人獨行了。”

  莫盡言紅了臉:“當心有人看見。”雖然二人在一起多年,他也不能做到人前無所顧忌地親熱。

  俞思冕笑道:“怕什麼?只怕這一趟下來,像我們這樣的契兄弟要多出無數對來呢。我們先給他們做表率,省得他們覺得有障礙。”

  莫盡言笑起來:“俞大哥你瞎說什麼呢。”

  俞思冕哈哈大笑起來:“我說的可都是真話啊,不信你等著瞧。”

  這契兄弟的來源,最初恐怕與福建本地的地形環境脫不了干係。福建地少山多,人們多靠海吃海,出海打漁或者經商,船上又不許帶女人,這長達數月幾年的漂泊生活,枯燥而單調。

  都是男人朝夕相對,需要發泄生理需要,便會有這種互相幫助的情況出現,也有互生感情的,便結了兄弟,固定下來。當然,下了船,大多還是各奔各家,摟自己媳婦去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