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柳氏的眼界還沒有這麼高,但她知道陳夫人是大家子出來的,閨女能讓她指導一兩分,將來說親的時更容易了。這是擺在眼前的好處,沒理由不爭取一下。

  陳夫人品著茶,仔細打量著陶玉瑤與陶玉欣,兩個姑娘皆斯斯文文的,看的出來在家裡也是有教過些禮儀。只是辦女學是大事,硬體條件都沒有辦好,現在招學生還太早了。便與柳氏客氣了幾句話,讓她莫要心急,將來女學辦起後,定會告知府上。

  今天雖然沒讓陳夫人當即收下閨女,但柳氏自信在這雲安縣上比她閨女還要優秀的姑娘也只有那些縉紳家裡的小姐了。更何況兒子陶世海在書院裡表現一向不錯,兄長都如此,其姐妹肯定也是不差的。

  ☆、第四十八章買地

  送走柳氏和其他幾位娘子後,陳夫人微微緩口氣。她辦女學,更多的是要講經明理,雖然學生是閨閣女子,但格局也不能只在後院那一畝三分地上。結果剛透了口風,鎮上的娘子們雖說是十分熱心,可每個人等門後透著那目的都是為了閨女以後能找好婆家。這個目的不能算是不正當,但陳夫人念了多年書,心情偏浪漫,如此功利的目的被那些娘子們毫不掩飾的表露出來,總令她有些不快。

  此刻陳夫人坐久了,站起來走動一二,又問道:“瑞珠回來了嗎?”

  秋兒連忙道:“瑞珠姐姐怕菜涼了,便先去膳房了。”

  陳夫人吩咐道:“等老爺回來就擺膳吧。”

  書院與陳府相距很近,騎上驢子一來一去只需幾刻鐘。最近因陸晨山的問題,氣的陳夫子好幾頓也沒吃好,這小子一向跳脫,原本還以為他轉性了,沒想到又出了狀況。本來打算今天就在書院用過晚膳再回來,但陳夫子打發了小子讓他回家用,陳夫子自然不會拂掉夫人的面子。

  等飯食擺上桌,那紅彤彤的麻婆豆腐讓陳夫子想不關注都沒辦法。

  “這不就是把那小子饞住的豆腐麼!”陳夫子臉上不悅,“夫人要替他說情不必用此方法。”

  陳夫人笑道:“多大年紀了,還和那些毛頭小子計較。年輕的兒郎哪個不貪吃些,你也嘗嘗,這豆腐味兒不錯,辣度適口,口感也滑嫩,正下飯呢。”

  陳夫子雖悶悶不樂,但也給面子吃了一口。然後,表情就有些微妙了……陳夫人笑而不語,他們這樣的人家講究食不言,吃飯就吃飯,不談其他,倒是省心。又給陳夫子添了一碗燉豆腐,連湯汁帶豆腐盛在白瓷碗中,還未入口,雞湯的鮮味已經撲面而來。就著陳府廚子做的幾樣小菜,不知不覺,陳夫子吃完了兩碗飯。

  所謂吃人嘴短,雖然這菜不是陸晨山做的,但到底也是因為他才曉得有這樣一個食鋪,陳夫子的心情就更微妙了。

  “能將尋常的豆腐做出如此味道,也算是不容易。”陳夫人淺笑道。

  “鄉野之味而已。”陳夫子品著茶,今天吃的有點多,等會兒得多走動一下,“就是嘗個新鮮,明日可不能這樣胡鬧了。”

  陳夫人見他嘴硬也不戳破,反正目的達到,陸晨山那事兒應該算揭過去了。反而應此事對夏君妍倒是起了幾分好奇,陳夫人道:“要我說,這世上最難能可貴之物便是那‘新鮮’二字,當得起這二字的事物不說後無來者,至少也是前無古人的。以前在州府時,我也見過幾位女師傅,雖是一身好手藝,但大多都年過四十。而做出這道菜的人,聽那陸家郎君說,似乎還未到桃李年華,可見是個聰慧之人。”

  “夫人既起了惜才之心,那就不妨去看看。正好夫人要辦女學,若是收的得意門生,為夫也要來恭賀一二。”陳夫子隨意道。

  陳夫人瞧陳夫子那不以為然的模樣,心中就有氣,不由微挑柳眉。想當初她待字閨中之時,也是以才女聞名,後來嫁給了陳夫子,才女之名依舊,卻更多的是因丈夫的學問而順帶誇她的。見陳夫人那有些氣鼓鼓的模樣,陳夫子也不勸,反而自得一笑:“到時候為夫當場做賦一篇送給夫人。”——讀書人,就連調戲老婆的方法都這麼別致。

  雖然陳夫子還是瞧不上一鄉野村姑,但聽到夏君妍那“悽慘”的身世後,倒也有幾分同情。凡是有些上進心的讀書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早就被刻進骨子裡了,陳夫子也不例外,便又多囑咐了一句:“若是本性不壞,雖然是從鄉野而來,夫人也可教她識得幾個字。”

  陳夫人點點頭,她也正有此意。

  陳府用晚膳的時候,夏君妍的食鋪也提前打烊了。每到逢單的日子,夏老師便要開課啦。穿回古代,不替朝廷掃掃盲,教身邊的人認認字,簡直對不起自己穿越前接受的九年義務教育。

  為了滿足她小時候過家家扮老師的心理,夏君妍費盡心血的蘇出了黑板和粉筆。好在這個時代已經有是石膏了,雖然大多是作為藥用。黑板則是用黑炭塗在光潔的木板上,經過特殊處理,雖然不能和現代黑板相比,但夏君妍已經很滿意了。這兩樣東西花了她不少銀子,畢竟她只能提供思路,具體的還得找經驗豐富的工匠來嘗試。但是為了過癮,夏君妍說:值!

  姜小蓮是第一次上課,對這兩樣東西頗為好奇。

  “只求會認,會寫,至於字兒寫的漂不漂亮咱們就不要求了,反正大家也不用去考秀才。不過長生除外,你還是好好寫,大娘以後還指望著你也去書院呢。”夏君妍將幾個常用字寫好後,便開始讓錢貴他們照著寫。

  一堂課下來,姜小蓮再看夏君妍時眼神都和之前都不一樣了。雖然已經知道夏掌柜有些本事,但親眼看見她不但灰寫字,有時候竟然還會講經義,這可是非常了不得的事!古代文盲率之高超乎我們的想像,明末時期,就連軍中的中層將領都有大半是不認字的,更別談平頭百姓這個層面了。

  因為不認字,各種知識傳播的速度自然就非常緩慢。普通人想要學精一門手藝並通曉其中的原理,更是難上加難。所以夏君妍年紀輕輕,就將菜餚的味道把握的如此精準,在陳夫人看來,要麼是有師父手把手的教,要麼就是自己多聽多看多琢磨從而自學成才。但無論哪一點,如此年輕就能有這樣的手藝都證明此女子聰慧,陳夫人動了惜才之心,也就不為過了。

  夏君妍見姜小蓮恭敬的都快把她當做菩薩拜了,連忙道:“我父親以前也念過書,只是時運不好,沒考中秀才。我家裡就我一個,父親讀書時也會逗逗我。”這話是真的,原來的夏小姑娘也是識字的,只是不過夏小姑娘為人靦腆又喜靜,除了鄰居安大娘,村里倒是再無旁人知道。

  倒是姜小蓮的態度轉變給夏君妍提了個醒,她最近是不是嗨過頭了?自從和陶慶年暗鬥的那一役贏了後讓她的自信心膨脹了許多。——一個經年的老掌柜在經濟之道上還不是鬥不過她!

  這可不是個好現象。

  雖然做生意的人必須高調些,但她也必須時刻記著,這裡是古代,身為女子太張揚了絕非好事,和陶慶年那一仗若沒有莫大哥幫忙,不可能贏得那麼輕鬆慡快。可是蘇的讓人崇拜,這種滋味真的好慡啊。

  也罷,反正她也只是在自己的夥計面前蘇一下,要不是最近多了一個姜小蓮,圈子小的只有錢貴,長生,小玉三個人而已,以後多注意些便是。

  第二天,陳夫人親自帶著丫鬟來到夏記食鋪。這裡依舊是人聲嘈雜,秋兒扶著陳夫人下轎,輕聲道:“夫人想吃什麼又何必親自前來呢,這裡魚龍混雜的,萬一衝撞了可怎麼好。”

  瑞珠垂目跟在一旁並不說話。秋兒是陳夫人一個拐彎抹角的親戚送來的,進府時間不久,可仗著與夫人有親,硬是處處擺著大丫鬟的譜。夫人去哪兒,她們只管跟去便是,要勸也是在府里勸,哪有都到地界了還要勸的。瑞珠心中不屑,這丫頭真沒眼力勁。

  陳夫人對丫鬟間的小摩擦不以為意,或者說她還不知道,畢竟大戶人家裡的無論私下鬧的如何,臉面還是最要緊的,秋兒和瑞珠之間的小爭鬥,還只存在於嘴巴官司上,且都是私下裡酸一句罷了。

  “昨兒瑞珠帶回去的菜餚味雖好,但剛起鍋的時候味兒才是最正。”陳夫人也是下過廚的,當然她的下廚只是動動嘴皮子,自由廚娘動手效勞,“難得又是一個女掌柜,反正我也閒在家裡,不如出來散散心。”

  秋兒立刻道:“原來夫人是想看那位女掌柜了,這有何難,奴婢這就去請女掌柜前來一敘。”

  “不必如此麻煩,來都來了,我還是進店瞧瞧吧。”

  陳夫人來的時候尚早,鋪子裡的食客也不算多。錢貴正向長生顯擺自己以前當街頭混混的資歷,突然見一個穿戴不俗的婦人,立刻堆起了笑容迎了上去:“夫人萬安,不知夫人想吃點兒什麼呢?小店裡新出的那道麻辣豆腐味兒正好,若是夫人不喜吃辣,那玉子豆腐說不定合了夫人的口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