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想想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大明的面積有多大?需要的數量又是多少?工部和少府連燈泡的製造都想分到民間去弄,哪裡又顧得上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一旦將這些東西的製造分流到民間,那麼民間又會產生一批用工熱吧?工錢會上漲吧?百姓手裡的崇禎寶鈔會變得吧?

  民間的錢變得多了,流通的速度也就必然會加快,商品的流通也會隨之加快,隨之而來的就是物價上漲和更加龐大的用工熱。

  除了這些之外,涉及到的方方面面還有很多,比如哪裡該有發電站,線路怎麼鋪才能安全,電該怎麼輸送才能做到最優解,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都需要頭疼。

  已經五十多歲的崇禎皇帝越發覺得這些破事兒讓人鬧心。

  然後大為不爽的崇禎皇帝就不想繼續當這個皇帝了。

  再然後,一臉懵逼的朱慈烺就被崇禎皇帝拎到了乾清宮——憑什麼啊,你不想當這個皇帝了,就準備把我弄上皇位去頭疼這些破事兒?你是不是打算帶著母后和那些妃子跑出去旅遊?

  儘管心裡這麼想著,朱慈烺最終還是沒敢說出口,哪怕朱慈烺心裡明白,這很可能就是事情的真相。

  至於說什麼崇禎皇帝主動退位,讓太子早早登基以熟悉政務之類的說法,朱慈烺打從心底就一萬個不相信。

  然而不管朱慈烺信不信,反正崇禎皇帝自己是信了。

  望著跪在自己身前的朱慈烺,崇禎皇帝沉默了半晌之後才開口道:「朕接手你皇伯父傳給朕的大明時,是一個千瘡百孔搖搖欲墜的大明。朕將大明傳給你的時候,是一個強橫無匹,舉世無敵,百姓安居樂業的大明,軍、政、廠衛,朕都給你,讓你真真正正的做一個大明天子,而不用擔心朕這個太上皇會怎麼樣。朕以後的重心,會放在皇家學院那邊,剩下的路,你要自己走,朕能扶你上馬再送上一程,但是朕卻不能替你做這個皇帝。朕今天之所以告訴你這些,是希望你能記住,有上一任的皇帝扶太子上位,會讓權力的交接少了流血和衝突,這對於大明來說是一個嘗試,朕希望你能延著這條路走下去。」

  朱慈烺俯身拜道:「是,兒臣記住了。」

  點了點頭後,崇禎皇帝又道:「記著,皇帝的利益,是和百姓息息相關的,真正能夠讓你坐穩這個皇位的,不是勛貴大臣,也不是文臣武將,他們是你治理這個天下需要的人手,而不是你統治這個天下的基礎。

  想要江山永固,你最大的基礎就是百姓,百姓安則天下安,百姓亂則天下亂,歷朝歷代,莫不如是。

  想想漢孝景皇帝是如何對待百姓的,想想他的寢陵哪怕是百姓造反了都沒有人侵犯,再想想盛唐是怎麼滅亡的,再想想故宋是如何維持住了三百年的江山。

  這些事情,朕不告訴你具體的答案,皇史宬收集的史書上面都有記載,你跟在朕的身邊處理政務也有接近二十年的時間,該看的你也都看過,該會的你也應該會了。

  實在是沒有學會的那些,就需要你往後慢慢看,慢慢學,做太子和當皇帝是不一樣的。」

  朱慈烺再次俯身拜道:「是,兒臣記下了。」

  再一次沉默了半晌之後,崇禎皇帝才開口道:「人之所以會懼怕皇權,是因為皇權的不受限制,予殺予生,予取予奪,盡乎於皇帝一心。

  越是到了高位,人就會看的越清楚,也就會越發的害怕,害怕自己會成為犧牲品。

  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就會想方設法的來限制皇權,然而皇權本身過大的權力,又會讓人嚮往著皇權。

  所以,才會有那麼多人想要坐到皇位上面來。

  這個問題該如何解決,你自己思考吧,朕會在今年年底頒發禪位詔書,你自己準備好。」

  崇禎皇帝向來是個說話算話的人,基本上說要滅人滿門,就不會放過一條狗。

  所以從第二天開始,崇禎皇帝基本上就不再處理政務,而是將所有的事情都扔給了朱慈烺去處理。

  這是一個很明顯的信號,尤其是大明朝堂上的那些人精,更是看的明明白白。

  遠在英格蘭的張世澤也被拎回了大明,從張之極的手中接過了五軍都督府大都督的位置——張之極的年齡並沒有比崇禎皇帝小到哪兒去,再支撐五軍都督府,基本上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至於文官系統,變化倒不是特別大,畢竟盧象升的身體還算硬朗,再怎麼樣也能再支撐上幾年,到時候首輔大臣怎麼換,估計也是朱慈烺的事情,而不是崇禎皇帝要考慮的事情了。

  當時間到了崇禎三十七年年底的時候,崇禎皇帝就直截了當的頒發了退位詔書,連乾清宮都讓給了朱慈烺,自己則是帶著一眾大小老婆們跑到了皇家學院附近住了下來。

  朱慈烺顯然也對崇禎皇帝所說的那番話仔細琢磨了一番,最後得出來一個結論——想要讓人們不害怕皇權,最好的辦法就是把皇權關在籠子裡。

  登基之後的朱慈烺頒發的第一份詔書,就是限制了皇權。

  主生,不主死。

  死刑依舊沒有廢除,只是類似於廢除了皇帝可以隨意殺人的條例,而將判決和執行死刑的權力交給了法司,也就是大理寺,刑部,都察院。

  皇權則是保留了特赦的權利。

  當然,朱慈烺也沒有蠢到將所有的後路全部都堵死,而是特意留下了幾條。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