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們現在的條件總算比在地球兩極探險和捕鯨的人要好。那些人在茫茫冰原上往往找不到陸地可以落腳,無法在地底下挖一個可以禦寒的場所。他們或是呆在船上,或是用木板和冰塊在冰面上蓋一間簡易的房屋,所以那禦寒的條件就差多了。

  塞爾瓦達克等人則不同,他們是在陸地上。他們可以在這裡挖百把米深的洞穴,然後住到裡面。那時,任憑地面上氣溫表的水銀柱如何無情地下降,他們仍可安然無恙。

  於是,挖地洞的工作便開始了。讀者想必記得,石屋裡本來就存放著一些鐵杴、鎬頭和鶴嘴鋤,所以工具是不缺乏的。西班牙人和俄國水手在本一佐夫的監督下,幹得十分起勁。

  可是開挖不久,麻煩就來了。

  這個地洞選在石屋右邊的一個小山包上。第一天,進展十分順利。可是挖下去兩三米深後,地層忽然變得無比堅硬,無論用什麼工具也無濟於事。

  本一佐夫將這一情況報告了塞爾瓦達克上尉和鐵馬什夫伯爵,他們趕來看了看,認出這種地層構造同加利亞海岸和海底的構造完全一樣。顯然,整個加利亞地殼都是由這種物質構成的。要想繼續深挖是不可能了。這種物質比花崗岩還要堅硬,非通常炸藥所能炸開,恐怕只有使用硝化甘油炸藥才能解決問題。

  “天啊!這究竟是一種什麼岩石呢?”塞爾瓦達克叫道,“我們這個星球,既然是從地球上分離出來的碎塊,怎麼會具有這種莫名其妙的岩石呢?”

  “這真是一個無法解開的謎。”鐵馬什夫伯爵說。“可是我們要是挖不成地洞的話,很快就會活活凍死。”

  確實,如果那張紙條提供的數字準確無誤,如果按照力學規律,加利亞這一時期來同太陽的距離一直在不斷加大,那麼它同太陽的距離現在應該為四億公里,這個距離約等於地球的遠目點到太陽的三倍。在這樣的距離下,太陽傳到加利亞來的光和熱已經減少到什麼程度,是可想而知了。誠然。由於加利亞的自轉軸同其軌道平面有90°的夾角,太陽從未離開過赤道地區。而古爾比島正位於零度的緯度上,從太陽上得到光和熱也最多,使得島上的氣候可說是四季常夏。可是,隨著加利亞逐漸遠離太陽,它的這種得天獨厚的地位也就慢慢消失了,氣溫一直在無情地下降。近海地帶的海水已開始給冰,小尼娜看了十分高興。過不了多少時日,整個大海就會封凍的。

  氣溫很快就會下降到—60℃以下,沒有一個適當的住所,他們是別想活命的。現在的氣溫剛剛降到—6℃左右,石屋裡的溫度就難以保持了,雖然在火爐里燒了許多木柴,但也不見得暖和多少。因此,指望靠木柴取暖是根本不可能的,必須想個萬全之計來度過那漫長的嚴冬。可以想像,不久之後,連氣溫表里的水銀柱或酒精也會凝結的!

  至於多布里納號和漢沙號,我們已經說過,這兩艘船無法抵禦這種奇寒,根本甭想往到那裡面去過冬。何況當船身附近逐漸積累起龐大的冰塊時,天曉得將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

  要是塞爾瓦達克和鐵馬什夫伯爵意志薄弱的話,這時候是很容易灰心失望的。地底下既然如此堅硬,無法繼續深挖,眼看這一條路已經堵死。除此之外,還會有什麼更好的辦法呢?

  可是情況非常緊迫。日輪已變得越來越小。正午,當太陽從天頂經過時,直射下來的陽光照在人身上,還有點暖意洋洋,但一到夜晚,就寒氣襲人了。

  塞爾瓦達克上尉和鐵馬什夫伯爵跨上兩匹駿馬,在島上兜了一圈,想找一個避寒的理想之所。但毫無結果。他們在好幾個地方挖了挖,但只要挖下去一兩米深,總會碰到那堅硬無比的岩石。看來只好打消在地下過冬的念頭了。

  大家於是決定想盡一切辦法,就在石屋裡過冬。塞爾瓦達克立即命令大家把島上的樹木,不管是干是濕,全部砍倒備用。

  但他們心裡很清楚,這一點木柴豈能頂用?過不了幾天就會燒光的。塞爾瓦達克心焦如焚,但外表仍十分鎮靜。

  他整天在島上轉來轉去,為想不出一個萬全之計而苦惱萬分。

  一天,他向本一佐夫問道:

  “喂,你有沒有想到什麼好主意?”

  “沒有,上尉。”他的勤務兵管道。但隨後他又補充一句:

  “要是在蒙馬特就好了,那裡的山洞多的是。”

  “蠢貨!”塞爾瓦達克說。“要是在蒙馬特,那就不需要挖什麼地洞了。”

  可是,正當他們一籌莫展,想不出任何辦法來對付那令人談虎色變的嚴寒時,大自然卻向他們提供了一個得天獨厚的場所。情況是這樣的:

  三月十日,二副普羅科普和上尉塞爾瓦達克到島的西南端主看了看。他們一面走,一面聊天,談論這裡將來會冷成什麼樣子。他們的談話十分熱烈,對於如何防止這種奇寒,見解不一。一個主張繼續尋找適合的地方挖地洞,一個想在石屋裡採取一種新的辦法取暖。這第二種意見是普羅科普提出的。他正在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塞爾瓦達克,可是沒講幾句,便忽然打住了。他這時正面向南站著,只見他用手揉了揉眼睛,全神貫注地向那邊看著。

  “不!我絕沒有看錯!”他自言自語道。“那邊確有一堆火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