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為了到達歐洲,多布里納號如今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從西邊去尋找地中海的北部海岸。

  2月16日,他們又踏上了新的歷程。但天公好象是故意同他們作對,海面上颳起了猛烈的風暴。只有二百來噸的多布里納號隨時有傾覆的危險。

  普羅科普二副心中十分擔憂。他早已下令降下了風帆,放倒了桅杆,開足馬力同風浪搏鬥,但仍無濟於事。洶湧澎湃的波濤把多布里納號忽而高高托起,忽而推進巨大的波谷。螺旋槳往往離開了水面,在那裡打空轉,無法發揮作用。人們雖然把機器開到了最大限度,但也抵擋不住那巨大的風浪。

  哪兒也沒有可以避風的港口。海岸上到處是懸崖峭壁,沒有任何地方可以停靠。普羅科普作了最壞的打算,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只好讓多布里納號強行靠岸。可是,即使他們能在這寸步難行的海岸上登陸,他們的處境又將如何呢?海岸上滿目荒涼,毫無生機,他們的糧食一旦告罄,又將何以為生?海岸那邊,會不會有一番別有洞天的新天地,希望十分渺茫。

  他們齊心協力,勇敢、沉著地同風浪搏鬥。水手們對於二副的指揮全都堅信不移。發動機因為工作過度,面臨著熄火的危險。螺旋槳已不起任何作用。為了對付風暴而設計的船首三角帆現在也無法掛起,因為一旦掛起就會被颶風撕碎。船失去了控制,被風浪推向海岸。

  情況萬分危急,大家都站在甲板上。海岸已近在咫尺,多布里納號正迅速向岸邊衝去,沒有任何辦法可以阻止。

  “老爺,”普羅科普二副向鐵馬什夫伯爵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無法阻止多布里納號向岸上衝去。”

  “你是否盡了一切努力了”伯爵沉著地問道.

  “什麼辦法都用盡了。”普羅科普答道。“一小時後,我們這艘船就會在海岸上撞得粉碎。”

  “只好等待上帝來拯救我們了!”伯爵大聲地說。

  “上帝只有讓這些懸崖峭壁給我們讓出一條路來,我們才能得救。”

  “願萬能的上帝保佑我們。”伯爵說,一面脫下帽,虔誠地禱告起來。

  其他人也跟著脫下帽,默默地禱告。

  普羅科普眼見一場大難勢在難免,只得採取各項措施,使損失減少到最小程度。他還想到,必須使能倖存下來的人不至於在這塊不毛之地上活活餓死,所以讓人們把一箱箱糧食和一桶桶淡水搬到甲板上,用繩索和一些空水桶捆在一起,使之在船撞沉之後漂浮在水面上。總之,他採取了一個在海上生活了多年的人所能採取的一切措施。

  他對多布里納號能否得救,已不抱任何希望。這一眼望不到頭的懸崖峭壁,宛如一堵厚厚的石牆,沒有一點地方可供多布里納號躲避一下。多布里納號現在要想得救只有一種可能:要麼是風向突然改變,使之漂流到大海上去,要麼是如普羅科普所說,海岸上出現奇蹟,給它讓出一條路來。

  但風向始終未變,看來也不會改變。

  多布里納號現在離海岸只有一海里了。岸邊的岩石看去已變得越來越高大,簡直象是正在同他們撲來一樣。轉眼之間,離海岸只有六百米了。生死關頭已經來到!

  “永別了,伯爵。”塞爾瓦達克把手伸向鐵馬什夫,向他說道。

  “上帝在向我們招手了,上尉。”伯爵指了指天說道。

  一個巨大的浪頭裝來,多布里納號被高高托起,眼見就要向懸崖上直撞過去。

  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突起傳來了一陣尖叫聲:

  “快!夥計們,快把大三角帆和船首三角帆升起來!右舵!”

  這是普羅科普,他正站在船首,向水手們發布命令。命令來得很突然,但大家很快便用他的意思辦了。隨後,他又快步跑到船尾去親自掌舵。

  他這是在幹什麼呢?顯然,他在給多布里納號駁正航向。

  “當心!”他又叫道。“注意各帆的右下角。”

  多布里納號上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歡呼聲……

  海岸上出現了一條十來米寬的縫隙,縫隙兩邊是高聳入雲的石壁。真是天無絕人之路。這即使不是一條水道,那也是一個求之不得的避風港,多布里納號於是在普羅科普的沉著指撐下,藉助風力,迅速開了進去……

  第十三章 兩位英國軍官

  “我可要吃你的象了。”莫爾菲准將說。經過兩天的猶豫和考慮,他終於決定走這一步棋。

  “你吃吧,不讓你吃也不行了。”全神貫注在棋盤上的奧利方少校說。

  這一天是2月17日上午。經過一天的深思熟慮後,奧利方少校才想出了一步棋對付莫爾菲准將。

  這盤棋開局已經四個月,但雙方才走了二十步。著名的西洋棋大師菲利多認為,不會使用小卒子——即所謂“象棋的靈魂”——的人,算不上一位高明的棋手。准將和少校都非常欣賞這一見解,所以對於每一個子必經過長時間認真的考慮才去挪動,決不漫無目的地亂走。

  他們兩人都是英國軍官。命運使他們在這個遠離祖國的地方成了以象棋消磨時日的棋友。他們倆都是四十歲左右,棕色的頭髮。滿臉的絡腮鬍子,一直長到耳根,十分就入。他們長年穿著軍服,性格十分冷靜。他們為自己是英國人而感到無比榮耀,排外心理相當強烈,認為他們這些盎格魯一薩克遜人是特殊材料製成的。總之,他們對於自己的國家有著盲目的崇拜。因此,無論走到哪裡,即使到了遠高英國兒千公里的地方,他們也始終是那樣孤芳自賞,旁若無人。他們隨時準備著把一切地方都變為英國的殖民地。如果有可能,他們也打算到月亮上去開發殖民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