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
“張文英吧?”
“是的是的,”對方回答,又問,“從北京回來啦?”
“嗯。”
“怎麼樣?事情……辦得還順利嗎?”
“順利。”他依舊冷冷地回答。
“噢?簽證拿下來啦?”
“嗯。”
“恭喜恭喜!”對方沒有理會他的冷淡,笑嘻嘻地問,“這麼說──就要遠走高飛啦?”
“如果……”再一次抓起那些藥吞了下去,他說,“那件事……能儘快了結的話。”
“一點問題都沒有,不然為什麼給你打電話呀。怎麼樣,我們見一面?”
“什麼時候?”他問。
“你看中午好不好?”張文英熱情地說,“凱悅對面新開了家館子,‘生吃牛肉’做得蠻不錯,一起去那裡吃個飯吧?”
“不必……了,”努力地止住再次襲來的一陣噁心,趙鄂說,“很抱歉我這會兒有點兒……要是方便,下午三點半,我在利順德大堂酒吧等你。”
“好的!”張文英爽快回答,“就這麼說定了。”
那個叫張文英的上海畫商是準時到達利順德大飯店的。他是個五十歲左右的中年男子,身材瘦小,一張典型的南方人的面孔,皮膚細膩的臉頰上泛著一股近似心臟病患者的紅潤,閃閃發光的禿頂周圍,是一圈兒精心梳理的稀疏軟發。走進酒吧時,他看見自己熟悉的青年畫家已經坐在了那裡,就連忙奔了過去。
剛一落座,他便上下打量他的老朋友。順著他的目光,你會看到那個碩高的漂亮年輕人此刻的裝束與在本故事出場時完全不同,徹底是兩種截然相反的風格──上身穿了件帶有一幅表情怪異的畢卡索大頭像的黑色短袖圓領T恤,下身是一條鮮艷奪目的黃綠相間方格褲子,赤裸的雙腳上套著兩隻一看就知道是義大利生產的棕紅色皮涼鞋,纖細得如女人般的兩隻手腕上,一邊是一隻白中透綠的翡翠手鐲,另一邊是三四串顏色、質地、大小各不相同的珠子。
“唔,這身打扮……才像一個真正的藝術家!”
微微詫異之後,那位畫商點點頭,用一種近乎長輩的口吻讚許道。
要是我沒說錯的話,無論是看電影還是讀小說,你一定有過這樣的情形──因為一些你已經知道但故事裡的人尚且不曉的事兒,常常會不由自主地為他(或者她)著急。譬如說一個孩子在放學途中被一輛大卡車撞飛了,像一攤棉花似的躺在幾十米開外的便道上,而那孩子不知情的父母卻還在農貿市場裡為1斤茄子或2斤扁豆一毛兩毛地與一個賣菜的攤販討價還價……
所以我認為──當你看到那天下午這位趙老兄在他的孿生手足悲慘地蒙難之後,依舊這般模樣兒,舒舒服服地坐在那家五星飯店裡安然地與那個畫商喝著朗姆酒時,少不了會有那種感覺。
一番寒暄後,二人進入了正題。
“這是……那件大作的款子……”說話間,畫商把一張現金支票遞給對面奇裝異服的年輕畫家,滿意地在他那雙大眼睛裡看到一絲驚詫。“怎麼樣,現在不生氣了吧?”
“就算是吧。”年輕畫家微笑著回答,跟著反問自己的經紀人,“不過我想,你一定沒有忘記留下屬於自己的那一部分吧?”
“那是當然。”看著趙鄂把支票收進一隻款式新潮的黑色皮包,畫商得意地說,“……之所以阿拉先斬後奏,實在是這種機會千載難逢,你這輩子很難再碰到這麼賞識你的人啦!”
“這位……是幹什麼的?”呷了一口洋酒,壓了壓腸胃裡的不適,趙鄂漫不經心地問,隨即在椅子裡轉過身,抬手撫摸著旁邊一隻巨大的花瓶。
“大企業家!”張文英認真地回答。拿起菸灰缸里的一隻印有酒店招牌的一次性打火機,他用那種聲調高低落差很大的上海腔接著說,“是──生產這個東西的!這位大企業家是溫州人,是阿拉媽媽的一個遠房親戚……別看這個東西小小的,值不了幾個錢,卻行銷全世界,可是不得了!據阿拉媽媽這位遠房親戚講──他曾經在一個美國電影裡看到一個藍眼睛的女孩子點香菸的時候,手裡拿著的竟然是他開發的一款產品!”
覺出眼前的這位畫家並沒有認真聽自己說話,上海畫商一時感到掃興,但忽然又想起了什麼;“噢!差一點忘了──還有一個好消息告訴你!”
“什麼好消息?”凝視著花瓶上的一個古代仕女,畫家心不在焉地問。
“這位企業家──就是阿拉媽媽的這個遠房親戚講,他打算買下你的全部作品!”
“啊?”這一下,畫家吃驚不小。
“而且,”上海人得意地說,“他還把價錢的事情全權交給了阿拉……你看,這不就好辦了嘛!”
“噢?……這是真的?”
“只是……”掏出一張照片遞給他後,畫商繼續說,“這位熱愛藝術的大企業家還有一個小小要求,但卻是先決條件,當然對你來說不過是小菜一碟──他希望你能給他畫一幅肖像。他說了,酬金由你定,只要畫得好,讓他滿意,花多少錢他不在乎;他還說———如果這張照片不行,他可以派人來專門接你飛去溫州,住豪華酒店,往返乘坐一等艙,我想這樣的好事情,你一定不會拒絕吧?”
“是的是的,”對方回答,又問,“從北京回來啦?”
“嗯。”
“怎麼樣?事情……辦得還順利嗎?”
“順利。”他依舊冷冷地回答。
“噢?簽證拿下來啦?”
“嗯。”
“恭喜恭喜!”對方沒有理會他的冷淡,笑嘻嘻地問,“這麼說──就要遠走高飛啦?”
“如果……”再一次抓起那些藥吞了下去,他說,“那件事……能儘快了結的話。”
“一點問題都沒有,不然為什麼給你打電話呀。怎麼樣,我們見一面?”
“什麼時候?”他問。
“你看中午好不好?”張文英熱情地說,“凱悅對面新開了家館子,‘生吃牛肉’做得蠻不錯,一起去那裡吃個飯吧?”
“不必……了,”努力地止住再次襲來的一陣噁心,趙鄂說,“很抱歉我這會兒有點兒……要是方便,下午三點半,我在利順德大堂酒吧等你。”
“好的!”張文英爽快回答,“就這麼說定了。”
那個叫張文英的上海畫商是準時到達利順德大飯店的。他是個五十歲左右的中年男子,身材瘦小,一張典型的南方人的面孔,皮膚細膩的臉頰上泛著一股近似心臟病患者的紅潤,閃閃發光的禿頂周圍,是一圈兒精心梳理的稀疏軟發。走進酒吧時,他看見自己熟悉的青年畫家已經坐在了那裡,就連忙奔了過去。
剛一落座,他便上下打量他的老朋友。順著他的目光,你會看到那個碩高的漂亮年輕人此刻的裝束與在本故事出場時完全不同,徹底是兩種截然相反的風格──上身穿了件帶有一幅表情怪異的畢卡索大頭像的黑色短袖圓領T恤,下身是一條鮮艷奪目的黃綠相間方格褲子,赤裸的雙腳上套著兩隻一看就知道是義大利生產的棕紅色皮涼鞋,纖細得如女人般的兩隻手腕上,一邊是一隻白中透綠的翡翠手鐲,另一邊是三四串顏色、質地、大小各不相同的珠子。
“唔,這身打扮……才像一個真正的藝術家!”
微微詫異之後,那位畫商點點頭,用一種近乎長輩的口吻讚許道。
要是我沒說錯的話,無論是看電影還是讀小說,你一定有過這樣的情形──因為一些你已經知道但故事裡的人尚且不曉的事兒,常常會不由自主地為他(或者她)著急。譬如說一個孩子在放學途中被一輛大卡車撞飛了,像一攤棉花似的躺在幾十米開外的便道上,而那孩子不知情的父母卻還在農貿市場裡為1斤茄子或2斤扁豆一毛兩毛地與一個賣菜的攤販討價還價……
所以我認為──當你看到那天下午這位趙老兄在他的孿生手足悲慘地蒙難之後,依舊這般模樣兒,舒舒服服地坐在那家五星飯店裡安然地與那個畫商喝著朗姆酒時,少不了會有那種感覺。
一番寒暄後,二人進入了正題。
“這是……那件大作的款子……”說話間,畫商把一張現金支票遞給對面奇裝異服的年輕畫家,滿意地在他那雙大眼睛裡看到一絲驚詫。“怎麼樣,現在不生氣了吧?”
“就算是吧。”年輕畫家微笑著回答,跟著反問自己的經紀人,“不過我想,你一定沒有忘記留下屬於自己的那一部分吧?”
“那是當然。”看著趙鄂把支票收進一隻款式新潮的黑色皮包,畫商得意地說,“……之所以阿拉先斬後奏,實在是這種機會千載難逢,你這輩子很難再碰到這麼賞識你的人啦!”
“這位……是幹什麼的?”呷了一口洋酒,壓了壓腸胃裡的不適,趙鄂漫不經心地問,隨即在椅子裡轉過身,抬手撫摸著旁邊一隻巨大的花瓶。
“大企業家!”張文英認真地回答。拿起菸灰缸里的一隻印有酒店招牌的一次性打火機,他用那種聲調高低落差很大的上海腔接著說,“是──生產這個東西的!這位大企業家是溫州人,是阿拉媽媽的一個遠房親戚……別看這個東西小小的,值不了幾個錢,卻行銷全世界,可是不得了!據阿拉媽媽這位遠房親戚講──他曾經在一個美國電影裡看到一個藍眼睛的女孩子點香菸的時候,手裡拿著的竟然是他開發的一款產品!”
覺出眼前的這位畫家並沒有認真聽自己說話,上海畫商一時感到掃興,但忽然又想起了什麼;“噢!差一點忘了──還有一個好消息告訴你!”
“什麼好消息?”凝視著花瓶上的一個古代仕女,畫家心不在焉地問。
“這位企業家──就是阿拉媽媽的這個遠房親戚講,他打算買下你的全部作品!”
“啊?”這一下,畫家吃驚不小。
“而且,”上海人得意地說,“他還把價錢的事情全權交給了阿拉……你看,這不就好辦了嘛!”
“噢?……這是真的?”
“只是……”掏出一張照片遞給他後,畫商繼續說,“這位熱愛藝術的大企業家還有一個小小要求,但卻是先決條件,當然對你來說不過是小菜一碟──他希望你能給他畫一幅肖像。他說了,酬金由你定,只要畫得好,讓他滿意,花多少錢他不在乎;他還說———如果這張照片不行,他可以派人來專門接你飛去溫州,住豪華酒店,往返乘坐一等艙,我想這樣的好事情,你一定不會拒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