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些人均穿著茵南城鑲藍臘染之獨特服飾,應當是茵南城的百姓。”侍衛答道。

  “這些人,這些人,怎麼會知道城門在哪裡?”碧珠大奇。

  流霜語含諷刺,雖然手足被縛,但嘴中卻不饒人:“哈哈,你這個蠢丫頭,跟著我這個聰明姐姐這許多年,在這城中住了兩個多月,怎麼不見絲毫進益?既然有人能敲響我與何品秋都不知的鐘,那麼打開這別院之門又有何奇怪,何況這別院的門本身並不隱蔽,若將我姐姐換作你,不用三天便可找到!”

  何品秋精神一震,說道:“我知道是誰了!”笑容溢上了她的面龐,對微雨道:“你們現在可有麻煩了!”

  “報--”一聲長長的唱喏,又一名侍衛上來報導:“事情不對,外面湧入城中之人成千上萬,個個面容悲戚,有的頭上還戴有白色孝巾,如喪考妣,已愈來愈逼近這裡了!”

  微雨心念一動,對老孫頭道:“快,將皇后的屍身扶起來,移到右邊的亭子裡去!”

  老孫頭不明所以,但唯微雨之命是從,上前將皇后的屍身抱起,進入了花木林旁邊的一個亭子。

  這個亭子,本是個水榭小亭,依傍著那蔚波湖而建,與賞花廳相望,上繪蘇式彩畫,下帶坐凳欄杆,一條約二十餘步的長廊將亭子與花木林相連。

  看見老孫頭已進入亭中,微雨乃回頭對流霜道:“現下的一切,便全倚靠你了!”

  二十三 以假亂真

  何品秋已大聲喝道:“流霜,萬萬不可聽她的!”

  微雨盈盈一笑,走到流霜身側,附耳向她說了兩句話,只見流霜神情大異,面上儘是狐疑之色,微雨又附耳說了一句話,流霜神色略轉平和,低頭沉思片刻,眼光直視微雨,肯定的點了點頭。

  何品秋大為氣餒,雖然手腳被縛,仍是不忘勸阻:“流霜,你莫要忘了我們之間的盟約,千萬莫上當!”

  微雨已親手解掉流霜身上的繩索,流霜漠然一笑,對何品秋道:“我們之間的盟約,不過是相互利用,我要報仇,你要財寶而已。如今你們想作魚死網破之爭,我可不能陪同。我已有新的同盟,以報大仇,就別怪我棄你了!”

  老孫頭已從小亭里迴轉,急急的對微雨道:“時間來不及了,如何謀劃還請姑娘示下!”說畢,手一招,兩個如狼似虎的侍衛撲上來,用一塊布巾將何品秋的嘴巴堵住,又老鷹捉小雞一般將她推入花木林中,如此,極難發現花木林中藏了一個人。微雨對程平儒、巴荷道:“二位在此也極為不便,不如藏身花木林中一時,可否?”程平儒二人多少明白她一些意思,自行躲藏去了。

  微雨帶同流霜、碧珠、老孫頭匆匆進行小亭中。老孫頭依言將皇后屍身立起,側面放置於小亭靠欄杆的石凳處,做成皇后背向長廊倚靠欄杆休憩之狀,好在皇后被流霜所刺乃瞬息斃命,流血不多,小亭及皇后的衣裳上未留下什麼血跡。流霜再籠起面紗,緊靠皇后背向而立,碧珠、微雨左右兩側作隨待。微雨對老孫頭速速的耳語交待一番,仍令他回至花木林中。

  剛剛布置完畢,聽得一陣嘈雜吵鬧之聲紛紛揚揚傳來。微雨抬眼一看,果然一群身著城鑲藍臘染的人進入了花木林,高矮胖瘦、老少婦嬬皆有,人人面有肅穆之色,雖然人數眾多、口舌紛雜,但列隊而行,極有規則。當先一人,是一名六十上下的老者,方臉寬頜,面上線條剛毅,雙目精光奪人,別有一番威勢。他與其他人眾穿著服裝樣式雖然相似,但衣裳用料是最上等的雲間布,做工精良考究,竟不遜於皇帝皇后的朝服,微雨倒抽一口涼氣,已明白此人是誰了。

  那領頭一人掃眼一看,已認準老孫頭是在場侍衛的首領,斜瞥老孫頭一下,不拿正眼看他:“我等聞得別院喪鐘報警,道是皇后駕崩,可有此事?”

  老孫頭頭一揚:“那有此事,定是有人作怪,皇后娘娘正在小亭中休息呢!”用手一指那水榭小亭,並湊近一步,抱拳問來人:“不知閣下如何稱呼,屬下好向皇后娘娘通報!”

  旁邊已有隨同那領頭之人的喝道:“真是有眼不識泰山,這位便是當今皇后娘娘的父親大人、我們茵南城第一士族的茵火龍茵族長!”

  老孫頭忙一揖到地:“原來是國丈大人,屬下得罪之處,還請見諒!”

  茵火龍將袖襟狠狠向下一揮:“不必了,我要見皇后!”說畢,便直接向小亭內走去。

  “哎,不可!”老孫頭當前一步,擋住了茵火龍的步伐:“皇后娘娘正在休息,任何人不能前去打擾。”

  茵火龍怒斥道:“我是她親生爹爹,多年不見,有什麼打擾不打擾的,快讓我進去!”說到這裡,話語猶疑,以懷疑的目光上下打量老孫頭一番,老孫頭被他銳利的眼神掃得心驚膽戰,還好把持住自己,面色正常。茵火龍道:“莫非,你們真的將皇后娘娘謀害了。你們是內庭侍衛,受皇太后那老女人節制的,早聽說那老女人不滿我家如夢,若如夢有甚麼三長兩短,哼哼,我茵南城十萬將士可不是吃素的,不僅要讓你們這干人人頭落地,還得殺上京城,向當今皇上討個說法!”

  “父親,您在說什麼呢,看吵得什麼樣了!”一串清朗而又微帶嗔怪的聲音從水榭小亭傳了過來。茵火龍聽得真切,這是自己的親生女兒、當今皇后茵如夢的聲音,不禁喜形於色,大聲回答道:“啊,我的寶貝女兒,你果真沒有事,可急煞痛煞老夫了,還帶了這許多鄉民族人,為你奔喪來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