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幾個概念都是佛洛依德提出來的。用純粹的理論來解釋很難讓人明白,咱們舉個例子吧。所謂‘本我’就是人最原始的欲望,這些最原始的東西雖然有很多我們自己都不知道也沒有被任何形式表現出來,但是他並沒有死,他只是被看守起來了,我們可以把他看成是一個人心靈的罪犯。而‘自我’就是那罪犯的看守了,他防範著‘本我’出來搗亂,影響整個環境。或者可以這樣說。。。人的潛意識其實就是那罪犯的牢籠,‘本我’在潛意識裡被‘自我’看護著。而‘超我’就是我們的外在表現了,他更多的是體現為理智,是經過訓練和偽裝的。我們就是帶著這個‘超我’的面具活在社會中的。”

  “我們都帶著。。。面具。”雖然高老師的解釋很透徹,但是我一時還是沒轉過來,我還需要自己再分析。

  “就算這這層‘超我’的面具其實也有很多種,我們隨時換著不同的面具生活。上班的時候一種,回家又是一種,見到你是一種面具,見另一個人又是一種面具。這就榮格提出的所謂‘人格面具’的意思。”

  “‘人格面具’。。。那麼‘本我’什麼時候能被釋放出來呢?”

  “這個問題我想是一直困惑著心理學家的大問題了。我們所謂的一時衝動,其實就是一種釋放。很多罪犯都是因為一時衝動而犯罪的,這種暴力型的犯人有個專門的稱呼叫‘強壯的嬰兒’,也就是說他們都是從本能出發,想得到某種需要或者快感而不去思考後果而犯罪。”

  “那麼高先生,我想請問您,您說帶上這樣真實的面具。。。”我顛了顛手裡的面具,它又向我做了一個讓人厭惡的鬼臉。“帶上這樣的面具反而會釋放,是不是會釋放出‘本我’呢?”

  “應該說是不會的,但是帶上之後可以讓‘自我’放鬆警惕。帶上面具之後,沒有人會知道你是誰,也沒人能看出你的表情,也就是說它罩住了你多年培養起來的‘人格面具’,這時候,人會感覺到放鬆和安全感,或者可以做一些平時不敢做的事情。在一本叫《蠅王》的小說中描寫,一群孩子流落到一個島上,開始的時候他們按照他們知道的經驗建築自己的社會,後來因為沒有強大的法律,道德和宗教,‘社會’秩序終於崩塌了,他們按照本能去生活,互相攻擊獵殺,但是即便如此,他們那不成熟的人格面具也沒有完全泯滅,這樣他們把戀都用鮮血來覆蓋了,用鮮血的面具覆蓋了‘超我’的面具,這就是釋放了‘本我’。再比如在日本,前些年就在學生中間有一股面具風潮,大家都帶著面具上學出入,結果暴力事件也隨之增加了很多。這就是內心潛在的一些東西被釋放了出來,我所說的面具釋放,就是指這個意思。”

  “那麼我要是帶上這張面具,會釋放出什麼來呢?”

  “這就很難說了,每個人被壓抑的‘本我’都不相同,索求也不一樣。但是絕大部分人即使帶上了這種面具,也不會讓‘自我’放鬆警惕的。因為經驗告訴我們,做很多禁忌的事情都會有懲罰的。”

  “我。。。我。。。”咬了咬牙,我決定還是說出一些東西,雖然我知道很危險,但是我不能再揣著疑團走出這個會議室。“我最近。。。偶爾會夢遊,在夢遊中。。。我會擦桌子什麼的。是不是因為這張面具呢?”

  “夢確實是一種潛意識的釋放。在潛意識裡面不只有‘本我’還有一些不想被我們提起的記憶,我們強迫自己忘掉的記憶。比如小女孩兒在小時候被迫接受性騷擾,這樣的不快經歷對於她來講就是一場噩夢,她會強迫自己忘記這些事情,就會把記憶放到潛意識裡。但是由於記憶並沒有消失,偶爾就會在夢中出現。而由於自我形成的自我保護意識很強,這些釋放往往也是帶著面具出現在夢中的。比如女性夢中的塔,男性夢中柔軟的水,都很可能代表異性的生殖器只類的。這樣的東西和‘超我’形成的道德衝突,所以我們的夢也就帶了一個面具。夢遊屬於急性的意識障礙,也就是潛意識偶爾出了點問題,他所表現的動作很可能是無意識的,或者是潛意識裡的‘本我’欲求,再或者是已經被您努力遺忘的過去。。。”

  “我小時候沒有擦桌子的習慣呀?”我努力的回憶小時候的事情,沒有一件可以和擦桌子聯繫的起來。

  “那是很原始的記憶了,不一定可以想的起來的,再說,夢也是帶面具的。”高老師微笑的對我說,好象在鼓勵我多說一些症狀,可我知道,我已經把能說的都說出來了。。。還有很多事情是我根本不能想像的,是的,他說對了,此刻面具在我手裡,而我心理還是帶著面具的,這層面具在此刻控制著我,保護我不受到懲罰。

  “我想再問您最後一個問題,愛一個人會愛到想殺死對方的程度嗎?”我終於問出了這個我所能問的最關鍵的問題。

  “愛。。。愛本身是性的升華,或者說是性的面具。您先別否認我,聽我說完我的理解。戀愛中情侶在愛的過程中,渴望完全的占有,出發點可能是性的吸引,身體的占有之後還要達到精神的占有。而這可以說是人類所有思想中最極端最自私的情感了。所謂愛對方其實是自戀或者說是愛的極端表現,在愛情中,看對方什麼都是美的,那是因為迷戀於自己內心的感受。如果雙方都這樣感受對方,這當然是最美的愛情,但是很多時候卻不是這樣的。人在愛中不斷的升級自己的欲望,占有身體,占有情感也許最後會導致占有生命。在‘本我’中,我們提到過‘生的本能’與之相對應的是‘死的本能’,那是一種破壞欲望。在現實中很多學識,修養很高的人也許也會殺人,並且還升華為所謂‘死的藝術’,這就是破壞欲在起作用。所以在愛情占有到了一定程度之後,也許會有殺死對方的‘本我’意識。”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