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頁
“元明,你搞什麼啊?要把人擔心死了!”老李一接電話就著急地說道。
“沒什麼,昨天遇到點事情,耽誤了。”
“什麼事情讓你一晚上不接電話啊?”老李繼續追問。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追問,我停頓了一兩秒,然後迅速作答:“後來發現沒什麼,家裡人給我打電話說出了點急事就忘了回你電話了。”這個藉口讓我自己都覺得有些彆扭,但是我真的沒辦法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想出一個更為合理的解釋。
“這什麼跟什麼啊!我一晚上可是給你打了好幾個電話。”顯然老李不吃我這套。
“家裡老人不舒服,手機落在車上,剛才才看到你打過電話。”我裝作不好意思地說。
“哦,家裡人現在好嗎?”
“沒什麼,就是老年人常犯的毛病。”
“好吧,那我先忙了,拜。”想必他還在警察局處理江瀚的案件。
電話掛了之後,我對江瀚說:“這下你可滿意了?”
“我們現在要經過你家,確定沒人後,就去你那裡。”江瀚沒有理會我,只是冷冷地補充道。
江瀚說要去我家。首先可以確定的是,他肯定已經去過那兒,綁架我是一早就計劃好的事情,而且計劃得比我想像中的周密。其次,因為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江瀚才讓我打電話報平安,這樣再去我家才不會遭到警察的搜尋。
“你去我家準備拿什麼,你不是要找我幫忙嗎?”
“你那麼聰明難道不明白嗎?”他反問。
我本來想說些什麼反駁他,但是腦子馬上冷靜下來,思考著家裡到底有些什麼重要的線索。難道是左撇子與右撇子的區別,還是羅琳家遺留的記事本?這兩樣東西都是破案的關鍵。如今江瀚要到我家裡去,難道是他已經發現了些什麼?現在的我不能隨意回答他的反問。因為,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他什麼都還不知道,只是虛張聲勢。
“我不明白。”我停頓半秒後回道。
“這麼說吧,我知道你會去找羅琳的車,所以一直在等你。”江瀚說完,將車變道,往我熟悉的方向駛去。
“怎麼說?”
“羅琳一出事,我就第一時間回到餐廳停車場找到了車子,因為我要確保重要的東西不能丟失。”
“什麼東西?”我焦急地問。
“等到了你家,再詳細跟你說。”
到底是什麼呢?我嘗試繼續接上昨天晚上的思路。至少現在肯定,羅琳的車鑰匙之所以不見了,是因為落在江瀚手上。是羅琳給他的,還是他殺死羅琳時取走的?如果是江瀚殺人後拿了鑰匙,之前所有的線索似乎可以聯繫起來:新的人格導致左右腦調換,導致殺人手法出現了差異;人格的不穩定切換,讓證據遺漏;殺了羅琳後但留下了些重要的證據,所以找到我,然後毀掉一切證據。但還有一點說不通,既然他也不能確定是否自己的另一個人格殺人,那麼要去我家裡毀滅證據,到底是江瀚哪一個人格的本意?頭疼欲裂的我連正常的思考都有些困難,何況是這等複雜的推敲。
“你是如何拿到車鑰匙的?”我邊問邊觀察江瀚,看看他還是不是剛才向我求助的那個人。
“靳博士,這個問題實在是問得好!”江瀚突然這麼說,讓我有些意外。
“難道你知道我會這麼問?”我有些不解。
“不是我知不知道的問題,而是一種必然性,正如你會找到羅琳的車子,也正如只有你一個人發現車子在哪兒。我更願意相信這種必然性是羅琳所留下的不滅的證據。”江瀚運籌帷幄般的話語,仿佛在暗示我,眼前的他已經不是剛才那個迷茫困惑、痛苦不堪的他。
“你還是剛才那個江瀚嗎?”我猶豫了一會兒後說道。
“是什麼事情讓你覺得這般不解?”他沒有正面回答我的問題。
“還是回到車鑰匙上吧,你是怎麼得到鑰匙的?”我打消了將事情複雜化的念頭,嘗試繼續追問他如何得到鑰匙,即使他不作答,我也要集中精神解讀他的肢體語言。
“是羅琳給我的。”這次他回答得很快,表情沒有掩飾的跡象,也沒有不自然的動作。但這卻是一個似是而非的答案,既可以理解為羅琳出於信任主動給他的,也可以理解為是他殺害羅琳後得到的。
“是她給你還是你從她手裡得到?這是不一樣的。”我繼續追問。
他略作停頓,眼睛稍向左上方看了一眼進行思考。這是非常重要的行為,對解析他接下來要說的話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通常,眼珠的動向與大腦的動向有關聯,向左上方看,一般是聯想到自己體驗過的事情,在講述自己經歷的事情時,在大多數情況下是可信的。而這種情況只是針對右撇子而言。如今這起案件發生了左右撇子難以分辨的情況,所以我還需要觀察江瀚細微的肢體動作。
“是她主動給我的。”江瀚說完沒有什麼掩飾性的肢體語言。通過在車上這段時間的觀察,我基本上可以確定他是右撇子,那說明他沒有撒謊。
“江瀚,你從一開始就說要尋求我的幫助,但很多事情你並沒有向我交代清楚,而且就連你自己都難以確定自己是否殺了人。你的狀態時而迷茫,時而又像信心滿滿地洞悉一切。這樣的你,我不知道應該如何伸出援手。”
“沒什麼,昨天遇到點事情,耽誤了。”
“什麼事情讓你一晚上不接電話啊?”老李繼續追問。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追問,我停頓了一兩秒,然後迅速作答:“後來發現沒什麼,家裡人給我打電話說出了點急事就忘了回你電話了。”這個藉口讓我自己都覺得有些彆扭,但是我真的沒辦法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想出一個更為合理的解釋。
“這什麼跟什麼啊!我一晚上可是給你打了好幾個電話。”顯然老李不吃我這套。
“家裡老人不舒服,手機落在車上,剛才才看到你打過電話。”我裝作不好意思地說。
“哦,家裡人現在好嗎?”
“沒什麼,就是老年人常犯的毛病。”
“好吧,那我先忙了,拜。”想必他還在警察局處理江瀚的案件。
電話掛了之後,我對江瀚說:“這下你可滿意了?”
“我們現在要經過你家,確定沒人後,就去你那裡。”江瀚沒有理會我,只是冷冷地補充道。
江瀚說要去我家。首先可以確定的是,他肯定已經去過那兒,綁架我是一早就計劃好的事情,而且計劃得比我想像中的周密。其次,因為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江瀚才讓我打電話報平安,這樣再去我家才不會遭到警察的搜尋。
“你去我家準備拿什麼,你不是要找我幫忙嗎?”
“你那麼聰明難道不明白嗎?”他反問。
我本來想說些什麼反駁他,但是腦子馬上冷靜下來,思考著家裡到底有些什麼重要的線索。難道是左撇子與右撇子的區別,還是羅琳家遺留的記事本?這兩樣東西都是破案的關鍵。如今江瀚要到我家裡去,難道是他已經發現了些什麼?現在的我不能隨意回答他的反問。因為,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他什麼都還不知道,只是虛張聲勢。
“我不明白。”我停頓半秒後回道。
“這麼說吧,我知道你會去找羅琳的車,所以一直在等你。”江瀚說完,將車變道,往我熟悉的方向駛去。
“怎麼說?”
“羅琳一出事,我就第一時間回到餐廳停車場找到了車子,因為我要確保重要的東西不能丟失。”
“什麼東西?”我焦急地問。
“等到了你家,再詳細跟你說。”
到底是什麼呢?我嘗試繼續接上昨天晚上的思路。至少現在肯定,羅琳的車鑰匙之所以不見了,是因為落在江瀚手上。是羅琳給他的,還是他殺死羅琳時取走的?如果是江瀚殺人後拿了鑰匙,之前所有的線索似乎可以聯繫起來:新的人格導致左右腦調換,導致殺人手法出現了差異;人格的不穩定切換,讓證據遺漏;殺了羅琳後但留下了些重要的證據,所以找到我,然後毀掉一切證據。但還有一點說不通,既然他也不能確定是否自己的另一個人格殺人,那麼要去我家裡毀滅證據,到底是江瀚哪一個人格的本意?頭疼欲裂的我連正常的思考都有些困難,何況是這等複雜的推敲。
“你是如何拿到車鑰匙的?”我邊問邊觀察江瀚,看看他還是不是剛才向我求助的那個人。
“靳博士,這個問題實在是問得好!”江瀚突然這麼說,讓我有些意外。
“難道你知道我會這麼問?”我有些不解。
“不是我知不知道的問題,而是一種必然性,正如你會找到羅琳的車子,也正如只有你一個人發現車子在哪兒。我更願意相信這種必然性是羅琳所留下的不滅的證據。”江瀚運籌帷幄般的話語,仿佛在暗示我,眼前的他已經不是剛才那個迷茫困惑、痛苦不堪的他。
“你還是剛才那個江瀚嗎?”我猶豫了一會兒後說道。
“是什麼事情讓你覺得這般不解?”他沒有正面回答我的問題。
“還是回到車鑰匙上吧,你是怎麼得到鑰匙的?”我打消了將事情複雜化的念頭,嘗試繼續追問他如何得到鑰匙,即使他不作答,我也要集中精神解讀他的肢體語言。
“是羅琳給我的。”這次他回答得很快,表情沒有掩飾的跡象,也沒有不自然的動作。但這卻是一個似是而非的答案,既可以理解為羅琳出於信任主動給他的,也可以理解為是他殺害羅琳後得到的。
“是她給你還是你從她手裡得到?這是不一樣的。”我繼續追問。
他略作停頓,眼睛稍向左上方看了一眼進行思考。這是非常重要的行為,對解析他接下來要說的話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通常,眼珠的動向與大腦的動向有關聯,向左上方看,一般是聯想到自己體驗過的事情,在講述自己經歷的事情時,在大多數情況下是可信的。而這種情況只是針對右撇子而言。如今這起案件發生了左右撇子難以分辨的情況,所以我還需要觀察江瀚細微的肢體動作。
“是她主動給我的。”江瀚說完沒有什麼掩飾性的肢體語言。通過在車上這段時間的觀察,我基本上可以確定他是右撇子,那說明他沒有撒謊。
“江瀚,你從一開始就說要尋求我的幫助,但很多事情你並沒有向我交代清楚,而且就連你自己都難以確定自己是否殺了人。你的狀態時而迷茫,時而又像信心滿滿地洞悉一切。這樣的你,我不知道應該如何伸出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