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家珍的筆記本還依然打開著,昨天夜裡,她幾乎一夜未睡,因此她的眼睛有點浮腫,而且布滿了血絲。

  “怎麼不好好休息呀?”關庶問他,口氣之中隱含埋怨。

  家珍對著他笑笑道:“睡不著,在看一些資料。”說罷把筆記本轉了過來。關庶湊近一看,竟然是一些心理學方面的內容。

  “你在看心理學方面的書?”關庶有點納悶。

  “是的。其實我在之前已經有意用心理學的理論來看待我們案件中的一些問題了。”家珍說著。

  “這些天來,我一直在試圖揣摩張獻忠的心理和人格問題。”

  “這個和我們的案件有關嗎?”關庶聽罷,有點不解。

  “當然有關了,你要有耐心。”家珍說了他一句,然後繼續說道,“我感覺到張獻忠這個人,從起兵造反開始,到後來的成都稱帝,在政治立場上反覆無常。在和李自成的關係上,也經歷了分分合合的過程。所有這些,都可以從中窺見其人格游離不定,大起大落,始終處於一種疑神疑鬼的心理狀態。而到了稱帝之後,他的人格忽然地變得更加的暴躁殘忍、狡譎嗜殺。從他的整個屠殺過程來看,可以得出的結論是,他的這種殺人方式,只是為了自己從中取樂而已。更加深入一點說,就是用這種血腥的場面,滿足自己虛幻的征服欲望,暫時忘記自己在政治上已經註定失敗的結局,同時他要親手毀了所有值得他毀滅的東西,不讓一樣東西留給後人……”

  “註定失敗?什麼註定失敗?他不是已經稱帝了嗎?那應該說是已經大業初成,前途無量了,怎麼可以說是註定失敗的結局呢?”關庶不解地問。

  “這個問題,我們如果從當年的整個戰局上來看,,就會發現,張獻忠盤踞四川,看上去的確是大業初成。但他心裡其實已經悲觀地看到,李自成進京了、清兵也已經入關。他自己身處成都彈丸之地,左右夾擊已經形成,實在是大勢已去,已經不可能再有什麼大的作為了。而之所以會產生這種自暴自棄的想法,既與當時不利的戰局形勢有關,同時也與他天生的那種陰暗性格有關……”

  “那麼,這種悲觀和失望,又與那些屠殺和什麼關係嗎?”關庶問道。

  “當然有了!人在陷入極度的絕望、失落或憤怒之時,往往會激發出破壞、侵略和毀滅等一系列本能衝動來。這個理論,便是弗洛伊德學說中著名的第二本能理論。第二本能也叫死亡本能或毀滅本能。他認為每個人的身上都隱藏著一種趨向毀滅和侵略的本能衝動。平時這個毀滅的衝動受到人的第一本能,也就是生存本能的壓制而無法抬頭,或以各種形式偽裝起來。但是一旦人格中的某一些平衡遭受破壞,那麼這種第二本能便會主導你的人格,控制你的一切行為,令你做出一系列瘋狂的毀滅行為來。”

  “張獻忠當時就處於這種毀滅力量的支配之下,才令他開始了他的瘋狂行為。於是,他希望殺盡百姓,來使得他的替代者沒有臣民可奴役,沒有百姓可壓迫;他假借科舉考試,殺掉了無數學識之士,也是希望他的後來者沒有可用之材;他毀掉生產力、毀掉繁榮、毀掉一切。只是希望在他有生之年,把可以毀滅的東西全都毀滅……”家珍說到這裡,似乎很是激動。

  “還有關於張獻忠的寶藏問題。確實,在民間傳說和史書中都有關於張獻忠有大量寶藏遺留在四川地區的說法和記錄。這個藏寶地點據說就在四川地區的一條非常著名的大江之中。當年張獻忠在一次遭遇伏擊之時,情急之下把他手中大量的財寶藏在了大江某處的江底。近幾年聽說政府和民間都組織過幾次大規模的搜尋活動。但結果都無功而返……在這個傳說中,我感到需要好好分析一下:一個自暴自棄,對前途完全失去信心的人,他會相信自己日後還能夠回來享用這些財寶嗎?再說了當初他是處在撤離成都,倉皇逃命的路途中,在毫無準備、忽然遭遇伏擊的情況之下,他哪來的時間和手段能夠從容不迫地把財寶藏起來?以我的觀點,當初他完全是在扔財寶,而不是在藏財寶!而這種扔財寶的舉動,倒是非常地符合他當時的毀滅心態——我已經無法享受這些財寶了,但我也決不讓你們得到這些財寶,於是對著身邊的江中一扔了事!”

  “總之我感覺到,張獻忠後期的許多怪異舉動,都和他人格中那種非常強勢的毀滅本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關庶聽著,也覺得家珍分析得很有道理。

  這時,村長帶著一幫人來到了亞琴家門口,關庶和家珍於是一起走出了房間。

  “關隊長,我們來了,你說什麼時候出發吧。”他衝著關庶大聲說道。

  關庶看見門外還站著七八個身強力壯的山民。昨天夜裡他與村長商量好的,今天還要再到張家老宅去搜尋一下,要他多叫些人來的。

  “好的,我們馬上就走。”他對著村長說道,轉身又對著家珍說:“張家老宅很不一般,你也一起去看看吧。反正今天我們人多,不會再發生昨天那樣的事了。”

  家珍說她也正想去看看那個老宅呢。

  “關隊長,讓我們也去吧!”張堯祖和他的女兒不知何時也已經站在了他們的身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