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頁
坐到座位上,他打量了番四周,這兒擺放的家居似乎是外國古董,而刷著灰泥的牆壁給人強烈的和風感,似乎自信地彰顯著洋食是日本的飲食文化。
約摸一個小時前,“希望撥冗配合調查。”萩村打電話給戶神政行如是說道。他希望接他去縣警局本部一趟。戶神沒有詢問緣由,約好九點等在“戶神亭”總店。口氣中毫無輸人之感。
沒多久,戶神出現了。白襯衫外面套了件茶色的短外套。沒有系領帶。
“久等了。”
“沒,工作中叨擾你了。”
店前的馬路上停了輛車,不是警車。柏原正坐在駕駛席上。他一看到萩村和戶神走出,便下了車,低頭致意。
“前天實在抱歉。”
“沒什麼。說起來,還有什麼問題?”戶神來回打量著柏原和萩村。
“嗯,有件事必須核實一下。”柏原說。
“什麼事?”
“這個,到警局再細談吧。請。”說著,柏原鑽進車內。
戶神坐在後車廂,萩村坐在副駕駛席。為了不讓戶神感覺自己好像被當作嫌疑犯對待。
從“戶神亭”總店到縣警局不足十分鐘的車程。一到那兒,他們就把戶神帶到事前準備好的會議室內。
“還是第一次到這裡啊。”戶神掃視著四周慘白的牆壁。
“想喝些什麼?”萩村問道。
“不用了,說起來,要事是?”
聽到戶神的催促,柏原朝萩村輕輕點了點頭。萩村把放在房間角落的紙袋拿到桌上,取出裡面的物品。上次的那個罐子。
“又怎麼了?”戶神緊皺的雙眉浮現了焦急的神色。
“前天問過你有沒有見過這東西。”柏原說,“你當時說沒見過。這個答案還是不變吧?”
“不變。沒見過這東西。怎麼了?”
柏原探過身子。
“戶神先生,請老實交代。真的不知道嗎?”
“不知道。”戶神搖搖頭,“為什麼懷疑我?”
“我們也不想懷疑你,只是有證據證明你曾觸碰過這東西。”
“證據?”
“指紋。放在罐子裡的金表上查出你的指紋了。”
不,柏原揮了揮手。
“這種說法不恰當。正確來說,放著金表的塑封袋上的指紋和手錶上的指紋一致。”
“塑封袋上的指紋……嗎?”戶神的表情愈發僵硬了,然而,他挺直的腰杆毫無動搖。
“還記得給你看金表的時候,你伸手拿起塑封袋嗎?為了避免直接接觸,我們在證物外面都套上了塑封袋。造訪你家時,萩村君戴著手套。當時套著的塑封袋是新的,上面沒有任何人的指紋。我們親眼看到你拿起它,所以塑封袋上的指紋很可能是你的。當然,也可能哪裡出錯了。確認是必要的。稍後,我們想正式採集你的指紋樣本,沒關係吧。”一口氣說完後,柏原等著對方的反應,聚精會神地凝視著戶神。
戶神咬緊嘴唇,視線飄向糖果盒。眨了兩次眼後,他有反應了。
緊閉的唇張開了。
“當然我無法拒絕採集指紋吧。”
“有什麼特別理由嗎?”
不,不,戶神搖搖頭。
“算是沒問題吧。不過,我很困擾。為什麼會演變成這種局面?”
“金表上沾著戶神先生的指紋,我們不想漏過這點證據。”柏原說,“和前天你說的話矛盾。”
“你這麼說,我的答案還是一樣。這個糖果盒也好,這隻金表也好,我都沒見過。”
“但是你如何解釋上面的指紋?”
“所以,我無法解釋。指紋大概是我在哪裡不小心碰過沾上的。不過問我具體時間地點我也答不上來。沒印象了,或許這麼說最貼切。”戶神對應自如,口吻中絲毫沒有猶豫。
這個如果是演技他太強了,萩村在旁邊聽邊想。
“但是,戶神先生,藏匿場所是天花板內。放在這麼特別的地方的東西,我們不覺得你會忘記。”柏原問道。
“所以,不是我放的。”戶神斬釘截鐵地答道,“還是,你們從這糖果盒上找到我指紋了?”
“不,這個……”
“看吧?”戶神邊望著罐子邊繼續,“至於手錶,我可能在哪裡無意中碰過,但把罐子藏在天花板內的是別人,這樣想不是更合情合理嗎?”
這個人可怕地冷靜,萩村想。確實,關於為何罐子上沒有他的指紋這點,他們也百思不得其解。
柏原從西裝內側口袋拿出一張照片,放在戶神面前。照片上是兩個人。遇害的有明夫婦。似乎是出席某人的結婚典禮時拍攝的照片,幸博穿著禮服,塔子穿著短袖和服。案發後,萩村手裡也有一張這照片,用來到處打聽調查。
“見過照片上的人嗎?”柏原問。
戶神摸出眼鏡,戴上後伸手拿起照片。萩村看到他的眼睛猶如看到刺眼的光,瞬間眯了起來。
“誰啊?”
“是誰都無妨。一對夫婦。十四、十五年前的照片了。”
戶神盯著看了十來秒,搖搖頭,脫下眼鏡。
“抱歉,我不認識。”
“那位男子就是手錶的主人。”柏原說,“你碰過手錶,但又不認識主人,這算怎麼回事?”
“剛剛不都說過了嗎?我連哪裡碰過都不記得了。”
戶神的表情中連一絲不安都沒有。萩村本來還預想他至少會泄露些許慌張,結果大失所望。
柏原嘆了口氣,拋了個眼神給萩村,徵詢他的意見。
萩村考慮片刻後說道:
“住在櫻木町時,去過橫須賀嗎?”
“橫須賀……嗎?去過兩三次吧。”
“去幹嗎?”
“也沒什麼要事,只是去兜風。”
“最後一次去是什麼時候?”
“讓我想想,是什麼時候呢?”戶神在胸前抱起雙手,苦思冥想道,“兒子還是小學生時吧,有20來年了。”
“那裡沒有熟人嗎?”
“沒有。”戶神搖搖頭。
萩村向柏原點頭示意,告訴他自己問完了。
柏原笑著望向戶神。
“謝謝。如果以後想起些什麼,請第一時間聯繫我們。”
“我覺得不可能發生這種事,不過,好吧。”戶神有些迷惑地說著,隨後,他再次望向警察,“我可以問點問題嗎?”
“什麼?”柏原問道。
“那個屋子……就是櫻木町那間遭竊的屋子。這罐子是從那裡的天花板內偷出的?”戶神望了望桌上的糖果盒,“那個小偷捉到了沒?”
萩村和柏原對視了一眼。
“還沒捉到,怎麼了?”柏原說。
戶神詫異地張大嘴巴,來回望著兩人
“沒有捉到……?那為什麼糖果盒會在這裡?”
“啊,這個啊。”柏原揚揚手,“這個罐子是在一輛被丟棄的失車上找到的,和其他贓物一起。”
“其他贓物也藏在天花板內?”
“呀,不是。在其他地方。”
“那麼,為何你們如此肯定這罐子是從天花板內偷出的?”
“證據告訴我們的。詳情我無法告知。”
聽到柏原的回答,戶神一臉不解的樣子,他在胸前抱著雙手,低頭沉思著。
“有什麼在意的嗎?”萩村問道。
“沒,只是在想究竟是什麼時候放到那裡的……”
“什麼時候……在意這個嗎?”
“沒錯。肯定是我碰過那手錶後。”戶神凝神思索著,隨後他點點頭,“嘛,算了。說起來,可以快點採集指紋嗎?”
“我去叫負責人。”萩村起身離開。
指紋採集結束後,和來時一樣,柏原將戶神送回店內。萩村回到搜查一課向系長磯部報告進展情況。
“果然如此哎。說不記得了……”磯部垂頭喪氣的,一副早就料到的口吻。
“那手錶的來龍去脈我們知道的不多,所以他說不記得了,我們也沒折。”
“和上頭談過,他說只憑著一隻手錶就懷疑戶神政行太糙率。確實在他以前住過的屋子裡找到被害者的東西,而且上面染有他的指紋這點很可疑。但沒有證據哎。更何況,連他的犯案動機都還不清楚。”
“是啊。不指望從戶神的口中打聽到這個動機了。”
“不記得了,他這麼說我們也無計可施。究竟他是不是真的不記得呢……”磯部雙手疊放在桌上,“你怎麼想?”
“很難說。看上去不想說謊,不過,他有著獨特的氣質,可能我被這個迷惑了。”
“對了,不是有肖像嘛,和戶神像嗎?”
“不好說。有點像又不全像。再怎麼說都過了十四年了。”
“過了這麼久,就算是本人,長相也變了。連我看到自己十四年前的照片,瞬間都還以為是別人呢。”磯部嘆著氣,撓了撓日漸稀少的頭髮,“那幅畫是根據受害者兒子的描述畫的吧。”
“次男目擊到犯人。要不,找他來認人?”
“是啊,總之先去準備下手續。不過,不要操之過急。小孩子匆忙瞥到的人,就算真的相似也不能作為有力證據。不過,他證實兩人長得不像的話,我們就不得不放棄追查戶神政行了。認人環節放到戶神的嫌疑更大時吧。”
“如果沒有進一步線索,怎麼辦?”
“那就讓他去吧。如果現階段就告訴遺族搜查的進展,事情就糟了。遺族可能會把警察盯上的人當作犯人。萬一他們把情報泄露給媒體,就麻煩了。”
“我會跟橫須賀警署打聲招呼的。”
“麻煩你了。對了,采了戶神政行的指紋沒?”
“嗯。明天就會核實。”
在作為案發現場的“有明”店內和住宅,他們里里外外採集了無數指紋,這些資料至今還保存著。接下來的工作就是確認其中有沒有戶神的指紋。當時,搜查人員們推測犯人可能帶著手套行兇,他可能是第一次造訪“有明”吧。
約摸一個小時前,“希望撥冗配合調查。”萩村打電話給戶神政行如是說道。他希望接他去縣警局本部一趟。戶神沒有詢問緣由,約好九點等在“戶神亭”總店。口氣中毫無輸人之感。
沒多久,戶神出現了。白襯衫外面套了件茶色的短外套。沒有系領帶。
“久等了。”
“沒,工作中叨擾你了。”
店前的馬路上停了輛車,不是警車。柏原正坐在駕駛席上。他一看到萩村和戶神走出,便下了車,低頭致意。
“前天實在抱歉。”
“沒什麼。說起來,還有什麼問題?”戶神來回打量著柏原和萩村。
“嗯,有件事必須核實一下。”柏原說。
“什麼事?”
“這個,到警局再細談吧。請。”說著,柏原鑽進車內。
戶神坐在後車廂,萩村坐在副駕駛席。為了不讓戶神感覺自己好像被當作嫌疑犯對待。
從“戶神亭”總店到縣警局不足十分鐘的車程。一到那兒,他們就把戶神帶到事前準備好的會議室內。
“還是第一次到這裡啊。”戶神掃視著四周慘白的牆壁。
“想喝些什麼?”萩村問道。
“不用了,說起來,要事是?”
聽到戶神的催促,柏原朝萩村輕輕點了點頭。萩村把放在房間角落的紙袋拿到桌上,取出裡面的物品。上次的那個罐子。
“又怎麼了?”戶神緊皺的雙眉浮現了焦急的神色。
“前天問過你有沒有見過這東西。”柏原說,“你當時說沒見過。這個答案還是不變吧?”
“不變。沒見過這東西。怎麼了?”
柏原探過身子。
“戶神先生,請老實交代。真的不知道嗎?”
“不知道。”戶神搖搖頭,“為什麼懷疑我?”
“我們也不想懷疑你,只是有證據證明你曾觸碰過這東西。”
“證據?”
“指紋。放在罐子裡的金表上查出你的指紋了。”
不,柏原揮了揮手。
“這種說法不恰當。正確來說,放著金表的塑封袋上的指紋和手錶上的指紋一致。”
“塑封袋上的指紋……嗎?”戶神的表情愈發僵硬了,然而,他挺直的腰杆毫無動搖。
“還記得給你看金表的時候,你伸手拿起塑封袋嗎?為了避免直接接觸,我們在證物外面都套上了塑封袋。造訪你家時,萩村君戴著手套。當時套著的塑封袋是新的,上面沒有任何人的指紋。我們親眼看到你拿起它,所以塑封袋上的指紋很可能是你的。當然,也可能哪裡出錯了。確認是必要的。稍後,我們想正式採集你的指紋樣本,沒關係吧。”一口氣說完後,柏原等著對方的反應,聚精會神地凝視著戶神。
戶神咬緊嘴唇,視線飄向糖果盒。眨了兩次眼後,他有反應了。
緊閉的唇張開了。
“當然我無法拒絕採集指紋吧。”
“有什麼特別理由嗎?”
不,不,戶神搖搖頭。
“算是沒問題吧。不過,我很困擾。為什麼會演變成這種局面?”
“金表上沾著戶神先生的指紋,我們不想漏過這點證據。”柏原說,“和前天你說的話矛盾。”
“你這麼說,我的答案還是一樣。這個糖果盒也好,這隻金表也好,我都沒見過。”
“但是你如何解釋上面的指紋?”
“所以,我無法解釋。指紋大概是我在哪裡不小心碰過沾上的。不過問我具體時間地點我也答不上來。沒印象了,或許這麼說最貼切。”戶神對應自如,口吻中絲毫沒有猶豫。
這個如果是演技他太強了,萩村在旁邊聽邊想。
“但是,戶神先生,藏匿場所是天花板內。放在這麼特別的地方的東西,我們不覺得你會忘記。”柏原問道。
“所以,不是我放的。”戶神斬釘截鐵地答道,“還是,你們從這糖果盒上找到我指紋了?”
“不,這個……”
“看吧?”戶神邊望著罐子邊繼續,“至於手錶,我可能在哪裡無意中碰過,但把罐子藏在天花板內的是別人,這樣想不是更合情合理嗎?”
這個人可怕地冷靜,萩村想。確實,關於為何罐子上沒有他的指紋這點,他們也百思不得其解。
柏原從西裝內側口袋拿出一張照片,放在戶神面前。照片上是兩個人。遇害的有明夫婦。似乎是出席某人的結婚典禮時拍攝的照片,幸博穿著禮服,塔子穿著短袖和服。案發後,萩村手裡也有一張這照片,用來到處打聽調查。
“見過照片上的人嗎?”柏原問。
戶神摸出眼鏡,戴上後伸手拿起照片。萩村看到他的眼睛猶如看到刺眼的光,瞬間眯了起來。
“誰啊?”
“是誰都無妨。一對夫婦。十四、十五年前的照片了。”
戶神盯著看了十來秒,搖搖頭,脫下眼鏡。
“抱歉,我不認識。”
“那位男子就是手錶的主人。”柏原說,“你碰過手錶,但又不認識主人,這算怎麼回事?”
“剛剛不都說過了嗎?我連哪裡碰過都不記得了。”
戶神的表情中連一絲不安都沒有。萩村本來還預想他至少會泄露些許慌張,結果大失所望。
柏原嘆了口氣,拋了個眼神給萩村,徵詢他的意見。
萩村考慮片刻後說道:
“住在櫻木町時,去過橫須賀嗎?”
“橫須賀……嗎?去過兩三次吧。”
“去幹嗎?”
“也沒什麼要事,只是去兜風。”
“最後一次去是什麼時候?”
“讓我想想,是什麼時候呢?”戶神在胸前抱起雙手,苦思冥想道,“兒子還是小學生時吧,有20來年了。”
“那裡沒有熟人嗎?”
“沒有。”戶神搖搖頭。
萩村向柏原點頭示意,告訴他自己問完了。
柏原笑著望向戶神。
“謝謝。如果以後想起些什麼,請第一時間聯繫我們。”
“我覺得不可能發生這種事,不過,好吧。”戶神有些迷惑地說著,隨後,他再次望向警察,“我可以問點問題嗎?”
“什麼?”柏原問道。
“那個屋子……就是櫻木町那間遭竊的屋子。這罐子是從那裡的天花板內偷出的?”戶神望了望桌上的糖果盒,“那個小偷捉到了沒?”
萩村和柏原對視了一眼。
“還沒捉到,怎麼了?”柏原說。
戶神詫異地張大嘴巴,來回望著兩人
“沒有捉到……?那為什麼糖果盒會在這裡?”
“啊,這個啊。”柏原揚揚手,“這個罐子是在一輛被丟棄的失車上找到的,和其他贓物一起。”
“其他贓物也藏在天花板內?”
“呀,不是。在其他地方。”
“那麼,為何你們如此肯定這罐子是從天花板內偷出的?”
“證據告訴我們的。詳情我無法告知。”
聽到柏原的回答,戶神一臉不解的樣子,他在胸前抱著雙手,低頭沉思著。
“有什麼在意的嗎?”萩村問道。
“沒,只是在想究竟是什麼時候放到那裡的……”
“什麼時候……在意這個嗎?”
“沒錯。肯定是我碰過那手錶後。”戶神凝神思索著,隨後他點點頭,“嘛,算了。說起來,可以快點採集指紋嗎?”
“我去叫負責人。”萩村起身離開。
指紋採集結束後,和來時一樣,柏原將戶神送回店內。萩村回到搜查一課向系長磯部報告進展情況。
“果然如此哎。說不記得了……”磯部垂頭喪氣的,一副早就料到的口吻。
“那手錶的來龍去脈我們知道的不多,所以他說不記得了,我們也沒折。”
“和上頭談過,他說只憑著一隻手錶就懷疑戶神政行太糙率。確實在他以前住過的屋子裡找到被害者的東西,而且上面染有他的指紋這點很可疑。但沒有證據哎。更何況,連他的犯案動機都還不清楚。”
“是啊。不指望從戶神的口中打聽到這個動機了。”
“不記得了,他這麼說我們也無計可施。究竟他是不是真的不記得呢……”磯部雙手疊放在桌上,“你怎麼想?”
“很難說。看上去不想說謊,不過,他有著獨特的氣質,可能我被這個迷惑了。”
“對了,不是有肖像嘛,和戶神像嗎?”
“不好說。有點像又不全像。再怎麼說都過了十四年了。”
“過了這麼久,就算是本人,長相也變了。連我看到自己十四年前的照片,瞬間都還以為是別人呢。”磯部嘆著氣,撓了撓日漸稀少的頭髮,“那幅畫是根據受害者兒子的描述畫的吧。”
“次男目擊到犯人。要不,找他來認人?”
“是啊,總之先去準備下手續。不過,不要操之過急。小孩子匆忙瞥到的人,就算真的相似也不能作為有力證據。不過,他證實兩人長得不像的話,我們就不得不放棄追查戶神政行了。認人環節放到戶神的嫌疑更大時吧。”
“如果沒有進一步線索,怎麼辦?”
“那就讓他去吧。如果現階段就告訴遺族搜查的進展,事情就糟了。遺族可能會把警察盯上的人當作犯人。萬一他們把情報泄露給媒體,就麻煩了。”
“我會跟橫須賀警署打聲招呼的。”
“麻煩你了。對了,采了戶神政行的指紋沒?”
“嗯。明天就會核實。”
在作為案發現場的“有明”店內和住宅,他們里里外外採集了無數指紋,這些資料至今還保存著。接下來的工作就是確認其中有沒有戶神的指紋。當時,搜查人員們推測犯人可能帶著手套行兇,他可能是第一次造訪“有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