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看來,時間當真不多了……”

  語氣還是一貫的輕鬆,然而聲音沙啞。意識到這一點,酒肆主人自己也忍不住嘆了口氣。稍稍平復了一下氣息,他再次端起碗,將藥汁飲盡。

  一隻黃雀自桃林深處飛來,選擇在窗前落腳,又好奇地側著頭,向房內張望,尖細的喙輕啄窗欞,發出篤篤輕響。窗內,青衫男子鋪開素箋,取過飽蘸濃墨的筆,低下頭來,似乎在沉思。突然手指一松,筆鋒在紙上划過一道污漬;人則緩緩伏在案上,再也不動。

  如同有靈性般的風悄悄進入室內,繞著那人轉了一圈,頑皮地將他肩頭散發一綹綹吹起,又依次放下;黃雀則低鳴一聲,振翅飛入暮雲外。——這一切卻已與屋中人不相干了。夜色沉寂,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合攏過來,將他完全吞噬。

  香菸裊裊,從鼎中升起,形成一片白霧,越發襯得蒲團上的道人仙風道骨,望之儼然,莫測高深。這是幽州大都督府中的一處靜室,王君廓本人就跪在下首,畢恭畢敬,大氣也不敢出。在他對面,坐著的正是那位許真人。單看面貌,和所宣稱的百歲相差甚遠,面龐紅潤,看不到一絲皺紋,雙目微閉,正在入定之中。

  突然之間,道人睜開眼來,拂塵一甩,也沒見他如何動作,周身紅光大起,整個人如同坐在火中。他口中念念有詞,拂塵上下舞動,忽地大喝一聲“疾!”一道黃符憑空飄了下來。王君廓早看得眼花繚亂,磕頭如搗蒜。再看許真人,已收了似真似幻的法術,又恢復到先前模樣。

  “大都督前日遭逢血光之災,乃是有小人刑克。見你心誠,又與貧道有緣,這一趟難得出山入世,便與你作個仙法。將這寶符貼身收藏,可保無虞。”

  “遵命!”王君廓如獲至寶,上前恭恭敬敬接了那道符,收入懷中,同時拍了拍手。管家王堯心領神會,立刻端出一隻木盤。掀起木盤上的錦緞,但見黃澄澄的一堆,卻是數十個元寶。金光閃耀之下,許真人閉著的眼也睜開了一條線。

  “這是弟子一點心意,還望笑納。”王君廓誠惶誠恐地說道,“弟子前程,全靠仙長點化。”

  “國公爺果然心誠。眼前小小災劫,有貧道在此,自會無事,不必擔心。”

  王君廓連連點頭,道:“求雨之事,聖上已經允准。但不知仙長可有把握?”

  “貧道所學,乃是玄門無上正法,上可通天地神靈,下可制妖鬼邪魔,符出龍王必至。只是,那陰陽雙魂找到了嗎?”

  “托大都督洪福,也是仙長的威靈所致,已有一雙男女自願獻祭。”一旁的王堯殷勤說道,“求來雨露,那可是莫大功勞,皇上定會尊奉仙長為國師的。”

  裝模作樣地咳了一聲,道人道:“山野之人,人間富貴早已不在心上。偶然動念入塵世,不過為救濟生靈,豈能道心不堅,再起俗慮,毀了修行?”

  “仙師果然超凡入聖,”王君廓索性改了稱呼,“只可恨那李淳風,不過是個市井狂徒,仗著有幾分靈驗,幾分虛名,竟敢戲弄於我!早晚落在我手中,便要出了這口惡氣!”

  “旁門左道,不足為慮。”許真人不屑地說道。王堯立刻隨聲附和:“沒錯,那姓李的只是不入流的妖人,怎能和仙長相比,當真提鞋也不配。”

  這頂高帽戴得受用,道人不禁捻須微笑。就在這時,門口突然傳來侍從的聲音。

  “大都督!寧光寺那裡出事了!”

  寺門依舊緊閉。從門中傳來嘶啞的叫罵聲和哀哭乞求混雜在一起,聽起來令人毛骨悚然。

  “天殺的,快放我們出去!”

  “水……水……給點水……”

  封鎖寺廟已有三日,這三日中,北衙司派遣專人在城中巡查,將病人送到這裡。起初只是流民,到後來城內居民也陸續有人發病,疾病蔓延的速度超出預計,寺中病患也越來越多。

  “阿大,阿大!”這聲音尖利,來自寺外,卻是一名老婦,一張臉因為焦急哭泣揉得通紅。她跪倒在地,向守衛磕起頭來:“求求你們,把我家阿大放出來吧!”

  “不行!”答話的正是阻擋尉遲方的那名兵士,是個極其刻板的軍人,“封寺是皇上的命令,違抗聖旨,誰也別想活命。”

  “可是阿大還病著!要是他沒了,我這老婆子還有什麼指望?”

  “那也不行!告訴你,你就死心吧,這病是醫不好的,這裡的人早晚都要死。”

  聞言老婦放聲大哭起來。就在這時,四外傳來更加喧囂的聲浪,數百人從四面八方蜂擁而至,布衣短褐,多數是這長安城中的平常百姓。只是此刻,人們臉上的表情並不像平日那樣溫和,而是帶著憤激扭曲的神色,有些人手中還拿著棍棒火把,來勢洶洶,聲音嘈雜,一時卻也聽不清在說些什麼。

  兵士大吃一驚,連忙躍上馬,高聲喝道:“站住,你們要幹什麼?天子腳下,這樣聚眾滋事,想滿門抄斬嗎?!”他聲音既高,又穿著官軍服色,人群一時也靜了片刻。然而很快地,七嘴八舌的聲浪席捲而來:“怕什麼滿門抄斬,再這樣下去,等疫鬼放出來,長安城裡誰都活不成!”

  “燒死他們!燒死這些病鬼!”

  “對,趕緊將這裡燒了!”

  “再不讓開,連你們一起燒!”

  “……”

  說到做到,便有幾個魯莽人將火把亂扔。先前那名老婦撲了過來,哭叫道:“不要燒,求你們不要燒!我兒子在裡面!”卻哪有人肯聽。隱隱聽見門內的哭喊,混著門外的嘈雜,形成一片紛亂景象。北衙司的守衛們起先還盡責驅趕,等到人數越聚越多,局面難以控制,面對十倍、數十倍於自己的人潮,守衛心中也生了懼意,一邊急速差遣人稟告上司,一邊加強戒備,將防線縮緊,聚在門前,雙方形成對峙。

  那兵士為人倔強,卻忠於職守,一面在馬上躲閃著飛舞的火把,一面舉刀威嚇,不提防有人一把扯住他的腿,將他硬生生從馬上拉下來,跌了個鼻青臉腫,手中刀也不知飛到了哪裡。好不容易爬起來,卻發現自己已經獨自一人,赤手空拳地被憤怒民眾包圍,亂石棍棒如雨而下。那邊守衛也發現自家人落了單,想要過來幫忙,卻被人群生生截斷阻住。

  正在這危急關頭,有人大喝一聲:“住手!”緊接著刀光一閃,兩條木棍立刻斷成兩截,飛上了天。死裡逃生的兵士連忙爬起,抬頭一看,馬上那人身材高大,眉目英挺,正是尉遲方。他手中寶刀閃閃發亮,神威凜凜。見他遲疑,校尉喝道:“還不快跑?”一言提醒,那人像得了救命稻草一樣倉皇向守衛那邊奔去。

  眼前情景已可稱之為民變。尉遲方圈轉馬頭,高舉寶刀,喝道:“都給我住手!”

  尉遲恭是李世民帳下第一猛將,尉遲方雖年輕,自小與叔父一起,耳濡目染,頗有處變不驚的大將之風。這一聲使足力氣的大喝,便如半天中打下一個霹靂,讓人群靜了下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