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
“是那位橫濱的名人嗎?”對方又問。我反倒大吃一驚,趕忙問道:
“他很出名嗎?”
對方旋即回答:“刑警同事老提起他。不瞞您說,今天我還想給他打電話呢,可不知道號碼……哎呀,太讓我驚訝了,謝謝您打來電話。”
道過謝,對方說道:“您有什麼消息要告訴我嗎?”
聞言,我便把剛才收音機的深夜廣播裡提到的前天深夜有一女子行為怪異一事,以及御手洗由此推斷出附近發生命案的事告訴了他。見三宅興趣濃厚,我又把自己和御手洗剛才的談話——也就是御手洗的推理過程——毫無隱瞞、一字不差地說給了他。
三宅聽罷,驚愕萬分,同時也顯出欽佩之意。這當然是因為御手洗的推理能力卓越超群,但這並非主要原因。對方之所以驚愕,恐怕是因為知道了死在現場的其中一人在臨死前做出了如此詭異的舉動。
“居然有這種事……嗯……”
得知那女子的怪異行為後,三宅顯得愈加困惑,語調變得低沉起來。不過,我比他更困惑,只怕御手洗也是一頭霧水吧。雨夜在路上折傘的女子居然重返公寓七層那個自己親手炮製的殺人現場,而且還死在了那裡。得知此事時,我著實震驚不已。
那個害怕因為身上是濕的而被旁人懷疑的女人競喪了命。這樣的話,她的辛苦豈不是都白費了?她煞費苦心,不惜在行車道上折傘,這些努力又有什麼意義?在那之後,又是什麼原因讓她落得如此下場呢?
“你是說那個折傘的女人又回到了房間?!”
我愕然問道。三宅回答說:
“對,從您剛才的話來看,好像是這樣。”
三宅的語氣十分冷靜,這回倒是我驚愕萬分了。
“那具屍體穿的是白色連衣裙嗎?”
“不錯,就是白色連衣裙。”三宅說。
“可死者會不會是碰巧穿著同樣的白色連衣裙呢……”
三宅當即否定:“不,我們趕到現場時,那件連衣裙還是濕的,地面也是濕的。” “什麼……”我頓時啞口無言。
那就不會錯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那把折彎的傘就放在玄關,上面有橘黃色和紅色的條紋。”
“哎呀,就是那把傘!”
我明白了。如果御手洗的推理可信,那麼這把橘黃色和紅色條紋的傘原先是祖父江的。這樣的話,這把傘算是完璧歸趙了,儘管是在折彎後拿回來的。
身穿白色連衣裙、被豬口偶然看到部分舉動的女子在折完傘後,回到殺人現場,死在了那裡。這完全超出了我的預想,簡直出乎意料、匪夷所思。
考慮到御手洗先前所言,穿著白色連衣裙的女子是為了保護自己,才做出了如此詭異的行為。若真是這樣,那這個結果對她來說實在太離譜了,根本不是她所希望的。我們怎麼也推測不出為何會有如此離譜的結果,不過御手洗可以推斷出來吧。
“唉,這案子就像纏在一起的風箏線,錯綜複雜。我還是頭一次碰到這種案子……”
三宅慨嘆道。我也同樣慨嘆。從對方的語氣來看,他的驚訝背後似乎也喻示著現場還有很多尚未告訴我的怪異事實。那些事實究竟是什麼,我也很想知道。
“為什麼……到底為什麼會這樣……”三宅說道。
“現場真的發生了這麼怪異的事兒嗎?”我問道。
“唉,簡直不勝枚舉。”
說完,三宅暫時語塞。過了一會兒,他好像重新振作了精神,對我說:“哎呀,您得花電話費吧。我還是準備做下記錄,給您打過去吧。對了,這個時間您還方便嗎?都這麼晚了……”
我說沒關係,三宅則回應說:“那我給您打過去,請您稍等片刻。”向我問了電話號碼後,他便掛斷了電話。
放下聽筒,我把那個穿白色連衣裙的折傘女子帶著傘返回殺人現場,並死在那裡的事告訴了御手洗。御手洗聽完,果然大吃一驚。看來這件事也超出了他的意料。只見他又從沙發上站起身,開始在屋裡來回踱步。
我不經意地看著他,腦子裡忽然想出一句嘲諷的話,便對他說:
“這回你的真知灼見可是遇到了巨大的挑戰呀!”
御手洗像是被這句話刺激到了,反問道:
“哦,什麼樣的挑戰?”
“行事趨利避害的女子返回殺人現場,回到了被她殺死的女子橫屍當場的死者住所。”
聽到這話,御手洗沒有言語。我繼續說道:
“按你的說法,返回殺人現場要比不返回有利。”
御手洗接著我的話說:“你的意思是,死比不死有好處?”
“正是。”我回答道。
“不可能!”
御手洗斷然言道。我沒應聲,琢磨著那句話的意思,須臾說道:
“為什麼?”
“現在還一無所知,得等掌握材料後才能說。”
正說著,電話響了,像是三宅打來的。我剛接起電話,三宅便迫不及待地說:
“我準備了錄音機,可否讓我把這通電話錄下來?”
“沒關係,儘管錄。”我答應了他。
“好的,那該從何說起呢?”
對方問道。於是我先問了最關心的問題:
“那位叫祖父江宣子的女人,是不是身材矮小微胖?”
話音剛落,三宅似乎很驚訝,回答說:
“不錯,您真是料事如神,這個也是推理出來的嗎?”
我剛要說話,御手洗沖我伸過手,叫我把聽筒遞給他。見狀,我趕忙向三宅解釋說:
“啊,等一下,我讓御手洗接電話。”
說完,我把電話交給了御手洗。我沒法準備錄音機,便拿來筆記本在旁記錄。電話不是免提的,所以聽不到三宅的聲音。下面我就參照當時的筆記,重現一下那段對話吧。
“電話已經轉過來了,我是御手洗。您能詳細說說現場的情況嗎?”
事後,御手洗跟我說,那時三宅他們專案組亂成了一鍋粥,不過三宅還是清楚地掌握了事態,從大量筆記中總結重點,較為扼要地向御手洗說明了現場狀況。
“現場簡直太奇怪了。”這是三宅的頭一句話。
“我調查了二十年現場,這種現場卻是頭一回碰到。”
“怎麼個奇怪法?”御手洗問道。
“哪兒哪兒都很奇怪。哎呀,該從哪兒說呢……”
“那個身穿白色連衣裙的女人死在什麼位置?”
“客廳,緊挨著祖父江宣子的屍體。”
“二人並排?”
“不是並排,差不多是直角方向,女子的頭在祖父江旁邊……”
“他很出名嗎?”
對方旋即回答:“刑警同事老提起他。不瞞您說,今天我還想給他打電話呢,可不知道號碼……哎呀,太讓我驚訝了,謝謝您打來電話。”
道過謝,對方說道:“您有什麼消息要告訴我嗎?”
聞言,我便把剛才收音機的深夜廣播裡提到的前天深夜有一女子行為怪異一事,以及御手洗由此推斷出附近發生命案的事告訴了他。見三宅興趣濃厚,我又把自己和御手洗剛才的談話——也就是御手洗的推理過程——毫無隱瞞、一字不差地說給了他。
三宅聽罷,驚愕萬分,同時也顯出欽佩之意。這當然是因為御手洗的推理能力卓越超群,但這並非主要原因。對方之所以驚愕,恐怕是因為知道了死在現場的其中一人在臨死前做出了如此詭異的舉動。
“居然有這種事……嗯……”
得知那女子的怪異行為後,三宅顯得愈加困惑,語調變得低沉起來。不過,我比他更困惑,只怕御手洗也是一頭霧水吧。雨夜在路上折傘的女子居然重返公寓七層那個自己親手炮製的殺人現場,而且還死在了那裡。得知此事時,我著實震驚不已。
那個害怕因為身上是濕的而被旁人懷疑的女人競喪了命。這樣的話,她的辛苦豈不是都白費了?她煞費苦心,不惜在行車道上折傘,這些努力又有什麼意義?在那之後,又是什麼原因讓她落得如此下場呢?
“你是說那個折傘的女人又回到了房間?!”
我愕然問道。三宅回答說:
“對,從您剛才的話來看,好像是這樣。”
三宅的語氣十分冷靜,這回倒是我驚愕萬分了。
“那具屍體穿的是白色連衣裙嗎?”
“不錯,就是白色連衣裙。”三宅說。
“可死者會不會是碰巧穿著同樣的白色連衣裙呢……”
三宅當即否定:“不,我們趕到現場時,那件連衣裙還是濕的,地面也是濕的。” “什麼……”我頓時啞口無言。
那就不會錯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那把折彎的傘就放在玄關,上面有橘黃色和紅色的條紋。”
“哎呀,就是那把傘!”
我明白了。如果御手洗的推理可信,那麼這把橘黃色和紅色條紋的傘原先是祖父江的。這樣的話,這把傘算是完璧歸趙了,儘管是在折彎後拿回來的。
身穿白色連衣裙、被豬口偶然看到部分舉動的女子在折完傘後,回到殺人現場,死在了那裡。這完全超出了我的預想,簡直出乎意料、匪夷所思。
考慮到御手洗先前所言,穿著白色連衣裙的女子是為了保護自己,才做出了如此詭異的行為。若真是這樣,那這個結果對她來說實在太離譜了,根本不是她所希望的。我們怎麼也推測不出為何會有如此離譜的結果,不過御手洗可以推斷出來吧。
“唉,這案子就像纏在一起的風箏線,錯綜複雜。我還是頭一次碰到這種案子……”
三宅慨嘆道。我也同樣慨嘆。從對方的語氣來看,他的驚訝背後似乎也喻示著現場還有很多尚未告訴我的怪異事實。那些事實究竟是什麼,我也很想知道。
“為什麼……到底為什麼會這樣……”三宅說道。
“現場真的發生了這麼怪異的事兒嗎?”我問道。
“唉,簡直不勝枚舉。”
說完,三宅暫時語塞。過了一會兒,他好像重新振作了精神,對我說:“哎呀,您得花電話費吧。我還是準備做下記錄,給您打過去吧。對了,這個時間您還方便嗎?都這麼晚了……”
我說沒關係,三宅則回應說:“那我給您打過去,請您稍等片刻。”向我問了電話號碼後,他便掛斷了電話。
放下聽筒,我把那個穿白色連衣裙的折傘女子帶著傘返回殺人現場,並死在那裡的事告訴了御手洗。御手洗聽完,果然大吃一驚。看來這件事也超出了他的意料。只見他又從沙發上站起身,開始在屋裡來回踱步。
我不經意地看著他,腦子裡忽然想出一句嘲諷的話,便對他說:
“這回你的真知灼見可是遇到了巨大的挑戰呀!”
御手洗像是被這句話刺激到了,反問道:
“哦,什麼樣的挑戰?”
“行事趨利避害的女子返回殺人現場,回到了被她殺死的女子橫屍當場的死者住所。”
聽到這話,御手洗沒有言語。我繼續說道:
“按你的說法,返回殺人現場要比不返回有利。”
御手洗接著我的話說:“你的意思是,死比不死有好處?”
“正是。”我回答道。
“不可能!”
御手洗斷然言道。我沒應聲,琢磨著那句話的意思,須臾說道:
“為什麼?”
“現在還一無所知,得等掌握材料後才能說。”
正說著,電話響了,像是三宅打來的。我剛接起電話,三宅便迫不及待地說:
“我準備了錄音機,可否讓我把這通電話錄下來?”
“沒關係,儘管錄。”我答應了他。
“好的,那該從何說起呢?”
對方問道。於是我先問了最關心的問題:
“那位叫祖父江宣子的女人,是不是身材矮小微胖?”
話音剛落,三宅似乎很驚訝,回答說:
“不錯,您真是料事如神,這個也是推理出來的嗎?”
我剛要說話,御手洗沖我伸過手,叫我把聽筒遞給他。見狀,我趕忙向三宅解釋說:
“啊,等一下,我讓御手洗接電話。”
說完,我把電話交給了御手洗。我沒法準備錄音機,便拿來筆記本在旁記錄。電話不是免提的,所以聽不到三宅的聲音。下面我就參照當時的筆記,重現一下那段對話吧。
“電話已經轉過來了,我是御手洗。您能詳細說說現場的情況嗎?”
事後,御手洗跟我說,那時三宅他們專案組亂成了一鍋粥,不過三宅還是清楚地掌握了事態,從大量筆記中總結重點,較為扼要地向御手洗說明了現場狀況。
“現場簡直太奇怪了。”這是三宅的頭一句話。
“我調查了二十年現場,這種現場卻是頭一回碰到。”
“怎麼個奇怪法?”御手洗問道。
“哪兒哪兒都很奇怪。哎呀,該從哪兒說呢……”
“那個身穿白色連衣裙的女人死在什麼位置?”
“客廳,緊挨著祖父江宣子的屍體。”
“二人並排?”
“不是並排,差不多是直角方向,女子的頭在祖父江旁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