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頁
聽完唐平的供述,張珏這才明白妹妹一意復仇,由此成為這一系列事件的始作俑者。忽想到當初他在上天梯捉到安敏、帶她到琴泉茶肆充飢時,他向妹妹說明小敏是在上天梯捉住的奸細。按照一般人的反應,通常會驚訝小敏的奸細身份,而張如意卻說的是:“她這麼個嬌弱美麗的小娘子,居然能混到號稱‘密不透風’的上天梯?”足見她心底深處一直關註上天梯的守衛,才會本能地說出這句話來。其實他早該從種種蛛絲馬跡猜到如意的異樣,甚至她在用迷藥迷倒他後,明確地告訴他:“聽完我的話,你就會想明白許多事情。那時候,哥哥就會很為難,不知是該捉我,還是該放我。”他卻還是沒有懷疑一切事情與她有關。或許是因為他想不到原本天真潑辣的妹妹會變得如此心機深沉,又或者他因為忙於軍務而疏離了家庭,完全沒有留意到妹妹的感受。他不怪她,只怪他自己。他早該發現如意的異動,這樣才有機會阻止她,而今一切都已經太遲了。
院子中的梅花已然開始凋謝,繽紛的落英被雨一澆,雖則嬌艷欲滴,卻也不過是腐爛前的迴光返照。屋旁的大樟樹上結了一大片蛛網,正有一些長著透明翅膀的綠色飛蟲在纏纏綿綿的雨絲中飛來飛去,每每擦掠過蛛網時,便有一番驚險,令旁觀者心提了上來,又滑落下去。這驚心動魄的一幕,恰如世人的脆弱人生,總是穿梭在有形或是無形的命運之網邊,沒有被網住的,無疑是幸運的,若是被網住,也只能做些無謂的掙扎。
正好有兵士趕來稟報導:“余相公命張將軍立即帶安敏去帥府。”
張珏轉過頭去,安敏不知什麼時候已經出來,就站在他身後不遠的地方。
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氳。煙雨是釣魚城最著名的風景,號稱“魚城煙雨”——每每細雨輕霏之時,山上山下煙雲瀰漫,澹煙微抹,給萬物籠罩上了一層柔情脈脈的輕紗,空靈奇麗,自有一番情致。此刻正值傍晚,暮靄與雨霧交織一處,泛出藍色的光澤,愈發增添渾濛蒼茫之感。
四目對視時,在對方的眼睛中沉淪,周圍的青山綠水都已不重要。即便是千年的愛與恨,一旦走到盡頭時,會是怎樣一種悵然與惘然。他二人匆匆相遇,還沒有來得及好好相處,又要匆匆分別。她也許人還會留在釣魚城,但從心的距離上,她已遠離他而去了。
憂思逢苦雨,人世嘆徒然。春色未及賞,奈何花已殘。
一行人到了將軍府,安敏先被請了進去。張珏則被帶到一間空房中,由前軍都統制馬千負責審問,令他如實交代一系列事件的真相。在之後的數日內,他都被軟禁在房中,行動不得自由。直到蜀帥余玠離開釣魚城當日,他才被放了出來。
不等張珏發問,將軍府幕僚阮思聰主動告知道:“有人來報,如意曾用張將軍令牌通過青居城關卡。等追捕她的公文到達時,她人已先行離開了。余相公下了嚴令,只要如意人還在宋境,務必捉住她。若是她膽敢拒捕,格殺勿論。”頓了頓,又道:“你別怪余相公不留情面。工匠唐平已然全招供了,他為如意製作的火藥背心威力極大。無論如意打算做什麼,她連同那件火藥武器都是個大大的隱患。”
張珏心道:“盜取火藥是死罪,不論首從,一律處斬。余相公下令全力緝捕如意,當然並不完全為了這個,而是擔心她為一己之私,一意向闊端復仇,壞了他的大計。如意無論人在宋境,還是去了川外,都是凶多吉少。如果由我帶兵去追捕,也許她還能有一線生機。”忙道:“我有事想求見余相公。”
阮思聰道:“余相公因為如意這件事不大高興,王大帥也因此受了不少訓斥,張將軍可得小心些。”張珏道:“我知道,多謝阮先生提醒。”
往議事廳途中,張珏又想到若冰,問起來才知道她已在幾日前與楊深等人一道返回大理了,高言的靈柩也由王立護送,於昨日啟程出發。
阮思聰道:“高言大將軍一案,事關兩國邦交。偏偏兇手白秀才是朝廷暗探,還是殺死女冠吳知古的兇手,余相公已派人將他押赴京師,請聖上親自斷處,目下人應該還在路途中。這邊余相公為了向大理交代,自作主張撥了一批克敵弓,將與高大將軍靈柩一道運往大理。”
張珏點頭道:“這已是最好的處置了。何況大宋、大理唇齒相依,蒙古即將取道吐蕃南下,助大理一臂之力是應該的,助人即是助己。”阮思聰道:“話是如此,就怕朝中有多事者又要咀嚼舌頭,說余相公剛愎自用、目無朝廷之類。”
張珏一時無語,不知如何又想到名將姚平仲來。想來姚氏於國難當頭時突然隱逸,從此遠離朝廷,甘為山人,也是因為某種深切的失望吧。
到議事廳外時,正好遇到合州主帥王堅及州學教授劉霖。王堅皺眉問道:“你剛被放出來,不回去軍營反省,來這裡做什麼?”張珏道:“下官想懇請余相公准我帶隊去追捕如意。”
王堅道:“余相公早已下了死命令,務必要拿到如意,無論死活。這一次,別說是你,連本帥也幫不了她。”
劉霖忙道:“余相公之所以下此嚴令,大概是怕如意破壞招降之計。
院子中的梅花已然開始凋謝,繽紛的落英被雨一澆,雖則嬌艷欲滴,卻也不過是腐爛前的迴光返照。屋旁的大樟樹上結了一大片蛛網,正有一些長著透明翅膀的綠色飛蟲在纏纏綿綿的雨絲中飛來飛去,每每擦掠過蛛網時,便有一番驚險,令旁觀者心提了上來,又滑落下去。這驚心動魄的一幕,恰如世人的脆弱人生,總是穿梭在有形或是無形的命運之網邊,沒有被網住的,無疑是幸運的,若是被網住,也只能做些無謂的掙扎。
正好有兵士趕來稟報導:“余相公命張將軍立即帶安敏去帥府。”
張珏轉過頭去,安敏不知什麼時候已經出來,就站在他身後不遠的地方。
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氳。煙雨是釣魚城最著名的風景,號稱“魚城煙雨”——每每細雨輕霏之時,山上山下煙雲瀰漫,澹煙微抹,給萬物籠罩上了一層柔情脈脈的輕紗,空靈奇麗,自有一番情致。此刻正值傍晚,暮靄與雨霧交織一處,泛出藍色的光澤,愈發增添渾濛蒼茫之感。
四目對視時,在對方的眼睛中沉淪,周圍的青山綠水都已不重要。即便是千年的愛與恨,一旦走到盡頭時,會是怎樣一種悵然與惘然。他二人匆匆相遇,還沒有來得及好好相處,又要匆匆分別。她也許人還會留在釣魚城,但從心的距離上,她已遠離他而去了。
憂思逢苦雨,人世嘆徒然。春色未及賞,奈何花已殘。
一行人到了將軍府,安敏先被請了進去。張珏則被帶到一間空房中,由前軍都統制馬千負責審問,令他如實交代一系列事件的真相。在之後的數日內,他都被軟禁在房中,行動不得自由。直到蜀帥余玠離開釣魚城當日,他才被放了出來。
不等張珏發問,將軍府幕僚阮思聰主動告知道:“有人來報,如意曾用張將軍令牌通過青居城關卡。等追捕她的公文到達時,她人已先行離開了。余相公下了嚴令,只要如意人還在宋境,務必捉住她。若是她膽敢拒捕,格殺勿論。”頓了頓,又道:“你別怪余相公不留情面。工匠唐平已然全招供了,他為如意製作的火藥背心威力極大。無論如意打算做什麼,她連同那件火藥武器都是個大大的隱患。”
張珏心道:“盜取火藥是死罪,不論首從,一律處斬。余相公下令全力緝捕如意,當然並不完全為了這個,而是擔心她為一己之私,一意向闊端復仇,壞了他的大計。如意無論人在宋境,還是去了川外,都是凶多吉少。如果由我帶兵去追捕,也許她還能有一線生機。”忙道:“我有事想求見余相公。”
阮思聰道:“余相公因為如意這件事不大高興,王大帥也因此受了不少訓斥,張將軍可得小心些。”張珏道:“我知道,多謝阮先生提醒。”
往議事廳途中,張珏又想到若冰,問起來才知道她已在幾日前與楊深等人一道返回大理了,高言的靈柩也由王立護送,於昨日啟程出發。
阮思聰道:“高言大將軍一案,事關兩國邦交。偏偏兇手白秀才是朝廷暗探,還是殺死女冠吳知古的兇手,余相公已派人將他押赴京師,請聖上親自斷處,目下人應該還在路途中。這邊余相公為了向大理交代,自作主張撥了一批克敵弓,將與高大將軍靈柩一道運往大理。”
張珏點頭道:“這已是最好的處置了。何況大宋、大理唇齒相依,蒙古即將取道吐蕃南下,助大理一臂之力是應該的,助人即是助己。”阮思聰道:“話是如此,就怕朝中有多事者又要咀嚼舌頭,說余相公剛愎自用、目無朝廷之類。”
張珏一時無語,不知如何又想到名將姚平仲來。想來姚氏於國難當頭時突然隱逸,從此遠離朝廷,甘為山人,也是因為某種深切的失望吧。
到議事廳外時,正好遇到合州主帥王堅及州學教授劉霖。王堅皺眉問道:“你剛被放出來,不回去軍營反省,來這裡做什麼?”張珏道:“下官想懇請余相公准我帶隊去追捕如意。”
王堅道:“余相公早已下了死命令,務必要拿到如意,無論死活。這一次,別說是你,連本帥也幫不了她。”
劉霖忙道:“余相公之所以下此嚴令,大概是怕如意破壞招降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