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頁
惱羞成怒的楊興聽得王御使惡言相向,更吃了熊心豹子膽,鑽上前揪著王御使要打。未及我出手,槐兄早眼疾手快,劈手拿住楊興,與王御使分開,隨即如提孩童般輕輕將他拎起,一猛發力,重重甩了出去,砸在牆上發出一聲巨響。我似聽得骨頭爆裂的聲音,見楊興全身癱軟,躺在牆角蔫了,嘴裡卻不依不饒道:“明明馮家搶人,官府竟不明是非。”說著,他又哼唧起來喊痛,萎靡道:“哼,實話說,那潑婦在家竟打算殺害老爺,幸虧老爺……”
蒲先生一驚,“真有此事?”
王御使卻不假思索嚷道:“衛氏實乃貞潔烈女!可憐!可惜!”
楊興依舊如爛泥一般堆在牆角,吃力冷笑幾聲,道:“貞潔烈女?哼,那賤婦,表面上裝作百依百順,卻突然拿了剪刀要捅死老爺。幸得老爺眼疾手快,一把奪下,把那潑婦活活掐死了,哈哈哈哈!”笑聲未落,王御使和槐兄兩人哪裡按捺得住?兩人咆哮著衝上前去,對著楊興又是兩腳。我和蒲先生見狀大驚,急忙搶上前去,制止王御使和槐兄兩人繼續暴力執法。再見槐兄時,我便察覺到他自從分別後,練就了一身神力和拳腳功夫。王御使暫且不提,倘若要槐兄再補上兩腳,當真要鬧出人命。
蒲先生也上前擋在了楊興身前,阻止了槐兄和王御使,又扭過頭,對楊興悠悠吐出一句狠話:“檔案明確記述道,馮舉人在南山被捕時,衣襟上未沾得一毫血跡,刺客不是他。至於那刺客,哼,是神將下凡,懲戒你們這些為非作歹的惡賊!你若如此執迷不悟,污衊良家婦女,只會與宋平雲狗賊同一下場!”
言罷,蒲先生左右一手一人,拉著槐兄和王御使出了楊興破破爛爛的草屋,回了衙門。當晚在用餐時,王御使依舊憤憤不平,不停咒罵著楊興的惡行和對衛氏的污衊妄語。我、蒲先生和槐兄三人不由聽得呆了。我心中暗想,王御使是如何做到副都御使之高職的?更加擔心起他會在皇上面前對著貪官污吏破口大罵,大鬧皇宮。
用完了以王御使一人作為獨角的晚餐,我三人便紛紛與王御使抱拳告辭,回房睡去。
第八章 不在場證明
第二天一早醒來,我更衣洗漱,便往書房走去。推門而入,只見得蒲先生端坐在案前揮筆寫字。見我進入房間,蒲先生將手中的紙張揉成一團,隨手丟棄,道:“飛,關於宋平雲一族滅門案,我心中已有些眉目。”
我聽得忙道:“蒲先生何出此言?案件至今已有四年,卻要如何查證?”
蒲先生笑笑,拉著我就坐,說道:“僅憑潑皮楊興的證詞,便足以看出其中玄機。”
我聽得連聲問道:“此案乃是俠客所為,卻還有怎樣的玄機?”
蒲先生撇撇嘴,搖了搖頭,說道:“飛,豈忘昨日曾提起,在全家三十餘口人中,準確殺死宋平雲一家人的兇手,定是對府內情形相當熟絡之人?”
“當然記得,只是這卻有何指代?”我問道。
這時,門外傳來了王御使的呼喊,只見王御使一邊跨入書房,一邊喊道:“蒲先生此話當真?倘若此案與昨日那無理栽贓良家婦女的潑皮有一絲干係,我定拿他問罪!”
見王御使過了一宿,竟依舊對潑皮楊興不依不饒,我與蒲先生無奈相視,並未作答。
蒲先生拍拍我的肩膀,笑看王御使道:“二位不妨在心中對此案的經過略加推敲。實不相瞞,倘若楊興的描述屬實,恐怕此滅門案絕不僅是表面上簡單。但現在,我們不妨先行拜訪幾位為馮舉人提供不在場證明的證人,聽得一二,也對這不在場證明有個判斷。”言罷,蒲先生便嬉笑著將我與王御使二人向衙門外推去。
我見狀忙道:“蒲先生,莫不等槐兄同行?”
蒲先生卻笑道:“二位有所不知,今早魏槐兄早早醒來,便與我打過招呼,喚了郎中往潑皮楊興家去了。”
王御使聽得連連皺眉道:“這是何故?”
蒲先生連連苦笑,道:“王御使有所不知,魏槐兄深知昨日自己出手太重,恐傷了那小廝性命,故今日早早醒來,匆忙趕去相看。”
王御使聽得長嘆道:“楊興這等人渣,倘若身故又有何妨!權當為廣平除害吧!”
蒲先生聽得登時一驚,只顧領我與王御使二人向門外走。我心中暗想,王御使當真是嫉惡如仇不假,卻只怕終究因他過度執著,反而引火上身。但又想王御使在我、蒲先生、槐兄三人面前謙虛相敬,未有的半點傲慢官腔,終究也是快意恩仇之人吧!
即刻,我們三人已出了衙門府的大門。正待與衛兵詢問道路時,只見槐兄與郎中二人拍馬回了府。槐兄見我們立於門前,跳下馬抱拳道:“幸虧昨日那潑皮未曾傷了性命!雖折了幾根骨頭,卻並無大礙。沒想到昨日一時竟為憤怒沖昏頭腦,出手傷人,罪過!罪過!幸得蒲先生與飛兄相勸,不然只恐那小廝早命喪黃泉。”
王御使連忙道:“魏名捕何必如此?那小廝平日乃是狐假虎威、狗仗人勢得慣了,一副賊眉鼠眼的模樣。昨天幸得魏名捕出手相助,只當給那小廝個教訓吧!”
隨之,蒲先生對槐兄簡單安慰兩句,便提起正打算查訪馮舉人證言之事,槐兄聽了連忙詢問可否同往,我三人立刻欣然相邀,便四人再次一同上路,尋著為馮舉人提供第一證詞之人——樂當家去問個究竟。
再次前往樂當家的宅邸門前,敲開門,樂當家見我們四人,連忙笑臉相迎。他側身抬臂,請我們進屋品茗。蒲先生忙拱手推辭,直言有事相問,接著從袖中取得手冊,展開,問道:“樂當家可曾記得,四年前宋平雲狗賊滅門之時,曾有人前來此查證馮舉人當天黃昏時的行蹤?”
樂當家聽得登時茫然地仰望天際,他撫著額頭,皺著眉費力回憶起來。一旁的蒲先生見此,連忙將手中的卷宗遞與樂當家,問道:“樂當家請看,這是當年記錄在案,閣下見著,可曾有些印象?”
樂當家閱畢,當即高叫起來,與槐兄道:“正是!四年前魏名捕前來此處查訪,確曾問得此事,說是為相如作證所用。如不是先生提醒幾乎忘卻,實在慚愧!”
蒲先生笑道:“已是四年前的小事。何況比起此等細枝末節,重大之事太多。印象不清實屬情理之中,樂當家何必懊惱?既然已有些記憶,敢請煩勞與我幾人道來?”
樂當家連連點頭,道:“當日,我聽門外有人連連大聲砸門,時下我與媳婦兩人正在屋中下廚,以為相如家又出了變故,我驚得抄起手中菜刀,連忙跑去開門。匆匆開門,我提著菜刀,卻不見敲門人的身影。左顧右盼,卻見五十步左右,相如身背福兒匆匆向南村頭趕路。我與他高叫,他也不作答,只顧快步前行。我心想若不是福兒忽然犯了病,心中頓感憂慮。卻想既有彥寧坐鎮,應當不在話下。只是心中暗暗怪相如,何至於親自身背福兒往彥寧家趕?當把福兒暫寄我處,再往彥寧處去是上策。聽身後媳婦相問,我又四下巡視一番,既不見敲門人的蹤影,我便警惕地關了門,落鎖。”
蒲先生一驚,“真有此事?”
王御使卻不假思索嚷道:“衛氏實乃貞潔烈女!可憐!可惜!”
楊興依舊如爛泥一般堆在牆角,吃力冷笑幾聲,道:“貞潔烈女?哼,那賤婦,表面上裝作百依百順,卻突然拿了剪刀要捅死老爺。幸得老爺眼疾手快,一把奪下,把那潑婦活活掐死了,哈哈哈哈!”笑聲未落,王御使和槐兄兩人哪裡按捺得住?兩人咆哮著衝上前去,對著楊興又是兩腳。我和蒲先生見狀大驚,急忙搶上前去,制止王御使和槐兄兩人繼續暴力執法。再見槐兄時,我便察覺到他自從分別後,練就了一身神力和拳腳功夫。王御使暫且不提,倘若要槐兄再補上兩腳,當真要鬧出人命。
蒲先生也上前擋在了楊興身前,阻止了槐兄和王御使,又扭過頭,對楊興悠悠吐出一句狠話:“檔案明確記述道,馮舉人在南山被捕時,衣襟上未沾得一毫血跡,刺客不是他。至於那刺客,哼,是神將下凡,懲戒你們這些為非作歹的惡賊!你若如此執迷不悟,污衊良家婦女,只會與宋平雲狗賊同一下場!”
言罷,蒲先生左右一手一人,拉著槐兄和王御使出了楊興破破爛爛的草屋,回了衙門。當晚在用餐時,王御使依舊憤憤不平,不停咒罵著楊興的惡行和對衛氏的污衊妄語。我、蒲先生和槐兄三人不由聽得呆了。我心中暗想,王御使是如何做到副都御使之高職的?更加擔心起他會在皇上面前對著貪官污吏破口大罵,大鬧皇宮。
用完了以王御使一人作為獨角的晚餐,我三人便紛紛與王御使抱拳告辭,回房睡去。
第八章 不在場證明
第二天一早醒來,我更衣洗漱,便往書房走去。推門而入,只見得蒲先生端坐在案前揮筆寫字。見我進入房間,蒲先生將手中的紙張揉成一團,隨手丟棄,道:“飛,關於宋平雲一族滅門案,我心中已有些眉目。”
我聽得忙道:“蒲先生何出此言?案件至今已有四年,卻要如何查證?”
蒲先生笑笑,拉著我就坐,說道:“僅憑潑皮楊興的證詞,便足以看出其中玄機。”
我聽得連聲問道:“此案乃是俠客所為,卻還有怎樣的玄機?”
蒲先生撇撇嘴,搖了搖頭,說道:“飛,豈忘昨日曾提起,在全家三十餘口人中,準確殺死宋平雲一家人的兇手,定是對府內情形相當熟絡之人?”
“當然記得,只是這卻有何指代?”我問道。
這時,門外傳來了王御使的呼喊,只見王御使一邊跨入書房,一邊喊道:“蒲先生此話當真?倘若此案與昨日那無理栽贓良家婦女的潑皮有一絲干係,我定拿他問罪!”
見王御使過了一宿,竟依舊對潑皮楊興不依不饒,我與蒲先生無奈相視,並未作答。
蒲先生拍拍我的肩膀,笑看王御使道:“二位不妨在心中對此案的經過略加推敲。實不相瞞,倘若楊興的描述屬實,恐怕此滅門案絕不僅是表面上簡單。但現在,我們不妨先行拜訪幾位為馮舉人提供不在場證明的證人,聽得一二,也對這不在場證明有個判斷。”言罷,蒲先生便嬉笑著將我與王御使二人向衙門外推去。
我見狀忙道:“蒲先生,莫不等槐兄同行?”
蒲先生卻笑道:“二位有所不知,今早魏槐兄早早醒來,便與我打過招呼,喚了郎中往潑皮楊興家去了。”
王御使聽得連連皺眉道:“這是何故?”
蒲先生連連苦笑,道:“王御使有所不知,魏槐兄深知昨日自己出手太重,恐傷了那小廝性命,故今日早早醒來,匆忙趕去相看。”
王御使聽得長嘆道:“楊興這等人渣,倘若身故又有何妨!權當為廣平除害吧!”
蒲先生聽得登時一驚,只顧領我與王御使二人向門外走。我心中暗想,王御使當真是嫉惡如仇不假,卻只怕終究因他過度執著,反而引火上身。但又想王御使在我、蒲先生、槐兄三人面前謙虛相敬,未有的半點傲慢官腔,終究也是快意恩仇之人吧!
即刻,我們三人已出了衙門府的大門。正待與衛兵詢問道路時,只見槐兄與郎中二人拍馬回了府。槐兄見我們立於門前,跳下馬抱拳道:“幸虧昨日那潑皮未曾傷了性命!雖折了幾根骨頭,卻並無大礙。沒想到昨日一時竟為憤怒沖昏頭腦,出手傷人,罪過!罪過!幸得蒲先生與飛兄相勸,不然只恐那小廝早命喪黃泉。”
王御使連忙道:“魏名捕何必如此?那小廝平日乃是狐假虎威、狗仗人勢得慣了,一副賊眉鼠眼的模樣。昨天幸得魏名捕出手相助,只當給那小廝個教訓吧!”
隨之,蒲先生對槐兄簡單安慰兩句,便提起正打算查訪馮舉人證言之事,槐兄聽了連忙詢問可否同往,我三人立刻欣然相邀,便四人再次一同上路,尋著為馮舉人提供第一證詞之人——樂當家去問個究竟。
再次前往樂當家的宅邸門前,敲開門,樂當家見我們四人,連忙笑臉相迎。他側身抬臂,請我們進屋品茗。蒲先生忙拱手推辭,直言有事相問,接著從袖中取得手冊,展開,問道:“樂當家可曾記得,四年前宋平雲狗賊滅門之時,曾有人前來此查證馮舉人當天黃昏時的行蹤?”
樂當家聽得登時茫然地仰望天際,他撫著額頭,皺著眉費力回憶起來。一旁的蒲先生見此,連忙將手中的卷宗遞與樂當家,問道:“樂當家請看,這是當年記錄在案,閣下見著,可曾有些印象?”
樂當家閱畢,當即高叫起來,與槐兄道:“正是!四年前魏名捕前來此處查訪,確曾問得此事,說是為相如作證所用。如不是先生提醒幾乎忘卻,實在慚愧!”
蒲先生笑道:“已是四年前的小事。何況比起此等細枝末節,重大之事太多。印象不清實屬情理之中,樂當家何必懊惱?既然已有些記憶,敢請煩勞與我幾人道來?”
樂當家連連點頭,道:“當日,我聽門外有人連連大聲砸門,時下我與媳婦兩人正在屋中下廚,以為相如家又出了變故,我驚得抄起手中菜刀,連忙跑去開門。匆匆開門,我提著菜刀,卻不見敲門人的身影。左顧右盼,卻見五十步左右,相如身背福兒匆匆向南村頭趕路。我與他高叫,他也不作答,只顧快步前行。我心想若不是福兒忽然犯了病,心中頓感憂慮。卻想既有彥寧坐鎮,應當不在話下。只是心中暗暗怪相如,何至於親自身背福兒往彥寧家趕?當把福兒暫寄我處,再往彥寧處去是上策。聽身後媳婦相問,我又四下巡視一番,既不見敲門人的蹤影,我便警惕地關了門,落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