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
“樂當家,聽說馮舉人的妻子被擄走之後大鬧三天,絕食而死?”蒲先生問道。
“很遺憾,相如的媳婦的確死在了宋淫賊家中,但並非絕食,而是投繯自盡。”樂當家說著又嘆了口氣,“不久,有遊俠替相如報仇雪恨,將宋淫賊一家趕盡殺絕。那之後,相如才求李鼠輩,討回了媳婦的屍首。我和彥寧看相如家徒四壁、身無分文,又籌了些銀子為他買了喪葬的衣棺,將她媳婦入土下葬。定是相如的媳婦不願屈從宋淫賊受辱,尋著機會自盡了吧!雖所謂婦從一而終,卻可惜了相如那賢惠媳婦的一條命啊!”
蒲先生和槐兄二人聽樂當家提及“遊俠”一詞,當即交換了眼色,但蒲先生並未追問,卻轉而問道:“馮舉人的親家,樂當家也曾有耳聞?女兒遭歹人劫持,他們卻未曾出面相助,一併控訴?”
樂當家點點頭:“相如的媳婦大抵在六年前嫁入了馮家,據相如所言,是他往南去六十里的吳村娶回的。當時吳村的衛家看他儀表堂堂,便分文未收,嫁了媳婦給他。說來兩年間相如的媳婦似從未回過娘家,只想親家大概不知當年相如一家所遭遇的不測。也可憐衛家沒了漂亮女兒。”我聽得,不禁隨口問道,“槐兄可知這家同姓人?”
“哪裡,禁衛之衛與魏闕之魏,怎能混淆?”槐兄笑答。
蒲先生隨即問道:“馮舉人的亡妻衛氏如何?”
樂當家微微嘆聲,道:“只可憐那般美麗賢惠!未遭浩劫的日子,相如和媳婦兩人恩恩愛愛。雖然曾聽驁提起,衛氏有時不知何故獨自落淚,但她與相如兩人卻是相敬如賓的夫妻。卻沒想到日後竟遭宋淫賊的毒手!好在蒼天有眼,相如當今的媳婦紅玉,也是落落大方的賢惠美人。”
“樂當家可與馮舉人當今的妻子紅玉熟絡?”蒲先生問樂當家道。
“認得,認得。相如當今的媳婦紅玉可謂天下無雙。既然肯在他走投無路之際前來投奔,已屬義薄雲天,哪敢奢望竟有如此手段,將馮家經營至當今的名望?我對她實在敬佩!”樂當家感慨道。
“曾聽小道消息,馮舉人與現妻紅玉兩人,本在多年前早已相好,卻在當年未得相守?”蒲先生面帶慚色地拱拱手,問道。
樂當家嘆口氣,道:“諸位既是朝廷命官,小民也不再隱瞞。實話說,相如和他的現妻紅玉,早在與衛氏成婚前,本就打算私訂終身。只是卿卿我我間被驁抓個正著,當場兩人遭了一頓罵。驁對相如與外人私通,不肯苦讀惱恨不已,當即斥走了紅玉。”樂當家又無奈道:“第二天驁與我憤憤不平說起此事時,我想他家境貧寒,既有女子看中相如與他相好,正當順水推舟成就好事。既給相如施恩,又不愧對祖上。哪知驁卻似著了魔,甚至還對我發起火來。我見勢頭不好,只得收回前言,依著他的意思,說了幾句相如瞞著父親與野女子私通,是大不敬、大不孝之類。驁的脾氣,我真是再熟悉不過。”
聞得此言,我心想馮舉人父親驁果是教條倔強之人。想馮舉人在眾多宋家僕人上門時未曾過激反抗得以活命,反倒是大罵不停的馮驁遭暴打喪命。再想苦讀一生的馮驁不過秀才,未及而立的馮相如卻做了舉人,正應了識時務者為俊傑的道理。
思忖間,樂當家起身拱手道:“諸位大人既特為相如之事遠道而來,不如我現在就與相如通報,要他安排酒席接待諸位,也讓相如親口與諸位命官陳情,如何?”
“求之不得,勞煩樂當家引見。”蒲先生連聲答道。
不一時,樂當家又和顏悅色進了門,拱手道:“四位大人,馮舉人相如有請。”
於是,我們四人紛紛起身,隨著樂當家進了馮家的大門。進了宅邸,我嗅到室內熏著淡淡的麝香,搭配些唯美的畫作,頗有人間仙境的意味。樂當家請著我等四人紛紛落座,便轉身前去尋馮舉人去了。
初見馮舉人,只見他身長八尺有餘,生得眉清目秀,齒白唇紅,纖瘦的身軀裹著件深藍馬褂,舉手投足間風度翩翩,彬彬有禮而不顯迎合奉承。有大儒士的淡雅華貴,卻不見書呆子的迂腐矜持。見如此氣質,我不由感嘆不愧是往鄰村一走,便得佳偶爭相許配的才子。
馮舉人輕輕拱手,道:“四位大人的來意,小民已聽叔叔提了。勞煩諸位飽受旅途之苦至此,小民誠然惶恐。”說著,馮舉人又頻頻作揖行禮。見我四人紛紛抱拳回禮畢,馮舉人才輕輕行至桌前落座。
蒲先生對馮舉人笑笑,道:“來龍去脈的大概,我等已聽樂當家說過。在此,要馮舉人重提不快往事,請容我們先行致歉。”
王御使也連忙抱拳道:“時至今日,朝廷方才差小官為馮舉人沉冤昭雪,實是官府的失責,馮舉人見諒!”
馮舉人尚未開口,卻見蒲先生和王御使兩人已經接連致歉。他頗為驚訝,慌忙連稱不敢,畢恭畢敬地欠身答禮。禮畢,輕輕叫過身邊的僕從上茶。
不想,屏風後忽然轉出位畫中美人,只見她身著飄飄紅衣,頭戴金釵,面上潔白如玉,五官精巧端正,細膩如脂的手指,端著茶壺飄然近前,仿佛翩翩起舞的紅蝴蝶優雅柔美。我見得不由怔住,想古時有沉魚落雁之稱的西子、昭君莫過如此。
愕然間,如銀鈴般清脆的聲音早傳入耳畔:“妾聞朝廷命官特來為相公伸冤,特奉上品茗茶,以表萬謝之意。”
待到她禮畢,我才猛回過神,笨拙地連連抱拳回禮。
回過神,我思忖眼前的傾國美人定是狐仙紅玉,真所謂艷而不妖、嬌而不媚,遠勝我原本想像中的面貌百倍。窺得如此真容,我不禁懷疑,這般女子,當真只應天上有。而狐仙不經意間已再度飄然而去,只留下令人回味無窮的淡淡幽香。
待紅玉再次轉入屏風,馮舉人方才與我們四人說起事情的原委。
提及那時與父親馮驁兩人相依為命的馮舉人,是如何得以與紅玉相識相愛,他笑笑,坦然答道:“六年前,夜,月下讀書間,我隱隱察覺東鄰牆上有人相視。我起身,見紅衣美人在牆頭窺視,我走近,見她面露微笑,便大膽請她共度良宵,兩人得以相識。”
見我四人都是一副難以置信的面容,馮舉人笑道:“內人本是狐仙,有些超越常理之處,請諸位大人莫要見怪。”
聽馮舉人親口道出此言,我大驚失色。想蒲先生先前信口開河,竟斷定紅玉只是被誤傳為狐仙的凡人,不禁在心中暗暗數落起他來。
隨即,馮舉人講他與紅玉兩人夜夜相守。過了半年,卻被父親馮驁發覺,當即兩人遭了狗血淋頭的一頓痛罵,馮驁怒斥馮舉人不顧家中清貧,不刻苦反學淫蕩事。更指責此事若為外人所知定將敗了世家名譽。馮舉人和紅玉兩人流淚盤算,想恐怕即使尋了媒人引薦,父親也定會一口回絕,絕望中兩人抱頭痛哭。
“內人當晚對我流淚道:‘既無法與君相守,也請為君尋個佳偶。’我哭著求她等些時日以求轉機,她卻頭也不回離開了。第二天,她帶來四十兩金子,說這是為聘娶配偶的彩禮,隨即說起南六十里的吳村,有位美麗賢惠的衛氏當以此重金迎娶。我流淚推辭,她卻徑直離開。人們都以為我分文未出,便娶回賢惠亡妻,但卻是我不願與人提起曾受內人資助,才得以提親的緣故。”馮舉人說著,眼角有些濕潤。
“很遺憾,相如的媳婦的確死在了宋淫賊家中,但並非絕食,而是投繯自盡。”樂當家說著又嘆了口氣,“不久,有遊俠替相如報仇雪恨,將宋淫賊一家趕盡殺絕。那之後,相如才求李鼠輩,討回了媳婦的屍首。我和彥寧看相如家徒四壁、身無分文,又籌了些銀子為他買了喪葬的衣棺,將她媳婦入土下葬。定是相如的媳婦不願屈從宋淫賊受辱,尋著機會自盡了吧!雖所謂婦從一而終,卻可惜了相如那賢惠媳婦的一條命啊!”
蒲先生和槐兄二人聽樂當家提及“遊俠”一詞,當即交換了眼色,但蒲先生並未追問,卻轉而問道:“馮舉人的親家,樂當家也曾有耳聞?女兒遭歹人劫持,他們卻未曾出面相助,一併控訴?”
樂當家點點頭:“相如的媳婦大抵在六年前嫁入了馮家,據相如所言,是他往南去六十里的吳村娶回的。當時吳村的衛家看他儀表堂堂,便分文未收,嫁了媳婦給他。說來兩年間相如的媳婦似從未回過娘家,只想親家大概不知當年相如一家所遭遇的不測。也可憐衛家沒了漂亮女兒。”我聽得,不禁隨口問道,“槐兄可知這家同姓人?”
“哪裡,禁衛之衛與魏闕之魏,怎能混淆?”槐兄笑答。
蒲先生隨即問道:“馮舉人的亡妻衛氏如何?”
樂當家微微嘆聲,道:“只可憐那般美麗賢惠!未遭浩劫的日子,相如和媳婦兩人恩恩愛愛。雖然曾聽驁提起,衛氏有時不知何故獨自落淚,但她與相如兩人卻是相敬如賓的夫妻。卻沒想到日後竟遭宋淫賊的毒手!好在蒼天有眼,相如當今的媳婦紅玉,也是落落大方的賢惠美人。”
“樂當家可與馮舉人當今的妻子紅玉熟絡?”蒲先生問樂當家道。
“認得,認得。相如當今的媳婦紅玉可謂天下無雙。既然肯在他走投無路之際前來投奔,已屬義薄雲天,哪敢奢望竟有如此手段,將馮家經營至當今的名望?我對她實在敬佩!”樂當家感慨道。
“曾聽小道消息,馮舉人與現妻紅玉兩人,本在多年前早已相好,卻在當年未得相守?”蒲先生面帶慚色地拱拱手,問道。
樂當家嘆口氣,道:“諸位既是朝廷命官,小民也不再隱瞞。實話說,相如和他的現妻紅玉,早在與衛氏成婚前,本就打算私訂終身。只是卿卿我我間被驁抓個正著,當場兩人遭了一頓罵。驁對相如與外人私通,不肯苦讀惱恨不已,當即斥走了紅玉。”樂當家又無奈道:“第二天驁與我憤憤不平說起此事時,我想他家境貧寒,既有女子看中相如與他相好,正當順水推舟成就好事。既給相如施恩,又不愧對祖上。哪知驁卻似著了魔,甚至還對我發起火來。我見勢頭不好,只得收回前言,依著他的意思,說了幾句相如瞞著父親與野女子私通,是大不敬、大不孝之類。驁的脾氣,我真是再熟悉不過。”
聞得此言,我心想馮舉人父親驁果是教條倔強之人。想馮舉人在眾多宋家僕人上門時未曾過激反抗得以活命,反倒是大罵不停的馮驁遭暴打喪命。再想苦讀一生的馮驁不過秀才,未及而立的馮相如卻做了舉人,正應了識時務者為俊傑的道理。
思忖間,樂當家起身拱手道:“諸位大人既特為相如之事遠道而來,不如我現在就與相如通報,要他安排酒席接待諸位,也讓相如親口與諸位命官陳情,如何?”
“求之不得,勞煩樂當家引見。”蒲先生連聲答道。
不一時,樂當家又和顏悅色進了門,拱手道:“四位大人,馮舉人相如有請。”
於是,我們四人紛紛起身,隨著樂當家進了馮家的大門。進了宅邸,我嗅到室內熏著淡淡的麝香,搭配些唯美的畫作,頗有人間仙境的意味。樂當家請著我等四人紛紛落座,便轉身前去尋馮舉人去了。
初見馮舉人,只見他身長八尺有餘,生得眉清目秀,齒白唇紅,纖瘦的身軀裹著件深藍馬褂,舉手投足間風度翩翩,彬彬有禮而不顯迎合奉承。有大儒士的淡雅華貴,卻不見書呆子的迂腐矜持。見如此氣質,我不由感嘆不愧是往鄰村一走,便得佳偶爭相許配的才子。
馮舉人輕輕拱手,道:“四位大人的來意,小民已聽叔叔提了。勞煩諸位飽受旅途之苦至此,小民誠然惶恐。”說著,馮舉人又頻頻作揖行禮。見我四人紛紛抱拳回禮畢,馮舉人才輕輕行至桌前落座。
蒲先生對馮舉人笑笑,道:“來龍去脈的大概,我等已聽樂當家說過。在此,要馮舉人重提不快往事,請容我們先行致歉。”
王御使也連忙抱拳道:“時至今日,朝廷方才差小官為馮舉人沉冤昭雪,實是官府的失責,馮舉人見諒!”
馮舉人尚未開口,卻見蒲先生和王御使兩人已經接連致歉。他頗為驚訝,慌忙連稱不敢,畢恭畢敬地欠身答禮。禮畢,輕輕叫過身邊的僕從上茶。
不想,屏風後忽然轉出位畫中美人,只見她身著飄飄紅衣,頭戴金釵,面上潔白如玉,五官精巧端正,細膩如脂的手指,端著茶壺飄然近前,仿佛翩翩起舞的紅蝴蝶優雅柔美。我見得不由怔住,想古時有沉魚落雁之稱的西子、昭君莫過如此。
愕然間,如銀鈴般清脆的聲音早傳入耳畔:“妾聞朝廷命官特來為相公伸冤,特奉上品茗茶,以表萬謝之意。”
待到她禮畢,我才猛回過神,笨拙地連連抱拳回禮。
回過神,我思忖眼前的傾國美人定是狐仙紅玉,真所謂艷而不妖、嬌而不媚,遠勝我原本想像中的面貌百倍。窺得如此真容,我不禁懷疑,這般女子,當真只應天上有。而狐仙不經意間已再度飄然而去,只留下令人回味無窮的淡淡幽香。
待紅玉再次轉入屏風,馮舉人方才與我們四人說起事情的原委。
提及那時與父親馮驁兩人相依為命的馮舉人,是如何得以與紅玉相識相愛,他笑笑,坦然答道:“六年前,夜,月下讀書間,我隱隱察覺東鄰牆上有人相視。我起身,見紅衣美人在牆頭窺視,我走近,見她面露微笑,便大膽請她共度良宵,兩人得以相識。”
見我四人都是一副難以置信的面容,馮舉人笑道:“內人本是狐仙,有些超越常理之處,請諸位大人莫要見怪。”
聽馮舉人親口道出此言,我大驚失色。想蒲先生先前信口開河,竟斷定紅玉只是被誤傳為狐仙的凡人,不禁在心中暗暗數落起他來。
隨即,馮舉人講他與紅玉兩人夜夜相守。過了半年,卻被父親馮驁發覺,當即兩人遭了狗血淋頭的一頓痛罵,馮驁怒斥馮舉人不顧家中清貧,不刻苦反學淫蕩事。更指責此事若為外人所知定將敗了世家名譽。馮舉人和紅玉兩人流淚盤算,想恐怕即使尋了媒人引薦,父親也定會一口回絕,絕望中兩人抱頭痛哭。
“內人當晚對我流淚道:‘既無法與君相守,也請為君尋個佳偶。’我哭著求她等些時日以求轉機,她卻頭也不回離開了。第二天,她帶來四十兩金子,說這是為聘娶配偶的彩禮,隨即說起南六十里的吳村,有位美麗賢惠的衛氏當以此重金迎娶。我流淚推辭,她卻徑直離開。人們都以為我分文未出,便娶回賢惠亡妻,但卻是我不願與人提起曾受內人資助,才得以提親的緣故。”馮舉人說著,眼角有些濕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