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頁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如此道理放之四海而皆準。
在龍君閉關的權力真窗期內,蛇後隻手遮天,成為龍宮的話事者,里里外外都安排了自己的心腹——龜丞相估計就是在與之鬥爭的過程中,敗北而選擇了離開。
倒不是說它實力不濟,而是在那個層面的鬥爭中,武力從來都不是決定性的。
陳三郎對於龍宮內的傾軋齷蹉並不感興趣,只是通過這段關係捕捉到一個關鍵信息:那就是太伏並不是憑藉自身實力而當上禁衛首領的。
想要半路搶親,知己知彼很重要,否則的話便是自投羅網。
在龍宮的時候,蟹和只是個小角色,但畢竟在體制內,見聞自然比蛤吃肉這個門外漢要深入全面得多。根據其分析,太伏是大妖級別無疑,可也厲害不到哪裡去,估計和那蟒大統領相仿。
這麼一對比,陳三郎頓時心中瞭然。
其實在妖族體系內,除開龍君和龜丞相這樣的老祖宗,下一個層次便是大妖了。彼此之間,拉開的差距非常之大,都不是同時代的。錯過時代,就永遠錯過了修煉的最好時機。
大妖們隸屬第二集團,自也有實力參差,強弱之分,除開一些極端例子,基本由年紀決定,修煉的時間越長,實力就越強,所以才會有「百年火候」,「千年火候」這樣的形容詞。龍女們由於出身優勢,天生便是大妖。敖卿眉最幼,又是旁系所出,受到區別對待,所以她修為一般。
當然,這個「一般」因人而異,兇猛起來,也是十分厲害的。不過在涇縣時,她一直處於養傷狀態,自然不見威勢。
陳三郎見過敖青和蟒大統領的手段,那時候,兩者與那淨空老僧大戰,但硬是鬥不過。從側面上看,足以證明老和尚的威猛,的確是一位修為精深的高僧。只是其鑽研釋家經典,自有主張和申訴。自從見了陳三郎,就一直想渡其入空門,態度堅持,近乎偏執,最後渡不成,居然自燃而逝,實在讓人唏噓。後來陳三郎幾番琢磨,有些東西仍想不明白。
淨空口口聲聲說渡己入空門是為了避免天下浩劫,拯救蒼生。應是看到許多戰事會因己而起……難不成沒了自己,就天下太平了?
簡直荒謬!
至少陳三郎覺得,很多事情沒了他,一樣在發生著。比如蠻軍作亂;比如元文昌的起事;又比如最近的蒙元入侵;這些事件與陳三郎絕無必然的關係。
大勢所趨之下,很多事一定會發生的;一些人也必然會湧現,沒了張三,還有李四。
不知淨空是沒想透這個,還是別的原因,反正就認準了陳三郎。
此事翻篇,多想無益,有了參照,陳三郎就了解到太伏的實力,所以他們才會來到這個荒島,準備行事。
大妖存在,天下寥寥,幾乎每一尊都有著自己的獨立洞府。蟹和知道太伏的洞府便在這一帶水域,但具體位置不詳,也沒有去過。想著應該也是有陣法遮蓋住,等閒不會出世。
不過這無所謂,當到了迎親那天,妖物出行,自有異象,屆時動手即可。
屈指一算,明天便是吉日了。
縱然對雙方實力有所估計,但陳三郎依然心懷憂慮,己方除了自己,蛤吃肉與蟹和兩個上不得大場面,只能打下手;許念娘本是一大強援,問題是現在置身荒島,四面湖水,如果戰場在湖面上展開,那對於水性的要求就很高了。陳三郎掌握著《真龍御水訣》,乃是一等一的水遁術法,即使修習不算精湛,但進退自如,足以應付。
可許念娘如何跳到水裡廝殺?總不能一邊游水一邊揮刀吧。若缺了他的參戰,等於自損一臂,結果如何,就變得充滿不確定性了。
那邊許念娘似乎洞悉了陳三郎的擔憂,忽然開口道:「三郎,我的刀即使在水裡,也能殺人的。」
他仍是一副雲淡風輕的自信模樣,說玄點,就是高手范兒十足。
聽到這句話,陳三郎的心微微定了下來。雖然岳父大人的話有語病,因為他們這次要對付的不是人,而是妖。不過對於這樣的口語瑕疵,他自然不會去吹毛求疵,然後糾正。既然許念娘有信心,那麼他就是有把握。
一句話,足矣。
說罷,許念娘轉身離開,進入後面的一片樹林裡去,很快消失不見。
陳三郎就不管,眯著雙眼觀察前面一片風平浪靜的湖面,仿佛要看出潛伏在平靜表面下的那一片驚濤駭浪來。
夕陽墜落,又是一個黑夜降臨。
第五百七十八章 憑風而來,踏浪而去
這註定是一個長夜,陳三郎並無睡意,盤膝坐在一塊岩石上,默然冥思,做起功課。
這兩天來,他隱有感覺,有某種大變化產生。《浩然帛書》修煉至今,已經到了後期。不管什麼術法,總是越到後面越難。之前在雍州州郡時,翻開新篇,屬於一次難得的突破,然後便遇到瓶頸處,想著還要積累許久,才能進入新的境界。只是當下心有所動,怕是有新的契機來臨。
會源自何處呢?
陳三郎稍作思索,第一個便想到揚州——莫軒意率軍攻打揚州,怕是大捷,有結果了。
因為只有如此巨大的基業拓展,才能使得古書共鳴振動,要再度開新章。得了揚州,那便是多一州之地,多一州之民,人氣運望,豈止翻倍?
在龍君閉關的權力真窗期內,蛇後隻手遮天,成為龍宮的話事者,里里外外都安排了自己的心腹——龜丞相估計就是在與之鬥爭的過程中,敗北而選擇了離開。
倒不是說它實力不濟,而是在那個層面的鬥爭中,武力從來都不是決定性的。
陳三郎對於龍宮內的傾軋齷蹉並不感興趣,只是通過這段關係捕捉到一個關鍵信息:那就是太伏並不是憑藉自身實力而當上禁衛首領的。
想要半路搶親,知己知彼很重要,否則的話便是自投羅網。
在龍宮的時候,蟹和只是個小角色,但畢竟在體制內,見聞自然比蛤吃肉這個門外漢要深入全面得多。根據其分析,太伏是大妖級別無疑,可也厲害不到哪裡去,估計和那蟒大統領相仿。
這麼一對比,陳三郎頓時心中瞭然。
其實在妖族體系內,除開龍君和龜丞相這樣的老祖宗,下一個層次便是大妖了。彼此之間,拉開的差距非常之大,都不是同時代的。錯過時代,就永遠錯過了修煉的最好時機。
大妖們隸屬第二集團,自也有實力參差,強弱之分,除開一些極端例子,基本由年紀決定,修煉的時間越長,實力就越強,所以才會有「百年火候」,「千年火候」這樣的形容詞。龍女們由於出身優勢,天生便是大妖。敖卿眉最幼,又是旁系所出,受到區別對待,所以她修為一般。
當然,這個「一般」因人而異,兇猛起來,也是十分厲害的。不過在涇縣時,她一直處於養傷狀態,自然不見威勢。
陳三郎見過敖青和蟒大統領的手段,那時候,兩者與那淨空老僧大戰,但硬是鬥不過。從側面上看,足以證明老和尚的威猛,的確是一位修為精深的高僧。只是其鑽研釋家經典,自有主張和申訴。自從見了陳三郎,就一直想渡其入空門,態度堅持,近乎偏執,最後渡不成,居然自燃而逝,實在讓人唏噓。後來陳三郎幾番琢磨,有些東西仍想不明白。
淨空口口聲聲說渡己入空門是為了避免天下浩劫,拯救蒼生。應是看到許多戰事會因己而起……難不成沒了自己,就天下太平了?
簡直荒謬!
至少陳三郎覺得,很多事情沒了他,一樣在發生著。比如蠻軍作亂;比如元文昌的起事;又比如最近的蒙元入侵;這些事件與陳三郎絕無必然的關係。
大勢所趨之下,很多事一定會發生的;一些人也必然會湧現,沒了張三,還有李四。
不知淨空是沒想透這個,還是別的原因,反正就認準了陳三郎。
此事翻篇,多想無益,有了參照,陳三郎就了解到太伏的實力,所以他們才會來到這個荒島,準備行事。
大妖存在,天下寥寥,幾乎每一尊都有著自己的獨立洞府。蟹和知道太伏的洞府便在這一帶水域,但具體位置不詳,也沒有去過。想著應該也是有陣法遮蓋住,等閒不會出世。
不過這無所謂,當到了迎親那天,妖物出行,自有異象,屆時動手即可。
屈指一算,明天便是吉日了。
縱然對雙方實力有所估計,但陳三郎依然心懷憂慮,己方除了自己,蛤吃肉與蟹和兩個上不得大場面,只能打下手;許念娘本是一大強援,問題是現在置身荒島,四面湖水,如果戰場在湖面上展開,那對於水性的要求就很高了。陳三郎掌握著《真龍御水訣》,乃是一等一的水遁術法,即使修習不算精湛,但進退自如,足以應付。
可許念娘如何跳到水裡廝殺?總不能一邊游水一邊揮刀吧。若缺了他的參戰,等於自損一臂,結果如何,就變得充滿不確定性了。
那邊許念娘似乎洞悉了陳三郎的擔憂,忽然開口道:「三郎,我的刀即使在水裡,也能殺人的。」
他仍是一副雲淡風輕的自信模樣,說玄點,就是高手范兒十足。
聽到這句話,陳三郎的心微微定了下來。雖然岳父大人的話有語病,因為他們這次要對付的不是人,而是妖。不過對於這樣的口語瑕疵,他自然不會去吹毛求疵,然後糾正。既然許念娘有信心,那麼他就是有把握。
一句話,足矣。
說罷,許念娘轉身離開,進入後面的一片樹林裡去,很快消失不見。
陳三郎就不管,眯著雙眼觀察前面一片風平浪靜的湖面,仿佛要看出潛伏在平靜表面下的那一片驚濤駭浪來。
夕陽墜落,又是一個黑夜降臨。
第五百七十八章 憑風而來,踏浪而去
這註定是一個長夜,陳三郎並無睡意,盤膝坐在一塊岩石上,默然冥思,做起功課。
這兩天來,他隱有感覺,有某種大變化產生。《浩然帛書》修煉至今,已經到了後期。不管什麼術法,總是越到後面越難。之前在雍州州郡時,翻開新篇,屬於一次難得的突破,然後便遇到瓶頸處,想著還要積累許久,才能進入新的境界。只是當下心有所動,怕是有新的契機來臨。
會源自何處呢?
陳三郎稍作思索,第一個便想到揚州——莫軒意率軍攻打揚州,怕是大捷,有結果了。
因為只有如此巨大的基業拓展,才能使得古書共鳴振動,要再度開新章。得了揚州,那便是多一州之地,多一州之民,人氣運望,豈止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