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說完,皇上忽然站起來,揮了揮袖子就走了。

  德公公立即跟上,看都不看這些人一眼。皇上什麼性子,別人不了解他還能不了解麼。皇上為人雖溫和,但該強硬的時候是一點都不會心軟的,這些人敢和換上對著幹,就該做好上書乞骸的準備。

  被捧的久了,還真把自己當根蔥了,德公公惡意地想著。

  皇上走後,除了大殿上跪著的人,餘下的也三三倆倆的散了。以趙國舅和寧國公為首的大臣臉色都不太好,顯然是被氣著了,不過皇上沒讓他們起身,他們也不敢輕易回去。

  邊上站著的幾位皇子臉色也不太好,只是礙於身份和面子,不好外露太過而已。蕭翎掃了一眼,覺得沒趣,轉身就出去了。

  與其在這裡陪著這些人浪費時間,還不如回王府看妻兒。

  作者有話要說:  王爺要晉級了,阿遙也要跟著升級了,biubiubiu~

  ☆、事定

  立儲之事, 無論在何時都牽動滿朝文武的大事,即便古往今來, 順利冊立、順利登基的太子實際上並沒有多少。

  自從那日皇上在朝中宣布, 要立成王殿下蕭翎為太子,並任由諸多朝臣在大殿之上跪足一天一夜也沒有動搖心思後, 朝中各方勢力便開始蠢蠢欲動了。

  當今皇上上位多年, 朝中一直沒有多少風雨,除了邊關時不時地有一場小仗, 再沒有別的事由會讓當今分心。這樣安逸的環境下,才顯得這次立儲的突兀。諸方勢力, 也有了第一次直接的碰撞。

  大臣之中, 有一半是跟著皇上的保皇黨, 皇上想立誰便擁護誰。另有其他幾位皇子的聯合勢力,一日日的上諫,絲毫不曾懈怠。而其內容無非就是讓皇上三思, 另擇他人。事情就這樣爭執了一月有餘。

  不過,皇上決定的事又豈是那麼容易被動搖的, 更何況冊封的日子已經定下來的,禮部那邊也早就著手準備了。

  也只有這些人,一直不願意放棄。從開始委婉的諫言, 到最後的死諫。

  這鬧劇看的皇上臉都青了,若不是他還顧忌著名聲,他真想叫這些人直接死了算了。

  不過,朝中眾臣連同另外幾位皇子都沒想到, 這次的立儲之爭會以怎樣的怪誕的方式收場。

  因皇上自始至終都沒有對反對立成王為儲的朝臣予以懲戒,是以多數人便認為這事還有迴旋的餘地。十一月初,以趙國舅和寧國公為首的大臣,跪在宮闕下,來了一次規模甚大的伏闕上書。

  結果,還沒等皇上出來,天邊忽生異象。

  明明是萬里無雲的晴空,偏偏炸起了兩道驚雷,一道在空中劈開,另一道,則是直直地降到宮闕處,劈在了趙國舅等人眼前,濺起的磚塊差點將周圍的人給砸死。

  這樣的驚雷,這樣的異狀,叫一眾人嚇地肝膽俱裂。

  趙國舅幾個當場就暈過去了,最後還是被人抬著送回了府上。鬼神報應之事,向來為人們所忌諱。而這次的天雷來的轟動,叫周圍的人都看得真真切切。

  這莫不是老天發了怒火,還是趙國舅等人心思不正,天理難容?

  不說旁人究竟怎麼想,趙國舅和寧國公兩個,是徹底病倒了,一面疑心這天罰,一面憂心皇上會不會藉此機會奪了他們權,憂慮之下,病的更重了,竟連開口說話都不能了。都說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短時間這兩位也沒機會去皇上跟前作亂。

  至於其他人,誰又有哪個膽子呢。與天作對,誰知道下一刻不會被天雷劈中?幾位皇子倒是仍舊沒有放棄,只不過剔除了幕後的勢力,他們也不過幾個光頭皇子罷了,久無應援,最後也只能不了了之。

  及至十一月中旬,朝中再無人對立儲一事有什麼爭論。

  皇上看著這些乖覺下來的大臣,心裡說不出的得意。若是之前就知道這般有效,哪裡還能容得了他們蹦躂那麼久。

  事情發展地順利,皇上心情也逐漸好轉,給幾位皇子封了王后,便將蕭翎帶在身邊,教導他為君之道,治國之能了。

  蕭翎自幼也是由皇上教導,這些事情耳濡目染的,上手很快。皇上像當年先皇一樣,毫無保留地教導。他知道自己偏心,也是人心就是如此,當年先皇偏向他,他也一樣的偏向蕭翎。他知道比起蕭翎,老大和老四或許也沒有差到哪裡去,但是在身邊養著和不在身邊養著,差別實在太大了。

  其他幾個兒子,他能保他們一生富貴,安樂無憂,至於別的,他也給不了了。

  太極殿這邊一派祥和,皇上除了擔心一下小孫子的尾巴什麼時候能收回去,就沒有別的心思了。

  而長樂宮,皇后娘娘還沒有放棄,仍然在掙扎。

  之前那段時間,即便外頭鬧地再厲害,德妃賢妃幾個也一直老老實實待在自個兒的宮殿中,不敢有什麼動作。而皇后,她的動靜鬧地就有些大了。

  不僅想借著這場鬧劇將六皇子放出來,還與趙家私下聯繫,意圖扶持六皇子上位。不過,後來兩者都沒有實現罷了。

  眼下,皇后還在等著宮女的回話。

  這宮女是趙家送到宮裡的,往常也是她在中間傳遞消息。皇后自從聽到趙國舅病倒的消息,心裡就一直沒有安定過。直到打發出去遞消息的宮女回來後,這種不安終於達到了頂峰。

  皇后捏著帕子,醞釀了許久才問道:“國舅爺都說了什麼?”

  宮女低下了頭,稍稍猶豫了一會,最終道:“國舅爺說了,叫您莫要再管這些事了。”

  “不管,本宮怎能不管?”皇后嚯地一聲站起來,滿臉怒容,“這叫什麼話,本宮是皇上嫡妻,六皇子是皇上嫡子,這儲君的位置不給六皇子,還能給誰!”

  宮女心中惴惴不安,生怕這話給別人聽進去了。

  這會兒滿朝上下,誰不知道儲君之位已經定下來了,就連大皇子幾個也都放了手,不再貿然與成王殿下爭,也就娘娘還看不清了。

  “國舅爺心裡也有苦衷。”宮女如是道。

  “苦衷?簡直是笑話,他是不是怕了,是不是打算放著我們母子倆不管了?”宮女不知道怎麼回答,可皇后還一個勁兒地追問著,“你說,到底是不是,說啊!”

  宮女連忙跪下,動都不敢動,生怕一著不慎牽連了自個兒。

  “哈哈哈哈哈——”皇后忽然笑了,“這就是本宮的好哥哥啊,關鍵時候,還是說放棄就放棄了。沒有本宮,他們算什麼。”

  既享受了她的恩惠,又不願意挺身而出,為她兒子籌謀,既然如此,還留著他們有什麼用。

  他不是病著麼,那就去死好了!皇后掐著桌邊,掐地指甲都斷了。

  “除了趙家,別的人呢?”

  宮女知道皇后娘娘問的是什麼,只是……少頃,宮女道:“回娘娘的話,其餘幾位大臣,見國舅爺病倒了,好似也不肯繼續上書了。”

  “好似?”皇后語調上揚。

  宮女忙道:“娘娘恕罪,那幾位大臣為了自保,不願再做出頭鳥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