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頁
太后笑嘻嘻的享受著兒子的撒嬌與依賴,享受著至高無上的權利,故意問道:“皇兒覺得誰好,就讓誰去?”
“母后,你看,這是禮部送上來的官家千金的名單。修國公的這個孫女精通文墨,性格溫柔和順,年紀相當,兒臣覺得好。可是鄭愛卿說她性子懦弱,羞於見人,別說是和親了,估計家門都不敢離開一步。這個柳家的女兒倒是膽子極大,上馬打獵下馬舞槍,長路跋涉對她而言不是問題。但鄭愛卿又說她太過驕奢,去了吐蕃不但沒有帶去兩國友好的意思,反而惹出一堆禍來。
還有什麼襄陽侯的女兒中山侯的孫女等等,不是這不行就是那裡不合適。鬧了半天沒有一個能替朕解決了麻煩的。母后,你說,朕養這些人都幹嘛的?”皇上難得有事做,還是選美人這樣好玩的事,自是花費了一番心思的,卻屢屢被人否決,心下早盛了一肚子火氣。這回越說越氣,就差直接拒絕吐蕃的和親了。
這些都是太后暗示給鄭廣庭的,皇上不說她也清楚,裝出一副為難的樣子來,沉思了半日,似在喃喃自語:“難道咱們天朝就找不出一個姑娘家來了,若叫吐蕃知道,不是丟盡了天朝的臉面嗎?”
一切都在元春意料之中,她忍著心中的狂喜,沒有立即跳出來毛遂自薦,太后的意思她還沒有摸准,不敢貿然行事。更加細緻地觀察著太后的一舉一動。
太后像是無意的看了墨涵一眼,拍手笑道:“眼前不是有個極好的人選嗎?含湘貌若天仙,溫婉知禮,琴棋書畫無一不通,若得她去和親吐蕃,吐蕃王子必是相當滿意的。”
心口猛地一縮,墨涵差點就要出聲反對,但很快鎮定下來,因為他想起太后可能是在試探他,要看看黛玉在他心裡的地位到底有多重,以決定他日能不能憑黛玉來要挾他。所以他絕不能輕舉妄動,不然坐實了太后心中的猜想,妹妹的處境只會更危險。
太后一直存著利用林家的心,又怎麼捨得將黛玉遠嫁,這不是把一顆好好的棋子給送走了嗎?唯有將他們兄妹二人拘在身邊,太后才能真正放心,需要的時候善加利用。所以他賭,賭太后不會允許他們兄妹二人離開她的視線。
“母后,這絕對不行。”皇上急急反對,開什麼玩笑,他心心念念的美人兒嫁給那個吐蕃粗人,那怎麼行。
“皇兒,咱們還是聽聽林愛卿的意見吧。”鋒利的鳳眼刺得皇上瑟縮一下,不敢再動,點明要墨涵決定。
“太后娘娘,皇上,能為社稷分憂那是我們林氏一族的榮耀,我與舍妹義不容辭。不過,微臣有一點不放心,舍妹身子太弱,恐難堅持得住幾個月甚至半年的長途跋涉。再有一個,舍妹年紀太小,大婚至少還得等幾年,吐蕃王子那邊或許等不及啊。
我們與吐蕃交好,這本是有十分的誠意的,兩國聯姻是最佳方法。如果因為一點點小疏忽而出了問題,那絕對有違太后娘娘和皇上的本意。”深思熟慮之後,墨涵沒有一口拒絕,反而採取以退為進的策略,稍稍點出了黛玉和親的不妥之處,任由太后自己決定。
這樣的回答是太后沒有想到的,從她得到的消息里,這個林墨涵對林黛玉那是比親哥哥還要好上幾分的。在這樣關係林黛玉一生幸福的大事上,居然這麼冷靜,要麼就是他對林黛玉的好都是裝出來的,要麼就是這個人太有心機了。一時間,太后有點拿不準。
鄭尚書一直看著太后的臉色行事,知道太后並沒有真心選林黛玉去和親,這回不過是需要一個台階下而已。恭聲回稟道:“啟稟太后娘娘,皇上,微臣有話說。”
“你說。”太后點點頭。
“微臣以為林王爺言之有理。吐蕃急於和親,咱們總不能讓他們等兩年,這一點先就說不過去。何況,郡主身嬌體弱,這一點無人不知,遠去和親不但為難郡主,也是對吐蕃的輕視。微臣絕沒有誹謗郡主的意思,只是認為可以另擇佳人,咱們天朝還能少了才貌雙全的女子嗎?”鄭尚書有點胖,逢人三分笑,可是從來沒有人會以為他是個好欺負的。
太后連連點頭,就著宮女的手吃了一口茶,拭了嘴角,才笑道:“林愛卿和鄭愛卿慮得有理,是哀家魯莽了。話說,哀家還真是捨不得郡主呢,自郡主來了京城,哀家一向都是當自己女孩兒看待的,剛才也是急糊塗了。不知兩位愛卿有沒有合適的人選?賢妃啊,別干站著,京里的女孩兒你認識的多,有好主意不要藏著,只管說出來大家斟酌斟酌,此事不能再拖了。”
第91回:元春獻策黛遇情敵
以太后的謀略,不會做任何無益的事,當日命宮中嬪妃召來家中姐妹之時已經定下計較,也曾派人暗中調查監視過探春,大致有了底才會開口。
元春伺候太后這些年,察言觀色,細緻體貼,對於太后的心思,就算不能十分准也能猜個七八分准,這回見太后的暗示這麼明顯了,便決定不再推諉。笑著上前兩步,先給太后和皇上福了福,方輕啟朱唇:“臣妾愚鈍,不懂外邊朝堂之事,不過對男婚女嫁之事倒是有點小想法。母后既然相問,臣妾也不敢隱瞞,若是有什麼想的說的不周到的地方,還要求母后和皇上看在臣妾無知的份上饒恕了才好。
臣妾以為,吐蕃王子既然不遠萬里來咱們天朝求娶王子妃,必然是極為仰慕咱們天朝的女子的。便是衝著這一點,咱們也應該選一位品貌俱是不俗的,那樣才能展示咱們天朝女子的風采,也才能表明母后和皇上對吐蕃的重視。
這名女子嘛,容貌自然是要出挑的,但也不用最好的,最重要的則是她的性情氣度了。必得大方展樣,高貴端莊的,若是那等唯唯諾諾小家子氣的,反而毀了咱們天朝女子的名聲。第二嘛,琴棋書畫不需最好,但要樣樣通,才能將咱們天朝泱泱大國的強大雍容高雅展示在吐蕃人面前。
當然,吐蕃王子能看上眼是緊要的。所以,臣妾有點愚見,母后和皇上不如將幾個合適的閨秀都召來,請吐蕃王子親自挑選,這樣豈不皆大歡喜。他日即使發生什麼意外,那與母后和皇上也全不相干。”
她的聲音圓潤飽滿,如出谷的黃鶯一般抑揚頓挫,又條理清楚,娓娓道來,不論法子是否得當,都使人產生信服。連最近一直不待見的皇上都連連點頭,看著元春的目光多了一絲柔情與欲望。
元春輕輕觸到皇上的目光,沒有很快避開,含羞帶怯的拋了一個媚眼,才假意慌張的低下了頭,其實心裡比吃了蜜還甜。不管她是否喜歡皇上,一旦入宮當了皇帝的女人,她們的一生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千方百計獲得皇上的寵愛,尤其到了元春的年紀,美人遲暮之後一切都晚了。
波動的暗流都在太后眼裡,但她只做沒看見,對於後宮女子各憑手段奪得皇上的寵愛,只要不妨礙了她的利益,她是不會插手的。
“賢妃的意見頗有可取之處,哀家以為甚好。皇兒,不如就交給鄭、林兩位愛卿一起負責吧,定能讓吐蕃王子心滿意足的。”和善的眼神在墨涵身上停留了一刻,這個永遠都噙著笑的老太太讓墨涵渾身發冷,能夠鬥倒太子扶持兒子上位,這樣的人又豈會是個簡單的角色。
“母后,你看,這是禮部送上來的官家千金的名單。修國公的這個孫女精通文墨,性格溫柔和順,年紀相當,兒臣覺得好。可是鄭愛卿說她性子懦弱,羞於見人,別說是和親了,估計家門都不敢離開一步。這個柳家的女兒倒是膽子極大,上馬打獵下馬舞槍,長路跋涉對她而言不是問題。但鄭愛卿又說她太過驕奢,去了吐蕃不但沒有帶去兩國友好的意思,反而惹出一堆禍來。
還有什麼襄陽侯的女兒中山侯的孫女等等,不是這不行就是那裡不合適。鬧了半天沒有一個能替朕解決了麻煩的。母后,你說,朕養這些人都幹嘛的?”皇上難得有事做,還是選美人這樣好玩的事,自是花費了一番心思的,卻屢屢被人否決,心下早盛了一肚子火氣。這回越說越氣,就差直接拒絕吐蕃的和親了。
這些都是太后暗示給鄭廣庭的,皇上不說她也清楚,裝出一副為難的樣子來,沉思了半日,似在喃喃自語:“難道咱們天朝就找不出一個姑娘家來了,若叫吐蕃知道,不是丟盡了天朝的臉面嗎?”
一切都在元春意料之中,她忍著心中的狂喜,沒有立即跳出來毛遂自薦,太后的意思她還沒有摸准,不敢貿然行事。更加細緻地觀察著太后的一舉一動。
太后像是無意的看了墨涵一眼,拍手笑道:“眼前不是有個極好的人選嗎?含湘貌若天仙,溫婉知禮,琴棋書畫無一不通,若得她去和親吐蕃,吐蕃王子必是相當滿意的。”
心口猛地一縮,墨涵差點就要出聲反對,但很快鎮定下來,因為他想起太后可能是在試探他,要看看黛玉在他心裡的地位到底有多重,以決定他日能不能憑黛玉來要挾他。所以他絕不能輕舉妄動,不然坐實了太后心中的猜想,妹妹的處境只會更危險。
太后一直存著利用林家的心,又怎麼捨得將黛玉遠嫁,這不是把一顆好好的棋子給送走了嗎?唯有將他們兄妹二人拘在身邊,太后才能真正放心,需要的時候善加利用。所以他賭,賭太后不會允許他們兄妹二人離開她的視線。
“母后,這絕對不行。”皇上急急反對,開什麼玩笑,他心心念念的美人兒嫁給那個吐蕃粗人,那怎麼行。
“皇兒,咱們還是聽聽林愛卿的意見吧。”鋒利的鳳眼刺得皇上瑟縮一下,不敢再動,點明要墨涵決定。
“太后娘娘,皇上,能為社稷分憂那是我們林氏一族的榮耀,我與舍妹義不容辭。不過,微臣有一點不放心,舍妹身子太弱,恐難堅持得住幾個月甚至半年的長途跋涉。再有一個,舍妹年紀太小,大婚至少還得等幾年,吐蕃王子那邊或許等不及啊。
我們與吐蕃交好,這本是有十分的誠意的,兩國聯姻是最佳方法。如果因為一點點小疏忽而出了問題,那絕對有違太后娘娘和皇上的本意。”深思熟慮之後,墨涵沒有一口拒絕,反而採取以退為進的策略,稍稍點出了黛玉和親的不妥之處,任由太后自己決定。
這樣的回答是太后沒有想到的,從她得到的消息里,這個林墨涵對林黛玉那是比親哥哥還要好上幾分的。在這樣關係林黛玉一生幸福的大事上,居然這麼冷靜,要麼就是他對林黛玉的好都是裝出來的,要麼就是這個人太有心機了。一時間,太后有點拿不準。
鄭尚書一直看著太后的臉色行事,知道太后並沒有真心選林黛玉去和親,這回不過是需要一個台階下而已。恭聲回稟道:“啟稟太后娘娘,皇上,微臣有話說。”
“你說。”太后點點頭。
“微臣以為林王爺言之有理。吐蕃急於和親,咱們總不能讓他們等兩年,這一點先就說不過去。何況,郡主身嬌體弱,這一點無人不知,遠去和親不但為難郡主,也是對吐蕃的輕視。微臣絕沒有誹謗郡主的意思,只是認為可以另擇佳人,咱們天朝還能少了才貌雙全的女子嗎?”鄭尚書有點胖,逢人三分笑,可是從來沒有人會以為他是個好欺負的。
太后連連點頭,就著宮女的手吃了一口茶,拭了嘴角,才笑道:“林愛卿和鄭愛卿慮得有理,是哀家魯莽了。話說,哀家還真是捨不得郡主呢,自郡主來了京城,哀家一向都是當自己女孩兒看待的,剛才也是急糊塗了。不知兩位愛卿有沒有合適的人選?賢妃啊,別干站著,京里的女孩兒你認識的多,有好主意不要藏著,只管說出來大家斟酌斟酌,此事不能再拖了。”
第91回:元春獻策黛遇情敵
以太后的謀略,不會做任何無益的事,當日命宮中嬪妃召來家中姐妹之時已經定下計較,也曾派人暗中調查監視過探春,大致有了底才會開口。
元春伺候太后這些年,察言觀色,細緻體貼,對於太后的心思,就算不能十分准也能猜個七八分准,這回見太后的暗示這麼明顯了,便決定不再推諉。笑著上前兩步,先給太后和皇上福了福,方輕啟朱唇:“臣妾愚鈍,不懂外邊朝堂之事,不過對男婚女嫁之事倒是有點小想法。母后既然相問,臣妾也不敢隱瞞,若是有什麼想的說的不周到的地方,還要求母后和皇上看在臣妾無知的份上饒恕了才好。
臣妾以為,吐蕃王子既然不遠萬里來咱們天朝求娶王子妃,必然是極為仰慕咱們天朝的女子的。便是衝著這一點,咱們也應該選一位品貌俱是不俗的,那樣才能展示咱們天朝女子的風采,也才能表明母后和皇上對吐蕃的重視。
這名女子嘛,容貌自然是要出挑的,但也不用最好的,最重要的則是她的性情氣度了。必得大方展樣,高貴端莊的,若是那等唯唯諾諾小家子氣的,反而毀了咱們天朝女子的名聲。第二嘛,琴棋書畫不需最好,但要樣樣通,才能將咱們天朝泱泱大國的強大雍容高雅展示在吐蕃人面前。
當然,吐蕃王子能看上眼是緊要的。所以,臣妾有點愚見,母后和皇上不如將幾個合適的閨秀都召來,請吐蕃王子親自挑選,這樣豈不皆大歡喜。他日即使發生什麼意外,那與母后和皇上也全不相干。”
她的聲音圓潤飽滿,如出谷的黃鶯一般抑揚頓挫,又條理清楚,娓娓道來,不論法子是否得當,都使人產生信服。連最近一直不待見的皇上都連連點頭,看著元春的目光多了一絲柔情與欲望。
元春輕輕觸到皇上的目光,沒有很快避開,含羞帶怯的拋了一個媚眼,才假意慌張的低下了頭,其實心裡比吃了蜜還甜。不管她是否喜歡皇上,一旦入宮當了皇帝的女人,她們的一生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千方百計獲得皇上的寵愛,尤其到了元春的年紀,美人遲暮之後一切都晚了。
波動的暗流都在太后眼裡,但她只做沒看見,對於後宮女子各憑手段奪得皇上的寵愛,只要不妨礙了她的利益,她是不會插手的。
“賢妃的意見頗有可取之處,哀家以為甚好。皇兒,不如就交給鄭、林兩位愛卿一起負責吧,定能讓吐蕃王子心滿意足的。”和善的眼神在墨涵身上停留了一刻,這個永遠都噙著笑的老太太讓墨涵渾身發冷,能夠鬥倒太子扶持兒子上位,這樣的人又豈會是個簡單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