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皇上聽太后說有事,一時起了興致,把自己要與太后商議的事先丟了開去,好奇相問:“母后有什麼吩咐,只管說與兒臣,兒臣即刻差人去辦了。”

  “你呀,就是性子急。皇兒可聽說了今早林王爺那裡發生的事?”太后不答反問。

  皇上當時聽說就恨不得跑去湊湊熱鬧,他真沒見過主動投懷送抱的女人,最好笑的是還送錯了人,他對那個薛寶釵很有興趣。不過被身邊的人左勸右勸,到底沒有去成,堂堂一個皇帝跑去看這樣的熱鬧,實在有點辱沒天朝的臉面。這回見太后問,不滿之情溢於言表:

  “聽是聽說了,可惜沒有趕得及看到。母后,你說世上竟還有這樣的女子,有趣有趣,偏偏墨涵沒福,送上門來的美人都白白便宜了別人。”皇上只顧說得高興,渾然不覺這不是一個作皇帝的人該說的話。

  太后聽見這話不妥,當著這麼多人,不好開口訓斥,放重聲音咳嗽了兩下,方止住了皇上的話頭。

  皇上還不是那種傻子,立刻意識到自己這樣不像個皇帝該有的樣子,忙抿了嘴,板了臉,終究忍不住嘀咕了一句:“不知那個女子生得怎生模樣?”

  太后被氣得有點胸口發疼,這個扶不起的阿斗啊,腦子了除了這些事就不能裝點其他?冷冷掃了皇上一眼,嚴聲喝道:“皇兒。林王爺年將二十,過了婚配娶親的年紀,你說咱們是不是該操心操心了。林府里有個女主子主內,林王爺也能更好的為皇兒分憂。皇兒有沒有什麼合適的人選?”

  皇帝被這一驚一乍的,嚇得不敢再胡說,聽太后的話有理,滿口應是:“母后計較的對。是該給墨涵娶個媳婦了,只不知他看上了誰家的女子,朕替他賜婚即是。不如咱們把他喚來,問問他的意思?”

  太后本來是想直接給墨涵賜下賜婚聖旨的,但皇上這麼講也不是不行,雖然皇室婚禮多半是由太后皇上作主的,事先一般也會問問當事人的意見。何況,或許能趁這個機會,套套林墨涵的口風,如果他主動提了哪家的姑娘,那就要注意一下他們兩家的交情了。想到這裡,太后點頭命小太監去傳林王爺過來。

  墨涵恰從致慡齋回來,在煙波樓外的甬道上,遇到了傳旨的小太監。

  宮裡的人誰不是成了精的,小太監瞟到銀票上的數額是50兩,小心袖了,跟在墨涵身後邊走邊嘀咕:“恭喜王爺賀喜王爺,只怕很快就能娶王妃了。有皇上和太后娘娘兩位聖人替王爺操心,必是名門貴女世家千金了。”

  這話看似無意,其實已經向墨涵暗示了最重要的信息,皇上和太后此番宣他前去是為賜婚,有什麼想的趁早計較了。

  墨涵並不吃驚,在寶釵一事發生後他就預計到了這樣的後果,光明正大的在他身邊安插人這樣的好機會太后豈會錯過,他也想好了應對之策。不過這個小太監這麼知情識趣,值得一交,隨手扯下了腰帶上的玉佩遞過去。

  這玉即便算不上最好的貨色,絕對是上佳的,像他這樣的小太監還是不容易得到的,喜得眉開眼笑,把元春、鄭尚書俱在一事隨口提了。

  太后見了墨涵,依然慈祥和藹,似乎兩人之間從來沒有發生過那些不快。墨涵樂得作不知。

  皇上人是混帳了些,但因墨涵反應敏捷倒也沒有駁過皇上的臉面,是以皇上還是非常看重墨涵的,一見他就笑道:“你可來了。以前朕問過你有沒有看上哪家的小姐,朕給你作主,你都推說沒有。這回母后親自給你作主,快好好選一個。”在皇上心裡,儼然已經將墨涵當做了自己的大舅子,還指望著他把黛玉送進宮呢。

  “皇上說得是。你父母去世的早,哀家人老了不記事,竟將你耽誤到現在。你有覺著好的,儘管說,哀家讓皇上給你下旨,一切都交給內務府打理,保准你們府里今年就能有主母了。”細小的皺紋映在白皙的皮膚上,越發顯得人祥和,不知情的人定會以為太后平日有多疼愛墨涵呢,說話語氣和對親兒子沒什麼兩樣。

  墨涵故作發愣,隨即微紅了臉,低頭不語。

  皇上大步走到他跟前,有點急了:“你一個大男人的難道還學那些媳婦子不成,怕什麼,有朕在呢。”皇上只當他是害羞,絲毫沒有懷疑。

  “皇上。微臣多謝太后娘娘與皇上對微臣的關愛,微臣感激不盡。可是微臣身為男子漢大丈夫的,不知報效國家報效皇上與太后娘娘的知遇之恩,心裡實在愧得慌。再者,當年微臣受先父重託照顧妹妹,微臣當時就暗暗立下誓言妹妹一日未出閣微臣就不談自己的終身大事,必要等到妹妹有了一個歸宿,才敢說自己。還求太后娘娘和皇上體諒微臣這一片苦心,微臣誓死難報。”

  醇厚的男中音鏗鏘有力,不帶半點猶疑,低低迴蕩在大殿裡。墨涵雙膝跪在地上,脊背挺得筆直,很有點不怕死的味道。

  這個藉口雖然不是最好的,但涉及孝悌之事,讓人無法拒絕。太后自然不能強逼著人家違背對先父的誓言,但也不打算就這麼算了,躊躇半晌,笑道:“你沒有忘記自己的根本這當然是好的。可是不孝有三無後最大,林家的香火全在你身上了,所以不能感情用事。

  依哀家的意思,先不成婚沒什麼打緊的,好歹將姑娘定下來,兩家慢慢準備著,等到含湘出嫁之後萬事俱妥只欠東風了。你若覺得這個主意可行,哀家就作主給你選一個最好的姑娘,絕不辱沒了你們林家的門楣,想來林大人在九泉之下也能瞑目了。”

  墨涵很認真的聽著,沉吟半晌,看了一眼皇上,仍舊說道:“太后娘娘一心為微臣著想,微臣感激不盡。只是尚未建功立業,只怕他日糟蹋了人家姑娘。還是過兩年,妹妹大些,咱們府里的事漸漸走上正軌之後,那時微臣就是求也要求太后娘娘賞賜微臣一個好媳婦了。”

  說到最後,聲音低了下去,不好意思的盯著地面。

  皇上見此,越發喜愛他,無有不允之理,不等太后發話搶先應道:“那就依你的。母后,不過就這一兩年了,咱們就再讓他逍遙快活一陣。”

  “也罷了。只是皇兒,你好歹留心著,咱們可不能耽誤了墨涵。”太后見皇上都開口了,為了全他的臉面,勉強答應,正好她手上還沒有配給墨涵的合適人選呢。不如利用這一兩年好好調教一兩個,日後容易拿捏。

  三人議定,太后方想起元春和鄭尚書都在,皇上是有事來請她指示的,住了話頭問道:“皇兒,你方才說有什麼要緊事的?”

  經此一問,皇上才從九霄雲外撿回了自己的難題,不悅的盯了一眼鄭尚書,回道:“還不是吐蕃王子求親一事,兒臣與鄭愛卿商議了半日,咱們堂堂天朝竟沒有一個擔當得起大任的姑娘家。母后,還是您拿主意吧。”

  一般,皇上不太過問國事,許多時候他只是大概聽過,最後都交由太后定奪。這次,太后為表示放權,就把兩國和親之事扔給了皇上處理,皇上自然找來禮部的人商議,鄭尚書是太后心腹,還能揣摩不透太后心意的,故意為難皇上。到頭來,皇上沒辦法,終究要來找太后,日後便愈加不喜政事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