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頁
這信到何侍郎手上的時候,何侍郎正面沉如水地聽著何慕大義凜然地說要去北邊追隨蒙將軍。
也因何慕要當眾說這事,於是何侍郎一房的人便都聚在了何老尚書這邊聽著何慕說話,就連柳檀雲、陳氏,何二少夫人也陪著氣得不輕的何大少夫人、何夫人過來了。
何慕並不知何侍郎接了什麼信函,依舊不屈不撓地說道:“孫兒決定了,先跟唐家定親,然後趕在年前便去蒙將軍營帳里。若不然……”
何征咬牙道:“若不然,你要如何?”說著,又示意一旁咬牙切齒的何大少夫人稍安勿躁。
何慕昂首道:“不然兒子決意荒廢一生,日後再不提筆寫字,整日流連在花街柳巷。”
何大少夫人氣得要伸手去打何慕,但見上頭何老尚書、何侍郎、何夫人都在,便強忍住心裡的火氣。
何征往日裡常教唆何慕去花天酒地莫辜負青春年少,如今聽何慕說了這話,心裡百感交集,半響說道:“定了親再去?你當這親那樣好定?你又無功名,考取功名再娶妻也是能夠的;但你又不要考取功名,一個書生模樣的小白臉跑到軍營里要求前程,你當你有三頭六臂,十萬兵士哪一個都比不得你?”
何慕嘟嚷道:“兒子說了,兒子忍得了那十年籍籍無名的苦。”
何征罵道:“你忍得了,人家唐家姑娘也忍得了?京里少年名士她哪一個嫁不得,何苦隨著你去那天寒地凍地方受苦?”
何慕說道:“也不是一年四季都天寒地凍,且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何征罵道:“胡鬧!你叫我拿了這話去跟唐家提親嗎?唐家問起你明年可會應試,我便說你要去北邊學著如何舞刀弄棒?”
何慕噗通一聲跪在地上,咬牙道:“兒子年前就要隨著族裡的叔叔哥哥去蒙將軍那邊,倘若到時候依舊沒定下親來,那兒子只能做個無信之人了。要麼無信,要麼無能,還請父親替兒子決斷吧,總歸,兒子不樂意做個庸庸碌碌之人,一輩子跟在父親叔叔身後。”說著,便又磕了兩個頭。
何征看向何侍郎,何侍郎手裡拿著太子送來的信,心不在焉地看向何老尚書,開口道:“慕兒的話有道理,但父母在不遠遊,蒙將軍的營地實在太遠了一些,還請父親給拿個主意吧。”
何老尚書方才打了個瞌睡,此時頭一點,醒了過來,見眾人看他,嘴裡咕噥了一聲,然後說道:“就叫他去吧,只是老大,”說著,看向何征,“再生一個兒子吧,有備無患。”
這“有備無患”四字就叫何大少夫人忍不住哭了起來,何大少夫人哽咽道:“若是凍著了,一個傷寒就能要了你的小命,你叫我們……”說著,就泣不成聲,顧不得去想自己這把年紀還能不能生出兒子來。
何征也不言語了,抿著嘴,心裡隱隱有些得意自己兒子這般有出息,聽出何老尚書的意思是答應了這事,暗道何慕這幾日果然沒白折騰,這是不動聲色就求著柳老太爺說服了何老尚書。
何侍郎清了清嗓子,見何夫人也急紅了眼,說道:“既然如此,這事就這樣定下吧,男兒志在四方,咱們家慕兒不是那榜上有名便一輩子心滿意足的短見之人,既然他有鴻鵠之志,就放了他走吧。”隨即又對陳氏、何二少夫人說道:“陪著你們母親、大嫂子出去吧。”
陳氏、何二少夫人答應著,便攙扶著何夫人、何大少夫人向外頭去。
柳檀雲也要跟著去,卻被何侍郎出聲留下。
何侍郎說道:“檀雲一起留下看看這事該如何處置吧。”
何侍郎說了這話,何律便自覺地也退了出去。
柳檀雲答應著,便立在一旁,瞧見何老尚書睏倦地睜不開眼,暗道定是昨晚上風雨太大,攪得何老尚書沒睡好。
何侍郎雙手將信遞到何老尚書面前,說道:“父親,太子來信請咱們商議著如何‘大義滅親’,參了葛家一家。”說著,又遲疑地說道:“柳公也叫人說了,陳御使、龔御使已經收到其他御使的書信,俱是請他們聯手彈劾葛家的。其中,也有黎家的人督促陳御使參與這事。柳公也說,這事宜早不宜遲,合該在這兩日就有個決斷,不然拖延了,後果就不知會怎樣了。”
何老尚書眯著眼將太子的親筆書信看了一遍,然後遞到何征手上。
何征、何循一一看過,又遞給柳檀雲看。
柳檀雲看後,見太子信上反覆提及太后且只說這“大義滅親”的主意是太后出的,暗道這太子倒是會推脫,總歸甭管出了什麼事都跟他沒幹系一樣。看過了,便將信重新還給何侍郎,由著何侍郎收起來。
何老尚書問何侍郎:“柳老爺子可說眾人彈劾葛家用的是什麼罪名?”
何侍郎說道:“貪污,兒子覺得算是最輕的罪名,如今倒是能夠將這罪名遞交給太子,如此,太子跟御使們不謀而合,更顯得太子剛正不阿。”
柳檀雲忙道:“父親不可,若貪污,必是葛家要替莫家做什麼事。莫家人並無官司在身上,且誰都知道莫家富可敵國,宮裡的東西許多都是莫家送進去的。如此,貪污之後葛家替莫家做了什麼事,雖沒人說,但擋不住有人附和成葛家收了莫家銀子,便替莫家奔走,叫莫家在戶部掛了許多名,以至於宮裡的蘭桂、錦緞都是莫家供奉的。如此,不用說,就將咱們家也牽扯進去了,誰叫咱們家的出了個侍郎呢,且這侍郎,明年就要成了戶部尚書的。這貪污的罪名若是陛下定下的,那尚算是塵埃落定,誰也不敢追著陛下問葛家貪污受賄之後替莫家做了什麼,許多事也能就此告一段落。但倘若是御使彈劾,哪有狀告一人犯法卻不說罪名的,這罪名越扯越多,我一想便能想到莫家的生財之道上,其他有心人哪裡想不到?因此不想個穩妥的法子,不能輕易地叫太子揭發葛家受賄的事。”說著,心想早先自己說叫皇后、太子等著看皇帝如何給葛家定罪果然太過天真,皇帝哪裡會那般蠢地將自己的心思昭告天下。
何侍郎一怔,忙道:“如此說來,有人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繞著圈子,要將我們家跟葛家一同扯進去?宮裡的東西雖大多是莫家的,但莫家在戶部掛名卻不多……”說著,便詞窮了,怎麼說,叫宮裡用了許多莫家的東西,以至於令莫家一家獨大,都是他這戶部侍郎失職。雖未犯了律法,但實在犯了皇帝的忌諱。
何老尚書此時也沒了困意,喃喃道:“太后果然英明,幸虧太后催著太子‘大義滅親’,叫咱們趕著給葛家定下罪名。”
何老尚書這話,又打消了何侍郎腦子裡的念頭,何侍郎心想太后是定然不會算計何家的,畢竟眼下太后還是看重太子,太子也是一心跟黎家親近的。無論如何,只要太后沒放棄太子,太后就是何家一路的。
柳檀雲眉頭微顰,說道:“有心人是少不了的,但如今不是追究誰是有心人的時候。合該想法子將自己的事做得圓融一些,無論如何,不能留了把柄叫人輕易地就將自己個家扯進去。”
說完,就聽何循問何侍郎:“除了貪污這罪名呢?”
何侍郎想了想,又道:“柳公不喜寫信,是叫檀雲的陪房來說的。因是過來前那陪房跟我說的話,檀雲定還不知道。”
柳檀雲聞言,便對眾人說道:“那該是明叔來傳話的,就叫明叔過來問個明白吧。”說著,瞧見何侍郎、何老尚書答應了,便叫了柳思明過來問話。
柳思明過來了,不等他一一見過何家眾人,何循便問道:“明叔,不知柳爺跟你說了什麼話,你且原原本本地跟我們說一遍。”
柳思明說道:“我們老太爺說,葛家的人才被抓走,就有人攛掇著御使們聯名彈劾葛家。老太爺說,陳御使、龔御使信上說這彈劾的罪名花樣繁多,竟有人在短短時日內羅列出幾十樣罪名。但甭管哪樣,這貪污的罪名總是少不了的。錦衣衛將葛家五國舅還有葛家幾個少爺送到順天府的時候,可是沒遮掩地說過葛五國舅收了莫家許多銀子。”
柳檀雲問道:“既然都說了貪污,那必然還有個枉法,不知御使們可說了葛家枉了什麼法?”
柳思明一怔,忙道:“這並未有人提起過,因是官商勾結,想來御使們也沒深究。”
何循看向柳檀雲,說道:“看來,這貪污的罪名是少不了了,且咱們家少不得也要跟太子學著‘大義滅親’。”說完,心想太后黎家這次可算得意了,太子還有何家都是背棄了皇后、葛家的,日後宮裡的女人就太后一枝獨秀了——太子妃相較而言太過年輕且太子妃身邊麻煩不斷,便是想跟太后抗衡也不能了。
何侍郎擰著眉頭,說道:“便是要‘大義滅親’,也該有個名頭,難道叫我上請罪書,告訴陛下我監察不利,就叫莫家葛家鑽了空子?”說著,就看向何征、何循,見這兩人都皺著眉毛,便又看向柳檀雲。
柳檀雲心裡也茫無頭緒,瞟了眼何侍郎那挺著的肚子,忽地想起自己頭回子來何家時跟何侍郎說的話,開口道:“江南私鹽泛濫,這私鹽賺的乃是暴利,這莫家又是江南巨富,少不得這私鹽的事跟莫家有干係,明兒個,父親到了衙門,便將早年的鹽引一一調出來查看一番,清理一番,免得留了把柄在什麼人手上。後日,父親便上書彈劾莫家不顧法紀販賣私鹽,葛家貪污包庇莫家,以致江南鹽政混亂。想來早年我跟父親說過這事,父親便叫人著手清理江南那邊的鹽政了吧?如此,這摺子上去了,也無人敢說父親無所作為,頂多,只能算是父親有心無力——畢竟,何家只是太子妃娘家,哪裡能跟國丈家抗衡。”
何侍郎點了點頭,略有些慚愧地說道:“江南那邊鹽政……因諸多阻撓,如今尚未清理清楚。”說著,又看向何老尚書,隱約覺得弄出莫家這麼個富可敵國的人家,以至於如今鬧得京城滿風風雨,他們父子兩個脫不了干係。
何老尚書似是也想到這事,見何侍郎看他,便嗯了一聲,示意何侍郎按照柳檀雲說的做。
何侍郎長嘆一聲,心想不求著明年做了戶部尚書,只求著今年年底能將莫家這事了結了,瞟了柳檀雲一眼,又想柳檀雲說的是,如今不是想到底是不是有人存心要陷害何家的時候,合該先將自己的事辦得圓融一些。
144一病病兩
何征一直不言語,此時聽何侍郎長嘆,便安慰地說道:“父親放心,此事定能妥善處置了。”說著,便眯著眼睛說道:“甭管是狼群還是羊群,總有個領頭的,如今,咱們就要將田家領頭的人揪出來,也免得成日裡提心弔膽的。”
也因何慕要當眾說這事,於是何侍郎一房的人便都聚在了何老尚書這邊聽著何慕說話,就連柳檀雲、陳氏,何二少夫人也陪著氣得不輕的何大少夫人、何夫人過來了。
何慕並不知何侍郎接了什麼信函,依舊不屈不撓地說道:“孫兒決定了,先跟唐家定親,然後趕在年前便去蒙將軍營帳里。若不然……”
何征咬牙道:“若不然,你要如何?”說著,又示意一旁咬牙切齒的何大少夫人稍安勿躁。
何慕昂首道:“不然兒子決意荒廢一生,日後再不提筆寫字,整日流連在花街柳巷。”
何大少夫人氣得要伸手去打何慕,但見上頭何老尚書、何侍郎、何夫人都在,便強忍住心裡的火氣。
何征往日裡常教唆何慕去花天酒地莫辜負青春年少,如今聽何慕說了這話,心裡百感交集,半響說道:“定了親再去?你當這親那樣好定?你又無功名,考取功名再娶妻也是能夠的;但你又不要考取功名,一個書生模樣的小白臉跑到軍營里要求前程,你當你有三頭六臂,十萬兵士哪一個都比不得你?”
何慕嘟嚷道:“兒子說了,兒子忍得了那十年籍籍無名的苦。”
何征罵道:“你忍得了,人家唐家姑娘也忍得了?京里少年名士她哪一個嫁不得,何苦隨著你去那天寒地凍地方受苦?”
何慕說道:“也不是一年四季都天寒地凍,且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何征罵道:“胡鬧!你叫我拿了這話去跟唐家提親嗎?唐家問起你明年可會應試,我便說你要去北邊學著如何舞刀弄棒?”
何慕噗通一聲跪在地上,咬牙道:“兒子年前就要隨著族裡的叔叔哥哥去蒙將軍那邊,倘若到時候依舊沒定下親來,那兒子只能做個無信之人了。要麼無信,要麼無能,還請父親替兒子決斷吧,總歸,兒子不樂意做個庸庸碌碌之人,一輩子跟在父親叔叔身後。”說著,便又磕了兩個頭。
何征看向何侍郎,何侍郎手裡拿著太子送來的信,心不在焉地看向何老尚書,開口道:“慕兒的話有道理,但父母在不遠遊,蒙將軍的營地實在太遠了一些,還請父親給拿個主意吧。”
何老尚書方才打了個瞌睡,此時頭一點,醒了過來,見眾人看他,嘴裡咕噥了一聲,然後說道:“就叫他去吧,只是老大,”說著,看向何征,“再生一個兒子吧,有備無患。”
這“有備無患”四字就叫何大少夫人忍不住哭了起來,何大少夫人哽咽道:“若是凍著了,一個傷寒就能要了你的小命,你叫我們……”說著,就泣不成聲,顧不得去想自己這把年紀還能不能生出兒子來。
何征也不言語了,抿著嘴,心裡隱隱有些得意自己兒子這般有出息,聽出何老尚書的意思是答應了這事,暗道何慕這幾日果然沒白折騰,這是不動聲色就求著柳老太爺說服了何老尚書。
何侍郎清了清嗓子,見何夫人也急紅了眼,說道:“既然如此,這事就這樣定下吧,男兒志在四方,咱們家慕兒不是那榜上有名便一輩子心滿意足的短見之人,既然他有鴻鵠之志,就放了他走吧。”隨即又對陳氏、何二少夫人說道:“陪著你們母親、大嫂子出去吧。”
陳氏、何二少夫人答應著,便攙扶著何夫人、何大少夫人向外頭去。
柳檀雲也要跟著去,卻被何侍郎出聲留下。
何侍郎說道:“檀雲一起留下看看這事該如何處置吧。”
何侍郎說了這話,何律便自覺地也退了出去。
柳檀雲答應著,便立在一旁,瞧見何老尚書睏倦地睜不開眼,暗道定是昨晚上風雨太大,攪得何老尚書沒睡好。
何侍郎雙手將信遞到何老尚書面前,說道:“父親,太子來信請咱們商議著如何‘大義滅親’,參了葛家一家。”說著,又遲疑地說道:“柳公也叫人說了,陳御使、龔御使已經收到其他御使的書信,俱是請他們聯手彈劾葛家的。其中,也有黎家的人督促陳御使參與這事。柳公也說,這事宜早不宜遲,合該在這兩日就有個決斷,不然拖延了,後果就不知會怎樣了。”
何老尚書眯著眼將太子的親筆書信看了一遍,然後遞到何征手上。
何征、何循一一看過,又遞給柳檀雲看。
柳檀雲看後,見太子信上反覆提及太后且只說這“大義滅親”的主意是太后出的,暗道這太子倒是會推脫,總歸甭管出了什麼事都跟他沒幹系一樣。看過了,便將信重新還給何侍郎,由著何侍郎收起來。
何老尚書問何侍郎:“柳老爺子可說眾人彈劾葛家用的是什麼罪名?”
何侍郎說道:“貪污,兒子覺得算是最輕的罪名,如今倒是能夠將這罪名遞交給太子,如此,太子跟御使們不謀而合,更顯得太子剛正不阿。”
柳檀雲忙道:“父親不可,若貪污,必是葛家要替莫家做什麼事。莫家人並無官司在身上,且誰都知道莫家富可敵國,宮裡的東西許多都是莫家送進去的。如此,貪污之後葛家替莫家做了什麼事,雖沒人說,但擋不住有人附和成葛家收了莫家銀子,便替莫家奔走,叫莫家在戶部掛了許多名,以至於宮裡的蘭桂、錦緞都是莫家供奉的。如此,不用說,就將咱們家也牽扯進去了,誰叫咱們家的出了個侍郎呢,且這侍郎,明年就要成了戶部尚書的。這貪污的罪名若是陛下定下的,那尚算是塵埃落定,誰也不敢追著陛下問葛家貪污受賄之後替莫家做了什麼,許多事也能就此告一段落。但倘若是御使彈劾,哪有狀告一人犯法卻不說罪名的,這罪名越扯越多,我一想便能想到莫家的生財之道上,其他有心人哪裡想不到?因此不想個穩妥的法子,不能輕易地叫太子揭發葛家受賄的事。”說著,心想早先自己說叫皇后、太子等著看皇帝如何給葛家定罪果然太過天真,皇帝哪裡會那般蠢地將自己的心思昭告天下。
何侍郎一怔,忙道:“如此說來,有人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繞著圈子,要將我們家跟葛家一同扯進去?宮裡的東西雖大多是莫家的,但莫家在戶部掛名卻不多……”說著,便詞窮了,怎麼說,叫宮裡用了許多莫家的東西,以至於令莫家一家獨大,都是他這戶部侍郎失職。雖未犯了律法,但實在犯了皇帝的忌諱。
何老尚書此時也沒了困意,喃喃道:“太后果然英明,幸虧太后催著太子‘大義滅親’,叫咱們趕著給葛家定下罪名。”
何老尚書這話,又打消了何侍郎腦子裡的念頭,何侍郎心想太后是定然不會算計何家的,畢竟眼下太后還是看重太子,太子也是一心跟黎家親近的。無論如何,只要太后沒放棄太子,太后就是何家一路的。
柳檀雲眉頭微顰,說道:“有心人是少不了的,但如今不是追究誰是有心人的時候。合該想法子將自己的事做得圓融一些,無論如何,不能留了把柄叫人輕易地就將自己個家扯進去。”
說完,就聽何循問何侍郎:“除了貪污這罪名呢?”
何侍郎想了想,又道:“柳公不喜寫信,是叫檀雲的陪房來說的。因是過來前那陪房跟我說的話,檀雲定還不知道。”
柳檀雲聞言,便對眾人說道:“那該是明叔來傳話的,就叫明叔過來問個明白吧。”說著,瞧見何侍郎、何老尚書答應了,便叫了柳思明過來問話。
柳思明過來了,不等他一一見過何家眾人,何循便問道:“明叔,不知柳爺跟你說了什麼話,你且原原本本地跟我們說一遍。”
柳思明說道:“我們老太爺說,葛家的人才被抓走,就有人攛掇著御使們聯名彈劾葛家。老太爺說,陳御使、龔御使信上說這彈劾的罪名花樣繁多,竟有人在短短時日內羅列出幾十樣罪名。但甭管哪樣,這貪污的罪名總是少不了的。錦衣衛將葛家五國舅還有葛家幾個少爺送到順天府的時候,可是沒遮掩地說過葛五國舅收了莫家許多銀子。”
柳檀雲問道:“既然都說了貪污,那必然還有個枉法,不知御使們可說了葛家枉了什麼法?”
柳思明一怔,忙道:“這並未有人提起過,因是官商勾結,想來御使們也沒深究。”
何循看向柳檀雲,說道:“看來,這貪污的罪名是少不了了,且咱們家少不得也要跟太子學著‘大義滅親’。”說完,心想太后黎家這次可算得意了,太子還有何家都是背棄了皇后、葛家的,日後宮裡的女人就太后一枝獨秀了——太子妃相較而言太過年輕且太子妃身邊麻煩不斷,便是想跟太后抗衡也不能了。
何侍郎擰著眉頭,說道:“便是要‘大義滅親’,也該有個名頭,難道叫我上請罪書,告訴陛下我監察不利,就叫莫家葛家鑽了空子?”說著,就看向何征、何循,見這兩人都皺著眉毛,便又看向柳檀雲。
柳檀雲心裡也茫無頭緒,瞟了眼何侍郎那挺著的肚子,忽地想起自己頭回子來何家時跟何侍郎說的話,開口道:“江南私鹽泛濫,這私鹽賺的乃是暴利,這莫家又是江南巨富,少不得這私鹽的事跟莫家有干係,明兒個,父親到了衙門,便將早年的鹽引一一調出來查看一番,清理一番,免得留了把柄在什麼人手上。後日,父親便上書彈劾莫家不顧法紀販賣私鹽,葛家貪污包庇莫家,以致江南鹽政混亂。想來早年我跟父親說過這事,父親便叫人著手清理江南那邊的鹽政了吧?如此,這摺子上去了,也無人敢說父親無所作為,頂多,只能算是父親有心無力——畢竟,何家只是太子妃娘家,哪裡能跟國丈家抗衡。”
何侍郎點了點頭,略有些慚愧地說道:“江南那邊鹽政……因諸多阻撓,如今尚未清理清楚。”說著,又看向何老尚書,隱約覺得弄出莫家這麼個富可敵國的人家,以至於如今鬧得京城滿風風雨,他們父子兩個脫不了干係。
何老尚書似是也想到這事,見何侍郎看他,便嗯了一聲,示意何侍郎按照柳檀雲說的做。
何侍郎長嘆一聲,心想不求著明年做了戶部尚書,只求著今年年底能將莫家這事了結了,瞟了柳檀雲一眼,又想柳檀雲說的是,如今不是想到底是不是有人存心要陷害何家的時候,合該先將自己的事辦得圓融一些。
144一病病兩
何征一直不言語,此時聽何侍郎長嘆,便安慰地說道:“父親放心,此事定能妥善處置了。”說著,便眯著眼睛說道:“甭管是狼群還是羊群,總有個領頭的,如今,咱們就要將田家領頭的人揪出來,也免得成日裡提心弔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