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神風”特攻機的情況與此相反,因為沒有一個完成最後突擊的飛行員能夠回來報告自己的體會,所以日軍無法得到第一手資料據以改進自己的戰術和技術。同時,日軍這支特攻隊的人員成份也在發生變化。那些以獻身為榮欣然挺身而出的特攻隊員已經損失殆盡,這時的日軍飛行員多是被迫去送命的。在這些迫於無奈的特攻隊員中,逐漸滋長了一種厭戰情緒,他們認為:沖繩島顯然是要失陷的,他們所作的犧牲是毫無意義的。據說有的飛行員自稱沒有發現任何美國艦艇而活著返回了基地。還有個飛行員起飛後用機槍掃射其司令部,以消強迫他們送死之恨。

  “神風”特攻機的襲擊越來越弱,美軍在沖繩的航空兵力越來越強,加之,從中國和馬里亞納起飛的B-29重轟炸機也能成功地轟炸九州地區。到6月10日,第38特混艦隊終於能夠離開沖繩水域了。美軍擬於7月對日本本土發動幾次進攻,為了對此進行準備,美快速航空母艦特混艦隊於6月13日返回萊特島。截止這時,這支航空母艦編隊已在海上連續活動了92天。

  艦炮火力支援艦隻和護航航空母艦,在美軍攻占沖繩南部的日軍最後一個陣地之前,一直在沖繩海域堅持作戰。6月21日,美軍宣布占領了沖繩全島。次日,牛島中將及其參謀長剖腹自殺,說明此地的日軍確已失敗。但是對日軍殘餘部隊助清剿作戰一直持續到6月底。截至此時,日本守軍除11,000名被俘外,其餘全部被殲。約有24,000名沖繩居民被迫留在日軍及其軍事設施附近,也不幸成了美軍艦炮、岸炮轟擊和飛機空襲的犧牲品。美軍在沖繩登陸戰役中也付出了相當高的代價。約有13,000名美軍官兵戰死,其中有海軍陸戰隊3,400人,其他海軍人員4,900人。艦隊死傷的人員大部分是由日機,主要是“神風”特攻機所造成的。共被日軍炸沉15艘軍艦,都是驅逐艦以下的軍艦。受傷的艦艇達200餘艘,有的已難修復。美國以這種嚴重的損失,獲得了一個用來突擊日本工業中心地帶的航空基地,從這裡就可以封鎖日本本土和支援對九州的進攻了。

  日本投降

  1945年6月22日,裕仁天皇在戰爭最高指導會議上說出了一些軍政要人不願說或不敢直言的話:日本必須尋求一個結束戰爭的辦法,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美國的大批轟炸機正在把日本的城市化為灰燼,令人窒息的封鎖已使日本全國的軍需生產陷於停頓狀態,飢餓的陰影籠罩著日本大地。4月,蘇聯政府聲明,廢除蘇日中立條約。這對日本是一個不祥之兆。5月,德國投降,這使日本期待從德國得到某種可以救命的新式武器的幻想成為泡影。與此同時,盟國的聯合作戰兵力正在太平洋上進行集結,準備進攻日本本土。日本的最後一個前哨基地——沖繩島,已經落入美軍手中。

  然而,結束這場戰爭並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無論在日本國內還是在出國作戰的部隊,都有一批強而有力的主戰分子,他們主張血戰到底。而且,日本的當權人物和國民都不願意接受喪失帝國國體的和平。因此,談判必須秘密地進行,而且一定不要提出“無條件投降”這樣的條款。在各主要參戰國中,只有蘇聯在太平洋戰爭中表面上處於中立狀態,所以,日本認為通過莫斯科進行和平試探是適宜的。日本戰爭最高指導會議希望蘇聯政府出面進行斡旋,並以讓出滿洲的特權為條件,要求蘇聯再次作出中立的許諾。但是,當日本駐莫斯科大使就媾和問題同蘇聯外交部接觸時,發現蘇聯官員支吾其詞,態度暖昧。在德國戰敗後,幾個戰勝國於7月召開了波茨坦會議。在這次會議上,蘇聯部長會議主席史達林既未向杜魯門總統也未向邱吉爾首相在波茨坦會談結束前,克萊門特·艾德禮於7月28日接替邱吉爾擔任英國首相。轉告有關日本要求進行調停的問題。顯然,蘇聯人在自己參戰並分享勝利果實之前,無意幫助日本結束這場戰爭。

  但是,杜魯門總統已經知道了有關日本進行和談的試探活動,因為美國情報機關破譯了東京的日本外相與日本駐莫斯科大使之間的來往密碼電報。7月26日,美、英、中三國政府發表《波茨坦公告》,在《公告》中明確指出,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只適用於武裝部隊。這項《公告》還規定,除日本本土四島及盟國所規定的其它小島外,日本必須放棄它對海外領土的一切權益,並在根據民意通過自出選舉建立起“愛好和平的負責政府”之前,日本將處於被占領的狀態。至於天皇的命運和日本的國體則隻字未提,因為當時各盟國政府並未就此問題達成協議。《波茨坦公告》發表兩天後,史達林才將日本政府對媾和條款的要求轉告美英兩國首腦。

  《波茨坦公告》的發表,對於日本當局未免有些突然。因為日本政府尚未採取步驟使其國民做好投降的思想準備,還沒接到蘇聯對媾和條款的答覆,日本當局的內部對此問題仍未取得一致意見。然而,最主要的障礙是盟軍在《公告》中沒有明確提出怎樣對待天皇的問題。

  當蘇聯等待時機,而日本的決策人物遲遲不能作出決擇時,美英兩國正在積極制定計劃,準備於1945年11月在九州實施登陸,爾後於1946年3月在本州進陸,進攻關東平原。1945年7月16日,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在新墨西哥州阿拉莫戈多地區試爆成功。這時,原為第5艦隊旗艦的“印第安納波利斯”號重巡渾艦(在沖繩海域遭到重創)已被修好。原子彈試爆成功後不過數小時,這艘重巡洋艦已經載著原子彈從舊金山出發,駛向馬里亞納群島。在此以前,從沖繩和馬里亞納等地起飛的重型轟炸機,對日本本土已經轟炸500餘次,已將其入城市的廣大地區夷為廢墟。7月10日,第38特混艦隊空襲了東京附近的機場。從這天起,第3艦隊的航空母艦特混艦隊除中斷過一次之外,直到戰爭結束,一直在日本近岸海域勢旁若無人的游弋,進行轟炸和炮擊,並且未遭到什麼損失。但日軍卻把航空兵力保存起來,準備在盟軍進攻本土時使用。7月17日,哈爾西艦隊的105艘軍艦與編為第37特混艦隊的28艘英國軍艦會師。這支空前強大的美英聯合艦隊,先後空襲了東京灣的橫須賀港和瀨戶內海的吳港,擊沉或重創了日本艦隊的殘餘艦隻。7月30日,第3艦隊空襲了本州中部的機場和工廠設施,以此結束了集中轟炸的第一階段。同日,在提尼安島卸下原子彈的“印第安納波利斯”號重巡洋艦,在關島稍事停留後,開赴雷伊泰灣,在途中被日潛艇伊-58號。擊沉在菲律賓海域,近900名官兵與該艦同葬於海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