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頁
起初,“神風”特攻機所攻擊的目標多是外圍的警戒艦艇。這些艦艇只能依靠自己的火炮進行抗擊。6日15時許,日特攻機蜂擁而來,正在沖繩島以北海域擔任巡邏任務的“布希”號驅逐艦,被3架“神風”特攻機撞毀。在鄰近海域巡邏的“科爾洪”號驅逐艦趕來支援,也被3架“神風”特攻機撞毀。這兩艘驅逐艦不久即沉沒。第58特混艦隊接到擔任雷達警戒的驅逐艦發出的警報後,擔任空中警戒的飛機立即起飛迎敵,並用防空炮火進行攔擊,日特攻機未能飛到該編隊的上空。但約有200架特攻機竄到沖繩地區,大部分被美戰鬥機和密集的高射炮火擊落。美軍的高射炮火十分密集,降落的彈片竟把38名美國士兵打傷。儘管如此,日“神風”特攻機仍然撞傷美軍艦船22艘,擊沉運輸驅逐艦和坦克登陸艦各1艘。此外還撞毀2艘滿載彈藥的軍火船,使第10集團軍供應不上某些類型的彈藥。
與此同時,日軍還在準備實施另一種形式的自殺性突擊,這種突擊是以“大和”號超級戰列艦、“矢矧”號輕巡洋艦和8艘驅逐艦來實施的。這幾艘軍艦裝上日本貯存的最後2500噸燃油(只夠開到沖繩的單程需要),駛離瀨戶內海,預定4月8日拂曉抵達沖繩,搶灘擱淺,集中所有炮火轟擊美軍,直至日艦把彈藥耗盡或被擊毀為止。然而,這支海上特攻隊的武運不佳,6日傍晚,2艘在九州海域巡邏的美國潛艇就發現了它,隨即向指揮部發了電報。因此,斯普魯恩斯立即命令戴約的戰列艦編隊準備執行誘敵任務。要求戴約編隊把這些日艦向南引誘,越遠越好,使其不能返回本土基地,也得不到九州岸基航空兵的支援。4月7日,戴約編隊要在適當時機接敵,對日艦進行猛烈的炮擊。然而,米徹爾根本沒想到會讓水面艦艇編隊來單獨收拾這支日軍編隊。7日拂曉前,他即率領第58特混艦隊北上,前去截擊。近8時,其偵察機再次發現向西航進的日軍編隊。日軍編隊改變航向向南航行後,慶良間基地的PBM型水上飛機對其進行跟蹤。10時許,米徹爾命令其艦載機起飛。2小時後,美航空母艦艦載機群即以絕對優勢的兵力對日軍編隊反覆進行突擊,擊沉“大和”號、“矢矧”號和2艘驅逐艦,重創2艘驅逐艦。2艘被重創的驅逐艦在返回基地的途中沉沒,其餘艦隻撤回基地。
4月7日,一架“神風”特攻機突破第58特混艦隊戰鬥機的空中警戒,撞中“漢科克”號航空母艦的甲板,使43人死亡。到黃昏時,日神風特攻機又撞傷4艘海軍艦隻。然而,4月6日和7日的大空襲只是“神風”特攻機對沖繩海域盟國艦船所實施的10次大規模特攻襲擊日軍稱之為“菊水”作戰。中的第一次。至於“神風”特攻機的小規模襲擊和一般的空襲,幾乎天天都有。4月12日至13日的空襲和以後的幾次空襲,改用一種稱為“櫻花”的特攻炸彈。這是一種靠火箭推進的帶翼炸彈,炸彈脫離轟炸機的掛彈裝置後,由飛行員引導捕捉目標。
在近3個月的時間裡,快速航空母艦特混艦隊一直在沖繩以東海域活動,一面在60平方海里的水域內遂行巡邏任務,一面支援登陸兵的岸上戰鬥,同時要與日軍飛機作戰,並擔任反潛巡邏任務。各特混大隊常為進行補給而暫時離開巡邏海域。快速航空母艦特混艦隊曾四次北上去突擊九州地區的機場。然而,如同在呂宋島那樣,雖對日軍機場進行猛烈的空襲,但是無法將其摧毀,因為日軍在這裡的機場不僅多而分散,且有高炮予以嚴密的掩護。
除在沖繩海域的雷達警戒艦隻和輸送艦船常常成為“神風”特攻機的襲擊目標外,快速航空母艦特混艦隊也是在劫難逃的。由於“邦克山”號和“企業”號航空母艦相繼被“神風”特攻機撞中,而且喪失了機動能力,米徹爾將軍失去了大部分參謀軍官,並在3天內兩次變換旗艦。活動在沖繩東南海域的英國特混艦隊也成了“神風”特攻機連續攻擊的目標。英國的4艘航空母艦都曾被特攻機撞中,但因其甲板有裝甲防護,所以仍能堅持作戰。
美國的飛行人員和艦艇人員,在軍艦返回烏利西島或其他基地進行維修保養或更換配件時,尚可得到短暫的休整,而那些必須留在作戰海域的第5艦隊的幾位指揮官卻一直很緊張,疲憊不堪。5月底,尼米茲將軍終於在這次作戰正在進行之中採取了更換指揮官這一前所未有的措施。哈爾西接替斯普魯恩斯,麥凱恩接替米徹爾,希爾接替特納,因而第5艦隊又改為第3艦隊。哈爾西不願意留在沖繩海域,遂行單純的防禦任務,但很快發覺他自己並沒有選擇權。於是他繼續實行斯普魯恩斯所採用的戰術。但他極力主張應在沖繩島儘快修建航空基地,以解除當時已改為第38特混艦隊的快速航空母艦特混艦隊所擔負的掩護及支援任務。
美軍正在逐步改進對付“神風”特攻機的作戰方法,在斯普魯恩斯和哈爾西交接指揮權時,已基本上可以對付“神風”特攻機的威脅了。美軍用雷達警戒飛機彌補了雷達警戒艦隻的不足,派遣驅逐艦和兩棲作戰艦艇充當雷達警戒艦隻,並在最有可能出現敵機的方向加派戰鬥機進行空中巡邏。美軍不僅在沖繩島北部地區設立了許多雷達監視哨,還奪取了附近的一些小島,並在上面建立了雷達站。容易操縱的小型艦艇已能對付“神風”機的攻擊,即艦艇把俯衝下來的“神風”特攻機置於自己的正橫方向,除充分發揚火力進行抗擊外,突然增速,讓日機難以捕捉目標。這是因為,“神風”特攻機的俯衝速度很快,在空氣壓力的作用下,幾乎不能再變航向,難以調整命中點。
與此同時,日軍還在準備實施另一種形式的自殺性突擊,這種突擊是以“大和”號超級戰列艦、“矢矧”號輕巡洋艦和8艘驅逐艦來實施的。這幾艘軍艦裝上日本貯存的最後2500噸燃油(只夠開到沖繩的單程需要),駛離瀨戶內海,預定4月8日拂曉抵達沖繩,搶灘擱淺,集中所有炮火轟擊美軍,直至日艦把彈藥耗盡或被擊毀為止。然而,這支海上特攻隊的武運不佳,6日傍晚,2艘在九州海域巡邏的美國潛艇就發現了它,隨即向指揮部發了電報。因此,斯普魯恩斯立即命令戴約的戰列艦編隊準備執行誘敵任務。要求戴約編隊把這些日艦向南引誘,越遠越好,使其不能返回本土基地,也得不到九州岸基航空兵的支援。4月7日,戴約編隊要在適當時機接敵,對日艦進行猛烈的炮擊。然而,米徹爾根本沒想到會讓水面艦艇編隊來單獨收拾這支日軍編隊。7日拂曉前,他即率領第58特混艦隊北上,前去截擊。近8時,其偵察機再次發現向西航進的日軍編隊。日軍編隊改變航向向南航行後,慶良間基地的PBM型水上飛機對其進行跟蹤。10時許,米徹爾命令其艦載機起飛。2小時後,美航空母艦艦載機群即以絕對優勢的兵力對日軍編隊反覆進行突擊,擊沉“大和”號、“矢矧”號和2艘驅逐艦,重創2艘驅逐艦。2艘被重創的驅逐艦在返回基地的途中沉沒,其餘艦隻撤回基地。
4月7日,一架“神風”特攻機突破第58特混艦隊戰鬥機的空中警戒,撞中“漢科克”號航空母艦的甲板,使43人死亡。到黃昏時,日神風特攻機又撞傷4艘海軍艦隻。然而,4月6日和7日的大空襲只是“神風”特攻機對沖繩海域盟國艦船所實施的10次大規模特攻襲擊日軍稱之為“菊水”作戰。中的第一次。至於“神風”特攻機的小規模襲擊和一般的空襲,幾乎天天都有。4月12日至13日的空襲和以後的幾次空襲,改用一種稱為“櫻花”的特攻炸彈。這是一種靠火箭推進的帶翼炸彈,炸彈脫離轟炸機的掛彈裝置後,由飛行員引導捕捉目標。
在近3個月的時間裡,快速航空母艦特混艦隊一直在沖繩以東海域活動,一面在60平方海里的水域內遂行巡邏任務,一面支援登陸兵的岸上戰鬥,同時要與日軍飛機作戰,並擔任反潛巡邏任務。各特混大隊常為進行補給而暫時離開巡邏海域。快速航空母艦特混艦隊曾四次北上去突擊九州地區的機場。然而,如同在呂宋島那樣,雖對日軍機場進行猛烈的空襲,但是無法將其摧毀,因為日軍在這裡的機場不僅多而分散,且有高炮予以嚴密的掩護。
除在沖繩海域的雷達警戒艦隻和輸送艦船常常成為“神風”特攻機的襲擊目標外,快速航空母艦特混艦隊也是在劫難逃的。由於“邦克山”號和“企業”號航空母艦相繼被“神風”特攻機撞中,而且喪失了機動能力,米徹爾將軍失去了大部分參謀軍官,並在3天內兩次變換旗艦。活動在沖繩東南海域的英國特混艦隊也成了“神風”特攻機連續攻擊的目標。英國的4艘航空母艦都曾被特攻機撞中,但因其甲板有裝甲防護,所以仍能堅持作戰。
美國的飛行人員和艦艇人員,在軍艦返回烏利西島或其他基地進行維修保養或更換配件時,尚可得到短暫的休整,而那些必須留在作戰海域的第5艦隊的幾位指揮官卻一直很緊張,疲憊不堪。5月底,尼米茲將軍終於在這次作戰正在進行之中採取了更換指揮官這一前所未有的措施。哈爾西接替斯普魯恩斯,麥凱恩接替米徹爾,希爾接替特納,因而第5艦隊又改為第3艦隊。哈爾西不願意留在沖繩海域,遂行單純的防禦任務,但很快發覺他自己並沒有選擇權。於是他繼續實行斯普魯恩斯所採用的戰術。但他極力主張應在沖繩島儘快修建航空基地,以解除當時已改為第38特混艦隊的快速航空母艦特混艦隊所擔負的掩護及支援任務。
美軍正在逐步改進對付“神風”特攻機的作戰方法,在斯普魯恩斯和哈爾西交接指揮權時,已基本上可以對付“神風”特攻機的威脅了。美軍用雷達警戒飛機彌補了雷達警戒艦隻的不足,派遣驅逐艦和兩棲作戰艦艇充當雷達警戒艦隻,並在最有可能出現敵機的方向加派戰鬥機進行空中巡邏。美軍不僅在沖繩島北部地區設立了許多雷達監視哨,還奪取了附近的一些小島,並在上面建立了雷達站。容易操縱的小型艦艇已能對付“神風”機的攻擊,即艦艇把俯衝下來的“神風”特攻機置於自己的正橫方向,除充分發揚火力進行抗擊外,突然增速,讓日機難以捕捉目標。這是因為,“神風”特攻機的俯衝速度很快,在空氣壓力的作用下,幾乎不能再變航向,難以調整命中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