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頁
復遣錦衣衛指揮譚全等諭古州從征將士曰:“兵征既久,未見成功,蓋齊讓老矣,且無智謀,宜不能馭將士也。今特命左軍都督楊文佩征虜前將軍印,代齊讓為總兵,爾諸將士當思奮力決戰,以蓋前愆。”
冬十月己卯朔,享太廟。
詔免淮安府今年田租,以淫雨傷稼故也。
壬午,行人高稹自陝西宣諭禁鬻私茶還,言三事,一曰“乞減內地巡茶關隘”,二曰“選老成練達兵務之將,捍禦西陲”,三曰“民之逋糧,宜從土地所宜折收”。上並從其言。
癸未,詔折收天下逋租。上諭戶部曰:“昨行人高稹言陝西之民困於逋賦,其議自洪武二十八年以前,凡各處逋租,皆許隨土地所便折收布絹、綿花及金銀等物,宜定著其例。”於是戶部定:每鈔一錠折米一石,金一兩折十石,銀一兩折二石,絹一匹折一石二斗,綿布一匹折一石,苧布比綿布減三斗,綿花一斤折米二斗。上曰:“折收逋賦,蓋欲蘇民困也,今如此其重,將愈困民,豈恤之之意哉?其金、銀每兩各加一倍,鈔止二貫五百文折一石,余從所議。”乃下詔曰:“朕荷天眷,代元為君,統一寰宇,主宰生民,已三十年矣,設官分職,各有攸司。邇年,郡縣租賦因官吏不職,不能宣布條章,民愈窮困。今敕戶部,凡天下積年逋賦,皆許隨土地所便,折收絹布、金銀等物,以免民轉運之勞。爾百司一如朕命,毋怠。”
甲申,賜國子監琉球生冬衣。
乙酉,平羗將軍都指揮齊讓械送蠻寇林寬等至京。
丙戌,遣使敕征虜前將軍都督楊文等曰:“十月七日,齊讓已遣武昌左衛指揮朱俊械蠻寇林寬及潭洞賊首楊通秀至京,觀其人皆庸懦愚人,宜不能為此亂計,諸蠻中必有桀驁者為謀主,特愚弄林寬、楊通秀族,其倡亂事急,則令其來降為緩兵之計,乃其狡謀也。作亂之原,實在諸洞蠻酋。今寬等具言諸蠻詭詐狀,爾等宜次第捕滅。其令寬等投降,皆是虛詐,意在沮我大軍。若大軍遠行,必於中途設伏,掩我不備,慎毋遠掠。”楊文至軍,去齊讓營百里,先令參將何清等領步騎同指揮譚全、散騎舍人劉添錫等詣讓營中宣詔,收平羗將軍印,即送讓赴京,其副將宋晨、胡冕仍令從征立功。
戊子,上諭戶部臣曰:“遼東海運,連歲不絕。近聞彼處軍餉頗有贏餘,今後不須轉運,止令本處軍人屯田自給。其三十一年海運糧米,可於太倉、鎮海、蘇州三衛倉收貯。仍令左軍都督府移文遼東都司知之。其沙嶺糧儲,發軍護守,次第運至遼東城中海州衛倉儲之。”
己丑,詔發贖罪囚人於平涼諸處立遞運所,令其轉運糧餉,以給軍士。
辛卯,敕長興侯耿炳文督陝西諸衛操練軍馬,以俟調用,仍啟肅、慶二王知之。
擢禮科給事中王謙為通政使司左通政,吏科都給事中劉昱為左參議。
壬辰,旌表寧波府慈谿縣民沈性妻張氏、紹興府會稽縣民韓擇可妻薛氏貞節。
癸巳夜,熒惑犯南斗杓第二星。
甲午,賜國子監生劉仕名歸餋。仕名,馬湖府宜溪長官司人,以歲貢入監,有母老病,弟復廢疾。仕名上言:“從古蠻夷不知文教,惟皇上德化遠被,建學立師,教育邊夷,稍知禮義。今臣母老且病,願乞歸養,雖君恩未報,而烏鳥私情不能自已。”上憐之,遣歸終餋。
乙未,重建國子監孔子廟成。先是,上以舊廟隘,命工部改作之。至是,廟成,其制皆自規畫。大成殿六楹,高四丈三尺余,深四丈七尺,墀廣二十丈,深三十七丈,大成門六楹,靈星門三,東西廡七十六楹,神廚庫皆八楹,宰牲所六楹。
置衡州府安仁縣、長沙府安平縣二巡檢司。
庚子,革涼州鹽課司。時陝西行都司都指揮僉事張豫言:“涼州舊設鹽課司,置鹽戶撈鹽,以給軍士,而所收池鹽不多,官吏俱為虗設,請罷之,而以撈鹽之夫為甘肅倉斗級。”上從之,故有是命。
甲辰,詔免鳳陽府鳳陽縣今年田租。先是,鳳陽縣自五月至八月不雨,禾稼不收,耆民許景文等來言。詔蠲其租,戶部以為未得其實,請遣人驗之。上曰:“天旱,眾人所共見,況鳳陽,朕之鄉里,民何敢欺?”即免之。
詔禮部令朝鮮國朝貢三年一來,以其國啟本語涉譏訕,仍拘留其使。
賜在京致仕武官鈔人五十錠、麥二十石。
丁未,暹羅國王遣其臣奈斯勿羅者上表,貢方物。
十一月己酉朔,楚王楨妃王氏薨。
壬子,署僉都御史事鄧文鏗等自陝西譏察私茶還京,以文鏗為武昌府知府,劉觀為嘉興府知府,景清為金華府知府。
宥武定侯郭英罪。時英自陝西還,監察御史裴承祖劾英私餋家奴百五十餘人,又擅殺男女五人,請治其罪。上以英功臣,詔勿問。左僉都御史張春、都給事中馮嶧等執奏不已,乃命諸戚里大臣議其罪,使知所警,已而宥之。
丙辰,上御奉天門,見散騎舍人衣極鮮麗,問:“制用幾何?”曰:“五百貫。”責之曰:“農夫寒耕暑耘,早作夜息,蠶婦繰絲緝麻,縷績寸成,其勞既已甚矣,及登場下機,公私逋索交至,竟不能為己有,食惟粗糲,衣惟垢弊而已。今汝席父兄之庇,生長膏梁紈綺之下,農桑勤苦,邈無聞知,一衣制及五百貫,此農民數口之家、一歲之資也,而爾費之於一衣,驕奢若此,豈不暴殄?自今切宜戒之。”
冬十月己卯朔,享太廟。
詔免淮安府今年田租,以淫雨傷稼故也。
壬午,行人高稹自陝西宣諭禁鬻私茶還,言三事,一曰“乞減內地巡茶關隘”,二曰“選老成練達兵務之將,捍禦西陲”,三曰“民之逋糧,宜從土地所宜折收”。上並從其言。
癸未,詔折收天下逋租。上諭戶部曰:“昨行人高稹言陝西之民困於逋賦,其議自洪武二十八年以前,凡各處逋租,皆許隨土地所便折收布絹、綿花及金銀等物,宜定著其例。”於是戶部定:每鈔一錠折米一石,金一兩折十石,銀一兩折二石,絹一匹折一石二斗,綿布一匹折一石,苧布比綿布減三斗,綿花一斤折米二斗。上曰:“折收逋賦,蓋欲蘇民困也,今如此其重,將愈困民,豈恤之之意哉?其金、銀每兩各加一倍,鈔止二貫五百文折一石,余從所議。”乃下詔曰:“朕荷天眷,代元為君,統一寰宇,主宰生民,已三十年矣,設官分職,各有攸司。邇年,郡縣租賦因官吏不職,不能宣布條章,民愈窮困。今敕戶部,凡天下積年逋賦,皆許隨土地所便,折收絹布、金銀等物,以免民轉運之勞。爾百司一如朕命,毋怠。”
甲申,賜國子監琉球生冬衣。
乙酉,平羗將軍都指揮齊讓械送蠻寇林寬等至京。
丙戌,遣使敕征虜前將軍都督楊文等曰:“十月七日,齊讓已遣武昌左衛指揮朱俊械蠻寇林寬及潭洞賊首楊通秀至京,觀其人皆庸懦愚人,宜不能為此亂計,諸蠻中必有桀驁者為謀主,特愚弄林寬、楊通秀族,其倡亂事急,則令其來降為緩兵之計,乃其狡謀也。作亂之原,實在諸洞蠻酋。今寬等具言諸蠻詭詐狀,爾等宜次第捕滅。其令寬等投降,皆是虛詐,意在沮我大軍。若大軍遠行,必於中途設伏,掩我不備,慎毋遠掠。”楊文至軍,去齊讓營百里,先令參將何清等領步騎同指揮譚全、散騎舍人劉添錫等詣讓營中宣詔,收平羗將軍印,即送讓赴京,其副將宋晨、胡冕仍令從征立功。
戊子,上諭戶部臣曰:“遼東海運,連歲不絕。近聞彼處軍餉頗有贏餘,今後不須轉運,止令本處軍人屯田自給。其三十一年海運糧米,可於太倉、鎮海、蘇州三衛倉收貯。仍令左軍都督府移文遼東都司知之。其沙嶺糧儲,發軍護守,次第運至遼東城中海州衛倉儲之。”
己丑,詔發贖罪囚人於平涼諸處立遞運所,令其轉運糧餉,以給軍士。
辛卯,敕長興侯耿炳文督陝西諸衛操練軍馬,以俟調用,仍啟肅、慶二王知之。
擢禮科給事中王謙為通政使司左通政,吏科都給事中劉昱為左參議。
壬辰,旌表寧波府慈谿縣民沈性妻張氏、紹興府會稽縣民韓擇可妻薛氏貞節。
癸巳夜,熒惑犯南斗杓第二星。
甲午,賜國子監生劉仕名歸餋。仕名,馬湖府宜溪長官司人,以歲貢入監,有母老病,弟復廢疾。仕名上言:“從古蠻夷不知文教,惟皇上德化遠被,建學立師,教育邊夷,稍知禮義。今臣母老且病,願乞歸養,雖君恩未報,而烏鳥私情不能自已。”上憐之,遣歸終餋。
乙未,重建國子監孔子廟成。先是,上以舊廟隘,命工部改作之。至是,廟成,其制皆自規畫。大成殿六楹,高四丈三尺余,深四丈七尺,墀廣二十丈,深三十七丈,大成門六楹,靈星門三,東西廡七十六楹,神廚庫皆八楹,宰牲所六楹。
置衡州府安仁縣、長沙府安平縣二巡檢司。
庚子,革涼州鹽課司。時陝西行都司都指揮僉事張豫言:“涼州舊設鹽課司,置鹽戶撈鹽,以給軍士,而所收池鹽不多,官吏俱為虗設,請罷之,而以撈鹽之夫為甘肅倉斗級。”上從之,故有是命。
甲辰,詔免鳳陽府鳳陽縣今年田租。先是,鳳陽縣自五月至八月不雨,禾稼不收,耆民許景文等來言。詔蠲其租,戶部以為未得其實,請遣人驗之。上曰:“天旱,眾人所共見,況鳳陽,朕之鄉里,民何敢欺?”即免之。
詔禮部令朝鮮國朝貢三年一來,以其國啟本語涉譏訕,仍拘留其使。
賜在京致仕武官鈔人五十錠、麥二十石。
丁未,暹羅國王遣其臣奈斯勿羅者上表,貢方物。
十一月己酉朔,楚王楨妃王氏薨。
壬子,署僉都御史事鄧文鏗等自陝西譏察私茶還京,以文鏗為武昌府知府,劉觀為嘉興府知府,景清為金華府知府。
宥武定侯郭英罪。時英自陝西還,監察御史裴承祖劾英私餋家奴百五十餘人,又擅殺男女五人,請治其罪。上以英功臣,詔勿問。左僉都御史張春、都給事中馮嶧等執奏不已,乃命諸戚里大臣議其罪,使知所警,已而宥之。
丙辰,上御奉天門,見散騎舍人衣極鮮麗,問:“制用幾何?”曰:“五百貫。”責之曰:“農夫寒耕暑耘,早作夜息,蠶婦繰絲緝麻,縷績寸成,其勞既已甚矣,及登場下機,公私逋索交至,竟不能為己有,食惟粗糲,衣惟垢弊而已。今汝席父兄之庇,生長膏梁紈綺之下,農桑勤苦,邈無聞知,一衣制及五百貫,此農民數口之家、一歲之資也,而爾費之於一衣,驕奢若此,豈不暴殄?自今切宜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