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
[科幻探險] 《三人行》作者:王晉康【完結】
一成功者北京,中國科技會堂312 會議廳。
階梯形的會議廳擠滿新聞界和科學界人士。屋裡很靜,時有相機的閃光,伴
著絲絲的進膠捲聲。人們專注地盯著前面的高清晰度投影屏幕。
屏幕上的圖象是用X 光層析技術拍攝的,不是十分清晰,但這更增加了真實
感。圖象上顯示的實際是人的一條細血管,經過放大,變成了一條寬闊的河流,
紅色的河水在河床里緩緩流淌,翻著泡沫,攪著漩渦,其景象如同從飛機上看黃
河。不同的是,這條河的河床不是靜止的,隨著心跳節律博動和脹縮。
這是高血脂病人的一條微血管,膽固醇堆積在血管壁上,形成一個個弓形洲
壩,有的地方只剩下一條狹窄的峽口,血流在這兒受阻,借著心臟的博動力從峽
口擠出去,形成長江三峽般的急流。
隨著雷射電筒的指點,主角登場了。它大致像一個水滴狀的微型潛水艇,頭
端有螺旋槳,在屏幕上顯得有甜瓜那麼大,“實際上,”報告人郝水青先生說,
“它的長度只有300 納米(l 納米是10-9米),和針尖差不多。”這台納米機器
在寬廣的血液之河中顯得過於弱小,在粘性河水的拍擊下似乎不能把穩方向,但
總能及時調正航向,不屈不撓地前進。它的螺旋漿同時也是鋒利的旋刀,把膽固
醇堆積物攪成米黃色、半透明的殘屑,殘屑隨即被血流沖走。現在它到了最狹窄
的峽口,在它的勇猛進攻下,河水幾乎變成了黃色的濃湯。忽然,它的螺旋槳被
卡住了,觀眾們都失聲“噢”了一聲。納米機器立即倒車,掙脫束縛,再度撲上
去。峽口終於被切開,戰場歸於平靜,納米機器隨著平緩的血流,駛向屏幕之外。
屏幕上打出一行字:“ 2008 年5 月20日,中國第一例由納米機器完成的血
管清理手術順利完成。”
年輕的郝水青關閉了自己的筆記本電腦,撥出饋線,平靜地補充一句:“這
次成功也表明,中國已正式跨入納米時代,比美國、日本等科技先進國家晚了兩
年。我的報告完了,謝謝。”
台下響起掌聲。郝水青向聽眾鞠躬,走下講台。他沒有發現後排座位上有一
雙火辣辣的目光一直在盯著他。她是“華西都市報”記者俞潔,一位相當漂亮的
年輕姑娘。
\
整個報告會上,我的目光幾乎須臾不能離開郝先生。從相貌上看,這個男人
並不出眾,身體單薄,皮膚略顯蒼白,但他的舉止自然而大氣,一身名牌西服十
分得體隨意。他早已看淡成功,看淡掌聲和讚頌,在一群記者的簇擁下顯得從容
不迫。他當然有權力這樣,這位32歲的青年已經功成名就,是中國頂尖的科學家
之一,他所創立的納米機器公司已為他創下億萬資產。另外,他還有一個嫻淑美
貌的妻子。
他身上有著強大的磁力,尤其對一位23歲的年輕異性。
我是一名剛出道的科學記者,對科學家們懷著宗教般的仰慕。我常常想,他
們的腦瓜—一也是1.4 千克重,也是140 億個神經元組成—一究竟有什麼魔力,
使他們能發現億萬眾生無緣涉足的宇宙的玄妙?人類歷史上有許多偉人:釋迦牟
尼、孔子、拿破崙、亞歷山大……但據我看來(當然這看法很偏激),只有科學
家們才夠格作真正的偉人,他們帶著人類,一步步開鑿著未來之路。
簡而言之,我從看見他的第一眼起就愛上他了。我不奢望做他的妻子,但我
要分享他的愛情。
郝水青終於擺脫記者,坐上電梯,來到一樓的大廳。一個年輕姑娘等在那兒,
穿著白色的西服裙,領口很深,露出白晰潤澤的胸脯,雙手交叉放在腹部,深潭
般的眸子中含著微笑,那微笑能讓任何男人入迷。姑娘戲謔地說:“郝先生,剛
擺脫記者的糾纏,沒想到這兒還有一個狙擊者吧。”
郝水青笑道:“這樣的狙擊者還是可以忍受的。請問……”
俞潔遞上一張名片:“我是你的崇拜者,想進行一次有深度的採訪,請問我
有幸請你喝咖啡嗎?”她調皮地笑著,歪著腦袋等他的回答。郝水青不由得又把
她掃描一遍——她的身形確實讓人怦然心動——淡然道:
“你相信我不會拒絕你,對吧。你對自己的魅力有充分的自信,是吧。那麼,
我今天要送你一個意外:不,我拒絕你的邀請。”他有意作一個停頓,看著她的
大眼中掠過一絲惶惑窘迫,甚至準備淚水盈眶。“但我願意邀請你去喝杯咖啡,
我有這個榮幸嗎?”
俞潔的表情馬上陽光燦爛!她笑著挽起郝水青的臂膊。
郝先生領我去“半日閒”咖啡店。門口的裝璜古色古香,左右是一副篆書對
聯:“因過寺院逢僧話,又得浮生半日閒”。進了圓形大門,迎面是一堵照壁,
繪著深山古寺、文士僧人,一副邈遠靜謐的仙景。但照壁之後卻是另一番情調,
燈光柔和,樂聲輕柔,四周是色彩艷麗的壁畫,裸體的小天使在壁畫中飛翔。酒
店女侍衣著大膽暴露,在茶座中無聲無息地穿行。看來,設計者是刻意營造強烈
一成功者北京,中國科技會堂312 會議廳。
階梯形的會議廳擠滿新聞界和科學界人士。屋裡很靜,時有相機的閃光,伴
著絲絲的進膠捲聲。人們專注地盯著前面的高清晰度投影屏幕。
屏幕上的圖象是用X 光層析技術拍攝的,不是十分清晰,但這更增加了真實
感。圖象上顯示的實際是人的一條細血管,經過放大,變成了一條寬闊的河流,
紅色的河水在河床里緩緩流淌,翻著泡沫,攪著漩渦,其景象如同從飛機上看黃
河。不同的是,這條河的河床不是靜止的,隨著心跳節律博動和脹縮。
這是高血脂病人的一條微血管,膽固醇堆積在血管壁上,形成一個個弓形洲
壩,有的地方只剩下一條狹窄的峽口,血流在這兒受阻,借著心臟的博動力從峽
口擠出去,形成長江三峽般的急流。
隨著雷射電筒的指點,主角登場了。它大致像一個水滴狀的微型潛水艇,頭
端有螺旋槳,在屏幕上顯得有甜瓜那麼大,“實際上,”報告人郝水青先生說,
“它的長度只有300 納米(l 納米是10-9米),和針尖差不多。”這台納米機器
在寬廣的血液之河中顯得過於弱小,在粘性河水的拍擊下似乎不能把穩方向,但
總能及時調正航向,不屈不撓地前進。它的螺旋漿同時也是鋒利的旋刀,把膽固
醇堆積物攪成米黃色、半透明的殘屑,殘屑隨即被血流沖走。現在它到了最狹窄
的峽口,在它的勇猛進攻下,河水幾乎變成了黃色的濃湯。忽然,它的螺旋槳被
卡住了,觀眾們都失聲“噢”了一聲。納米機器立即倒車,掙脫束縛,再度撲上
去。峽口終於被切開,戰場歸於平靜,納米機器隨著平緩的血流,駛向屏幕之外。
屏幕上打出一行字:“ 2008 年5 月20日,中國第一例由納米機器完成的血
管清理手術順利完成。”
年輕的郝水青關閉了自己的筆記本電腦,撥出饋線,平靜地補充一句:“這
次成功也表明,中國已正式跨入納米時代,比美國、日本等科技先進國家晚了兩
年。我的報告完了,謝謝。”
台下響起掌聲。郝水青向聽眾鞠躬,走下講台。他沒有發現後排座位上有一
雙火辣辣的目光一直在盯著他。她是“華西都市報”記者俞潔,一位相當漂亮的
年輕姑娘。
\
整個報告會上,我的目光幾乎須臾不能離開郝先生。從相貌上看,這個男人
並不出眾,身體單薄,皮膚略顯蒼白,但他的舉止自然而大氣,一身名牌西服十
分得體隨意。他早已看淡成功,看淡掌聲和讚頌,在一群記者的簇擁下顯得從容
不迫。他當然有權力這樣,這位32歲的青年已經功成名就,是中國頂尖的科學家
之一,他所創立的納米機器公司已為他創下億萬資產。另外,他還有一個嫻淑美
貌的妻子。
他身上有著強大的磁力,尤其對一位23歲的年輕異性。
我是一名剛出道的科學記者,對科學家們懷著宗教般的仰慕。我常常想,他
們的腦瓜—一也是1.4 千克重,也是140 億個神經元組成—一究竟有什麼魔力,
使他們能發現億萬眾生無緣涉足的宇宙的玄妙?人類歷史上有許多偉人:釋迦牟
尼、孔子、拿破崙、亞歷山大……但據我看來(當然這看法很偏激),只有科學
家們才夠格作真正的偉人,他們帶著人類,一步步開鑿著未來之路。
簡而言之,我從看見他的第一眼起就愛上他了。我不奢望做他的妻子,但我
要分享他的愛情。
郝水青終於擺脫記者,坐上電梯,來到一樓的大廳。一個年輕姑娘等在那兒,
穿著白色的西服裙,領口很深,露出白晰潤澤的胸脯,雙手交叉放在腹部,深潭
般的眸子中含著微笑,那微笑能讓任何男人入迷。姑娘戲謔地說:“郝先生,剛
擺脫記者的糾纏,沒想到這兒還有一個狙擊者吧。”
郝水青笑道:“這樣的狙擊者還是可以忍受的。請問……”
俞潔遞上一張名片:“我是你的崇拜者,想進行一次有深度的採訪,請問我
有幸請你喝咖啡嗎?”她調皮地笑著,歪著腦袋等他的回答。郝水青不由得又把
她掃描一遍——她的身形確實讓人怦然心動——淡然道:
“你相信我不會拒絕你,對吧。你對自己的魅力有充分的自信,是吧。那麼,
我今天要送你一個意外:不,我拒絕你的邀請。”他有意作一個停頓,看著她的
大眼中掠過一絲惶惑窘迫,甚至準備淚水盈眶。“但我願意邀請你去喝杯咖啡,
我有這個榮幸嗎?”
俞潔的表情馬上陽光燦爛!她笑著挽起郝水青的臂膊。
郝先生領我去“半日閒”咖啡店。門口的裝璜古色古香,左右是一副篆書對
聯:“因過寺院逢僧話,又得浮生半日閒”。進了圓形大門,迎面是一堵照壁,
繪著深山古寺、文士僧人,一副邈遠靜謐的仙景。但照壁之後卻是另一番情調,
燈光柔和,樂聲輕柔,四周是色彩艷麗的壁畫,裸體的小天使在壁畫中飛翔。酒
店女侍衣著大膽暴露,在茶座中無聲無息地穿行。看來,設計者是刻意營造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