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是啊,小姐。”一旁伺候的小蘭也開口道:“我們剛剛不是出不去城門嘛,我看著柳王妃和門軍交涉的,動用了禮部的車馬都不成,連皇后的璽印他們都不買帳呢。何況是我們自己說彰義門那邊院子已不安全,柳王妃才帶我們往這裡暫住的,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吧?”
“怎麼?這位妹妹對我紅妝樓不放心了?”隨著媚惑十足的女聲傳來,一個身著青紗的美人兒扶著小丫頭裊裊而來,紅肚兜兒下欺霜賽雪的肌膚若隱若現,正是這裡的頭牌芙蓉姑娘。
“柳王妃,你要的房間都安排好了,那位身子不適的老爺子已先睡下了。另外,這棟小樓只有我一個人住,前面的人不會來打擾的。”芙蓉說著眼波流轉,從樓前立著的幾位面上一一掠過,卻挨過去挽上了秦明懷的手臂:“這位將軍貴姓?奴家這裡的各色糕點都是極好的,將軍要不要嘗嘗?”
秦明懷受她一拉,尷尬之色盡現,輕輕掙了幾掙,卻依然躲不過芙蓉技巧的粘纏,不覺回頭向鳳舞望去。而鳳舞臉上也是一片羞慍,只轉身低下頭去,道:“柳含煙!看看這什麼樣子?這種地方也是我待的嗎?”
“妹妹不要生氣,”芙蓉卻謔笑著接過話去,手臂卻絲毫沒有鬆開的打算:“青樓嘛,男人當然是最受歡迎的嘍,姐姐沒什麼惡意的,千萬不要影響了你們小兩口的感情哦。”
“姐姐誤會了。”看著秦明懷和鳳舞兩人都已羞得滿面通紅,含煙這才笑著圓場:“含煙還沒有給姐姐介紹:這位將軍嘛是秦明懷秦總兵。而這位千金閨秀,則是含煙的鳳舞妹妹。”
“哦?”芙蓉聽了這話,倒著實吃了一驚:“是你的妹妹麼?怎麼奴家看著倒不象?”
“說是妹妹,不過是綱常倫理使然,事實上,鳳舞妹妹是永樂四年冬月十五生人,倒比含煙還要大上幾個月呢。是不是啊,鳳舞妹妹?”
“是冬月十四。”鳳舞隨口答道,忽又反應過來,訝道:“你怎麼知道的?連瞻?哥哥都不知道這麼詳細的。”
含煙但笑而已,卻忽正色道:“既然大家都安頓下了,含煙另有要事,便暫且告辭了。秦將軍和鳳舞妹妹有什麼事情盡可找芙蓉姑娘,我這位姐姐為人很熱情的。”
“王妃儘管放心。熱情不敢說,我們青樓中人很好客好熱鬧倒是真的。”芙蓉此刻方放開秦明懷的臂彎:“不過王妃也不要急著走,先到芙蓉房裡去進些點心吧?”
含煙見她如此說,猶豫了下,卻也點頭。芙蓉便留下丫頭指點眾人房舍茶水,自己卻引著含煙繞廊而去。臨去時尚不忘回眸輕笑道:“秦將軍,芙蓉的糕點還是替將軍留著,待今晚人靜時再來芙蓉房裡品嘗罷。”
芙蓉把這極其富挑逗意味的話甩在身後,也再次讓秦明懷狼狽不堪。
“這回我可是親眼見識了青樓女子了,原來竟是這般無恥。”鳳舞面上羞怒再起,望著芙蓉與含煙遠去的背影,猶自忿忿。
“這位小姐不要生氣,我們姑娘不過是同幾位開開玩笑罷了。平時的她呀,多少王孫公子千金萬銀的都買不到她一笑呢,若幾位不是柳王妃的朋友,我家姑娘又看出二位關係非比尋常,只怕讓她碰一碰男人的衣袖也是萬難呢。”芙蓉留下的小丫頭卻插話道。
“不要胡說,誰和他關係非比尋常?”鳳舞更是羞惱:“柳含煙怎會識得這樣的女子?當真是物以類聚!”
“柳王妃和我們姑娘到底怎樣相識我也不知道,但前些日子柳王妃倒是救了我們姑娘的性命呢。打那兒開始我們姑娘就和柳王妃關係親密得不得了,常常念叨柳王妃的好,說是這世界上怕再找不找這樣十全十美的人兒了。”
“她?十全十美?”鳳舞嗤之以鼻。
“柳王妃深居高門,又怎麼有機會救下芙蓉姑娘性命?”秦明懷好奇道,卻遭來鳳舞一道警告的目光。
“那是上個月的事了,我們姑娘接了一個客人,也是個總兵一級的人物吧。花錢流水一般,人物又倜儻,本來姑娘有意隨了他從良的,誰料那人竟是英國公的女婿。事情被他老婆發現,直鬧到我們樓里來,扯了他耳朵去了,並聲稱會告與國公拿人問罪。姑娘知道英國公為人慡斷,本來這事市井間比比皆是,但英國公實在搬出國法來,也是個死罪呢。那時候姑娘是真慌了,甚至想過自毀容貌以求保全性命。不過後來恰好梁大人來到此地,便帶著姑娘去找柳王妃。”
“柳含煙能管什麼用呢?”
“柳王妃不過是教我們姑娘以最好的香料添水沐浴,用最持久的香澤脂粉施遍全身,內外穿了極盡天下之麗的錦繡衣服,盡情裝點,直到能使天下男人都為之神奪為止。又教她待面見國公時,不回一語,只是哀哀哭泣。”
“這也能管用?”鳳舞顯然已經被這個故事牢牢吸引。
“是啊。後來我們姑娘果然就毫髮無損地回來啦。聽說開始國公是要把姑娘問罪的,可在姑娘解衣就縛之時,國公又改了主意,只嘆道:‘這小妮子,我見猶憐呢,又怎怪那廝!’”
“荒唐!”鳳舞聽完,搖搖頭,瞟了秦明懷一眼:“說這些和我們有什麼關係呢?還是帶我們去房間吧。我還要去看看爹現在可好些沒有了呢。”
一干人散盡,小樓里又暫時恢復了青樓早間慣有的寂寂模樣。過了大概一盞茶的功夫,芙蓉送了含煙出來,於樓前揮手而別。又過了半晌,幾個戴著低垂斗笠的武士,毫無聲息地潛入樓中去了。
*******
“站住!”含煙的小轎離午門還有一段距離,就被守門的錦衣衛攔住。
“是我。襄王王妃柳含煙。”轎簾挑起,含煙的聲音平靜無波地響起。
“王妃?”答腔的衛士顯然不認得含煙:“既是女眷,為何不從直通後宮的神武門出入,要走這文武大臣才走的左側門呢?”
“大膽!怎可這樣對柳王妃說話?”含煙還未開言,已有一個又尖又細的聲音傳來:卻是大內總管陳有祿。
“陳公公,怎地今日親自到午門巡視麼?”含煙見是他,便下了轎。
“咳,也是職責所在嘛。柳王妃,皇上正在文華殿處理政務呢,從早起就開始找王妃,偏偏宮女說您昨夜就出宮去了。”說著又回頭瞪了守門的衛士一眼:“還不給王妃讓路?”
* ******
“是含煙吧?”皇帝朱瞻基沙啞著聲音轉過頭來,眸子雖仍炯炯,卻也透出一夜未眠似的疲累來。
“臣妾柳含煙參見陛下。”含煙斂衽道。
“含煙?”朱瞻基站起身子走到含煙面前:“朕不是早就准你以臣自稱了嗎?怎麼又想起來稱臣妾,又行這女子禮節?”
“皇上,”含煙抬起頭來:“請皇上准臣妾以襄王王妃身份見駕。”
“含煙!”朱瞻基身子微微一震,叫了一聲,卻又說不出話來,良久,方長嘆道:“這就是你的選擇嗎?”
朱瞻基說罷,直視著含煙面龐,卻見她雖亦有所觸動,但仍是一臉倔強,神色之間似有不忍和果決交替顯現。
“含煙,今晨有錦衣衛報奏說你曾動用禮部馬車意欲出城。我知道你覺得是我不顧兄弟情誼,在五哥勝利返京之後並沒有給他相應的獎賞,反而借兵士休假的機會,解散軍隊,架空五哥的權勢。可是,含煙,你有沒有試圖了解過我呢?”瞻基說著,回身從桌案上抄起一摞奏摺遞在含煙手中:“我知道你對五哥也算有夫妻之義,有些東西我怕你傷心也曾特意瞞你。可形勢已發展到現在這個樣子,再瞞下去怕就是害了你了。含煙,你且自己看看吧。”
“皇上。”含煙僅簡單地翻了翻手上的奏摺,便抬頭道:“既然漢王已經興兵,那麼皇上當務之急應該是樂安吧?”
“樂安雖稱兵強馬壯,但其反逆早在愛卿算中,有卿才略布置,朕對漢王之叛的平復倒甚為放心。”
“皇上這話差了。沒有任何人能夠保證算無遺策的。雖然臣針對此事已進行過安排部署,但誰又能保得不生變數?此番漢王興兵,臣已早叮囑各路主事之人嚴密監視、及時報告,可現在已經幾天了?臣不也是從皇上案頭才得知此事?”
“含煙,說這話是有點怪朕了?”瞻基笑容里有些無奈尷尬:“的確,是朕囑咐他們把關於此事的奏摺都直送御前的,但這應該不是你這次失掉第一時間了解軍情機會的直接原因吧?
含煙秀眉輕揚,探詢地望著瞻基。
“朕原來也很迷惑,一向你都能夠早於他人知道各種消息的,可這次,朕的奏摺姍姍來遲也就罷了,怎地你也對此一無所知?”瞻基說到此,誠摯地直視著含煙,目光中飽含了信任和依賴:“朕知道,你若真知道了漢王反叛的事,任何理由都不可能阻止你為國操勞的。不過今晨朕終於明白了箇中原因:辰時錦衣衛在京城布防的時候,在永定門外不遠處找到了一個少年的屍首,拖拉之下卻從他的鞋子裡發現了一封信。”
“怎麼?這位妹妹對我紅妝樓不放心了?”隨著媚惑十足的女聲傳來,一個身著青紗的美人兒扶著小丫頭裊裊而來,紅肚兜兒下欺霜賽雪的肌膚若隱若現,正是這裡的頭牌芙蓉姑娘。
“柳王妃,你要的房間都安排好了,那位身子不適的老爺子已先睡下了。另外,這棟小樓只有我一個人住,前面的人不會來打擾的。”芙蓉說著眼波流轉,從樓前立著的幾位面上一一掠過,卻挨過去挽上了秦明懷的手臂:“這位將軍貴姓?奴家這裡的各色糕點都是極好的,將軍要不要嘗嘗?”
秦明懷受她一拉,尷尬之色盡現,輕輕掙了幾掙,卻依然躲不過芙蓉技巧的粘纏,不覺回頭向鳳舞望去。而鳳舞臉上也是一片羞慍,只轉身低下頭去,道:“柳含煙!看看這什麼樣子?這種地方也是我待的嗎?”
“妹妹不要生氣,”芙蓉卻謔笑著接過話去,手臂卻絲毫沒有鬆開的打算:“青樓嘛,男人當然是最受歡迎的嘍,姐姐沒什麼惡意的,千萬不要影響了你們小兩口的感情哦。”
“姐姐誤會了。”看著秦明懷和鳳舞兩人都已羞得滿面通紅,含煙這才笑著圓場:“含煙還沒有給姐姐介紹:這位將軍嘛是秦明懷秦總兵。而這位千金閨秀,則是含煙的鳳舞妹妹。”
“哦?”芙蓉聽了這話,倒著實吃了一驚:“是你的妹妹麼?怎麼奴家看著倒不象?”
“說是妹妹,不過是綱常倫理使然,事實上,鳳舞妹妹是永樂四年冬月十五生人,倒比含煙還要大上幾個月呢。是不是啊,鳳舞妹妹?”
“是冬月十四。”鳳舞隨口答道,忽又反應過來,訝道:“你怎麼知道的?連瞻?哥哥都不知道這麼詳細的。”
含煙但笑而已,卻忽正色道:“既然大家都安頓下了,含煙另有要事,便暫且告辭了。秦將軍和鳳舞妹妹有什麼事情盡可找芙蓉姑娘,我這位姐姐為人很熱情的。”
“王妃儘管放心。熱情不敢說,我們青樓中人很好客好熱鬧倒是真的。”芙蓉此刻方放開秦明懷的臂彎:“不過王妃也不要急著走,先到芙蓉房裡去進些點心吧?”
含煙見她如此說,猶豫了下,卻也點頭。芙蓉便留下丫頭指點眾人房舍茶水,自己卻引著含煙繞廊而去。臨去時尚不忘回眸輕笑道:“秦將軍,芙蓉的糕點還是替將軍留著,待今晚人靜時再來芙蓉房裡品嘗罷。”
芙蓉把這極其富挑逗意味的話甩在身後,也再次讓秦明懷狼狽不堪。
“這回我可是親眼見識了青樓女子了,原來竟是這般無恥。”鳳舞面上羞怒再起,望著芙蓉與含煙遠去的背影,猶自忿忿。
“這位小姐不要生氣,我們姑娘不過是同幾位開開玩笑罷了。平時的她呀,多少王孫公子千金萬銀的都買不到她一笑呢,若幾位不是柳王妃的朋友,我家姑娘又看出二位關係非比尋常,只怕讓她碰一碰男人的衣袖也是萬難呢。”芙蓉留下的小丫頭卻插話道。
“不要胡說,誰和他關係非比尋常?”鳳舞更是羞惱:“柳含煙怎會識得這樣的女子?當真是物以類聚!”
“柳王妃和我們姑娘到底怎樣相識我也不知道,但前些日子柳王妃倒是救了我們姑娘的性命呢。打那兒開始我們姑娘就和柳王妃關係親密得不得了,常常念叨柳王妃的好,說是這世界上怕再找不找這樣十全十美的人兒了。”
“她?十全十美?”鳳舞嗤之以鼻。
“柳王妃深居高門,又怎麼有機會救下芙蓉姑娘性命?”秦明懷好奇道,卻遭來鳳舞一道警告的目光。
“那是上個月的事了,我們姑娘接了一個客人,也是個總兵一級的人物吧。花錢流水一般,人物又倜儻,本來姑娘有意隨了他從良的,誰料那人竟是英國公的女婿。事情被他老婆發現,直鬧到我們樓里來,扯了他耳朵去了,並聲稱會告與國公拿人問罪。姑娘知道英國公為人慡斷,本來這事市井間比比皆是,但英國公實在搬出國法來,也是個死罪呢。那時候姑娘是真慌了,甚至想過自毀容貌以求保全性命。不過後來恰好梁大人來到此地,便帶著姑娘去找柳王妃。”
“柳含煙能管什麼用呢?”
“柳王妃不過是教我們姑娘以最好的香料添水沐浴,用最持久的香澤脂粉施遍全身,內外穿了極盡天下之麗的錦繡衣服,盡情裝點,直到能使天下男人都為之神奪為止。又教她待面見國公時,不回一語,只是哀哀哭泣。”
“這也能管用?”鳳舞顯然已經被這個故事牢牢吸引。
“是啊。後來我們姑娘果然就毫髮無損地回來啦。聽說開始國公是要把姑娘問罪的,可在姑娘解衣就縛之時,國公又改了主意,只嘆道:‘這小妮子,我見猶憐呢,又怎怪那廝!’”
“荒唐!”鳳舞聽完,搖搖頭,瞟了秦明懷一眼:“說這些和我們有什麼關係呢?還是帶我們去房間吧。我還要去看看爹現在可好些沒有了呢。”
一干人散盡,小樓里又暫時恢復了青樓早間慣有的寂寂模樣。過了大概一盞茶的功夫,芙蓉送了含煙出來,於樓前揮手而別。又過了半晌,幾個戴著低垂斗笠的武士,毫無聲息地潛入樓中去了。
*******
“站住!”含煙的小轎離午門還有一段距離,就被守門的錦衣衛攔住。
“是我。襄王王妃柳含煙。”轎簾挑起,含煙的聲音平靜無波地響起。
“王妃?”答腔的衛士顯然不認得含煙:“既是女眷,為何不從直通後宮的神武門出入,要走這文武大臣才走的左側門呢?”
“大膽!怎可這樣對柳王妃說話?”含煙還未開言,已有一個又尖又細的聲音傳來:卻是大內總管陳有祿。
“陳公公,怎地今日親自到午門巡視麼?”含煙見是他,便下了轎。
“咳,也是職責所在嘛。柳王妃,皇上正在文華殿處理政務呢,從早起就開始找王妃,偏偏宮女說您昨夜就出宮去了。”說著又回頭瞪了守門的衛士一眼:“還不給王妃讓路?”
* ******
“是含煙吧?”皇帝朱瞻基沙啞著聲音轉過頭來,眸子雖仍炯炯,卻也透出一夜未眠似的疲累來。
“臣妾柳含煙參見陛下。”含煙斂衽道。
“含煙?”朱瞻基站起身子走到含煙面前:“朕不是早就准你以臣自稱了嗎?怎麼又想起來稱臣妾,又行這女子禮節?”
“皇上,”含煙抬起頭來:“請皇上准臣妾以襄王王妃身份見駕。”
“含煙!”朱瞻基身子微微一震,叫了一聲,卻又說不出話來,良久,方長嘆道:“這就是你的選擇嗎?”
朱瞻基說罷,直視著含煙面龐,卻見她雖亦有所觸動,但仍是一臉倔強,神色之間似有不忍和果決交替顯現。
“含煙,今晨有錦衣衛報奏說你曾動用禮部馬車意欲出城。我知道你覺得是我不顧兄弟情誼,在五哥勝利返京之後並沒有給他相應的獎賞,反而借兵士休假的機會,解散軍隊,架空五哥的權勢。可是,含煙,你有沒有試圖了解過我呢?”瞻基說著,回身從桌案上抄起一摞奏摺遞在含煙手中:“我知道你對五哥也算有夫妻之義,有些東西我怕你傷心也曾特意瞞你。可形勢已發展到現在這個樣子,再瞞下去怕就是害了你了。含煙,你且自己看看吧。”
“皇上。”含煙僅簡單地翻了翻手上的奏摺,便抬頭道:“既然漢王已經興兵,那麼皇上當務之急應該是樂安吧?”
“樂安雖稱兵強馬壯,但其反逆早在愛卿算中,有卿才略布置,朕對漢王之叛的平復倒甚為放心。”
“皇上這話差了。沒有任何人能夠保證算無遺策的。雖然臣針對此事已進行過安排部署,但誰又能保得不生變數?此番漢王興兵,臣已早叮囑各路主事之人嚴密監視、及時報告,可現在已經幾天了?臣不也是從皇上案頭才得知此事?”
“含煙,說這話是有點怪朕了?”瞻基笑容里有些無奈尷尬:“的確,是朕囑咐他們把關於此事的奏摺都直送御前的,但這應該不是你這次失掉第一時間了解軍情機會的直接原因吧?
含煙秀眉輕揚,探詢地望著瞻基。
“朕原來也很迷惑,一向你都能夠早於他人知道各種消息的,可這次,朕的奏摺姍姍來遲也就罷了,怎地你也對此一無所知?”瞻基說到此,誠摯地直視著含煙,目光中飽含了信任和依賴:“朕知道,你若真知道了漢王反叛的事,任何理由都不可能阻止你為國操勞的。不過今晨朕終於明白了箇中原因:辰時錦衣衛在京城布防的時候,在永定門外不遠處找到了一個少年的屍首,拖拉之下卻從他的鞋子裡發現了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