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頁
“剛畢業那會兒,老同學裡就你最風光,成績好,學校好,又憑自己本事考到律師證,不像我,不學無術整天就知道混,最後還得靠我老子拼關係把我弄到這裡來看犯人,那時候我媽整天就沖我嘆氣,說你有人家賈臣十分之一爭氣,我睡覺都能笑醒過來。”王二苦笑著端起酒杯向我示意,“還記得02年有一回我找你辦事,你小子連辦公室門都沒讓我進,我在外面干晾了一下午,終於把你等出來了,你當時說了什麼還記得不?……不記得了?那我告訴你:你說讓我走正規途徑,你只辦公案,不講私情。我恭恭敬敬捧著材料袋跟孫子似的站你面前,你連看都沒看我一眼,賈臣,你說你是不是個東西?”
我愕然,繼而又羞又愧,恨不能挖個地洞鑽下去。
王二見我窘迫,微微一笑,接著說:“當時我就發誓,這輩子不再找你賈臣幫忙,我就算餓死窮死,即使走投無路……這話重了,反正就這麼個意思吧,你能明白,當時我年輕,好面子。不過話又說回來,事到如今我大概最值得自豪的,就是真沒找過你。”
這話說得我臉上更燙了,前幾年王二升了石城看守所的所長,我才忽然如同失憶復原一般終於記起了這麼個發小來,細想這些年與他走動雖不算多,但也一直受惠於他,得了不少方便,事到如今,我鋃鐺入獄,依舊得了他的庇護,沒有吃什麼苦頭。
他又咪了一小口酒,砸吧著嘴:“有句老話怎麼說來著?哦對,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誰能想到我還能有機會跟你賈臣坐在一起喝酒,而且還是這麼一種形式。”
我也抓起酒杯猛灌一大口,烈酒燒喉而過,不禁打了個寒戰,於是放下酒杯,連連嘆氣:“我對不起你,大實話,兄弟,我一直就不是個東西,全方位的。不瞞你說,我混帳事乾的實在太多了,到了如今這個地步都沒想明白自己到底招惹了誰。”
王二大笑,說賈臣啊賈臣,我就說你一點沒變。
我頓起疑惑,連忙追問何出此言。他重重地拍了我兩下肩膀,說:“賈臣,你到現在都沒看明白啊,但這不能怪你,你這人就是太精明了,凡是算得清清楚楚,人在你眼裡都是工具,有利的你迎上,有害的你繞道,長利的你甘當孫子去哄,短利的你用完就一腳踢開。你很無情啊。但有句話這麼說的,你肯定也聽過,用人的必為人用。”
我點點頭,說這我知道,百密必有一疏,我乾的勾當本來就是在走鋼絲,難保不一腳踩空,當然我也不是沒有思想準備,這幾年還想著趕緊移民走人,結果這箭都在弦上了,想辦件好事再走人,留個安心,沒想到多了這麼一手,就把自己給拉下去了。
“這都一年多了,你還是沒想明白。”王二說:“你這次不是招惹了哪個人那麼簡單。”
我不解,要他細說。
“石城新領導班子,據說是法政出身,新官上任準備搞點政績,不學重慶學延安,半年前領會的會議精神就是司法系統整風,第一個就拿你們律師開刀。你不過是條件相當,正好趕上了。”
這話一出,我頓覺醍醐灌頂,一下子就釋然了。從前每日都在想這前前後後的因果關係,希望籍此來為人生總結,誰知道這裡面根本就沒有因果關係。 世上從來就沒有那麼多的偉大計謀與英明策劃,誰都是走一步算一步。結果這一件件一樁樁的偶然事件,最後竟招致了個必然的結果。
臨走時,王二交給我一個紙箱子,意味深長地對我說:“跟你打個招呼,這些信都被拆過了,審查是必走的程序,你別恨上我,另外,我也讀了一些,寫得非常感人,辦公室那幾個小姑娘都看哭了,真難想像你這麼一個操蛋的男人竟然也是有愛情的。”
我把頭埋進紙箱裡,牛皮紙特有的氣息徜徉於我身體每一寸,我知道自己此刻的樣子一定滑稽極了,但這又有什麼關係呢?
如果多年後我重回記憶的這個角落,看著那個把頭埋在紙箱裡身體不停顫抖的男人,我想我一定會發出這樣的驚嘆:那隻猴子好像在哭耶!
但這又有什麼關係呢?
只不過那隻猴子一直像小丑一樣笑著,難得哭一回竟然也還是那麼滑稽。
第二日的庭審在中院,我本已認命,無所可想,即使痛心,難過,不甘,也只能認命,事到如今我有罪也好無罪也罷,一切早已於是非善惡無關,關乎的是這個裙帶社會的運作方式,是權利鬥爭下個人的無謂犧牲。正想著,我便看見黃河坐在主審位置上,不由一陣苦笑,知道全無轉機,沒想到竟糟到這地步。這廝恨我,並不比陸遲少幾分,今天這場合,不公報私仇一下天理合容。
我像從前一樣看了他一眼,有點惡作劇般地觀察他的反應——那是我們曾經約好的暗號,用來控制庭審的節奏——我本以為他不會做回應,甚至期待看到他憤怒的表情,誰知他竟朝我微微頷首,反倒弄得我心裡莫名其妙。
接下來事情的發展更是完全出乎我的意料,辯護律師仍然是秦沈二人,公訴人里最囂張的那個馬臉也並沒有隨著時間的遷移而短過幾分,然而整個庭審場面卻從下午第二次開庭時發生了驚天動地的逆轉,之顛覆,之戲劇性,之匪夷所思,使我這個經過大風大浪的人都無法不瞠目結舌。
兩個小時後,檢方撤訴。
就像我一樣,媒體,學者,法警,每個人臉上都寫著相近的錯愕。
半分鐘後,旁聽席上爆發出的歡呼聲直衝法庭天頂,像是要掀開天花板竄進雲端一般,黃河急得揮錘高呼肅靜然而無濟於事,流動的歡樂極不合時宜地吞噬著每個角落,我依稀見到幾張熟悉而陌生的面孔,心中百感交集。
想起秦曙光曾對我說過的話:“你一人不自由,則我們人人不自由,今天我們不能保護你,明天我們就保護不了我們自己。這並非個人交情,我也從未欣賞過你,今天我出現在這裡,是作為一個律師對同行的揪住,也是對司法公正的維護。無關你個人。”
我看著下面那些從全國各地趕來的知名面孔,輕輕笑出了聲。
這事結得太唐突,根本沒有人弄得清楚,到底什麼導致了檢方撤訴,是程序正義?是輿論壓力?是政治鬥爭?我想,或許永遠都沒辦法弄明白了。就像風雨飄搖中一葉扁舟,我的命運從來都不在自己手中,只要仍在這權慾海里停泊,明天便永遠未知。
三天後,我在石城機場偶得一份快報,報紙大篇幅刊登了我案子的相關文章,大多是知名律師專家學者,其中甚至刊有法律界泰斗江老的評價,我羞愧至極,恨不能挖個地洞鑽進去,卻又窩心地感到快樂,我賈臣何德何能,竟可獲江老力挺,我這一生又何曾做過一件體面的事配得上這等賞識?
空客拔地而起,耳膜在巨大的震動下難受不已,快報靜靜地躺在手邊。
報紙末版的角落裡還載了一篇尚顯青澀的評論文章,題為“從賈臣案談程序正義”,而署名處則寫著:實習律師左寧。
我就在這旋雲之巔,帶著一切過往的記憶,疲憊地閉上了雙眼。
59、大結局
紫楓大廈位於石城市區的中心,拔地而起不到半年,已成為這座城市衝出亞洲擁抱世界的主要建築標誌。
大廈腳下穿梭著過往行人,他們面無表情,偶爾在遭遇紅燈時駐足仰望大廈聳入雲端的那部分,頗為自豪地感嘆道:“真高啊!”然後一股自豪之情便拖著幸福感洋溢開來。幾乎沒有人想過,這種自豪感究竟與自己有何關係呢?
“非常感謝,故事非常精彩。”年輕人放下杯子,禮貌性地笑了笑,“我可以再問幾個問題嗎?”
“我儘量回答吧。”左寧倚著沙發,換了個讓自己更加舒服的姿勢。
“有幾個人的結局,我非常感興趣。”
“哦?”
“老顧到底去哪了?”
“顧升?”左寧想了想,“聽說早投資移民了,對國內市場沒信心,又怕像王大寶一樣被打成典型,於是編了個理由跑路。”
“情有可原。”年輕人說,“人人自危的時代。”
“呵呵。”
“對了,你怎麼想起來當律師的?我記得你不是藝術生嗎?”
“其實零六年年初開始我就一個人帶著看書複習,零七年年初過了法碩聯考,四月份進了N大讀法律碩士,後來就在我導師沈長亭的律所里實習,跟著他們跑跑案子。”左寧垂著眼皮,顯得有欲言又止。
“沒記錯的話,那應該是賈臣的案子吧?”年輕人有些明白過來,笑著問,“你是為了他才決定轉行的?”
“也不能說全是為了他吧。每個人都在找一個適合自己的位置,我也一樣。”左寧說,“不過話說回來,這一行其實不好做,到處是陷阱,更不談說大環境。”
“那你為什麼還要做?”
左寧突然沉默下來,他漫不經心地把玩著手裡的鑰匙圈,表情有些複雜。約摸半分鐘後,他才開口:“我導師這個人,你了解嗎?”
“不太了解,我只知道他合伙人秦曙光的名氣比較大。”
“我導師這個人呢,脾氣性格都很怪,平時挺不正經的,套路也很奇怪,他打的官司很多,勝率卻不高,一開始我以為他是能力不行,後來才發現,他專打那種棘手的官司,換言之,就是被潛規則了的官司,本身就沒什麼勝率。他經常跟我說,輸贏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沒有做到最好。”
“這種樸實的想法……”年輕人忍不住笑了。
“我第一次聽到的時候,甚至在想,這樣的人怎麼能在這一行里混得開?”左寧也笑了,“而且我聽說他跟賈臣打對手官司的時候,就沒有贏過。這就是大環境。”
“那是什麼改變了你的看法?”
“有一次我跟他去開庭,那場官司他準備的時間很長,事無巨細全部親自過問,辯詞寫得漂亮極了,那天發揮得也很好,只是我們心裡都清楚,勝算很小。我記得那天他走得很早,沒有等宣判就走了,這是他的習慣,只管演完自己的部分,不管結果。但很有意思的是,那天我們竟然贏了,我看著當事人一路狂奔出去追他,而他就那麼不急不緩地向前走著,好像什麼都沒有發生過。”
“他贏了官司,自己卻不知道?”
“就像一個笨拙卻認真的擊球手,他拼盡全力揮出了自己那一棒,然後他什麼都沒有想,只是拼命地跑向一壘,耳邊是觀眾震天的歡呼聲,而他渾然不覺,因為他從未想過那歡呼是給他的。”左寧頓了頓,“他甚至不知道自己打出了全壘打。”
我愕然,繼而又羞又愧,恨不能挖個地洞鑽下去。
王二見我窘迫,微微一笑,接著說:“當時我就發誓,這輩子不再找你賈臣幫忙,我就算餓死窮死,即使走投無路……這話重了,反正就這麼個意思吧,你能明白,當時我年輕,好面子。不過話又說回來,事到如今我大概最值得自豪的,就是真沒找過你。”
這話說得我臉上更燙了,前幾年王二升了石城看守所的所長,我才忽然如同失憶復原一般終於記起了這麼個發小來,細想這些年與他走動雖不算多,但也一直受惠於他,得了不少方便,事到如今,我鋃鐺入獄,依舊得了他的庇護,沒有吃什麼苦頭。
他又咪了一小口酒,砸吧著嘴:“有句老話怎麼說來著?哦對,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誰能想到我還能有機會跟你賈臣坐在一起喝酒,而且還是這麼一種形式。”
我也抓起酒杯猛灌一大口,烈酒燒喉而過,不禁打了個寒戰,於是放下酒杯,連連嘆氣:“我對不起你,大實話,兄弟,我一直就不是個東西,全方位的。不瞞你說,我混帳事乾的實在太多了,到了如今這個地步都沒想明白自己到底招惹了誰。”
王二大笑,說賈臣啊賈臣,我就說你一點沒變。
我頓起疑惑,連忙追問何出此言。他重重地拍了我兩下肩膀,說:“賈臣,你到現在都沒看明白啊,但這不能怪你,你這人就是太精明了,凡是算得清清楚楚,人在你眼裡都是工具,有利的你迎上,有害的你繞道,長利的你甘當孫子去哄,短利的你用完就一腳踢開。你很無情啊。但有句話這麼說的,你肯定也聽過,用人的必為人用。”
我點點頭,說這我知道,百密必有一疏,我乾的勾當本來就是在走鋼絲,難保不一腳踩空,當然我也不是沒有思想準備,這幾年還想著趕緊移民走人,結果這箭都在弦上了,想辦件好事再走人,留個安心,沒想到多了這麼一手,就把自己給拉下去了。
“這都一年多了,你還是沒想明白。”王二說:“你這次不是招惹了哪個人那麼簡單。”
我不解,要他細說。
“石城新領導班子,據說是法政出身,新官上任準備搞點政績,不學重慶學延安,半年前領會的會議精神就是司法系統整風,第一個就拿你們律師開刀。你不過是條件相當,正好趕上了。”
這話一出,我頓覺醍醐灌頂,一下子就釋然了。從前每日都在想這前前後後的因果關係,希望籍此來為人生總結,誰知道這裡面根本就沒有因果關係。 世上從來就沒有那麼多的偉大計謀與英明策劃,誰都是走一步算一步。結果這一件件一樁樁的偶然事件,最後竟招致了個必然的結果。
臨走時,王二交給我一個紙箱子,意味深長地對我說:“跟你打個招呼,這些信都被拆過了,審查是必走的程序,你別恨上我,另外,我也讀了一些,寫得非常感人,辦公室那幾個小姑娘都看哭了,真難想像你這麼一個操蛋的男人竟然也是有愛情的。”
我把頭埋進紙箱裡,牛皮紙特有的氣息徜徉於我身體每一寸,我知道自己此刻的樣子一定滑稽極了,但這又有什麼關係呢?
如果多年後我重回記憶的這個角落,看著那個把頭埋在紙箱裡身體不停顫抖的男人,我想我一定會發出這樣的驚嘆:那隻猴子好像在哭耶!
但這又有什麼關係呢?
只不過那隻猴子一直像小丑一樣笑著,難得哭一回竟然也還是那麼滑稽。
第二日的庭審在中院,我本已認命,無所可想,即使痛心,難過,不甘,也只能認命,事到如今我有罪也好無罪也罷,一切早已於是非善惡無關,關乎的是這個裙帶社會的運作方式,是權利鬥爭下個人的無謂犧牲。正想著,我便看見黃河坐在主審位置上,不由一陣苦笑,知道全無轉機,沒想到竟糟到這地步。這廝恨我,並不比陸遲少幾分,今天這場合,不公報私仇一下天理合容。
我像從前一樣看了他一眼,有點惡作劇般地觀察他的反應——那是我們曾經約好的暗號,用來控制庭審的節奏——我本以為他不會做回應,甚至期待看到他憤怒的表情,誰知他竟朝我微微頷首,反倒弄得我心裡莫名其妙。
接下來事情的發展更是完全出乎我的意料,辯護律師仍然是秦沈二人,公訴人里最囂張的那個馬臉也並沒有隨著時間的遷移而短過幾分,然而整個庭審場面卻從下午第二次開庭時發生了驚天動地的逆轉,之顛覆,之戲劇性,之匪夷所思,使我這個經過大風大浪的人都無法不瞠目結舌。
兩個小時後,檢方撤訴。
就像我一樣,媒體,學者,法警,每個人臉上都寫著相近的錯愕。
半分鐘後,旁聽席上爆發出的歡呼聲直衝法庭天頂,像是要掀開天花板竄進雲端一般,黃河急得揮錘高呼肅靜然而無濟於事,流動的歡樂極不合時宜地吞噬著每個角落,我依稀見到幾張熟悉而陌生的面孔,心中百感交集。
想起秦曙光曾對我說過的話:“你一人不自由,則我們人人不自由,今天我們不能保護你,明天我們就保護不了我們自己。這並非個人交情,我也從未欣賞過你,今天我出現在這裡,是作為一個律師對同行的揪住,也是對司法公正的維護。無關你個人。”
我看著下面那些從全國各地趕來的知名面孔,輕輕笑出了聲。
這事結得太唐突,根本沒有人弄得清楚,到底什麼導致了檢方撤訴,是程序正義?是輿論壓力?是政治鬥爭?我想,或許永遠都沒辦法弄明白了。就像風雨飄搖中一葉扁舟,我的命運從來都不在自己手中,只要仍在這權慾海里停泊,明天便永遠未知。
三天後,我在石城機場偶得一份快報,報紙大篇幅刊登了我案子的相關文章,大多是知名律師專家學者,其中甚至刊有法律界泰斗江老的評價,我羞愧至極,恨不能挖個地洞鑽進去,卻又窩心地感到快樂,我賈臣何德何能,竟可獲江老力挺,我這一生又何曾做過一件體面的事配得上這等賞識?
空客拔地而起,耳膜在巨大的震動下難受不已,快報靜靜地躺在手邊。
報紙末版的角落裡還載了一篇尚顯青澀的評論文章,題為“從賈臣案談程序正義”,而署名處則寫著:實習律師左寧。
我就在這旋雲之巔,帶著一切過往的記憶,疲憊地閉上了雙眼。
59、大結局
紫楓大廈位於石城市區的中心,拔地而起不到半年,已成為這座城市衝出亞洲擁抱世界的主要建築標誌。
大廈腳下穿梭著過往行人,他們面無表情,偶爾在遭遇紅燈時駐足仰望大廈聳入雲端的那部分,頗為自豪地感嘆道:“真高啊!”然後一股自豪之情便拖著幸福感洋溢開來。幾乎沒有人想過,這種自豪感究竟與自己有何關係呢?
“非常感謝,故事非常精彩。”年輕人放下杯子,禮貌性地笑了笑,“我可以再問幾個問題嗎?”
“我儘量回答吧。”左寧倚著沙發,換了個讓自己更加舒服的姿勢。
“有幾個人的結局,我非常感興趣。”
“哦?”
“老顧到底去哪了?”
“顧升?”左寧想了想,“聽說早投資移民了,對國內市場沒信心,又怕像王大寶一樣被打成典型,於是編了個理由跑路。”
“情有可原。”年輕人說,“人人自危的時代。”
“呵呵。”
“對了,你怎麼想起來當律師的?我記得你不是藝術生嗎?”
“其實零六年年初開始我就一個人帶著看書複習,零七年年初過了法碩聯考,四月份進了N大讀法律碩士,後來就在我導師沈長亭的律所里實習,跟著他們跑跑案子。”左寧垂著眼皮,顯得有欲言又止。
“沒記錯的話,那應該是賈臣的案子吧?”年輕人有些明白過來,笑著問,“你是為了他才決定轉行的?”
“也不能說全是為了他吧。每個人都在找一個適合自己的位置,我也一樣。”左寧說,“不過話說回來,這一行其實不好做,到處是陷阱,更不談說大環境。”
“那你為什麼還要做?”
左寧突然沉默下來,他漫不經心地把玩著手裡的鑰匙圈,表情有些複雜。約摸半分鐘後,他才開口:“我導師這個人,你了解嗎?”
“不太了解,我只知道他合伙人秦曙光的名氣比較大。”
“我導師這個人呢,脾氣性格都很怪,平時挺不正經的,套路也很奇怪,他打的官司很多,勝率卻不高,一開始我以為他是能力不行,後來才發現,他專打那種棘手的官司,換言之,就是被潛規則了的官司,本身就沒什麼勝率。他經常跟我說,輸贏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沒有做到最好。”
“這種樸實的想法……”年輕人忍不住笑了。
“我第一次聽到的時候,甚至在想,這樣的人怎麼能在這一行里混得開?”左寧也笑了,“而且我聽說他跟賈臣打對手官司的時候,就沒有贏過。這就是大環境。”
“那是什麼改變了你的看法?”
“有一次我跟他去開庭,那場官司他準備的時間很長,事無巨細全部親自過問,辯詞寫得漂亮極了,那天發揮得也很好,只是我們心裡都清楚,勝算很小。我記得那天他走得很早,沒有等宣判就走了,這是他的習慣,只管演完自己的部分,不管結果。但很有意思的是,那天我們竟然贏了,我看著當事人一路狂奔出去追他,而他就那麼不急不緩地向前走著,好像什麼都沒有發生過。”
“他贏了官司,自己卻不知道?”
“就像一個笨拙卻認真的擊球手,他拼盡全力揮出了自己那一棒,然後他什麼都沒有想,只是拼命地跑向一壘,耳邊是觀眾震天的歡呼聲,而他渾然不覺,因為他從未想過那歡呼是給他的。”左寧頓了頓,“他甚至不知道自己打出了全壘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