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頁
大雨隨即落下。
雨點砸在黃土裡,塵土飛揚,那聲音紛紛擾擾,天空愈發黯淡。我的心中或許還留著點什麼,是悲傷,是憤怒,是迷惘?瘋子們開始在雨中狂歡,他們歌唱,他們舞蹈,他們雀躍而不知所措,沒有人知道離開了這裡又將去向何方。
“回家!”吳教授突然對天嘶吼,那嘈雜的人聲便在片刻間靜了下來,幾秒鐘後他們又向同一個方向進軍,如同茫茫非洲大糙原上遷徙著的野象。
我突然在人群的對面看見了左寧,而他也已經發現了我,正逆著人流向我艱難進發,我突然鼻子一酸,有些難過得不知所以,定了定神,緩慢地移動在象群中,我們就像言情劇中常常出現的狗血重逢一般,帶著少女般的不安與悸動,向對方伸出手臂。
有一個世紀那麼久,我的手指才觸碰到他細膩而熟悉的皮膚,接下來便是擁抱,熱烈而急促,百感交集卻又不言不語,我將五指插進他柔軟的髮根,親吻著他溫暖的唇瓣。
我說我愛你,你信嗎?
事到如今我還有什麼可想,惟有愛能讓我不再迷茫。我從來不知什麼是愛,以前覺得不過是物質帶來的羈絆,或者關係不對等造就的迷戀,如今我算是徹底悟了:愛就是你幾乎失去一切的那個瞬間,仍舊陪伴著的那一絲不足為外人言的希望,是毋庸誓言捆綁、在絕望中依然不滅的一道光,是萬物抽絲剝繭本末倒置後還能張開雙臂迎來的懷抱,是一種無法用文字確切定義的細水長流與執著守候。
這場大雨徹底地澆滅了所有理性,我站在仿佛世紀末的絕壁邊緣,擁抱著最後的救贖。
晚上我回到了家,洗去了身上這麼多天來的風塵,左寧一直陪在我身旁,電視裡播著今晚的新聞。爆炸案,七死二傷,雨水控制了傷亡,原因未詳,仍待進一步調查。左寧告訴我他和林寒川這幾天幾乎把整個石城翻了個遍,已經報了失蹤。
我說:嗯。
左寧又問:知道是惹了誰嗎?
我搖頭:不知道。就你們兩個找我嗎?
他說:我把你的事情發在網上,但是沒多久就被刪了,輿論受到了控制,林檢說這案子現在是全國數一數二的敏感案,你辦了這案子,估計也被感染成盯防對象了。
我說我賈臣辦案這麼多年還沒到政治迫害的級別,應該不至於,佟帥案一審結果出來了沒?
他點頭:出來了,死刑。
我心裡早已有數,長嘆一口氣,收拾了桌上的碗筷鑽進廚房裡,一邊洗碗一邊盤算,弄了一半突然想起什麼,打了個電話給袁城,誰知他電話一直忙音,再用左寧的手機打過去,他倒是接了,然而一聽是我的聲音便立刻掛斷。我心寒得不行,知道他已與我劃清界限,避我不及,生怕被感染。
我又呆坐了一陣,理不清的思緒讓我變得煩躁不安,正打算去陽台抽根煙靜一靜,誰知林寒川的電話竟呼了進來。
“趕緊跑,往西跑,找個地方先躲一陣,避避風頭。”他的聲音很低但很急促,“我不方便多說,就跟你交待一句,這次是真的要搞你了。”
54、最後一槍 …
第一次見到袁城的時候,我才十七歲,正讀高中。
那年的北京城發生了一件特別了不起的事情,這件事甚至轟動了全世界,很多年輕人將自己的前途與國家的命運掛靠在了一起,在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跨出了毅然決然的一步。我尤其記得那時剛離開師範沒多久的班主任擅自做主停了課,以表對北方運動的聲援。但社會事件的爆發遠不及停課帶來的興奮更能激動人心,我們雖然在校園裡組織起一個N大附屬高中學生自治聯合會,討論並傳播來自第一線的消息——但其實還是玩樂,三五成群,占據教室的幾個邊角,打牌,吹牛逼。
說來要感謝北邊那幫前輩,陣地戰轉為拉鋸戰,順帶著我們的期末考試也延期了。我們每天快活得像秋天麥田裡的麻雀,嘰嘰喳喳四處亂撞,享受無所事事的快樂,當然,偶爾也會弄出一張仿佛能和國家命運掛鉤的憤青臉來。
但這等好事並非曠日持久,只不到幾周,形勢就來了個三百六十度大轉彎:課堂恢復了,我們幾個所謂學自聯的頭頭也被各自找去談話,求得父母來校做擔保,那做人的尊嚴仿佛也才隨著教學工作一起恢復了。又過了一陣子,我便品出些不對勁的味道來:不但桃花之事徹底與我絕緣,甚至連一處撒尿的兄弟,見我也要繞道了。
這事對我的心裡或許造成了一輩子的陰影,只因我從此一生畏出頭,恨離群。
然而就在我苦悶不得解的同時,家裡卻多了個神秘的客人,我爸將已經離家去了武漢的賈君房間收拾出來,於是那人就住與我隔壁。這人皮相好,善交談,一眼看去就是個學問人,常常一件軍綠色的短袖T,套條那時最流行的牛仔褲。他跟我爸很投緣,卻不屑與我交流,他們常在飯桌上聊些社會形勢和意識形態的問題,我雖無法消化,但漸漸也悟出些什麼:這人是把我家當避難所,逃難來的。
對於這件事我母親堅決反對,因此沒少和我父親爭吵,態度強硬,言辭激烈,甚至鬧到分居,收拾了細軟回娘家一住就是大半年。於是我更加肯定,這人是顆定時炸彈。
這人終歸在我家住了半年,臨走時頗顯意外地送了我一本書——其實那算不得書,這是言論集子,作者叫方什麼之,我現在已經忘了——他跨出我家大門時突然轉了身,右手手腕抵著門框,給了我一個柔和且文雅的笑,他對我說,要守住這個社會最後的底線,未來就靠你們了。夕陽在他身上鑲出一圈金邊,閃著炫目而極致的光,他的臉便隱在這光線帶來的盲區里,除了那近乎璀璨的笑容,那個笑是如此的震撼,如此能打動人心,以至於影響了我對於人生的選擇:我布了他的後塵,選了他選過的專業,念了他年過的學校,踏了他曾經踏過的每隻足印。
很多年以後,我拜入此人門下,習得不少灰色技巧,也尋到這一行最為顯貴的套路,當年的話我們絕口不提,只師徒二人並肩齊驅,共同挑戰著這個社會的道德底線。
這人便是我的老師,律所的主任律師,國內行政訴訟第一人,袁城。
我想逃亡大概不適合我,因為我受不了風吹糙動一發全身的亡命生涯,可轉念一想,只有保全了自由,才能得個青山不改綠水長流,於是便又滿腦子的都是逃了。
但即便要逃,也是我一個人的事。
車沒敢走高速,取而代之地行駛在國道上,左寧握著方向盤,而我則不停地勸他回頭。我說到這邊就差不多了,你沒必要把自己跟我綁一起,一個人還有活路,兩個人必死無疑。
他不說話,油門越轟越大。
我嘆了口氣,終於放棄去說服他,伸手按下電台,懶懶地靠在椅背上,突然覺得自己好像不是在逃亡,而是在享受一次旅行,電台里我的校友老憤青徐達正在歌唱:“死亡和我的夢想曾經如此的接近/三十三年的掙脫脫不了/如何是好……”
這垂死的調子在我耳中竟成了警世洪鐘一般:三十三年的掙脫脫不了,如何是好?
是啊,如何是好?
上上個禮拜,我剛過完三十三周歲生日,回首這三十三年,與其說我在追逐什麼,不如說是在逃脫什麼,每次我都以為自己成功了,但每次又會墮回這無盡的深淵。
我對左寧說:開快些,我們殉情吧。
他竟點頭:好。
我笑了笑,說別當真,我還不想死,這到哪兒了?
他說:快到天長了。
我說你就把我在那兒放下吧。
他沒說話。
我又勸:你爸就你這麼個兒子,別傷他心。
他說:我一直也把你當爸爸看,不想傷你心。
我心裡一暖,不知說什麼。
“賈臣,我想告訴你一些事情。”他有些調皮地說,“以前我想跟你說真心話,你總是敷衍我,不給我說的機會,今天你逃不了了,再無聊,再不想聽,也得把它聽完。”
我看著他,有點想笑,繼而默許地點頭。
“先給你講講認識你以前的我是個什麼樣的人:我就是那種拿家裡錢當資本,活在物質世界裡的極端無知,狂妄,囂張,膚淺的那一類富二代,精神世界極度匱乏,拉小提琴只是我填補空虛的一種手段,讓我活的不那麼飄,而是有幾分重量。我身邊有過不少人,但幾乎每個人都是沖我富二代的身份來的,沒有人給過我真心。我花錢,他們花時間,各取所需。那時候我很享受錢所帶來的便利,它讓你身邊總是圍著很多人,讓你不用害怕孤獨,它讓你喜歡的人對你投懷送抱,更讓你討厭的人跪著求饒。這些人里,我和一個叫陳宇在一起的時間算是長的,我們在一起算是合拍,但我每天都在發愁,我愁他到底是看上我的人,還是我的錢,你不會了解這兩者之間有多大的區別,天差地別。”
一切都在黑暗中井然有序地發生著,我聽著他的話,突然有些感傷。
“最後的結果特別有意思,這小子從我這兒弄到錢,轉身就送去哄他的小師妹。我問他什麼意思,他說我都陪你睡了,拿錢不是應該的麼?我那時不忍心看他住學生宿舍,特意在學校後面小高層給他租了套精裝房,一年以後才有人看不下去跑來告訴我,說我拿錢養著他和他師妹,他倆才是公開宣稱的一對。那時候我少未經事、年輕氣盛,腦子裡只有報復,最後找人把他從樓上扔了下去。我站在陽台上俯身看下去的時候,突然被自己給嚇壞了,我從來不知道自己有這麼兇殘,原始,像只發了狂的野獸。”
夜很黑,他有一雙和夜差不多黑的眼睛,既陌生,又熟悉。
“後來我就遇見了你。說實話,一開始我沒那麼喜歡你,但我知道,你在意的不是錢,而是我,哪怕你只是閒得無聊想在我這找點樂子。”
我心裡一陣發酸,有點哭笑不得。
“為了顯示自己的特別,我故意在你面前表現得很乖很懂事,天知道我有多想談一場很正常的戀愛,然而我費盡心思也只能換來你的敷衍。以前我總是用自己有限的閱歷去推測你,也因此恨過你,做出許多荒唐的事情,用我的自尊心向你宣戰。但我發現這麼做一點意義都沒有,你是這方面的高手,我根本無法和你對招。我這兒折騰得山窮水盡,你還是四平八穩無動於衷,於是我想,既然沒有可能柳暗花明了,那就離開你吧。”
“後來有個人找到我,是你的老同學,畢柯。”左寧頓了頓,“他給我講了很多你以前的事情,他說服我相信,你還沒有爛透,你只是糊塗了,需要人來把你叫醒。我讀了你的博客,又聽說了你的過往,才意識到我們之間有著一道長達十年的鴻溝——這使我或許用盡一生都無法徹底的弄懂你,感受你的過往,理解你的年代,在那些我沒有參與過的歲月里,你是怎麼度過的?”
雨點砸在黃土裡,塵土飛揚,那聲音紛紛擾擾,天空愈發黯淡。我的心中或許還留著點什麼,是悲傷,是憤怒,是迷惘?瘋子們開始在雨中狂歡,他們歌唱,他們舞蹈,他們雀躍而不知所措,沒有人知道離開了這裡又將去向何方。
“回家!”吳教授突然對天嘶吼,那嘈雜的人聲便在片刻間靜了下來,幾秒鐘後他們又向同一個方向進軍,如同茫茫非洲大糙原上遷徙著的野象。
我突然在人群的對面看見了左寧,而他也已經發現了我,正逆著人流向我艱難進發,我突然鼻子一酸,有些難過得不知所以,定了定神,緩慢地移動在象群中,我們就像言情劇中常常出現的狗血重逢一般,帶著少女般的不安與悸動,向對方伸出手臂。
有一個世紀那麼久,我的手指才觸碰到他細膩而熟悉的皮膚,接下來便是擁抱,熱烈而急促,百感交集卻又不言不語,我將五指插進他柔軟的髮根,親吻著他溫暖的唇瓣。
我說我愛你,你信嗎?
事到如今我還有什麼可想,惟有愛能讓我不再迷茫。我從來不知什麼是愛,以前覺得不過是物質帶來的羈絆,或者關係不對等造就的迷戀,如今我算是徹底悟了:愛就是你幾乎失去一切的那個瞬間,仍舊陪伴著的那一絲不足為外人言的希望,是毋庸誓言捆綁、在絕望中依然不滅的一道光,是萬物抽絲剝繭本末倒置後還能張開雙臂迎來的懷抱,是一種無法用文字確切定義的細水長流與執著守候。
這場大雨徹底地澆滅了所有理性,我站在仿佛世紀末的絕壁邊緣,擁抱著最後的救贖。
晚上我回到了家,洗去了身上這麼多天來的風塵,左寧一直陪在我身旁,電視裡播著今晚的新聞。爆炸案,七死二傷,雨水控制了傷亡,原因未詳,仍待進一步調查。左寧告訴我他和林寒川這幾天幾乎把整個石城翻了個遍,已經報了失蹤。
我說:嗯。
左寧又問:知道是惹了誰嗎?
我搖頭:不知道。就你們兩個找我嗎?
他說:我把你的事情發在網上,但是沒多久就被刪了,輿論受到了控制,林檢說這案子現在是全國數一數二的敏感案,你辦了這案子,估計也被感染成盯防對象了。
我說我賈臣辦案這麼多年還沒到政治迫害的級別,應該不至於,佟帥案一審結果出來了沒?
他點頭:出來了,死刑。
我心裡早已有數,長嘆一口氣,收拾了桌上的碗筷鑽進廚房裡,一邊洗碗一邊盤算,弄了一半突然想起什麼,打了個電話給袁城,誰知他電話一直忙音,再用左寧的手機打過去,他倒是接了,然而一聽是我的聲音便立刻掛斷。我心寒得不行,知道他已與我劃清界限,避我不及,生怕被感染。
我又呆坐了一陣,理不清的思緒讓我變得煩躁不安,正打算去陽台抽根煙靜一靜,誰知林寒川的電話竟呼了進來。
“趕緊跑,往西跑,找個地方先躲一陣,避避風頭。”他的聲音很低但很急促,“我不方便多說,就跟你交待一句,這次是真的要搞你了。”
54、最後一槍 …
第一次見到袁城的時候,我才十七歲,正讀高中。
那年的北京城發生了一件特別了不起的事情,這件事甚至轟動了全世界,很多年輕人將自己的前途與國家的命運掛靠在了一起,在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跨出了毅然決然的一步。我尤其記得那時剛離開師範沒多久的班主任擅自做主停了課,以表對北方運動的聲援。但社會事件的爆發遠不及停課帶來的興奮更能激動人心,我們雖然在校園裡組織起一個N大附屬高中學生自治聯合會,討論並傳播來自第一線的消息——但其實還是玩樂,三五成群,占據教室的幾個邊角,打牌,吹牛逼。
說來要感謝北邊那幫前輩,陣地戰轉為拉鋸戰,順帶著我們的期末考試也延期了。我們每天快活得像秋天麥田裡的麻雀,嘰嘰喳喳四處亂撞,享受無所事事的快樂,當然,偶爾也會弄出一張仿佛能和國家命運掛鉤的憤青臉來。
但這等好事並非曠日持久,只不到幾周,形勢就來了個三百六十度大轉彎:課堂恢復了,我們幾個所謂學自聯的頭頭也被各自找去談話,求得父母來校做擔保,那做人的尊嚴仿佛也才隨著教學工作一起恢復了。又過了一陣子,我便品出些不對勁的味道來:不但桃花之事徹底與我絕緣,甚至連一處撒尿的兄弟,見我也要繞道了。
這事對我的心裡或許造成了一輩子的陰影,只因我從此一生畏出頭,恨離群。
然而就在我苦悶不得解的同時,家裡卻多了個神秘的客人,我爸將已經離家去了武漢的賈君房間收拾出來,於是那人就住與我隔壁。這人皮相好,善交談,一眼看去就是個學問人,常常一件軍綠色的短袖T,套條那時最流行的牛仔褲。他跟我爸很投緣,卻不屑與我交流,他們常在飯桌上聊些社會形勢和意識形態的問題,我雖無法消化,但漸漸也悟出些什麼:這人是把我家當避難所,逃難來的。
對於這件事我母親堅決反對,因此沒少和我父親爭吵,態度強硬,言辭激烈,甚至鬧到分居,收拾了細軟回娘家一住就是大半年。於是我更加肯定,這人是顆定時炸彈。
這人終歸在我家住了半年,臨走時頗顯意外地送了我一本書——其實那算不得書,這是言論集子,作者叫方什麼之,我現在已經忘了——他跨出我家大門時突然轉了身,右手手腕抵著門框,給了我一個柔和且文雅的笑,他對我說,要守住這個社會最後的底線,未來就靠你們了。夕陽在他身上鑲出一圈金邊,閃著炫目而極致的光,他的臉便隱在這光線帶來的盲區里,除了那近乎璀璨的笑容,那個笑是如此的震撼,如此能打動人心,以至於影響了我對於人生的選擇:我布了他的後塵,選了他選過的專業,念了他年過的學校,踏了他曾經踏過的每隻足印。
很多年以後,我拜入此人門下,習得不少灰色技巧,也尋到這一行最為顯貴的套路,當年的話我們絕口不提,只師徒二人並肩齊驅,共同挑戰著這個社會的道德底線。
這人便是我的老師,律所的主任律師,國內行政訴訟第一人,袁城。
我想逃亡大概不適合我,因為我受不了風吹糙動一發全身的亡命生涯,可轉念一想,只有保全了自由,才能得個青山不改綠水長流,於是便又滿腦子的都是逃了。
但即便要逃,也是我一個人的事。
車沒敢走高速,取而代之地行駛在國道上,左寧握著方向盤,而我則不停地勸他回頭。我說到這邊就差不多了,你沒必要把自己跟我綁一起,一個人還有活路,兩個人必死無疑。
他不說話,油門越轟越大。
我嘆了口氣,終於放棄去說服他,伸手按下電台,懶懶地靠在椅背上,突然覺得自己好像不是在逃亡,而是在享受一次旅行,電台里我的校友老憤青徐達正在歌唱:“死亡和我的夢想曾經如此的接近/三十三年的掙脫脫不了/如何是好……”
這垂死的調子在我耳中竟成了警世洪鐘一般:三十三年的掙脫脫不了,如何是好?
是啊,如何是好?
上上個禮拜,我剛過完三十三周歲生日,回首這三十三年,與其說我在追逐什麼,不如說是在逃脫什麼,每次我都以為自己成功了,但每次又會墮回這無盡的深淵。
我對左寧說:開快些,我們殉情吧。
他竟點頭:好。
我笑了笑,說別當真,我還不想死,這到哪兒了?
他說:快到天長了。
我說你就把我在那兒放下吧。
他沒說話。
我又勸:你爸就你這麼個兒子,別傷他心。
他說:我一直也把你當爸爸看,不想傷你心。
我心裡一暖,不知說什麼。
“賈臣,我想告訴你一些事情。”他有些調皮地說,“以前我想跟你說真心話,你總是敷衍我,不給我說的機會,今天你逃不了了,再無聊,再不想聽,也得把它聽完。”
我看著他,有點想笑,繼而默許地點頭。
“先給你講講認識你以前的我是個什麼樣的人:我就是那種拿家裡錢當資本,活在物質世界裡的極端無知,狂妄,囂張,膚淺的那一類富二代,精神世界極度匱乏,拉小提琴只是我填補空虛的一種手段,讓我活的不那麼飄,而是有幾分重量。我身邊有過不少人,但幾乎每個人都是沖我富二代的身份來的,沒有人給過我真心。我花錢,他們花時間,各取所需。那時候我很享受錢所帶來的便利,它讓你身邊總是圍著很多人,讓你不用害怕孤獨,它讓你喜歡的人對你投懷送抱,更讓你討厭的人跪著求饒。這些人里,我和一個叫陳宇在一起的時間算是長的,我們在一起算是合拍,但我每天都在發愁,我愁他到底是看上我的人,還是我的錢,你不會了解這兩者之間有多大的區別,天差地別。”
一切都在黑暗中井然有序地發生著,我聽著他的話,突然有些感傷。
“最後的結果特別有意思,這小子從我這兒弄到錢,轉身就送去哄他的小師妹。我問他什麼意思,他說我都陪你睡了,拿錢不是應該的麼?我那時不忍心看他住學生宿舍,特意在學校後面小高層給他租了套精裝房,一年以後才有人看不下去跑來告訴我,說我拿錢養著他和他師妹,他倆才是公開宣稱的一對。那時候我少未經事、年輕氣盛,腦子裡只有報復,最後找人把他從樓上扔了下去。我站在陽台上俯身看下去的時候,突然被自己給嚇壞了,我從來不知道自己有這麼兇殘,原始,像只發了狂的野獸。”
夜很黑,他有一雙和夜差不多黑的眼睛,既陌生,又熟悉。
“後來我就遇見了你。說實話,一開始我沒那麼喜歡你,但我知道,你在意的不是錢,而是我,哪怕你只是閒得無聊想在我這找點樂子。”
我心裡一陣發酸,有點哭笑不得。
“為了顯示自己的特別,我故意在你面前表現得很乖很懂事,天知道我有多想談一場很正常的戀愛,然而我費盡心思也只能換來你的敷衍。以前我總是用自己有限的閱歷去推測你,也因此恨過你,做出許多荒唐的事情,用我的自尊心向你宣戰。但我發現這麼做一點意義都沒有,你是這方面的高手,我根本無法和你對招。我這兒折騰得山窮水盡,你還是四平八穩無動於衷,於是我想,既然沒有可能柳暗花明了,那就離開你吧。”
“後來有個人找到我,是你的老同學,畢柯。”左寧頓了頓,“他給我講了很多你以前的事情,他說服我相信,你還沒有爛透,你只是糊塗了,需要人來把你叫醒。我讀了你的博客,又聽說了你的過往,才意識到我們之間有著一道長達十年的鴻溝——這使我或許用盡一生都無法徹底的弄懂你,感受你的過往,理解你的年代,在那些我沒有參與過的歲月里,你是怎麼度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