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其中一路人馬攻入南陽盆地,連破西陵、內鄉、鎮平各地,在南陽城外與高寵的關內軍所部大戰連場,先後死傷數千才不克乃退;

  而其他南下的人馬,則相繼陷沒橫掃了鄧州、均州、房州、唐州、隨州,以及光化軍、均平軍、安關軍等多路重鎮,徑直兵臨漢水北岸的樊城之下了。

  眼看僅僅是半月多時間,已經不知道第幾次的襄陽保衛戰,就再度迫在眉睫了。

  但這一切已經與我關係不是太大了,自有已經退守到哪裡的王端臣一行人去操心和對應;

  而作為據有北地半壁而需要時間慢慢消化的北平大都督府,需要防備的是那些已經據有了南陽盆地大半的西軍;

  尤其是當他們在南朝經營完備的傳統防線,襄陽——漢水一線受阻之後,就此轉向突破東面的方城和東南向的泌陽一帶;乃至就此突入到淮南道西部與河南道南部相鄰的信陽軍、確山軍、潁昌府等,相對控制力薄弱甚至是三不管的邊緣地帶。

  不過,現在的主要問題是冬天已近,那些勞師遠來的西軍在相對漫長的後勤補給線的維持,還有兵員、糧械的補充上,也將近抵達一個極限了。

  畢竟,作為他們大軍遠來的折轉與騰衝之要,關內道其實形同一片荒蕪白地,而無法獲得任何的就食和補給的。因此按照北朝傳統的模式,他們會在新占據的山南諸道境內,就地轉為分兵哨糧的模式,以休整部伍和士氣,乃至四出搜刮地方積累來年征戰的軍資和物用。

  但這也將是淮軍在冬季發起反擊和局部攻勢的機會,以機動性出色的獵騎兵和騎步兵為主,破壞西軍在當地的準備工作和休整進度。

  此外,就是在巡遊路上由我的幕僚班子,呈上來一份最新版本的《初定軍階官秩扎子》。

  等待我核准刊發之後,無論是軍隊還是地方官府,都將統一划分為職事、官銜和等階的並行三大類;

  職事最簡單,就是實際任職的崗位和官職所在,決定著相應的權利和職責範圍;而在正常固定編制和任期之外,特別委任和追加的職責、名頭的則叫做差遣,也是決定各種勤務補助和崗位津貼、特殊配給的參照標準之一。

  官銜/軍銜,則決定著相應體制內與職事配套的級別,與軍隊中指揮權相對等的階級;以及在相應情況下逐級遞交或是替補的優先次序,還有最基本的薪餉、俸祿,以及日常福利待遇的水準。

  最後的等階,則是在最基本五類十一等戶口資序之上,代表某種廣義社會地位和榮譽性的身份,更加類似於勛職和散官的存在,同樣在社會交往和公共場所當中,擁有相應的特權和便利。

  此外,還有一套繼續維持現狀但是僅作為榮譽頭銜,今後不再增加下去分作的行、守、試三類的寄祿官體系,也就是皆有名而不任事,僅為敘遷之階的特殊存在。

  自此,原本前朝沿襲下來的那些相對繁複散亂的文武散官、勛職、職事、差遣、爵祿、食邑,還有特進的檢校官和功臣別號,給暫時統合起來變成相對簡單一些事物。

  其中,職事從最末微的農官、屯長開始開始暫定為二十九級,而官銜則最底層的從九品下起步到正三品上為止,等階則參照以往文武散官和勛職制度,統一訂立為五十二個階級。

  當然了,我還可以創造一些更加前衛的建制和稱呼,來體現出更多與眾不同的地方;比如軍師旅團營連排班,首長政委指導員教導員指戰員,乃至上中下的將校尉士兵什麼的。

  但是以現今的生產力和社會發展水準而言,大多數除了刷一點跨時代的逼格和多數人無法理解的超前時髦感,然後大量增加管理成本和重新學習運用的難度之外,就在沒有任何的用處了。

  這麼做的主要用途,除了梳理內部簡明等秩和事務之外,還是進一步的從政權體制和名分大義上,繼續與南朝大梁明顯的切割開來。

  正所謂是厘官定製,同樣也是建立新政權的重要步驟和階段所在。

  第1277章 卷盪(三)

  大梁泰平七年二月,一晃就是冬去春來,冰雪消融而萬物復甦的時節。

  而作為淮鎮最靠南方的新統治區,淮南道境內的沿江一線,也是最早見到春天徵兆的地區。

  而在微有些涼意的晨露當中,騎著一頭紅皮騾子的牢不萌也帶頭走在巡邏的道路之上,一手緊握著斜跨的火銃,一首捏著烤過的帶葉苞米,正在一心兩用的吃著早食的加餐。

  牢不萌是一名前年傷殘退役的老兵,他本是一個地道的婆羅洲人,如果不是因為當初的龍州團左在家鄉招兵的緣故,只怕這一輩子也沒有見過冰天雪地的機會;

  結果,在駐留在安東到北方的黃龍府期間,因為冬天裡出門巡哨的一時不慎,在雪穴子裡折斷了腳,又輕率耽誤了救援的時間,結果雖然骨頭接回來了,半邊右腳掌也被凍壞掉了而不能不做了切除。

  但是相比其他人遭遇他還算是幸運的,有個叫不信邪的河南人,偷偷跑出來撒尿的時候就連命根子都給凍住了,就算是用澆溫水給救了回來,也喪失了基本的功用而沒法傳宗接代了。

  因此,他至今走路起來還是有些不得力,也沒法全力奔跑了;所以最後只能選擇退役到後方,在三、四線守備團和巡護隊裡兼差教頭;然後在實際領取名下軍分田的時候,他也有三處可以選擇: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