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因此,在抵達了德州境內的水陸轉運樞扭——利平市,就此度過黃河進入腹心地域的淮北道之後,他原本有些跌宕反覆的心情已經完全的平復和安定下來了。

  對於自己接下來的道路和方向也重新有了個初步的想法和念頭。

  ……

  與此同時……

  鐵馬秋風大散關,作為進入蜀地和山南西道的關南門戶所在,已經再次陷沒在塵煙與血火當中。

  而這一次淪陷的速度甚至比多年前的那次西軍入蜀更快得多,重新修繕起來的關城甚至還沒能發揮什麼用處,就在來自青唐大都護府號稱是「橫山斷水」的湟源藩兵競相攀越下一鼓而沒了。

  因為相繼損失了絕大多數北上的西蜀行司戰力之後,作為天府之國的蜀中之地已經基本無兵可用了,而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殘之輩和地方新募的土團、鄉兵在勉力維持著基本的局面……

  自此在頂風冒雪而來的西軍狂潮面前,興州、文州、龍州、利州、閬州、洋州、巴州相繼而下,而隨著興元府(漢中郡)的不戰而降,勢無可當再度的敞開了蜀中腹地的最後門戶。

  而這次西軍引兵來攻的速度和態勢之快,甚至就連那些疲於奔命忙著鎮壓地方層出不窮的民變和騷亂不止的殘餘官軍,都是始料未及的事情。

  第1276章 卷盪(二)

  九月初二,正帶著小晉君四處巡遊以釋放某種虛假信號的我,接到了一份北方延邊的警訊。

  大概七天之前,一隻來自塞外的敵軍入寇剛穩定下來手燕山北路的朔州,從延邊的黑駝嶺到石河鎮一帶破關而入,接連陷沒了相對守備空虛的朔縣、馬邑、保大諸城邑。

  而這時,新任的大同防禦使權朔州長史,右郎將曲端,也才剛剛率部抵達應州的治所金城而已,治下的大部分轄區就已經;而此時他麾下可用之兵,不過同行的兩個邊防營並眷屬和一個輪駐的防戍營,外加上兩千收降留用的涿州團結兵和本地的八百土戶弓手而已。

  而敵方乃是隸屬於西軍陣營的雲中道六鎮之一天保軍的旗號,而前後號稱馬步上萬之眾洶然而至。

  身為打過兩次北伐大戰的老軍伍,曲端並沒有在金城縣內被動防禦或是退往雁門關坐守待援,而是留下自己的旗鼓以及少量駐留兵馬、眷屬和土戶弓手,權作虛張聲勢的固守之態以暫且安定人心。

  另一邊卻是親自帶隊潛而北上主動迎擊,由此,在應州西北的龍門山一帶爆發了一場決戰。

  先是以為實力較弱的兩千涿州團結兵前驅,打上淮軍的旗號搶先在山口接敵先頭,分作四陣而據以地形輪流接敵,待到鏖戰數輪之後側翼被突破不敵乃退,遂又變成為敵軍追擊下的潰敗之勢,一直潰退到了數里之後的渾源川。

  然後,曲端以伏於川上枯草之間的本部三營兵馬暴起火器交擊,而當場打得天保軍大亂不堪而競相潰走,然後轉而再戰於龍門山下,一鼓作氣復破之而殺獲各千。

  敵天保軍餘部乃退往馬邑縣,而這時敗走的團結兵也被重整和集結起來,加入到半途追擊當中,遂又殺敵而俘獲各自數百人;自此這隻入寇西軍的勢頭已經被完全給遏止住了。

  待到來自蔚州的一部援軍抵達,這隻西軍所部已經被曲端部的再次對戰所敗,餘下騎兵四散而逃出邊塞去了,而殘餘步隊被圍困在了馬邑縣城之內。

  至少,在塞外已經開始雪花紛飛的情況下,這些逃走的西軍潰兵已經是不足為患了。

  自此,這場有可能糜爛邊地的西軍入寇,因為地方守備官的及時處置和採取的對策,虎頭蛇尾的結束了;不過,這次邊警在嘉獎相關人等的同時,也多少提醒了我,要加緊對延邊駐屯力量的建設了。

  至少作為將來對塞外諸藩和幾大都督府,乃至西軍勢力範圍內的西北諸道,進行相應攻略的前沿跳板和前哨基地,需要足夠的長期準備和逐步的經營,正所謂是敵亦可來我亦可往的道理。

  與此相比,是在河東數路偏師突進的相對順利。其中中路井陘最後一處關隘的娘子關,已經被隨軍輸送上去的工程炸藥給炸破而宣告易手了;

  北路的飛狐陘已經突破了深峽天險黑風塹,而攻入五台山中開始逐一掃蕩當地的河東軍殘餘。

  而進展最大的則是南路的白陘(孟門陘)。已經攻破上黨之地四州之一蓋州門戶的陵川縣,但是也遭到了當地最為強烈的抵抗,以及來自北面的壺關與高平,乃至南方澤州州府晉城方向的數路河東軍猛烈反撲。

  因此,在這些欲以奪還的河東軍不計代價攻打下,轉為守勢的先手軍傷亡一下子就超過前期的攻略過程。

  但是隨著搶在大雪封山堵路之前,不計代價通過白陘羊腸坂的險道,輸送過去的後續援軍和數批物資的抵達,這隻輕裝突擊的先手部隊,還是先難後易的逐步穩住了這處,嵌入上黨盆地的前出據要。

  這樣,只要他們能夠堅持到來年的春暖花開,就可以令聚集在河北境內的淮軍,以此為跳板全面攻略河東道(今山西省大部)的所在;自此南下可以截斷自潼關到懷州柏崖城的兩百多里關洛咽喉,北上進取群山環繞之中的太原、晉中諸盆地了。

  於此相對應的,則是原本受挫於河北河南方面的西軍,自山南東道的商洛、盧氏一線南下的攻勢如潮;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