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在當年的洛都之變後,朝廷大索天下而不惜重賞懸拿的態度,也多少證明了這種說辭似乎不是什麼空穴來風。

  因此,就他而言更相信這位其實是個少有異志而大隱於朝,直到遇上了特殊的機緣才得以一飛沖天的不世風雲兒。

  「是楊公麼……」

  突然一個聲音打斷了他的思緒和浮想,卻是一名淮軍的虞侯站在他的身前道。

  「請隨我前往都督府一行……」

  而在穿過一系列的長廊和大廳之時,他甚至可以感受到那些正在鼓作忙碌之態的諸人,在自己身上所投射出來某種名為羨慕妒忌恨的眼神和情緒。

  ……

  而徐州彭城之中的另一處所在,別號「方硬物」讀作「方不修」,又別稱「隨輕風去」的方清溪,也在對著一疊子的文書嘆息道;作為宣教司名義下的公文和要聞檢查機構,他最近的工作和事務無疑一下子變得繁重了許多。

  雖然擺出一副勢不兩立之態而就此斷絕了關係,但是私底下後續需要處理的事情其實依舊很多;比如為了在潛移默化的人心和習慣上,與昔日的國朝逐步的額割裂和區分開來,無論是在公私文書往來還是各種文字書面上,都要進行相應的改變和替換;

  還有就是在私底下輿情引導上,不斷的強調和突出與南朝有關各種貪瀆橫行、橫徵暴斂、民不聊生等等的不堪之處,以體現出淮鎮的。

  而淮鎮這些年發展是在堪稱迅猛,而之下的人口和地盤也在不停的與日俱增當中,而讓宣達和教化兩大領域內的事務也需要不斷的延伸和拓展開來,這無疑讓他所負責的這個宣傳部門,變的任務愈加繁重起來。哪怕相繼追加擴充和增加了人手,也依舊有些讓人應接不暇的處理不過來。

  要知道,他原本只是一個行游江湖混口飯吃的二流白畫畫師而已,卻陰差陽錯了路遇上淮鎮之主,買下了日後被「提攜」進了軍中做那測繪寫畫的勾當;又轉到地方上承擔起了引導民間輿情和風向的最早角色來,結果就在條路上走到黑了,倒把自己的本業給徹底生疏和遺忘了。

  不過就算是時間倒轉他也不會後悔,而為此放棄這條明顯代表了功名利祿和權勢的道路;雖然他除了軍中畫匠的頭銜之外就再沒有任何的官身,但是實際上由此在體制內能夠掌握的職權和資源,卻未必比那些有官身的大多數人差,也更加自在和滋潤。

  突然一份傳遞進來標註著突發情況的加急文書,讓他的眉頭不由的重重皺了起來。

  「來人備馬……」

  思前想後之後他還是有所決定到。

  「隨我前往羅園請示一二……好了……」

  第1246章 新章(二)

  諸事已定的逐步走上正軌的幽州城中,來自山前、山後諸州的消息,還在源源不斷的匯集到我的身邊來。

  而一份名為《編列效節營諸事宜扎子》的文書,就此擺在了我的面前。

  經過了兩次北伐前後一系列戰事,實際上淮鎮歷年所獲的各色俘虜委實不少;又經過了多年的「合理損耗」和「自然淘汰」之後,大概還剩下十幾萬人左右;分布在淮北道到遼東半島、新羅藩等地大大小的礦山、工場和勞役區內,連同其他被俘和擄獲藩胡人等一起,承當這最苦最累最危險也最繁重,乃至高風險與惡劣環境下底層勞動。

  因此,在淮鎮遍地開花的各種基礎建設和大型工程項目當中,乃至淮地早期原始工業布局和奠基的種種原始積累背後,無不是充斥著這些作為消耗品的各種俘虜、奴工的累累屍骨。

  不過,好歹這也是一筆重要的人力資源,還是受過軍士訓練而有過戰場經驗的青壯年人群為主;況且,經過這麼些年不分晝夜的甄別(驅役)和改造(輸灌)之後,原本身為敵對陣營的銳氣和意志,也被晝夜不斷的艱難日常給消磨和摧折光,對於故國的懷念心思也淡散的七七八八了。

  因此自從好幾年前開始,就已經陸陸續續的有人請求歸化地方,或是脫籍校贖於軍中,以擺脫這種無休止的驅役和勞碌;而對於形形色色的俘虜和其他來源人口的轉化,也一直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而積累下來了大量過渡和使用的經驗。

  但是之前都是以被打散安置的士兵個人為單位,所零敲碎打、積少成多進行的改造和歸化工作,以避免這些產生過多的交集和串聯,乃至抱團起來的趨勢;

  而這一次卻是大規模的以贖過自新為旗號,啟用這些額外挑選出來的相對馴熟老實的北軍俘虜;組成十幾個效節營而充於軍前校死,充當某種意義上的開路和炮灰角色。

  隨著淮鎮控制的地盤和區域影響的擴大,他們原本的崗位和工作任務,已經有更多也更加吃苦耐勞的取代來源,而不用再在一些大型工程當中充當「消耗品」和「鋪路石」的角色了。

  所以將這麼一部分受過訓練的青壯年解放出來,充當某種意義上的廉價武裝替補,以減少大範圍擴張的後續軍事維持和戰略布局上的基本需要。

  而這十幾個效節營約一萬人的自新兵,不過是一個嘗試性的開端而已。

  如果能夠確認他們的表現基本符合需要,且性價比還在合格線之上的話,將會有更多的自新兵組成效節營團,就此編列和派遣與軍前聽用;以減少主戰部隊的損失和消耗,並且兼任部分防戍軍和守備團的角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