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畢竟,已經有一批隨著安東道而不得不接收下來的地方殘餘勢力,就足以讓我慢慢的炮製和收拾的了。光是他們對於我正在安東推行政策所構成的潛在阻力,以及對於淮鎮內部的滲透和影響,就需要長時間的水磨工夫來消化。

  至於平盧道的將門,則比安東那些分藩諸侯們要更加紛亂複雜的多;在安東道我至少還有再興羅氏這面旗號和名分大義所在。

  而按照北朝在平盧道所留下來的手尾,為了防止有人像三代權臣張氏一族一般故事,借平盧之地而崛起的事情再度發生,對常年聚集了重兵的平盧道採取的分化相制的策略;

  比如在平盧道的管轄權上,既有專門負責東北攻略一應事務的安東行營,亦有備敵塞外的饒樂都督府、松漠都督府一線的幽州都督的設置,還在河北比鄰平盧道的,別設一個都三道水陸發運司,以專掌錢糧徵調並軍淄輸供諸事。

  然後在地方,又被刻意按照燕山南北走向的地域,分成了山前(山內)、山後(山外);然後以盧龍、范陽、幽州、營州為代表並立的核心四鎮,又代表了安東行營直接掌握的各色京軍、諸衛、各道秋防兵以外,平盧地方上的主要精幹兵將和善戰之師。

  然後在這互不同屬的四大鎮內部,又有轄區下的各處鎮防兵,不同州屬的團結兵,地方土兵、弓手等體系差別;由此造成的後果就是各種派系和將門林立,而相互擎制不休,而只有來自朝廷的號令才能讓他們統一行事;

  雖然後來經過兩都南北大戰之後北朝已經滅亡了,而能夠節制全體兵力和總戎軍事的安東行營也不復存在了;但是這種體制所遺留的局面,卻被繼續沿襲了下來,而變成大大小小世代掌握著各級軍職和相應山頭、私屬武裝的將門世家共同議事,只有大多數利益得以協調一致,才能對外形成合力的複雜政治氛圍。

  故而,在宿元景依舊坐鎮九邊的時代,哪怕洛都朝廷中樞再怎麼衰微和權威日竭,依舊可以調動和抽取平盧道的力量,甚至在引兵出塞之後,用留下來的既定方略和持續的積威,影響平盧道對周邊的戰略走向和局勢。

  而在確認北朝已經覆滅之後,平盧道以四鎮為首的將門也因為內部各種一件的不統一和紛爭,乃至觀望坐待的情緒,而在北地發生的惡意系列大事件當中,始終沒有行程足夠的存在感。

  因此,要說這位出身山後而並不以直接的四鎮背景,卻能夠異軍突起而獲得總覽大局機會,進而借著出師不利的機會,斷然清洗了將門世家的擎制和牽扯,的幽州節度使兼平盧道都督韓忠彥,也委實是一個相當了得的人物。

  至少,他在平盧四鎮的上層人物都已經相繼凋零,而精兵強將都被抽調一空的情況下,以盧龍鎮的地方政務官僚的背景崛起,依靠收拾和整理地方而逐步獲得威望,乃至得到其他那些老牌將門世家的認可,最終在各方平衡之下,抓住了名義上的大權和名分。

  且不論具體的軍謀韜略如何,光是這麼一個人物的崛起路線,就一句是值得我鄭重對待的敵手和目標了……

  不過,我又該如何利用這麼一個機會和楔子,來最大化的事先利益和目的呢。

  第1223章 平盧(九)

  幽州城下。

  在一片難以分辨遠近,而只剩下一片黑黝黝輪廓的夜色當中。

  急先鋒索超握著繩索的手心已經在隱隱出汗,高聳的城牆頂端也在一點一點的向他靠近著。一切都是那麼的靜謐,只有自己沉重而急促的呼吸,還有身上的衣袍隨著動作摩擦在凹凸不明牆面上,伴隨著土塊和沙礫掉落的細微沙沙聲。

  經過了感覺漫長的等待和煎熬之後,牽引的繩索也似乎終於到了盡頭,在城牆頂端的缺口裡投出的是暗淡火光,而不是迎頭招呼的閃爍刀劍或是晶亮矛頭。

  「怎的這麼慢……」

  然後才見到幾名穿著平盧軍服色,看起來緊張而局促不安的軍士,用一種壓抑的聲調道。

  「開平門那兒的人手已經被再度替換了……」

  「所以一我們也只能幫到這兒了……」

  「還請貴方動作稍加快速一些……」

  雖然他們看起來很有些緊張和侷促,但是身上所沾染的新鮮血腥味,卻是在昭示著其他同伴的下場。

  而就像是在回應他的話語一般,從附近的城牆各處爭相冒出一些攀爬中的身影來,都是他這一批的先兵所在,他們穿著內襯鐵片的輕便帛甲,而挎著轉輪快銃和短喇叭銃,腰間還掛著數枚梨形的擲彈。

  等到他們匯集成足夠數量之後,並背靠著城垛形成一個半環陣列之後,才重新將更加便於攀登的繩梯,給一一固定好放了下去,以接引上更多的同伴上來。

  而城中依舊是一片幽暗,遠處城頭上到處也是火光游曳依稀,卻是沒有什麼較大的動靜,也沒有發現這邊正在發生在黑暗當中的勾當;畢竟這幽州城實在太大了,大的守軍無法顧及到每一段城牆,而只能由定期巡曳的方式,來偶然查看一下這些遠離戰場的城段。

  或者說漫漫長夜之下的高度精神緊張,總是很容易讓人懈怠和疏忽掉一些東西,特別是在約為內應的有心人策應下。很快這段城牆上就聚集了將近半個團的先兵,而在某種屏聲靜氣的輕微動靜當中,由舉著火把的內應指引著,迅速向著遠出門樓的方向行進而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