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其中最有戰鬥力最為精銳的王牌勁旅,無疑就是追隨我一路輾轉南北萬里打出來的御營左軍,雖然這些通過不斷的更新換代和人員調出去加強其他部隊,但是基本的老底子還在那裡;

  其次自然是北伐當中被分出去,又歷盡千辛萬苦才重歸我麾下的行營右護軍;和御營左軍一樣,百戰老兵的比例極高,訓練和裝備上也只是稍遜於御營左軍當中,幾個有字號的老營頭而已。

  然後才是以友軍身份長期協同作戰過來,最終合併進淮鎮體系的前軍序列;這一部分原本是最為良莠不齊的編制,主要是吸收和安置了大量自初次北伐當中,從北地所收攏和聚附回來的殘兵敗將,和其他地方投附的雜屬部隊。

  不過等到第二次北伐的時候,經過了數年時光持之以恆的整編和操訓,重新武裝和優勝劣汰的大換血之後,已經是頗有些樣子和氣象了,等到第二次北伐打完全場,得益於兼併友軍而擇選健兒充實的緣故,相應殘缺的編制也基本得以補全了。

  又經過籍此地緣性的輪戰之後,因此在具體的平均戰鬥力和戰場經驗上,其實並不會遜色多少了,這也是淮鎮賴為支柱的三大主力。只是在成分來源上還比較雜,從掌控力度和信任程度說,也尤不及前兩隻軍序更得看重的。

  再者才是劉延慶帶來的模範後軍,這也是一隻全新的部隊,大部分營團都是戰後才得以重建起來的,因此充斥著相當大比例的新兵蛋子;其中也只有半數部隊多少參加過,在安東或是新羅地的輪戰和戍防,算是四大正規軍序當中比較墊底的存在。

  不過也因為是因為新建的部隊,大多數兵員都源自淮鎮當地,在某些重點營團當中的純潔性和忠誠度,反而要比前軍所部中殘餘的改編、混編部隊,要更加可靠和可信一些。

  最後是從青州守捉軍升格成的淮東守捉軍,也是淮鎮留後府下轄規模和建制最大的地方軍序;目前分為四廂兵馬,麾下合計數十個營頭,以專門管理二三線的防戍營和地方守備部隊,也是馬步水炮工淄各種兵種最為齊全的一大軍事序列。

  雖然在整體上,比起主戰軍序的戰鬥力和裝備訓練都差了一兩個檔次,但是用來守衛戰地糧道,維持和清理占領區後方,乃至守土保境安民上,還是比較值得信賴和指望的。

  為這一次南下迎親的需要,除了駐留在江北揚州一帶的劉延慶所部六個營,已經直接進入初級戰備狀態;其他直接或事間接動員起來,至少是其中軍力的四分之一,幾乎占據了淮鎮目前可以動用的大部分機動人馬。

  當然了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這次也正好以此迎親過境清靖沿途為藉口,將淮南道的腹地好好清理上一遍,為日後南向擴張地盤的需要,打好基礎和鋪墊或者說是做好預期的布局。

  畢竟淮南與淮北之地,是九州大地自古一體並稱兩淮,傳統天下屈指可數的幾處農業精華地帶,現在又難得處於地方勢力相對空虛,又無明顯外患的存在。

  第1161章 滄瀾(七)

  廣府上城外,小龍首山西側北苑裡的琥珀宮內。

  名為觀寧殿的華美宮室之中,一片低聲抽泣而跪拜的各色身影前。

  「阿保,老中,這明明是一樁好事。」

  繡著鳳鳥繞月的彩繡簾幕里輕軟女聲,款款如清溪流泉一般的浸潤在他們的心坎上。

  「你們為什麼都要流淚不止呢……」

  「實在是捨不得君上啊,卻又未能繼續在身邊侍奉。」

  底下當頭的一個身影,用一種沙啞陰柔嗓門回聲道。

  「實在讓老奴身等……眷戀難斷啊。」

  這話頓然像是觸景生情一般,激起身邊一片爭相附和之聲。

  他們這番表態和陳情倒也不是作假和虛應故事的,自小看著長大的姬君,卻要為了國朝遠嫁到北地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去,面對一個素未蒙面的陌生夫君,想起這種種不由難過的各種悲上心來了。

  而姬君對此又是如此的懂事和深明大義,卻又讓他們覺得更加難受和無奈了。那位可是在國朝當中,有著「戀幼狂魔」的風聞和別稱的人物啊。姬君過去之後卻又不知道要持怎樣的苦頭,承受如何不堪的遭遇了。

  要知道對方從早年開始,就在家裡養著好些年幼的女子,而從小隨身玾戲做那言傳身教的猥瑣勾當,而在廣府一干勛貴豪門當中隱有耳聞;就連那位宇文家出身的所謂小主母,也是尚且幼齡之時就已經被其勾搭得手的;

  這才得以在已然長成之後,就不要臉拋棄家業和父輩的盡孝,千里渡海迢迢來廣府投奔之,哪怕沒名沒分的就這麼堂而皇之的入主其宅,而以主母之名做那淫奔浪行的背禮勾當。可見此輩對小女的手段和歷來流毒之深。

  另一方面,則悲哀和憂慮的是自己的未來和前程。他們都是長期依附小姬君而生的附屬品,並由此獲得了許多相應的好處和便利,現在卻不得不因為國朝的需要,而被更多其他陌生的人手給替換掉,這不由讓他們對自己日後的安排和出路,各種擔憂和悲觀起來起來。

  雖然他們可以各自回到宗正寺和宮內省、庭掖局,重新接受安排和編派他處,在此期間他們的薪俸和扶助米是依舊正常發給的,但是問題是都走到這一步的宮內人等,平日裡哪裡又只靠那點而的薪俸和扶助過日子呢;各自侍奉的主子和附屬對象的賞賜和餘澤,才是他們日常收入和生計手段的最大來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