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時,負責清道和前驅的奏名官,也開始喊出抵達的目的地。

  「大府駕臨……」

  「傳北苑諸宮司覲見……」

  ……

  而與此同時……

  作為眾多陪嫁當中的一員,臉色蒼白眼神不豫的前任澄海公女雯婷君,則在冷冷看著這一切原本是屬於她為主角的紛繁事務。

  僅僅是一夜之間,她就從千恩萬寵於一身的公室嫡女,變成了失去一切而幾乎無法翻身的叛臣罪眷。也讓她在大起大落激烈變亂當中,從不喑世事的寵兒嬌女而迅速成熟起來。

  更別說那些曾經追捧在她身邊公卿世家、名門子弟、學士清望,一下子就燕流雲散的爭相棄之而去了,連私底下一點點慰留和安撫的言語和行跡都沒有;

  那些附庸在她家名下的各色人等也是視如大禍臨頭的天傾一般,嫌惡無比的紛紛劃清界限;或是乾脆出首出來揭舉種種,就連她自己也要觸目驚心的所謂罪名和惡跡。

  更別說那些親善有加的同宗叔伯兄弟們,居中往來之時所對她露出的種種醜惡嘴臉,如果不是她動用了自己最後一點資源,通過某位宮內省大宦的把柄,求得將自己塞進這隻陪嫁的隊伍,以己身為父兄贖罪的緣由。

  只怕連這個曾經讓人垂涎動心的身子,也難以囫圇保全了;要知道,在這些高貴尊崇的門第當中,什麼樣的醜惡事情是沒有發生過的。

  她因此也無比怨恨著那位有足夠野心,卻缺少眼力和擔待的同母嫡親兄長;就是因為他一己之私的緣故,徑直將曾經宗藩東海各域的澄海公室這一族上千口,給直接拉近了萬劫不復的境地。

  然後又懷恨那些裹挾自己父親的叛黨,讓澄海公室一族試圖自救和挽回的努力,就此化為了夢幻泡影。

  於是,作為歷朝歷代十惡不赦的首逆大罪,又是作為幕府枝幹的國族之首發起倡亂,這一支嫡系的三代以內近親男性全部梟首示眾,女性不分老幼充入宮掖為奴;

  而其餘尚在五服之內的親緣,則是幾刻流徙外海三千里,也許終其一生就只能老死病亡在巴彥洲(巴布亞紐幾內亞群島)之類,與世隔絕的某個孤島荒林流徙地當中。

  只有那些除了五服的遠房旁系的族人,才得以用身家之資來為自己進行不同程度的贖免,以避開被京兆尹、宗正寺和御史台所組成的內三司,過堂審判的最終命運。

  只有在曾經擁有過又驟然失去之後,才能體會到其中種種的寶貴和珍惜;所以,她必須抓住這個唯一的機會……

  第1144章 潮新(十)

  河西道東部,平涼城。

  正好六盤山東麓,涇河上游,為河隴關中數道交匯的大三角中心位置。

  所下地域橫跨隴山(關山),東鄰關內咸陽地界,西連甘州的定西、白銀等重鎮,南接關內道的樞紐風翔府的陳倉縣(今寶雞),北與靜邊軍(今寧夏固原)、安定軍(甘肅慶陽)毗鄰。

  當地名為靈壽宮的行宮內苑,最為宏偉氣派的金平大殿裡,已經是人聲鼎沸而宴樂滿堂了,又在各種銀燭華燈的照耀下,在幽黯夜空中綻放出璀璨的光華來了。

  畢竟,昔日被稱為乾元三代中興天子之首的唐肅宗,就是在這裡登基成制的;又生聚四面八荒勤王兵馬,面對陷沒兩京而席捲大半天下的「安史之亂」叛黨,而吹響了正統朝廷的反攻號角,而最終完成了對天寶年以後,驟然跌入底谷的李唐王朝再興之路。

  因此,為了紀念折斷被批西幸的歲月和以示不忘從龍之故的原因,後來重修了肅宗在平涼城所暫居開朝的臨時行在,而又在歷代相繼巡幸遊獵西北的大唐天子,及其扈從的不斷修繕與增擴之下;最終變成一個占地頗為廣闊,而宮苑齊全的西北行宮建築群落。

  然後經歷了乙未之亂的一連串變亂和棄置之後,又因為其齊備的宮室殿宇格局,成為西進東進浪潮當中,被稱為北唐世宗、承光天子的李文革,在入主中原之前縱橫帷幄,所落腳時間最長的所在。

  只是在這位承光帝之後,隨著朝政權柄重新淪為權臣所據,而與西軍藩鎮的關係逐漸疏離和分化,這座西北行宮也和大唐全盛的中興時代在地方上所留下其他宮苑建築一樣,重新荒廢離棄於蔓生的野草當中。

  而現在,這座占地依舊宏偉,卻不免失之陳舊斑駁年久失修的行宮別苑,隨著終於隨著外來勢力的介入,又再次煥發出某種全新的生機和氣象來。

  如今,這裡也是被稱為大寧朝或又是西寧朝廷的駐燁所在,而在這場大型的夜宴之上,亦是一眾西軍強力人士,所云云匯聚和酬功論賞之所。

  而居於最靠內里的首座之上的這位新鮮出爐當代唐皇、大寧天子李失活本人,倒是苗正根紅的北唐宗室,問題是從血脈淵源上已經距離北唐朝廷的主幹嫡支相去甚遠了,祖上屬於被變相發配到西北地去看守別宮的宗室子弟兼倒霉蛋;

  流傳至今已經相當的落魄,屬於旁系中的旁系,也就是每代人能夠在宗譜里勉強留個名而已的程度。而在李失活身上,則更是飽嘗了顛沛流離而家人離散的患難之苦。

  因此,此刻哪怕披著黑底玄紅金繡十二章的冕服,看起來形容消瘦而皮膚粗糙,頭髮暗淡,有點未老先衰味道的他,倒是心態格外的平常和放得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