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另外那些被淮軍騎兵擊敗過的潰兵,似乎還給驃騎營的騎兵,起了個綽號叫「鐵當胸」,估計就是對獵騎兵的那一大塊薄鍛鋼胸甲,所留下的特別印象吧。

  但是另一個傳言,就讓人有些不好了。

  什麼「當代陳慶之」「千軍萬馬避白袍(花帽)」,「打遍北朝雄師無一合之敵」……這是誰這麼苦大仇深的一心刻意要坑我啊,居然給傳了這麼個無稽的別號出來。

  雖然後世的紅朝太祖對這位的評價甚高,但我可不想觸上那個終身為人臣所忌諱,最後連人帶部隊淹死在長江里的霉頭啊;

  更何況其中居心更是嫌惡叵測;既然都有當代陳慶之了,那志大才疏的北朝帶路黨,兼做過四月北魏天子的北海王元顥,以及被權臣爾朱榮挾持如傀儡的北魏孝莊帝元子攸,且又在哪裡;

  哪個又是曾經一心北伐,最後卻不得善終餓死石頭城的梁武帝蕭衍了;一旦被有心人對號入座起來這個隱喻和影射就實在惡毒的讓人有些誅心而論了。

  更巧的是陳慶之的主要戰績,都是在兩次北上的河洛大戰中打出來,這有不免給了別人更多似曾相識式的,各種牽強附會和攀扯的機會了。

  第1035章 瀾動(十)

  當然了為今之勢,這種影射中傷的輿情手段,對於我來說也不過是個噁心人的小伎倆,對其背後的推手和勢力需要保持相應的重視和警惕,但這事本身也沒有必要太當回事了。

  但是真的要是置之不理,對於淮鎮內部由此可能產生的,不合時宜的膨脹或是別樣心思,也是一種負面影響和潛在鼓勵。

  然而任何正面的辯駁或是反宣傳,對於這種明褒暗貶的強行捧殺手段,都是過於被動和無力了,就算強行推行下去也只有事倍功半的結果,甚至顯得心虛和底氣不足,乃至適得其反的反效果。

  隨後,第五平帶領的幕僚團就給出了一個令人意外的建議,正所謂是「因勢利導、順數推舟、以毒攻毒」的三步走計劃。

  正所謂是「風秀於林,必將催之」,但要是一片樹林都被強行拔高了之後呢,還會是原本的樣子麼。

  既然正面闢謠這條路子走不通了,就連我的內部也有人隱隱認同,而在自覺不自覺的推動;那就乾脆一口氣把水攪渾,讓大家都不好過好了,順便還可以轉移和分散聚焦在我身上的關注力。

  只要能夠繼續擴大對號入座的範圍和對象,按葫蘆畫瓢多多益善的進行誇大和荒誕化宣傳就是;都市裡一顆格外礙眼的蒼天大樹,被放在一片茂密的森林裡,也就是那麼回事了。

  反正造謠傳謠這種事情誰不會啊,只要有足夠多的人手和金錢的投入,再順應時勢的潮流和風尚,進行普羅大眾喜聞樂見的誇張戲說和演繹,自然而然就會有足夠的潛在人群,在津津樂道之中推波助瀾開來。

  只是,相應的支出就不能走社統或是馬統那邊了,而是由抱頭蹲所掌握和了解的,我私人秘密基金中給出了。

  接下來就是一段話時間的四處鼓吹和醞釀發酵了。

  於是一時之間,很多人就不免覺得自己莫名其妙的中槍了;

  比如御營中軍統制种師道,突然發現自己一夜之間,就有了個劉牢之在世的別號。而正在忙碌移鎮的五路總管寧沖玄,則發現自己被和南宋名將檀道濟相提並論了。

  就連遠在淮東的河南別遣大使魏晨,或又是正在山東道的總管劉紹能,都被比做了蕭摩柯或又是韓擒虎之類的古時風雲人物。

  而尚在關內收拾殘局的高寵,則不明所以然的被比做了北齊蘭陵王高長恭一般的人物,真是詫異莫名。

  還有一些人,更是哭笑不得起來,比如謝安,恆玄、恆溫、王導、楊素之類的南北朝名人,像是不要錢大批發一般的出現在了他們的頭上。

  以至於秦淮河上的畫舫酒會,都多了許多津津樂道經久不衰的話題和談資了。

  ……

  而在江寧府,莫愁湖上最大的一艘畫舫上。

  圍繞著如今已是幕府當主的智囊兼心腹蔡候,一場風雅十足的茶圍夜話也正在進行著。

  只是與他們整體氛圍不相符的,是他們所討論的話題。

  「這就是你們針對淮北鎮的對策?」

  「這些手段也太過兒戲了。」

  「最多只能傷之皮毛,卻是不能及根本要害的……」

  「現在弄得難以收拾了,卻找我來問計了……」

  「你覺得如今定難戰事正緊,大府還有心思,再去顧及一點淮鎮的風評和名聲麼……」

  說到這裡,蔡候有些恨鐵不成鋼的看了眼在座的數人,冷嘲道。

  「這點眼界和格局上的不足,也是你們會被淮鎮逼到這一步的最大緣故吧……」

  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剛剛成為國朝通緝的對象;能夠堂而皇之的出現在這裡,並且得到自己的見面機會,已經是冒了很大的風險。

  若不是看在身為五脈之一鄭氏本家的極大利害關係和舊日淵源牽扯的份上,他可不在意將這些人送進江寧府的大獄,來撇清自己的干係。

  但是,眼下的情況他有需要這些人,來發揮最後一點作用和價值;畢竟曾經是縱橫東海多年,而規模最大的組織和會社,雖然已經被下令取締和清查了,但正所謂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