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北面也傳來了告警的消息,說是河北境內駐屯軍民,發來了十萬火急的求援信使。要知道,那位岳鵬舉自從投入我麾下之後,就一隻變現的頗為幹練和沉穩的,很難見到他失態和誇大其詞的機會。

  因此,這次河北境內一定是有重大的事態或是足夠的威脅發生了。

  ……

  河北滄州境內。

  李富貴站在牆頭上,看著遠處不斷匯聚而來的大隊敵軍,不由有些兩腿戰戰而汗濕了後背,只覺得手裡握著的銃杆都是滑膩膩的。

  然後將眼神投向了這處城寨中職級最高的人,挺胸凹肚站在高處的副將陳淵,雖然對方看起來是文質出身而沒有多少戰力而言,但是面對敵潮卻是一點兒擔心和憂慮和情緒都沒有,這也不由給了他更多的信心和憑仗。

  「一定會有後援的……」

  李富貴信誓旦旦對著周旁,同樣臉色發白的建生兵們強調道。

  「我可還要親手給大女送嫁呢……」

  第1024章 頹然(八)

  泰平四年,十月二十三,安東之地的第一場雪已經開始降下了,當地諸多的農閒冬忙工作,也正式進入尾聲。

  而渡海而來的第一批八千名遼東藩兵,在大將拓俊京的帶領下抵達了桃山港,隨即又馬不停蹄的繼續沿著道路,引兵南下與我的本陣匯合了。

  當然了,在這個冬天裡能夠駐留在溫暖潮濕的夷洲大島,對於東北之地苦寒乾燥的他們,也算是一種別樣的難得體驗和放鬆。也算是對於這兩年他們忠於「王事戳力報效」的變相補償和獎賞。

  畢竟,夷洲大島在長遠的規劃當中,也就是被定為未淮鎮的大後方,兼做軍隊和體制內人等度假療養之地。

  如今在我淮鎮正式的編制外,大概還有十幾隻規模不等,以藩兵為主的地方武裝在聽效或是接受支配,合計起來大概有三到四萬人左右(主要受季節和農時的影響而有所變化);

  平時以較小的維持代價,承擔一些二三線的次要任務和低強度的戰鬥需要,諸如治安清理、分區剿匪和鎮壓地方的反抗等等。

  常態下只要確保足額的口糧供給和基本的訓練裝備,但是大多數人都沒有定額的薪餉,只有出勤務或是進入戰時狀態下,才能領到相應的長短期津貼和補助;

  而在其此間,只有少數多次上過戰場或是表現出眾、立過功勞而比較精銳的部分,才能獲得特批類比二線防戍營的基本薪餉待遇,年節還有理性的賞賜衣食,以作為其他藩軍的榜樣和努力的目標。

  因此,其中按照訓練裝備,戰場和服役的經驗,來源地域的不同,這些藩軍之間也是強弱不等而相差很大。

  其中最弱的部隊也就相當於武裝屯墾團的水準,或者說就是以應募藩兵的旗號,為我淮鎮控制的飛地提供相應屯墾和開拓的勞力;

  這部分兵員主要來自安東道的東南隅,從烏骨水到鴨祿水之間的諸多中小姓諸侯,所聯合提供的,約占據了外屬藩軍的五分之二;

  因為當地普遍領地狹小而人口有限,往往一個小諸侯名下只能提供一兩百,到三四百人頭而已,故而這些藩兵的裝備也是極盡簡陋之能,往往就只有一把武器和一身布衣,然後就這麼兩手空空身無長物的給派遣過來應付了事了。

  狀況比他們稍好一些的,則是來自新羅地的藩兵;其中又分為新老兩大部分。

  老藩兵大概有一萬多人,差不多都是來自全羅道境內;當年在平定全羅道的過程當中,有過相當程度伴隨作戰和輔助役協同的經驗;後來又參與了淮軍轉戰京北方諸道的歷次戰役,因此能夠存留到現在的,無疑都是相當可靠的老部隊了。

  新的藩兵部隊,則是趙隆在一路征戰的過程當中,沿途不斷的徵募和聚附、收攏起來的;主要來自那些被後百濟軍給擊破、打散乃至滅族的諸侯勢力殘餘;

  雖然經過幾次決定性的大戰和追亡逐北,最終蝟集在他旗下起來的各色人等數量委實不少,但是大多數都被就地編管起來打發去屯田了;只有剩下少量相對精銳而富有經驗,被他帶回到淮地來繼續聽效和賣命。

  當然了,從這些新羅藩兵的普遍戰鬥力上說,屬於守成有餘而進取不足的類型;也就拿來充作後方的守備力量和沿線據點的維持,還是比較稱職的。但是想要讓他們發揮主動攻擊性,來進行正面突破和遠距離奔襲機動,就未免後勁不足和缺乏爆發力。

  然後,就是在淮地體系內服役資格最老的安東藩兵,說是最老其實也不過是幾年光景而已,其中又以我從遼東帶回來的大羅氏舊部居多。

  因為是被當做僅次於核心六州的優質兵源地經營的緣故,長期接觸和被改造、影響的早,所以這些安東藩兵已經在淮地體制下,逐漸完成了適應性的過度階段,而得以比其他地方的藩兵,擁有更多的機會和用場。

  其中也一路見證了宿敵遼西薛氏的覆滅與營州軍的入侵;北地諸侯聯盟的越境攻擊;安東大羅氏的權力更迭和內亂,驃騎兵和山地部隊建立等諸多大小事件。

  乃至第二次北伐當中,以安東子弟為主的輔助步隊,在戰場上表現出來堅忍不拔的韌性,與閩兵吃苦耐勞的適應性一起,給人留下了相當深刻的印象。

  除了已經補充入主戰部隊和防戍軍、建生軍的數千安東子弟外,大概還在遼東和遼西境內繼續以保境自守的安東藩兵名義,維持了十幾個營頭和若干特色守備部隊(騎隊和山兵);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