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當然是關係到平盧諸鎮的利害攸關了……」

  說客也毫無氣餒的道。

  「淮鎮於隸、德、滄諸州,大興土木而修通河渠所為何事,卻是已經其心昭然啊……」

  「一亦南北河渠盡復通行,則南國之師隨時可以借水運之利,引大軍而兵逼平盧。」

  「而淮軍又已經占據了遼西的要道之沖。正所謂是南北交夾之勢已成……又兼海程之便……」

  「在此腹背受敵之下,只怕使君有心休養生息也不免處處受制,在山內山外都難以苟全了。」

  ……

  「雖然國朝已經不復,但是使君座守地理勝形,東扼安東北制塞外,而燕山內外控土千里,還是大有可為之處的。」

  對方離去之前的最後這句話,還是讓他稍稍有些意動的;韓忠彥的祖上乃是入贅奚人女王蕭焯而帶領舉族歸化,成就一番佳話的使臣韓德讓。

  因此韓氏一族世系經營下來,於軍中和仕途皆有一番成就,在燕山內外和塞外一帶也有大量的影響力和淵源。而最終在這一輪平盧道的權利洗牌當中脫穎而出。

  他能夠從盧龍鎮的出身上位為現任的節度使兼都督,也正是依靠在家族的全力支持下,冒險帶兵攻破了西面被塞外藩胡所占據的那幾個州,奪得了大批放牧在外的牛馬豬羊和糧草;

  這才好容易帶領平盧四鎮為首的地方軍民,熬過了那段最艱難的缺糧時期,但是依舊有好些人被餓死,而數倍於此的人口背井離鄉出逃在外。

  如今北國大唐已經不復,北地正是梟雄豪傑爭相竟起的局面,就算是他在手握各鎮十餘萬駐屯軍民的情況下,也不免生出某種別念和想法。

  而對方剖析厲害勸說了一大堆,但還是有一句話讓他有所認可的;畢竟,就算日後要對占據了天下大勢的南朝大梁有所低頭稱尊,那也要有足夠的本錢和憑據,來為自己的部下獲得更好更優厚的條件才是。

  而在這個期間,還有什麼能夠比一雪前恥而擊敗過大名鼎鼎的淮鎮,迫使其有所退讓和妥協的戰績,更能夠打動對方和振奮人心呢。

  而他們所要對付的,也不是大名鼎鼎「野戰擅守第一」或又是「滿萬不可敵」的,鎮淮三軍之中任何一隻正規軍序,而是在滄州當地聚眾屯墾拓殖,而聚攏起來打著地方旗號的二流新部伍而已。

  而能夠威脅到燕地外海,而給他們帶來慘痛損失和教訓的那隻淮地水軍,也已經北去不復;

  是一個尤為難得的空窗期。

  只要採取的用兵和動作足夠迅速得話,就算是遇到事不可為的困境和局面,也有相當大的概率可以讓他引兵全師而退的。只是就此被消耗掉的貯備就有些可惜了。

  如果能夠就此保有平盧之境,而以大河天險坐望河北大部的話,那就算面對南國大梁的交涉和妥協,從事實上封建割據他這一代人,作威作福的幾十年富貴也是跑不掉了。

  但他還需要統一下內部的意見,而進一步鞏固自己的權威和控制力,才能確保更大的勝算和成功率。

  雖然籍著前年淮軍水師入寇,大肆焚掠沿河軍倉貯備之事,聯合那些新晉起來的少壯派一起發難,用動盪了一年多時間的代價,來換取逐步排除和驅逐了那些,日漸老朽不化或是積弊日重的將門勢力。

  但是他這個節度使留後兼行都督事,在涉及整體走向和重大事務上,還是要在一定程度接受和維持,餘下將門世家聯席合議的流程和結果。

  ……

  而在翁山海對岸的沿海大埠——明州州府奉國軍駐防地。

  綿延一整個坊區的巨大商社建築當中,一干因為大雲賊眾肆虐之亂,而暫避在這裡的東海社相關高層,也已經各種群情紛然炸了窩。

  「淮軍突然易裝潛襲,占領了翁山大島?……」

  「確認了麼,的確是淮鎮的旗號麼……」

  「這東海道的航路上,除了他們還有誰人有這種渡海運兵的投放能耐……」

  「他們怎麼敢,這可是幕府的直領地……」

  「別管敢不敢的,我們負責北路海上勾當的大社可就在島上啊……」

  「當地留守的大執事錢睿是幹什麼吃的,當地的商社護衛和義從團又在做什麼……」

  「社內每年花在他們身上的錢數十萬計,居然就沒能派上一點兒用處麼。」

  「甚是,裡面關係要害的東西可不少啊……可不要被翻找出來了……」

  「還有這些年以備萬一的貯備金和諸多物料,都還在藏在島上大社裡的產業里……」

  「你還關心什麼物料,裡面有許多關鍵的內外帳和票據,才是最要緊。」

  「事關我們在北地人脈和渠道啊……很可能就此暴露無遺了……」

  「馬上調動水師去搶回來,再不行就毀了啊……」

  「就算是要出動水師,具體升錨掛帆響應起來哪有那麼快啊……」

  「我們都低估了淮鎮在海面上的實力和決心了……」

  「已經完全不顧攻擊國領,乃是擅權和逾越的大罪啊……」

  「他這是欲以乘勢反亂和謀逆麼……」

  「還不馬上派人告諸於江寧府,全力發動人脈運作和聲討……」

  「好請行在及時介入訓止……嚴懲這般犯禁行徑……」

  「現在哪有這麼容易了……只怕是行在那邊也自顧無暇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