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樣就可以從主戰部隊和二線的防戍,乃至半脫產的建生軍里,抽調更多的軍力和人役資源來,對應後續發生的事態和局面。

  雖然這也可能在這些新納入的地盤底層,造成一些根基不夠穩妥和具體手段倉促粗暴之類的後遺症,但是形勢所逼之下,也只能有所取捨的優先考慮,最大限的利用現有資源了。

  然後就是在暫時無力直接控制或是長期占領的情況下,通過更進一步直接或是間接壓榨這些周邊地區和勢力嗎,來保障淮北道治下的最基本的生活水準和日常需求。

  短期內依靠淮鎮的聲勢和積威,就此維持上幾年光景還是不成什麼問題的。這樣我就有更多的底氣放手而為了。

  ……

  而在江北揚州,杵石磯。

  模範後軍統制兼漕河巡守使劉延慶,卻是帶著滿心的惆悵和徘徊,重新踏上江北的土地之後。

  這段時間的覲見和述職,江寧行在方面不可謂不是對他優撫甚厚,就連那位高高在上的監國,也額外撥亢詔他親自奏對了一番,也算是鼓勵和表態了。

  然後是例行的加官晉爵,門蔭子孫,賜給內造之物;然而接下來就在沒有什麼其他東西了。至於他帶來的軍隊,一時之間似乎就被人給徹底遺忘了。

  一說起這隻淮軍的去向和用途,就是各種轉而他顧,或是在錢糧上各種由衷的訴苦和抱怨,實在沒有太多的資源可以調劑和分配給他們了;所以還是讓他和他所在的部伍,想辦法在江北本地的揚州境內就食了。

  這讓他滿腔報效的熱忱和幾欲建功的心思,也不免幾次三番的相繼碰壁中慢慢冷卻下來,變成了某種不明理就的反思和自省。

  他可以感受的到,江寧府方面對於他麾下這隻軍隊的某種疑慮和避嫌態度。但至少對於他這個勇於王事的將主。

  直到前一天,江寧上下的態度突然就發生了微妙的變化,開始對他表現出相當客套的敬而遠之,就算是那些曾經和他攀扯家系淵源,而欲以大加籠絡的勛貴宦門,也突然偃旗息鼓而絕口不再提了。

  直到他從淮北奏進院的主官謝徽言那裡,隱隱約約的才知道一些端倪和線索;這個風頭的變化,似乎和自己遠在荊湖一代的父帥劉紹能那兒,所發生的變故有所關係。

  要知道,自從帶領南下的部伍中途譁變潰散之後,這位資深老帥也遭受了不小的打擊,待到抵達襄州之後,就此在軍中傳出一病不起的消息了。

  因此,這也成為了劉延慶格外希望能夠有所建功和踴躍表現的外因和動機之一。只可惜事不遂人願,讓他落了一場空。

  在經歷了被捧得輕飄飄虛浮在上而毫無著落的體會之後,只有回到軍營之中和這些新舊部下呆在一起,才讓有某種妥帖和踏實的感覺。

  這些才是他可以依仗和指望的力量和本錢啊;只可惜這些暫時跪在他麾下的淮鎮兵馬,固然用起來是格外省時省心,但是也相應的底限和次序,並不能讓他這個將主隨心所欲或是肆意妄為的。

  在終於意識到自己平白浪費了日夜兼程趕過來所營造的,這些天寶貴時間和機會之後,他就不得不將這些煩惱拋在身後,而轉入到平定和穩定地方秩序中去,實實在在做好眼前的勢力範圍內,力所能及的事情了。

  比如,後續度過淮水的建生軍所部,正在修繕和平整一條,從淮水南岸的楚州一直抵達江北揚州的大道。然後以這條大道建立的沿途糧台所為基礎,開始在附近收聚人口而圈地屯墾起來。

  第1001章 跌宕(六)

  「大風……大風……」

  「壯哉……勇哉……」

  「長勝……昌盛……」

  鼓號聲聲旗幟如林當中,我站在誓師的高台上,接受一輪又一輪如潮的歡呼聲。

  不過這次接受校閱的不是正規軍,而是半脫產的建生軍和各縣的守備團,以及大量臨時徵召的預備役序列了。

  雖然其中看起來裝備明顯有些簡陋,擁有火器的比例也是少得可憐,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披甲率,其他就只有一身藍灰色的制式袍服;但得益於這些年繳獲和揮手翻修的甲械,至少實現了團下最基本的統一式樣。

  這些年不惜代價和成本也要擠出資源來,對治下人民所進行軍事化管理和定期基礎軍事訓練,終於收到了足夠成效了。

  現在淮東鎮原本所屬的百萬多人口當中,至少有三分之一到一半以上的青壯年,都作為潛在的民兵和預備役而多少接受過,隊列和操行、武器使用之類的訓練;五分之一的青壯參加過軍事勤務或是作為輔助役上過戰場的經驗。

  因此,一旦動員起來之後,就可以馬上轉為地方的守備和維持力量,或是經過更進一步陣列操條的訓練,而編成為正規軍的補充營;這就是火器化軍隊和戰術所擁有的得天獨厚的優勢。

  理論上進入火器時代之後,只要有能夠扣動扳機的氣力,就算是老弱婦孺或是老弱病殘之輩,也能夠有機會殺死殺傷一個經過多年訓練的好手,或是身經百戰的傳統老兵;這就是火器對冷兵器形成壓制性的代差所在。

  同樣火器的普及和運用成熟,也大大降低了兵員選擇訓練的門檻和界限,這也是近代初步實現工業化之後,所帶來的產能和暴兵上的優勢;

  因此,對於一些比較原始的火繩槍或是老式燧發槍,喇叭銃之類的存在,已經和大多數短兵和弓箭一般,逐漸歸入生產生活的工具和防身手段,而不屬於嚴格管控的範疇了。




章節目錄